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羚珠散预防性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再发40例临床观察 下载:26 浏览:270

何伟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羚珠散预防性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儿科门急诊就诊的热性惊厥患儿12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9例予以西医常规退热和原发病治疗,羚珠散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羚珠散,地西泮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地西泮片口服。观察3组患儿在发热72 h内的再发惊厥例数。结果羚珠散组再发惊厥4例(10.00%),地西泮组4例(9.76%),对照组10例(25.64%),羚珠散组和地西泮组再发惊厥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羚珠散组和地西泮组再发惊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羚珠散预防性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再发临床疗效满意,虽与西药地西泮片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羚珠散预防性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再发40例临床观察 下载:24 浏览:263

何伟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羚珠散预防性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儿科门急诊就诊的热性惊厥患儿12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9例予以西医常规退热和原发病治疗,羚珠散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羚珠散,地西泮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地西泮片口服。观察3组患儿在发热72 h内的再发惊厥例数。结果羚珠散组再发惊厥4例(10.00%),地西泮组4例(9.76%),对照组10例(25.64%),羚珠散组和地西泮组再发惊厥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羚珠散组和地西泮组再发惊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羚珠散预防性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再发临床疗效满意,虽与西药地西泮片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325 浏览:3968

许春艳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讨论、研究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行个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入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总计70例。时间为2020.04至2022.03。分组方案执行随机数字表法。参照组35例,常规护理。试验组35例,个性化护理。评价各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临床相关指标、体温变化情况、患儿家长心态、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临床相关指标、患儿家长心态、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干预3小时后,试验组体温值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护理,予以其个性化护理干预,可加快患儿体温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减轻患儿家长心理负担,进而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地西泮与苯巴比妥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分析与探究 下载:258 浏览:2466

王磊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地西泮与苯巴比妥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接收86例热性惊厥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治疗,实验组实施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通过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及血清学指标评判2种治疗方式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热性惊厥效果显著。因此,在进行小儿热性惊厥治疗时可及时将地西泮与苯巴比妥联合用于其中,促使治疗效果不断提升,降低病症对患儿不良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68 浏览:2035

王瑶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8例高热惊厥患儿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惊厥消失时间、生理指标及复发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效果理想。

高热患儿发生热性惊厥的影响因素及针对性护理对策 下载:285 浏览:2998

胡蓉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分析高热患儿热性惊厥发生原因,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本院2019年01月--2020年06月接收的116例热性惊厥患儿划分成两组,其中常规组58例常规护理,研究组58例针对性护理。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退热时间、惊厥次数、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围绕热性惊厥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可进一步改善患儿预后。

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94 浏览:1002

陆小媚 《国际护理学》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小儿高热惊厥是常见的儿科急症,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感染、电解质紊乱等。近年来,阶段性护理干预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本文旨在探讨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物理降温、遵医嘱使用抗惊厥药物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包括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具体措施如下:(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2)生活护理: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汗巾,避免受凉。同时,确保患儿充足的水分摄入,饮食清淡易消化。(3)心理护理:加强与患儿的沟通交流,了解患儿的心理需求,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支持。(4)健康教育:向家长普及高热惊厥的相关知识,指导家长正确使用退热药物,告知患儿及家属在惊厥发作时的应对措施。结果:1. 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惊厥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护理干预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模式,其优势在于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本研究结果显示,阶段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小儿高热惊厥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减少惊厥复发次数,提高护理满意度。这可能与阶段性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关注患儿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关。因此,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高压氧舱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下载:122 浏览:1561

于蕾 《国际护理学》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压氧舱在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接收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随机分配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且两组都是30例患者。其中,常规护理仅仅在对照组使用,而在观察组中除过使用常规护理,也会应用高压氧舱治疗。结果:在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BI指数等指标上,观察组各项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6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治疗中,通过对高压氧舱进行使用,患者意识恢复速度较快,生活自理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产生的效果非常显著,应当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高压氧舱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下载:118 浏览:1546

于蕾 《国际护理学》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压氧舱在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接收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随机分配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且两组都是30例患者。其中,常规护理仅仅在对照组使用,而在观察组中除过使用常规护理,也会应用高压氧舱治疗。结果:在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BI指数等指标上,观察组各项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6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治疗中,通过对高压氧舱进行使用,患者意识恢复速度较快,生活自理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产生的效果非常显著,应当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在急诊小儿高热惊厥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115 浏览:1326

曹姗 《护理研究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急诊科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到实验组(n=48)、参照组(n=48)。参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抢救;实验组患儿采用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观察记录两组患儿变化及时长。结果:经过急救后两组患者与急救强体温相比明显降低(P<0.05);组间急救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效果更好。两组患儿经过护理后各项症状缓解时间相比,实验组患儿用时较短,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全程绿色通道护理是比较理想的救护途径,能在第一时间进入抢救流程中,可降低患儿脑损伤风险与死亡风险,对患儿预后康复有显著效果,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个性化护理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临床应用的效果分析 下载:154 浏览:1279

陈妯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9期

摘要:
研究个性化护理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临床应用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患儿79例,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9例、40例。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病情恢复时间(体温正常时间、惊厥抽搐症状消退时间、神智恢复时间)、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病情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患儿采取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恢复效率,减少病症发作次数,提高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综合护理干预小儿高热惊厥的效果观察 下载:204 浏览:1923

梁秀敏 《中国护理学报》 2022年11期

摘要:
探究高热惊厥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挑选2021年7月至 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热惊厥患儿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退热时间等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惊厥消失时间为(4.851.49)min,对照组为(7.061.30)min,且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研究组退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热惊厥患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缩短患儿退热及惊厥消失时间,也能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方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