心脑血管病研究
心脑血管病研究
《心脑血管病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心、脑、血管病学术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内、外科诊治经验,以及有关心脑血管病的社区人群防治和护理健康指导经验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心脑血管病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8-9877

《心脑血管病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护人员的心理干预 下载:373 浏览:3501
  • 田丰霞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5期
  • 摘要: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护人员的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他们冒着可能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风险去工作,心理难免存在一些恐惧与害怕,这些不良情绪将直接影响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护人员采取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使其良好心态去面对本职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 胺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意义 下载:387 浏览:3776
  • 吴群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5期
  •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胺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7月收治的急诊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表法将这90例急诊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依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急诊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前后两组急诊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胺碘酮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的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患者在经过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在治疗急诊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过程当中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帮助患者减轻因心绞痛心律失常所带来的的痛苦,为患者带来益处,值得大力推广。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探讨 下载:346 浏览:3536
  • 李世超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4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展开研究,以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成各43例的参考组和研究组,分别为患者提供利多卡因和胺碘酮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际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接受胺碘酮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0%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的72.1%;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7.0%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的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过程中,为患者提供胺碘酮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时该药物不良反应较小,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基层医护人员心理现状分析 下载:369 浏览:3898
  • 胡昌伦 赵棵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4期
  • 摘要:
    目的 了解基层医护人员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选取2020年2月-3月期间重庆市南岸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参与疫情防控的全体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应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7(GAD-7)、抑郁自评量表-9(PHQ-9)、躯体症状量表-8(SSS-8)进行调查。结果 该院医护人员防控NCP疫情期间焦虑59人(29.8%),抑郁57人(28.8%),躯体症状障碍78人(39.4%),共病49人(24.7%)。女性、护士、本科以下学历、独生子女、岗位风险越高的医务人员GAD-7、PHQ-9、SSS-8评分更高(P<0.05)。GAD-7、PHQ-9、SSS-8评分与性别、岗位及岗位风险呈正相关性,与学历、是否独生子女呈负相关(P<0.05)。结论 防控NCP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焦虑、抑郁、躯体症状障碍较普遍,应重点关注女性、护士、学历低、岗位风险高、是独生子女的一线抗疫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 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318 浏览:4009
  • 张小光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4期
  • 摘要:
    目的:针对发生急性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采取氨碘酮进行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心内科接收治疗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60例,并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这60例患者的治疗药物都选用胺碘酮,对其治疗的效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的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对心房颤动治疗有效率为95.00%,对室早治疗有效率为86.67%,对于室性心动过速治疗的有效率为78.33%,所有患者总体产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7%。结论:在临床上采用胺碘酮来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明显,而且安全性高,应该广泛应用。
  • 探讨七氟醚和丙泊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全麻诱导期心率的影响 下载:292 浏览:3139
  • 陈百鑫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4期
  • 摘要: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丙泊酚对老年冠心病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心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1~2019.12期间手术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麻醉诱导S组采用七氟醚,P组采用丙泊酚。对比不同时期患者心率的变化。结果:两组心率在麻醉诱导后5min、10min较诱导前均显著下降,p<0.05;S组表现为低频缓慢下降,P组表现为高频缓慢下降。结论:相对于丙泊酚而言,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手术时选择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对心率的影响更小。
  • 基于坚强护理理念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恢复影响 下载:331 浏览:3921
  • 陈洁 刘颖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4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坚强护理理念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2月本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6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坚强护理组各33例,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结果:坚强护理组生活质量得分、应对得分、希望得分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坚强护理理念对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对能力、希望能力及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
  • 基于希望水平的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运用研究 下载:252 浏览:3103
  • 陈宵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4期
  •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希望水平的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运用。方法 选取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就诊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经由随机数字表法将之划分对照组(42例、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38例、基于希望水平的优质护理),比较心绞痛发作次数、希望水平、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较对照组低,希望水平HHI评分与满意度评价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积极予以基于希望水平的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其心绞痛发作频次,提高其希望水平,开展价值突出。
  • 硝普钠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急诊患者的有效性分析 下载:286 浏览:3920
  • 吴群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4期
  •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硝普钠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急诊患者的有效性分析。方法: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心衰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表法将这160例冠心病心衰患者依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冠心病心衰患者,观察组采用硝普钠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前后两组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硝普钠静脉滴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患者在经过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硝普钠静脉滴注治疗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的过程当中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帮助患者减轻因病症所带来的的痛苦,为患者带来益处,值得大力推广。
  •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下载:358 浏览:3675
  • 徐景悦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4期
  • 摘要:
    目的 浅析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12月接诊的5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27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就两组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与参照组相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 强化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影响 下载:376 浏览:3249
  • 陈琳 何雨馨 周红君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3期
  • 摘要:
    目的:分析强化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的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比对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SAS与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能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改善其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院隔离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下载:381 浏览:4019
  • 魏君 廖珩 刘栋栋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3期
  • 摘要: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院隔离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我市5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收治时间为2020年1月20日至2月15日,将所有COVID-19肺炎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28例),心理护理组(28例),比较其心理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常规护理组及心理护理组心理状况相似,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心理状况更优(p<0.05);常规护理组不满意人数比与心理护理组多4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低于心理护理组(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院隔离治疗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 一例威胁自杀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的谈判技巧及心理护理 下载:333 浏览:3707
  • 何倩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3期
  • 摘要: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医务工作者在党和国家领导下迅速投入抗疫战争中,同病魔较量,与时间赛跑,整形外科的护士也迅速投入了这场抗“疫”中,病房采用全封闭无陪护管理,在护理工作中,除了常规护理诊疗工作外,更多的是对患者心里和精神上的疏导和鼓励。近日病区收治了一位情绪激动并威胁自杀的患者,通过此案例,护理人员运用干预谈判的表达方法及基本原则,倾听、鼓励患者表达、发泄情绪等,找出问题症结,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应心理护理,迅速制定相应应急预案,成功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综合护理分析 下载:419 浏览:3885
  • 韩莉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3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入我院于2016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1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满意率。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明显比参照组理想,组间具有差异(P<0.05)。实验组满意率高于参照组,P值<0.05。结论:综合护理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而言,能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2041例孕妇心理健康状况及卫生行为调查 下载:286 浏览:3775
  • 黄君 国林青 姚乐琪 梁丽 陈慧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3期
  • 摘要: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卫生行为特征,为采取针对性的卫生保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线上转发及线下邀请等方式指导孕妇填写调查问卷。结果 共调查2041名孕妇,两组间焦虑及抑郁症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非高龄孕妇比较,高龄孕妇关注疫情信息的次数和时长更多(P<0.05),在外逗留时长更短(P<0.05),用肥皂、洗手液洗手次数更多(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孕妇的卫生行为较好,大部分孕妇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有部分孕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症状,有关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需加强对孕妇的心理疏导,促进孕妇身心健康。
  •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监测的价值分析 下载:312 浏览:4027
  • 汪九一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3期
  • 摘要: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监测的价值。方法: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66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从2016年开始此次研究,期间,对患者进行分组实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不同监测方式,研究于2018年2月结束。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电图监测,观察组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结果:统计得知观察组的心律失常检出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快速发现患者有无心律失常的可能,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有助于预后工作的开展,提升了冠心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下载:279 浏览:3877
  • 王刚华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3期
  • 摘要:
    目的 观察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计算机随机表数字法将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9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均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共计47例,实验均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共计47例,比较组间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比治疗前有下降,但是实验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治疗价值显著,可为患者康复带来良好获益。
  • 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与对策探讨 下载:322 浏览:3952
  • 黄瑞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2期
  • 摘要:
    目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院内感染的发病特点进行研究,探讨引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策略。方法:对我院在2018年12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此类患者的院内感染的部位进行统计,对引发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病原菌的种类进行统计,展开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感染部位一般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系统、消化系统,引发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一般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住院天数、NYHA心功能分级情况、吸烟史、COPD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年龄,均为此类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对患者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系统、消化系统进行密切监视,对病房进行定时消毒,防止出现病原菌感染,对患者的病史以及一般资料进行仔细阅读,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额患者应该格外关注。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心脑血管病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2
访问量 106325
下载量 29512
总被引次数 398
影响因子 0.67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