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天津于桥水库沉积物磷累积特征及其释放潜势 下载:67 浏览:383

王乃丽1 王金梅1 李慧2 周滨2 邢美楠2 刘红磊2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12期

摘要:
于桥水库是天津市唯一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因其藻华影响供水安全,沉积物内源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采集于桥水库柱状沉积物,利用210Pb和137Cs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构建其沉积年代学,分析磷及其赋存形态的历史分布特征,计算其累计通量及演变过程,评估水库内源磷释放通量和对上覆水的贡献。结果表明,于桥水库沉积物中总磷含量范围为364~837 mg/kg;1980年之前,水库沉积物中TP含量较为恒定,平均为(440±24.8)mg/kg,之后呈现明显的累积特征,均值上升为(579±136) mg/kg,最高达837 mg/kg。沉积物中可交换态磷(Ex-P)、铁铝结合态磷(Fe/Al-P)和有机磷(Org-P)在时间上均呈现与总磷类似的逐渐累积的变化特征,钙结合态磷和残渣磷是主要的成分。一维孔隙水扩散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于桥水库沉积物-水释放通量为1.130~3.665 mg/(m2·d),水库内源磷是藻华发生的重要物质来源。上述研究结果将为于桥水库藻华发生风险防控和水质管理提供支撑。

信息化背景下的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措施 下载:45 浏览:456

周滨群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5年3期

摘要:
在当前的行业发展过程中,我国经济技术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技术在实际的发展当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对城市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对相关工作者和研究者为了能够改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和提升效率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除此之外,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能够完成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效果的有效提升,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让其可以满足当前的管理要求,将信息技术与生活和生产的使用都更加的广泛,当前,在建筑工程的应用当中要占据很高的地位,相关的施工单位需要提升信息化技术的关注程度,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充分与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具体实施上要完成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布置,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83 浏览:1591

王蕊 周滨 《中国科学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所占比重逐渐变大,城市居民需水量和排水量也逐年上升,建筑给排水管道系统的施工要求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由于管材质量、管道腐蚀老化、周围道路或建筑的修建等原因导致管道破损渗漏的现象日益严重。建筑给排水管道的渗漏,不但造成了严重的、持续的水资源浪费,甚至发生建筑工程事故,还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的正常发展。本文基于作者的实际工作经历和相关的理论研究,分析了建筑给排水管道渗漏的原因,在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为我国的给排水管道施工及建筑施工提供一些技术上的参考。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设备运维检修中的研究及应用 下载:311 浏览:3546

周滨莉 吴若望 《人工智能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在走向成熟的状态下不断运用到多种领域,推行智能化和自动化运行的电力系统也不例外,逐渐开始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尤其是在对电力设备进行运维检修中大力运用,以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能力。本文即是在分析人工智能特性的基础上,根据电力设备日常运维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着重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的具体应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