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自我效能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影响 下载:63 浏览:503

刘远飞 魏俊 张新红 刘芬芬 温新院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00例,随机分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自我效能理论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VAS分值、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VAS分值、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患者的满意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能明显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满意率。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67 浏览:412

王观花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疗法+臭氧穴位注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在本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100例患者,以信封法将各50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采取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疗法,联合组加行臭氧穴位注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评分和疼痛评分。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无明显不同,P>0.05;治疗后联合组两项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疗法+臭氧穴位注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显著疗效,同时对患者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也有积极影响。

从“络”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医治疗 下载:86 浏览:524

李元文1 王京军2 孙占学1 张丰川1 曹婷1 《当代中医药》 2019年12期

摘要: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后遗症。稽留毒邪发作为带状疱疹致病因素,气血阴阳不足为其发病基础,络损不复则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机关键。同时针对形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络损、络瘀、络虚、络阻,确立清热解毒护络、活血化瘀通络、益气养血修络、搜风镇痉止痛的治疗方法和常用中药。临证应选择相应的最佳组合治疗方法,总以修复络损、恢复络脉功能、消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治疗目的。

中医护理在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应用 下载:257 浏览:2520

涂妍玲 陈丹丹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在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中医护理,比较疼痛评分、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护理,可采取中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该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疼痛护理联合知识宣教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下载:15 浏览:166

龙德琴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联合知识宣教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7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病例资料收集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联合开展疼痛护理与知识宣教,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疾病知识认知度、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与HAMA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度各项目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VRS、VAS及PPI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CS与MC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PSQI总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占比为94.29%,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占比为77.14%,组间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疼痛护理联合知识宣教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疾病知识认知度,缓解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护理中推广使用。

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效果影响 下载:75 浏览:790

马媛媛 杨晨 侯永芳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门诊就诊的92例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与多维分析联合养护,并且对2组病患疼痛性质、疼痛感频次、对睡眠的影响以及养护前后的 SAS评估和 SDS评估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病患疼痛性质、疼痛感频次及睡眠状态质量的影响分数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养护前,2组病患SAS评估、SDS评估无明显差异(P>0.05),养护后,观察组SAS评估、SDS评估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意义(P<0.05)。结果:在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病人中实行多维分析联合护理,可明显减轻其消极的心理情绪,减轻其疼痛状况,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方法。

火针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下载:94 浏览:964

钟玉兰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火针疗法与普瑞巴林药物联合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本项研究涵盖了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90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住院患者。依据性别、年龄和病程,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人。治疗组采用火针疗法与普瑞巴林联合治疗,对照组仅使用普瑞巴林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评分由13.75±5.81降至3.34±2.82,对照组由14.31±6.72降至4.72±3.53。治疗组的整体有效率达到95.56%,显著超过了对照组的80.00%。这一统计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火针疗法与普瑞巴林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治疗效率方面较单独使用普瑞巴林更为有效。这表明火针疗法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能够增强普瑞巴林的治疗效果,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揿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下载:97 浏览:1013

黄金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综合分析揿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应用常规针刺疗法)、实验组(37例,应用揿针配合刺络拔罐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疼痛开始缓解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疼痛/睡眠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更早(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睡眠质量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睡眠质量评分更低(P<0.05)。结论:揿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多维度协同护理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的改善价值分析 下载:294 浏览:2994

郭丽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多维度协同护理在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的改善价值。方法 观察对象为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从中随机抽取出70例进行本文的研究,并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对其中35例实施常规护理,并将其设为参照组,对其余35例实施多维度协同护理,并将其设为实验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护理前的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上看,两组患者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上看,两组患者对比的结果显示(p<0.05),差异明显;从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上看,两组患者的统计学对比结果显示(p<0.05),差异明显。结论 在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实施多维度协同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效果的影响 下载:264 浏览:3283

王彩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从2018年8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筛选出198例患者,按照随机抽号法,将其分为99例对比组和99例研究组。对比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研究组干预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比组(84.85%)(P<0.05)。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负性情绪比较,研究组的各项评分都比对比组低(P<0.05)。结论 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轻其疼痛程度,减少负性情绪对患者的影响,提高治疗效果。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探讨 下载:120 浏览:1286

刘畅 《护理研究杂志》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后,对其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抽取100例,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将2组护理前后的SAS及SDS、护理后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的SAS、SDS、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于改善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负性情绪效果显著,利于患者康复。

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注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102 浏览:1009

黄惠靖 朱芳生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12期

摘要:
观察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注射对带状疱疹患者术后遗神经疼痛的影响。方法:对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进行针灸治疗,并辅以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以及心理等综合护理。结果:本次研究40例病人的住院时间6-20天,平均11天。40例病人中,经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及护理后,疼痛消失30人,疼痛减轻9人,无效1人。结论: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穴位注射,疼痛,饮食,健康教育等综合的综合护理措施下,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安全有效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分析 下载:57 浏览:593

喻晶晶 陈向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入选的60例患者开展分组研究,将其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开展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最终获得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最终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得到显著减轻,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最终取得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方案进行治疗,可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率,使患者的神经痛症状得到尽早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