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早期集体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下载:58 浏览:962

郝恩刚 张桂中 王涛 马娜娜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集体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接受的临床康复训练方法进行分组,接受早期集体心脏康复的患者纳入研究组(50例)接受常规个体康复干预的患者纳入参照组(50例),观察患者康复训练结果,分别记录患者心功能指标、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各项数据。结果 经数据统计,两组心功能指标、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各项数据对比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且以研究组具有优势性。结论 早期集体心脏康复的应用,有助于患者心功能水平改善,增强治疗依从性,缓解不良心理状态,并且可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提高患者满意度,应用效果理想,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例塑形性支气管炎患儿的支气管镜诊治护理分析 下载:51 浏览:511

张杰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塑性形支气管炎患儿的支气管镜诊治护理进行探讨。方法:用案例研究法,选择1例塑性形支气管炎患儿支气管镜诊疗过程为中心,对支气管镜诊治护理需求、护理方案进行汇总,同时对护理价值展开论述。结果:支气管炎患儿年龄较小,疾病存在反复性,在进行支气管镜诊治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协助患儿排痰,同时对患儿进行心理管理与饮食管理等护理措施,确保支气管镜诊治过程的有序开展。结果:塑性形支气管炎患儿在支气管镜诊治中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明显,护理人员要严格落实护理方案,以对患儿诊治安全性进行保障,同时协助医生进行相关护理操作,确保支气管镜诊治效果。

H2H管理模式对白血病患者自我效能和心理状态相关性的分析 下载:164 浏览:1279

陈丽丹 《心理学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白血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实施H2H管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01月-2023年06月期间的白血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5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55例实施H2H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CD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POMS-SF评分中,除了精力活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之外,其余分量表得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再入院率为3.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6%,P<0.05。结论:H2H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白血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使患者掌握自护能力,降低再入院率,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借鉴。

产科助产实施心理护理对于分娩质量及分娩疼痛的影响评价 下载:152 浏览:1366

张静 张伟 洪媛 张燕 《心理学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在产科助产实施心理护理对分娩质量及分娩疼痛的影响。方法:择选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8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交替分组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加强心理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分娩控制量表(LAS)、视觉模拟评分(VAS)、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并发症、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分娩后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A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3.72%,P<0.05。结论:在产妇的分娩助产中,实施心理护理,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还可有升产妇的分娩控制感,减轻其疼痛,缩短产程,减少分娩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思维导图结合层级管理在儿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下载:201 浏览:1888

郭玉艳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探讨思维导图结合层级管理在儿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我院儿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运用层级管理儿科护士培训(设为对照组),运用思维导图结合层级管理儿科护士培训(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94.75±2.18)分、操作技能(95.04±3.25)分和考核成绩(92.05±4.17)分高于对照组(82.19±4.56)分和(83.94±5.16)分、(82.83±5.35)分,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6.0%高于对照组82.0%,P<0.05。结论:思维导图结合层级管理对儿科护士培训的作用显著,可有效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水平,改善护士的考核成绩,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康复训练与功能评估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方法与效果 下载:19 浏览:225

马萌萌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与功能评估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与功能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生活质量评分(SF-36)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和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与功能评估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应用于新生儿延续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下载:274 浏览:2869

李娜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7期

摘要:
探讨以家庭为核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新生儿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摘录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90例,首先随机抽取45例作为A组,使用医院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剩余的45例患者作为B组对其在新生儿延续护理中实施以家为单位的健康教育,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护理后B组新生儿头围,身长和体质量均显得优于A组,且P<0.05;B组患者家属对服务的满意度亦显得高于A组患者,且P<0.05;B组家庭各照护能力得分均显得高于A组。结论:在新生儿延续护理过程中应用以家庭为主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家属照护能力的提高,更加利于新生儿的成长和发展,且家属满意度高,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286 浏览:3396

王亚芳 赵芹荣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中的价值。方法:2018年4月-2020年3月本院接诊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病患68例,用随机数表法均分2组。实验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QOL评分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出院时QOL评分(87.41±3.62)分,比对照组(80.05±3.48)分高,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100.0%,优于对照组82.35%,P<0.05。结论: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中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满意度高,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建议推广。

布地奈德辅助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下载:241 浏览:2386

郭祥丽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分析布地奈德辅助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行肺表面活性物质为主要治疗药物,研究组此基础上实行布地奈德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状况。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pH值、PCO2、IO三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患儿pH值、IO值高于对照组,PCO2值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组布地奈德辅助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更优,患儿的呼吸功能获得改善,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更少,药物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儿科消化系统中应用蒙脱石散剂的治疗效果探究 下载:254 浏览:2660

高一博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观察蒙脱石散剂治疗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3月收治的95例消化系统疾病患儿,采用蒙脱石散剂进行治疗。结果:经蒙脱石散剂治疗后,腹泻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细菌性痢疾治疗总有效率为100%,轮状病毒感染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消化性溃疡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口腔炎与溃疡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6.84%%。结论:蒙脱石散剂治疗儿科消化系统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应用Okutsu技术治疗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172 浏览:2186

黑静友 栾兆新 张玉岩 徐宁 韩学孚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应用Okutsu技术治疗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用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接诊的80例中重度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应用Okutsu技术关节镜下腕横韧带切开术,对照组给予应用开放性腕管松解术,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和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BCTQ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0%),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功能和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Okutsu技术治疗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手术指标,促进其术后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儿科重症患儿气管插管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下载:91 浏览:1052

张明月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患儿气管插管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在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经气管插管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30例)和非并发症组(3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气管插管相关的指标、实验室检查结果等,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住院天数、气管插管天数、气囊压力、导管内径、导管类型、导管更换频率、导管清洁方式、呼吸机模式、呼吸机参数、血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水平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岁、气囊压力≥25cmH2O、导管内径≥4mm、导管类型为带气囊导管、导管更换频率≤1次/周、导管清洁方式为干法清洁、呼吸机模式为控制模式、血清白细胞计数≥1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和C反应蛋白水平≥100mg/L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OR>1,P<0.05)。预防措施包括个体化选择合适的导管类型和尺寸,定期监测和调整气囊压力,规范更换和清洁导管,合理选择呼吸机模式和参数,及时处理感染和炎症等。结论:儿科重症患儿气管插管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干预,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预见性护理在肺癌免疫治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96 浏览:1044

张莹 《国际护理学》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肺癌患者采取免疫治疗措施的同时予以预见性护理所呈现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所接收的肺癌患者(60例)作为主要观察对象,随机展开分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预见性护理),各30例,对比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偏低,护理满意度偏高(P<0.05)。结论:经过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行免疫治疗的肺癌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总体护理较为满意。

营养支持与并发症预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措施与评价 下载:161 浏览:2045

宋伟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及其对并发症预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生命体征、神经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率、体温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应激性溃疡、肠道菌群失调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营养状况,稳定生命体征,提高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康复联合针灸对颈椎病患者颈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509 浏览:1851

刘丽丽 《中医研究杂志》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联合针灸对颈椎病患者颈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三年本院收治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康复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颈部功能评分(NDI)、生活质量评分(SF-36)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康复联合针灸能够有效改善颈椎病患者的颈部功能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儿科护理工作阶段静脉留置针应用效果思考 下载:49 浏览:597

刘婷婷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7期

摘要:
对儿科护理工作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儿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120例作为观察对象,以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为研究区间,将120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静脉穿刺,观察组用留置针给药。对比患儿静脉留置针应用效果,评价护理方式。结果:在细节护理下,患儿静脉留置针应用效果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治疗中十分常见,也是当下儿科护理的主要内容,留置针治疗使并发症能够得到规避,同时也能避免各类不良问题的出现,对提升治疗效果十分重要。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