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滚动轴承初期缺陷监测试验分析 下载:65 浏览:457

吕长飞1,2 吴小玉1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轴承是旋转机械的关键部件,对其状态进行监测,可避免故障和减少停机时间,具有重要意义。轴承状态监测最成熟技术为振动分析,但其存在低速旋转机械故障检测灵敏度低、初期缺陷检测识别能力有限等不足,采用声发射(AE)技术实现初期缺陷故障的监测。并结合小波包去噪、希尔伯特变换(HT)包络提取和自相关函数,对AE信号的模式进行分析处理,以实现在信噪比极低的初始阶段在线识别轴承局部缺陷。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相比传统的包络分析方法,能在低9分贝信噪比的情况下检测出初始缺陷。

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大学与高中物理衔接研究 下载:76 浏览:366

李杨1,2 张国恒1 彭毛措1 《物理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随着新高考模式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全国的逐步实施,高中物理课程将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致使理工科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不尽相同,这就为大学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民族地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设大学物理预修课程和树立大学物理教学新理念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民族地区大学物理的教学改革的思路和举措,为民族地区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基于Zigbee的无线火灾报警系统 下载:51 浏览:354

杜哲1 张立臣2 耿蕊1 孙洁1 贾鹏3 《中国设备》 2019年5期

摘要:
针对分布式火灾报警系统的不足,设计一种适用性更广泛的无线火灾报警系统。采用基于51内核的新型单片机STC89C52,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共同收集信息,通过CC2530组成的Zigbee网络实现无线传输

基于电磁感应的三线摆周期测量装置的研制 下载:63 浏览:328

石明吉 刘斌 李波波 赵晓洁 薛媛媛 《物理进展》 2019年11期

摘要: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三线摆周期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性能和实验结果。该装置由电感式接近开关,数据采集系统,电源和电脑构成。通过模拟量线性电感式接近开关将三线摆扭摆时下盘的升降转换成电压信号的变化,然后利用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并在电脑上实时显示与存储。实时显示可以杜绝漏计导致的周期计数错误现象,存储的数据可以进一步分析三线摆扭摆情况。由于采集的数据量比较大,数据包含的信息也更丰富。由于电感式接近开关输出的电压信号含有不同频率的成分,尝试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法处理数据,将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利用频谱分析可以排除高频震荡信号对扭摆周期测量的影响,确保周期测量准确。利用市场上现有的光电测量装置和基于电磁感应的三线摆周期测量装置进行对比实验,测量三线摆下盘的转动惯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现有的光电测量装置,相对误差为1%;利用基于电磁感应的三线摆周期测量装置,相对误差可达0.9%,说明基于电磁感应的三线摆周期测量装置的准确度可以与现有光电测量装置相媲美。此外,该测量装置调节更简便、可靠性更高,因此,具有一定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灌装机凸轮机构性能分析 下载:452 浏览:466

张魁榜1 杨清艳2 《中国机械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灌装机是啤酒生产线上核心机器,它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啤酒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而影响灌装机性能的是其构件中的凸轮机构,凸轮轮廓线决定了灌装机传动特性,包括传动噪声、传动速度、传动加速度、传动力等。对灌装机上的凸轮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利用Solid Works和VB对凸轮轮廓线提取,并利用此结合MATLAB对凸轮和滚子从动件进行数值上的动力学分析得到其速度、加速度、压力角等数据。为了验证数值计算的正确性,还在Solid Works软件中构建凸轮机构的三维模型,并利用Solid Works中的机构仿真模块,对滚子施加运动后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从动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压力角等计算参数。结果表明:该灌装机凸轮曲线存在设计不合理地方,数值计算与动力学仿真结果一致。为后续对凸轮曲线进行优化设计打下基础。

基于广域量测和高斯过程分类器的暂态稳定评估 下载:61 浏览:421

高凯1 闫春生1 李正文1 韩子娇1 田博文1 李扬2 李国庆2 《电力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为了克服现有基于模式识别的暂态稳定评估(PRTSA)方法的不足,本文考虑广域测量系统可以提供的故障后实测信息,在合理选取一组具有代表性的输入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核函数高斯过程的PRTSA方法。相对于支持向量机,该方法具有参数自适应选取、输出具有概率意义等优点,并通过将不同特性的单一协方差函数相加构造组合核函数,进一步提高了评估模型的分类能力。应用于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智能电网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下载:73 浏览:407

吴凡 孙静 《电力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智能电网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要求电网对多源多维、海量复杂的电网信息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快速分析以完成电网的智能决策和及时调控。本文开展了面向实时监测信息的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智能电网信息管理研究。首先探析了智能电网信息化和智能化实现的重要性和技术支撑,继而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智能电网信息管理系统的框架结构,并重点阐述了该系统中设备级、子系统级以及总系统级智能体的设计和功能,最后给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算法,并利用测试实例进行了系统功能的验证和分析。本文的研究工作为智能电网信息化及智能化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

非线性驻波场的实现及其稳定性研究 下载:65 浏览:375

张敬雯1 王文玲2 董国波2 《物理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探究了影响非线性驻波声场稳定性的因素,引入反映声场束缚能力的物理量——势阱深度,直观形象地反映了声场稳定性,将提高声场稳定性的问题转化为提高声场中最大声压振幅的问题,并进一步,将理论应用于非线性驻波场的声悬浮装置,探究其发射面与反射面之间距离与声场最大声压振幅的关系。理论上得到了声场稳定性显著提高时发射面与反射面之间的距离,并实验检验了其合理性。最后,基于对物体在声悬浮装置中稳定性的实现,制作出了可以对悬浮物进行显微观察的声悬浮显微镜。

GFDM系统中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ICI消除 下载:46 浏览:271

冉超 方志军 张彦宇 《无线电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针对广义频分复用(GFDM)系统中由于载波频偏(CFO)的存在而产生的载波间干扰(ICI)效应,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ICI消除算法。通过获取上一状态的频偏最优化估计值及其协方差,进行当前频偏状态预测,利用受到ICI影响的接收数据符号和频偏估计量计算出频偏校正值。通过仿真测试,在信噪比较大的情况下,改善了系统的误码率,最佳性能达到均方误差(MSE)为10-4的精度。将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与标准GFDM、自消除方法相比较,在频谱较大的场景下,误码率性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基于自适应权重Retinex和小波变换的彩色图像增强算法 下载:46 浏览:296

冯红波 李萍 王博 《无线电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针对现有图像增强技术容易出现细节丢失、局部曝光不足、过曝光或颜色失真,不能兼顾对比度和色彩保真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权重Retinex与小波变换结合的彩色图像增强算法(AMSR-WT)。将图像从RGB空间转换到HSI空间,对亮度分量I进行小波变换分解为低频亮度图像和若干高频亮度图像,对低频图像使用自适应权重Retinex进行增强,对高频图像使用改进的阈值去噪算法进行去噪,通过小波逆变换重构亮度分量,经过Gamma校正进一步增强对比度并转换回RGB空间得到增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提高了图像对比度和颜色保真度,较好地保留了图像的细节和纹理。

一种X波段微波雷达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65 浏览:340

李振林1 陈琳琳2 曹卫平1 《无线电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目前红外感应传感器容易受到热源、热气流的干扰,尤其在室外高温环境下,误报现象时有发生,且被动红外穿透力弱,人体的红外辐射很容易被遮挡,使得红外传感器感应不灵敏。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低成本的X波段微波雷达传感器,采用串联反馈型介质振荡器的方法设计雷达前端频率源,选用噪声低的PHEMT晶体管作为振荡器的有源器件,采用高Q值、高介电常数的介质谐振器来确定振荡器的谐振频率,经过后端的信号处理电路输出变化的电平信号。测试结果表明,该微波雷达传感器能够准确检测到10 m远处移动的人,而且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

用双稳态势场模型研究观点转变的驱动-响应关系 下载:61 浏览:373

王鹏1 潘凤春1 郭晶晶1 李婷婷1 王旭明1,2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从物理学的视角看,群体观点演化实质可以看作是观点粒子状态变化的集体效应.本文考察在双稳态势中噪声诱导观点粒子的状态转变,利用加权拉盖尔完备正交函数法计算了时间关联函数和描述驱动-响应关系的弛豫时间.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噪声诱导作用存在一个临界值Dc,若噪声强度高于临界值,时间关联函数随关联时间呈指数型增加.结果还显示,存在弛豫时间随势垒纵横比/噪声强度变化取值趋于无穷的双奇异点现象.奇异点处无法实现观点粒子状态的转变.弛豫时间与势垒纵横比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预示着在双稳态势场中观点粒子受噪声驱动呈现类似牛顿第二定律的驱动-响应关系,而弛豫时间在这个关系中充当表征惯性质量的角色.

基于LabVIEW的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刷写软件设计 下载:54 浏览:366

李娇娇1 张宏伟1 陈金干2 《软件工程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ECU(ElectronicControlUnit)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集成功能日益复杂,为了应对软件更新及对Bootloader的需求问题,本文研究利用LabVIEW编程语言,采用CAN总线通信技术,遵循UDS协议规范,根据Bootloader刷写流程,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汽车ECU刷写上位机软件。该上位机集成了数据刷写过程中的所有诊断服务,提供了简单明了、易操作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程序在线更新功能,能够很好地完成汽车ECU程序刷写任务。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使用CAN网络测试工具和该上位机界面能够成功地实现频繁地刷写更新程序,已经用在了现实程序刷写操作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一种具有隐藏吸引子的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及有限时间同步 下载:45 浏览:330

郑广超 刘崇新 王琰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对于具有隐藏吸引子的混沌系统,既有文献大多只针对整数阶系统进行分析与控制研究.基于Sprott E系统,构建了仅有一个稳定平衡点的分数阶混沌系统,通过相位图、Poincare映射和功率谱等,分析了该系统的基本动力学特征.结果显示,该系统展现出了丰富而复杂的动力学特性,且通过随阶次变化的分岔图可知,系统在不同阶次下呈现出周期运动、倍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等状态,这些动力学特征对于保密通信等实际工程领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针对该具有隐藏吸引子的分数阶系统,应用分数阶系统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设计控制器,对系统进行有限时间同步控制,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

亚大气压六相交流电弧放电等离子体射流特性数值模拟 下载:46 浏览:333

郭恒1 张晓宁2 聂秋月3 李和平1 曾实1 李志辉4,5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以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和航天器再入大气环境飞行过程中其表面产生的高密度非平衡态等离子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本研究组所建立的多相交流电弧放电等离子体实验平台(MPX-2015),开展了非平衡态氩等离子体射流特性的二维数值模拟研究.在亚音速条件下二维、非平衡数值模拟所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符合良好.超音速条件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真空腔压强的降低,等离子体射流流速明显增大,覆盖钝体头部的等离子体鞘套的厚度先减小,而后又增加,鞘套的空间均匀性以及等离子体向钝体表面的总传热量均显著降低,而钝体头部的局部电子数密度则增大.数值模拟结果为在MPX-2015上开展超音速条件下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微电网并离网安全控制策略 下载:41 浏览:418

郭亦宗 郭创新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微电网作为综合能源系统的一大分支,广泛用于分布式电源的就地消纳。而随着冷、热、气等逐渐引入,对微电网安全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微电网的孤岛和并网建模及两运行状态之间的过渡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模型下的控制策略。通过引入合适的虚拟阻抗,有效模拟了同步电抗的特性,保证孤岛运行基本稳定的同时,使得并网至孤岛的切换在该模型下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控制部分即可完成平滑过渡;针对孤岛至并网的切换,提出了改进型的预同步控制模型,该模型能快速准确地跟踪电网电压幅值、频率以及相位。最后,结合实际算例对所构造的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及其优势。

低压微网中小型直驱永磁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 下载:32 浏览:330

赵海川1 芦彦东1,2 郑浩康1 邢作霞1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针对低压微电网中发电机侧不可控整流型永磁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问题,主要对电网电压跌落时永磁同步发电机组运行特性进行研究。在分析直流环节电压失稳机理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卸荷电路和网侧变流器最大电流输出联合控制的低电压穿越策略。通过监测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状态从而完成卸荷电路和网侧变流器的联合控制。重载情况下,采用卸荷电路控制直流环节电压,网侧变流器以最大电流输出;轻载情况下,直流环节电压采用传统电压环控制,利用网侧变流器剩余电流容量发送无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2种工况下,发电机侧不可控整流型永磁风力发电机组均可有效实现低电压穿越。

磁液变形镜的镜面动力学建模和实验验证 下载:56 浏览:407

张柱1 吴智政1 江新祥1 王园园1 朱进利1 李峰2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磁性液体是磁性纳米微粒分散在基液中形成的具有磁性又具有流动性的稳定胶体.磁性液体的流动性会随着周围磁场的变化而改变,基于磁性液体的变形镜的反射镜面通过液面下方驱动器阵列所产生的局部扰动磁场而变形.磁性液体变形镜与传统的变形镜相比,具有镜面连续平滑、变形行程大、制造成本低、易扩展等优点.本文以基于方形驱动器阵列的磁液变形镜为例,考虑磁性液体受重力场、电场、磁场多物理场耦合的作用,在笛卡尔坐标系中建立了磁液变形镜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推导出的理论模型,设计了磁液变形镜的结构和参数,并用MATLAB,COMSOL Multiphysics和Tracepro软件联合仿真了磁液变形镜镜面响应性能;最后搭建基于磁液变形镜原型样机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测试了磁液变形镜的镜面响应线性度和动力学特性,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和磁液变形镜面形控制性能.

地面核磁偏共振响应特征与复包络反演方法 下载:57 浏览:360

蒋川东1,2 王琦3 杜官峰2 易晓峰1,2 田宝凤1,2 《现代物理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地面核磁共振(surfa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SNMR)方法在地下水探测领域具有直接、定量和解释唯一等优势,但是由于地磁场存在不均匀、随时间变化和易受噪声影响等难以确定的问题,导致偏共振激发,严重影响反演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基于地面核磁偏共振(surface nuclear magnetic off-resonance,SNMOR)模型和相应的核函数表达式,讨论了频率偏量对偏共振信号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系统相位自动搜索和信号实部与虚部同时参与的复包络反演方法.通过仿真模型和反演结果对比得到:偏共振信号相位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大,仿真模型中的信号幅度最大提高了65.9%;当频率偏量大于2 Hz时,利用SNMOR核函数的反演结果的准确度明显优于SNMR核函数的结果;当噪声较大时,复包络方法充分利用测量数据的有用信息,比常规幅度反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后,通过野外实测数据和反演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SNMOR模型和复包络反演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地下水探测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研究现状及展望 下载:24 浏览:245

郭创新 丁筱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为了充分消纳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综合能源系统的概念应运而生,相较于传统的能源单级利用形式,综合能源系统对电力、冷热和天然气等多种形式能源进行多级利用,通过多能互补提高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但是综合能源系统由于系统间耦合紧密,能源流动变化复杂,在优化运行方面相较于传统电网有较大差别。针对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整理,首先介绍了综合能源系统的组成,对电力、热力和天然气的网络潮流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其次对优化运行方法进行了分类总结,分析了现有方法的优缺点和难点;最后进行了展望,指明了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未来的研究方向。
[1/3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