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ICC患者血浆ctDNA突变检测数字PCR平台的建立及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93 浏览:584

戴谦1 黄斐1 王宇鹏2 黄傲2 成剑文2 潘柏申1 郭玮1 周俭2 樊嘉2 杨欣荣 2王蓓丽1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建立KRAS G12D、TP53 C242S、IDH1 R132C突变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PCR)检测平台,并初步评估其检测性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切除手术的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22例,设计KRAS G12D、TP53 C242S、IDH1 R132C突变位点的引物及探针,建立dPCR突变检测平台。并采用不同浓度的自配标准品质粒验证该平台的准确性、精密度、空白限、功能灵敏度及线性范围。将外周血dPCR检测结果与外周血Oseq-ctDNA及组织Oseq-T靶向测序结果进行比较。ICC患者行切除术后,每6个月采集1次外周血并跟踪随访,评估该突变检测平台对ICC患者术后疗效监测的作用。结果 dPCR平台的准确性良好[3种突变(KRAS G12D、TP53 C242S和IDH1 R132C)3个丰度的检测结果与理论值的偏差均<±15%],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变异系数(CV)]均<20%,空白限为4拷贝,功能灵敏度为0.1%,且在0.1%~10.0%范围内线性良好。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DNA突变谱诊断IC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9,敏感性为31.8%,特异性为100%;与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诊断ICC的AUC为0.841,敏感性为68.2%,特异性为100%。dPCR平台的检测结果与Oseq-ctDNA测序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92,P=0.007)。随访结果显示,有1例ICC患者术后18个月KRAS G12D突变升高,与影像学检查确认的复发时间一致。结论建立了检测KRAS G12D、TP53C242S、IDH1 R132C突变的dPCR平台,可用于ICC患者的辅助诊断、疗效评估及术后动态监测。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鉴别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 下载:265 浏览:2961

国静静 《诊断医学》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析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肝细胞癌(HCC)的鉴别诊断中采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癌患者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其不同病理将患者分为ICC组和HCC组,ICC组中有20例患者,HCC组中有32例患者。对所有的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并对相关影响进行观察。让两名人员对两组患者的DTI进行单独测量,以此算出DTI的相关系数(D)值、(FA)异向分数和与DWI有关的ADC值,通过测量后对两名人员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一致性,并做出比较。结果:进过分析得知,HCC组病灶边界清晰的人数较多,高于ICC组,同时HCC组邻近血管扩张的可见数量低于ICC组,均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内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中采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能够使参数数据的有效性提高,并且促进鉴别的准确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