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现代学徒制中基于SFBT的学徒心理问题咨询研究 下载:38 浏览:437

陈升晖1 黄达2 蔡慧敏1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国际实践证明的先进职业教育模式,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其核心是在保持传统师带徒模式优点的同时,融合现代学校职业教育需求。现代学徒制对学徒提出了新要求,使学徒身份角色认同、人际交往、工作焦虑等心理问题增多,影响教学效果。运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SFBT)模式进行心理咨辅导,能有助于帮助学徒走出现代学徒制体系下出现的心理困境。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辅导员工作体系研究 下载:156 浏览:2690

肖江 解小翠 谢昀宵 蒋靖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在高校学生中深入开展“四史”教育,是新时代下,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一线队伍,将“四史”教育与高校辅导员工作体系相融合,不仅能进一步丰富“四史”教育途径,提升“四史”教育效果,同时也是高校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过硬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三全育人”视域下菏泽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路径研究 下载:173 浏览:2662

张丽竞1 袁冬梅2 赵晓龙3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将“四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关键环节,是推进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显性载体。本文立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从辅导员职责定位、“四史”宣传教育内涵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探索,以期找到一个更好发挥辅导员职能作用、务实推进“四史”宣传教育的结合点和现实路径,为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多元化路径研究 下载:154 浏览:1434

蒋帅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辅导员是思政教育工作的参与者,同时也是教育主体之一,要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多元化发展,除了采用丰富多样的教育手段及先进的教育模式之外,还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站在学生角度,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引导能力,从而制定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制度,促进学生实现更好地自我发展。文章主要对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多元化的重要性及实施路径开展分析,探寻发展出路,帮助高校更好地完成教育改革。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158 浏览:1500

彭玉玲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性主体,其所具备的角色优势决定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辅导员的角色优势源自于其是大学生知心朋友与人生导师的双重身份,他们伴随着大学生人格塑造、“三观”养成和能力锻炼,并在此过程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辅导员以其人格魅力为基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培养亲和力,并将亲和力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然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也受多方因素影响,只要弄清和理顺各影响因素,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就能保障亲和力的持续提升。

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中的影响力提升研究 下载:95 浏览:476

吴红梅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是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辅导员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力直接决定其工作成效。本文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查分析了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中影响力弱化的现象和原因。提出提升辅导员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影响力的路径:学校需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和指导,辅导员需要自觉追求成为大学生"引路人",凸显"师"的权威和影响力;提升职业指导能力,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在实践中将就业价值取向引导工作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积淀实践智慧,在与大学生对话交往中提升对其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力。

“互联网+”时代远程教育辅导教师能力标准研究 下载:50 浏览:381

郭贇嘉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互联网+"时代,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已进入了深层次发展阶段,互联网已经影响到远程教育的方方面面。对于远程教育教师队伍基础层的辅导教师来说,为了适应远程教育转型发展的要求、辅导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必须重新进行能力的界定和提升。在制定远程教育教师能力标准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动态生成性和效能提升的原则。基于远程教育辅导教师能力标准模型,确定专业基础、教学能力、交互支持、管理能力、技术能力、研究能力六大能力指标,可以分解13项关键领域,制定55项具体指标,从而推动我国远程教育辅导教师能力标准的早日建立。

远程培训中辅导教师培养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以北京大学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为例 下载:45 浏览:469

王瑞娥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在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中,远程培训俨然已成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辅导教师作为助学者,在教师远程培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活动引领、教学管理、学习评价等各个方面。以北京大学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为例,基于对教师远程培训中辅导教师角色定位及培养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培养辅导教师:通过培训者培训解决短期"上岗"问题;培训过程中提供工作"支架"素材;培训结束后提供跟踪指导。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发展研究 下载:82 浏览:441

刘军 范丽颖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发展,辅导员队伍不断壮大,呈现年轻化、高学历趋势。与此同时,辅导员也面临人员流动快、职业认同低、职称评聘难、职级发展慢等困境。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辅导员职业发展,需要构建竞赛提升机制、加强职业能力培训、切实实施"双线"晋升、创新完善考核体系、完善绩效工资的设置与分配,从而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

基于高校新入职辅导员需求的岗前培训研究 下载:85 浏览:350

王娟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通过对高校新入职辅导员的岗前培训需求进行研究,探讨新入职辅导员的职业选择和培训愿景,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新入职辅导员的培训需求进行整理研究发现:新入职辅导员普遍具有较高职业价值愿景,但缺乏职业认知和体验,并存在职业适应困扰。基于上述结果,着重讨论高校新入职辅导员的普遍困扰和需求特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研究 下载:22 浏览:212

李吉桢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5期

摘要:
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是检验辅导员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目前,各高校都制定了辅导员工作评价方案,积极开展评价工作。然而,在工作实际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多个评价主体使用同一指标体系、评价发展性功能削弱、量化评价较多质性评价较少等。从学生满意度的视角来评价辅导员工作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高等院校的满意度,对进一步完善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下载:76 浏览:345

程翔1 宇秦弋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2期

摘要:
国外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与我国高校辅导员有着近似的职业定位。在厘清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内涵与特点的前提下,发现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在建设历程中留下了清晰的职业定位与标准化的职业体系、严格的从业要求与专业化的培训体系、健全的法律法规与完备的管理体制、职业化的专业组织与学术性的专业研究等先进经验,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优化职业分类体系、提高专业准入门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培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配套管理制度,重视专业组织兴起、积极推动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启示。

高校辅导员腐败问题及防治路径 下载:46 浏览:458

陈志峰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7期

摘要:
高校辅导员身份特殊、责任重大,其腐败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侵吞班费,对学生借机敛财,向家长收受贿赂,偏离职责或滥用职权,不正当的利用家长资源,猥亵侵犯学生,学术腐败等。辅导员腐败有思想、社会、管理、职业等方面的原因,可以从加强师德建设、制度建设、监督制约、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提高辅导员待遇水平等方面协同努力,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不愿腐、不会腐的有效机制,积极防治,加以解决。

论高校辅导员法治思维培养的价值与路径 下载:52 浏览:339

李宝光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期

摘要:
时代的发展对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辅导员法治思维是贯彻依法治国和依法治校的需要,是维护学生权利和自身权益的需要,也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需要。为此,需要从完善法律规章制度、加强职业培训和考评机制等方面入手,并着力塑造公正思维、权利思维和证据思维,从而进一步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保障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研究—基于台湾经验和启示 下载:84 浏览:504

朱健齐1 林泽兰1 苏志伟2 《中国海洋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在我国大力推进普惠金融进程的过程中,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历来是政府、金融机构、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将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两地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进行对比,发现,目前大陆地区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缺乏政策性的中小企业银行;二是融资担保体系还有待完善;三是扶持中小企业的专项资金多,产业基金较少;四是大陆征信来源分散;五是对中小企业"辅导"程度不够。为促进大陆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笔者在借鉴台湾优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设立专门管理中小企业的机构;建立政策性的中小企业银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设立中小企业辅导中心;建立中小企业征信中心。

有关群众文化声乐艺术演出和辅导的探析 下载:101 浏览:2059

黄可章 《当代艺术》 2024年11期

摘要:
随着新时代改革的到来,群众文化声乐艺术活动也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一个地域的群众文化声乐艺术代表着当地人的艺术文化,不同的文化声乐艺术将直接影响整个地区的发展水平。群众文化是有着多元素的发展方向,而声乐艺术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重点在探析有关群众文化声乐艺术演出和辅导,着重分析群众文化声乐艺术演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具体解决方法,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可以使人民群众在高强度的生活压力中得到精神的满足。

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谈话艺术探讨 下载:100 浏览:2342

陈慧丹 《当代艺术》 2024年2期

摘要:
院校辅导员和学生进行谈话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要想提高与学生对话的有效性,辅导员要从加强自身学习以及掌握学生特点的角度入手,在与学生谈话过程中仔细观察,找准切入点。在谈话过程中注意谈话技巧的选择,运用好谈话技巧使辅导员能够充分了解学生思想,进而解决学生困惑,促进师生间的关系,提高辅导员谈话的实效性。

心灵沟通,科学疏导——职业学校班主任心理辅导室建设研究 下载:176 浏览:888

陶亦敏 《心理学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心理问题始终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难点,职业学校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学习心理、情感心理、人际心理和择业心理四个方面,本文尝试就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建设班主任心理辅导室,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解决负面的心理问题,为职业学校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挖掘班主任心理辅导室的核心价值。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困境及应对分析 下载:127 浏览:1408

​许若涵 《国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本文主要自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困境及应对分析。首先分析了树立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伦理的根本原则,其次探讨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困境,最后则对辅导员应需要如何才能够良好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其中包含避免出现多重身份问题的发生,确保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纯粹关系、辅导员与家长之间进行相互配合,促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学生们的权益进行考虑,并以学生们的权益为主。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浅谈高校专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艺术性 下载:137 浏览:2344

黄莎 《当代艺术》 2023年11期

摘要:
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指导其在生活和学习中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断奋斗。进入新时期以来,辅导员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应该转变思想理念和工作方法,提升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真正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将对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指出影响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因素,探索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路径。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