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抽动障碍临床分析 下载:215 浏览:2236

张艳英 费迪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对小儿抽动障碍应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在因小儿抽动障碍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儿中抽取86例,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前者应用局部推拿与头部经颅磁治疗和后者应用小儿智力糖浆+辨证针灸+局部推拿+头部经颅磁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发声性抽动积分、损害性积分、运动性抽动积分以及YGTSS总积分而言,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就治疗有效率而言,治疗组高于对照组[95.35% vs 79.07%],P=0.000,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抽动障碍应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采纳。

虞山医派金氏中医山海螺的认识及临床应用 下载:280 浏览:3004

1毛羽芬 2蒋丽 3张吟真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对金氏中医临床应用中药山海螺经验总结分享。方法:临床结合中医理论基础、西医理论基础及现代药理研究,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结果:山海螺味甘,性凉,既能清补又能清解,长于补气,亦可养阴,补气不燥,集清肺润燥、补虚通乳、排痈解毒、化痰散结及安神助眠之功于一体。结论:临床辩证配伍,应用于咳嗽、哮病、喘证、产后缺乳及围绝经期睡眠障碍效果可。单味要茶饮作用探索,深耕中医养身。

探讨SSRIs在儿童及青少年精神障碍中的应用 下载:549 浏览:5297

倪白微 田丹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了解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SSRI)类在儿童及青少年精神障碍中的应用。方法:对儿童精神科门诊使用SSRIs的7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SRIs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儿童及青少年精抻障碍。结论:SSRIs对部分儿童及青少年精神障碍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老年脑卒中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实行中医护理技术对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 下载:241 浏览:2279

熊玲1 幸俸鲜2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脑卒中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实行中医护理技术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68例老年脑卒中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按照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均分为对照组(34例:实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4例:实行中医护理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97.06%)以及胃肠相关激素、营养指标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实行中医护理技术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中医治疗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302 浏览:3028

房国霞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对脑卒中后精神障碍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100例脑卒中后精神障碍患者,并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中医综合药治疗方案和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痴呆修改评分、不同时间点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将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应用在脑卒中后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中能够获得确切效果,主要表现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痴呆等诸多方面。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理障碍现状及影响研究 下载:165 浏览:1785

张金有 《心理学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障碍的实际情况,以及产生的影响作出分析,希望可以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到某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癫痫患者中选择4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作出全面分析探究,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来对患者进行分析、评估,以此来明确患者的抑郁、焦虑心境障碍情况。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可以明确,在400例研究对象中,出现抑郁心理障碍的患者有192例,抑郁产生几率为48%,出现焦虑心理障碍的患者有218例,焦虑发生几率为54.5%。这也充分说明了,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的比例相对较高,应给予密切关注。结论:在临床实践中,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很有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尤其是焦虑、抑郁等方面的心理障碍,不能忽视,要联系患者具体情况,提供及时的心理干预和疏导,帮助患者有效减轻心理负担,突破心理障碍,并积极配合之后的治疗。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研究 下载:70 浏览:723

史婷婷 刘红 胡永霞 《肿瘤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医护人员集成一体化护理服务对原发性肝癌病患癌因性疲倦及睡眠有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住院的30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150例,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150例,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期及 SPIEGE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存期 PFS及 SPIEG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 RPFS总分和感觉、情绪、认知和情绪、行为和严重度在各个方面的评分都比对照组低(P<0.05)。 SPIEGEL量表的总分和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夜醒次数、睡眠深度、做梦次数和醒来感觉的分数都较护理前和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能明显减轻原发性肝癌病人的癌因性疲乏,改善其睡眠质量。

应用行为分析联合语言治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语言能力的影响 下载:158 浏览:2116

李更兄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分析应用行为分析联合语言治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语言能力的影响。方法:在2021年4月份期间,共收录了80名自闭症儿童作为本次研究的参与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行为分析联合语言治疗,比较干预结果。结果:经过干预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ABC、CARS、PEP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采取应用行为分析联合语言治疗,能够有效提升干预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隔离病房护士挑战性-障碍性压力与职业获益感相关性研究 下载:241 浏览:1723

李萍 马萍 《心理学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隔离病房护士挑战性-障碍性压力与职业获益感现状,并分析两者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挑战性-阻碍性压力量表、职业获益感问卷对73名隔离病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隔离病房护士挑战性压力条目均分为(2.04±0.95)分,高于障碍性压力的得分(1.86±0.72)分。隔离病房护士职业获益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隔离病房护士对职业获益感的总体评价是认同和满意的。隔离病房护士职业获益感与障碍性压力负相关(r =-0.462,P < 0.01),与挑战性压力呈正相关(r =0.473,P < 0.01)。结论:隔离病房护士职业获益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挑战性-障碍性压力是期职业获益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视力障碍儿童在小学劳动教育中的特殊需求与教学策略 下载:14 浏览:186

赵丹 秦薇 《中国眼科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教育公平理念的深入人心,特殊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视力障碍儿童而言,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不仅是提升生活技能的关键,更是培养自信心、社交能力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对此,本文针对视力障碍儿童在小学劳动教育中的特殊需求、小学劳动教育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青少年抑郁障碍临床转归及影响因素 下载:81 浏览:839

尤丽瑞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了解青少年抑都障碍的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方法:随机抽取某高中一年级新生作为被试对象,对1000名初中学生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其进行测量。在确诊为患有抑郁障碍的130名中学生中抽取50名为被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察组,另外在没有抑郁障碍的高中生中抽取50名划分为对照组,以自编的社会学量表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居住环境、家庭收入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使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父母教养方式评估量表等对患者进行自我评估,同时运用心理疗法、药物疗法等方法对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结果:收集到1000份有效问卷中,诊断为抑郁症的130人,患病率为13.00%。青春期抑郁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家庭、父母教养方式、应激生活事件等因素有关。结论: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青少年心理疾患,对其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要使其健康地成长起来。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障碍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下载:83 浏览:841

王晓琳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用于精神障碍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期间的效果。方法:选择共计60例精神障碍(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2022.12月至2023.12月期间纳入,随机数表法把患者发成两个组别护理,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研究组提供心理护理干预,各组30例,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精神症状(BPRS)评分和对照组比较,护理前结论P<0.05,护理前比较P>0.05;比较心理情绪可知护理前焦虑(SAS)和抑郁(SDS)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障碍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期间提供心理护理干预,可调节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表现,提升治疗依从性,值得运用。

研究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效果 下载:236 浏览:2674

张兴丽 《心理学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96例本院于2019年8月至同年12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应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48例,采用常规护理)与研究组(48例,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的各项评分。结果:经护理后可知,研究组患者PSQI量表各项指标均低于常规组,以上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抑郁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进而缓解该病症带来的不良表现。

基于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干眼症治疗方法比较 下载:66 浏览:696

张艳 韩小艳 张银琴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中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基于MGD的干眼症的疗效。通过文献综述和临床案例分析,本文探讨了包括热疗、药物治疗、睑板腺按摩、营养补充以及外科手术等多种治疗手段。研究发现,虽然单一治疗方法可能有效,但综合治疗方案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文章最后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下载:267 浏览:2965

马秋兰 《心理学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严重的精神卫生和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本文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神经外科病人介入术后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下载:95 浏览:965

马倩 卢雪敏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介入手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变化,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名介入手术患者,术后第二日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患者入院前睡眠状态,介入手术前、介入术后的睡眠状态,并对其成因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在神经外科患者进行介入手术后,因为长期的肢体固定,病患会呈现腰腿背部麻木酸疼,排泄、大便困难。除此之外,由于休眠状态环境变化,更有病症原因,及生理和心理的不安,都会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结论: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的、个性化、全面的护理,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助于机体的术后恢复。

神经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分析 下载:93 浏览:968

罗海青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据此实施相应治疗措施。方法:纳入108例抑郁障碍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基础,患者均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并接受治疗,总结患者临床特点,并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MAHD)评估患者的抑郁障碍情况,以提出相关治疗措施。结果:108例患者中,男性44例(40.74%),女性64例(59.26%),女性患者人数占比明显高于男性(P <0.05);从发病原因上来看,54例患者存在不良生活事件,占比50.00%,41例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占比37.96%;HAMD评分平均为(16.95±4.23)分,其中轻度抑郁患者58例(53.70%),中度抑郁患者41例(37.96%),重度抑郁患者9例(8.33%);由表可知全身症状是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其次分别为入睡困难、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工作兴趣减退。结论:通过对神经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的病情分析,发现其独特的临床特点,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疾病机制,也为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提供了实际依据,促进患者康复。

眠时留置导尿联合清洁间歇导尿对小儿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患儿影响 下载:95 浏览:979

柏萍1 胡艳2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眠时留置导尿联合清洁间歇导尿对小儿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患儿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于本院治疗的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患儿共计60例,通过抽签法将其分为2小组,对照组(30例)采用清洁间歇导尿治疗,试验组(30例)则采用眠时留置导尿联合清洁间歇导尿,对2组尿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同时对比2组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膀胱安全容量、膀胱顺应性均高,逼尿肌露尿点压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尿路感染率为20%,试验组为23.33%,2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眠时留置导尿联合清洁间歇导尿有助于保护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患儿的膀胱功能,且不会增加感染风险,值得应用。

行为分析疗法联合家庭教育训练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85 浏览:2394

陈晶晶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分析行为分析疗法(ABA)联合家庭教育训练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本院2020年10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ASD患儿,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35例)以ABA干预,观察组(35例)联合家庭教育训练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ATEC 评分、CARS 和ABC 评均低于对照组,C-PEP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BA联合家庭教育训练对ASD患儿疾病症状的改善及病情控制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镜像神经元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的观察疗效 下载:111 浏览:1224

李滢 申鑫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本论文探讨的是关于镜像神经元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2022年9月-2023年2月治疗的94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认知训练治疗、现实定向疗法、电针和艾灸、失用症训练,观察组利用镜像神经元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疗法,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各项评定指标得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功能得到了更加显著的改善,其恢复效果也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镜像神经元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疗法可对颅脑外伤病人的认知功能损害进行有效的改善,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病人回到家庭和社会,是一种及其有效的康复治疗技术。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