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肛肠疾病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下载:107 浏览:1076

林宝园 曾晓娇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肛肠疾病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探讨。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被本院肛肠科收治进行肛肠手术之后的患者7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人数完全一致情况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开展干预,对干预之后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以对比最终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而并发症总体的发生率更低一些(P<0.05),说明开展干预之后患者的疾病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和缓解。结论对于肛肠手术之后的患者来说,选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最终效果更好,对患者影响更为积极,有助于改善并发症等方面的问题,优化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研究 下载:341 浏览:3498

崔昌日 《国际科技论坛》 2021年6期

摘要: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1.67%、对照组68.75%,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较好。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皮肤损害的应用研究 下载:128 浏览:1361

龚钰 《护理研究杂志》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皮肤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例,从中抽取40例参与此次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21-3至2022-3,并依据抽签法行分组处理,设置组别名称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西医护理与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分析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皮肤损害症状消失与好转时间,观察组用时均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负性情绪评分,护理前(P>0.05),无差异性,护理后对比(P<0.05),差异明显,观察组评分更低。结论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价值显著,具有推广意义。

烧伤护理中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的应用观察 下载:173 浏览:2082

韩艳阳 张智芳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烧伤护理中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120名烧伤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60名和对照组60名。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西医护理模式,比较2组病人发生继发感染、创面愈合时间、生存质量得分。结果:研究组继发性感染的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的21.67%,研究组在伤口愈合时间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方法,可以显著地减少创面感染的发生率,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下载:174 浏览:2506

孙亚玺 《国际护理学》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急诊急救护理中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急诊收治的100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和观察组(整体护理)护理),比较两组急诊救治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检查时间、抢救时间及急诊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急救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保证其生命安全的同时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借鉴。

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来源分析和防御 下载:246 浏览:2461

熊锦 《软件工程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近年来,医院逐渐增加了对信息技术的依赖,而计算机技术对于记录约会,分类,管理药房和存储病历是必不可少的。医院计算机网络一旦遇到信息泄漏、网络瘫痪等问题,不仅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漏给患者,还会影响医院的管理和治疗效率。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医院现有计算机网络的潜在安全风险,并基于实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网络风险防范策略。

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生化检验的应用分析 下载:119 浏览:1281

赵俊梅 殷继华 邢嘉翌 王佳 《诊断医学》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生化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12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对观察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检验、生化检验;比较不同检验方法对糖尿病的检出率;并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7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生化指标。结果常规检验对糖尿病检出率82.26%,生化检验对糖尿病检出率9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糖尿病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可提高糖尿病检出率,并为糖尿病的临床诊治起到积极促进意义。

急诊腹部创伤患者B超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下载:261 浏览:2796

管然祺 吕霞 《诊断医学》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针对急诊腹部创伤患者行B超和CT进行诊断的临床实际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急诊部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诊断方式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每组57例患者,对比组患者行B超诊断,实验组患者行CT检查诊断,以手术病理诊断为检查结果参照,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经手术证实后涉及脾脏11例、肾脏11例、肝脏12例、胰脏13例、血肿10例。B超检出率与CT检出率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腹部创伤患者行B超和CT检查都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准确性较高,且具有快速物体等优点,在临床诊断时建议将两者诊断方法联合使用。

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尿液隐血检验的效果分析 下载:263 浏览:2959

于成秀 《诊断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尿液隐血检验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52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参照组为患者进行尿液分析仪检验,实验组为患者进行尿沉渣镜检检验,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检验阳性率高于参照组,且误差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尿液分析仪检验方式相比,对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使用尿沉渣镜检检验方式来检验尿液隐血指标确诊率更高,误差率更小,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检验方式,值得大力推广。

常规尿液检验和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256 浏览:2847

王艳军 《诊断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常规尿液检验和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诊治的糖尿病患者,共抽选56例,所有患者经简单随机分组法被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选择常规尿液检验方式,研究组患者均利用生化检验方式,比较两组检验方式的准确率。结果:经过不同的检验方式,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为96.4%,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8.6%,差异具有明显的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相对于常规尿液检验,生化检验方式的诊断准确率高,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分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 下载:288 浏览:2910

刘晓璇 《诊断医学》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拟定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案进行疾病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7月~2019年04月收治的4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信封法分组后拟定每组心脏病诊断方案;参照组(23例):拟定常规心电图检查方案完成;实验组(23例):拟定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案完成;就组间主动脉扩张检出率、左室肥厚检出率以及主动脉弹性下降检出率展开对比。结果:实验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主动脉扩张检出率、左室肥厚检出率以及主动脉弹性下降检出率均高于参照组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于临床接受诊断期间,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案的拟定应用,利于主动脉扩张检出率、左室肥厚检出率以及主动脉弹性下降检出率的显著提升,最终可促进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有效治疗。

分析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应用CT与MRI诊断临床效果 下载:309 浏览:2887

宋莎莎 《诊断医学》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CT与MRI两种诊断方式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进行临床探究,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检查基础。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6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并了解关节软骨损伤以及半月板损伤患者的病情程度。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60例患者中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CT检查措施,观察组则为MRI检测,分析检出率。结果:从检查上看,观察组的关节软骨的检出准确率为96.8%,对照组为87.1%,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膝半月板的检查上,也以观察组的检出率更高,为96.6%,对照组则为86.2%,由此,我们认为MRI检查成果更为准确。结论:采用CT与MRI诊断策略能够更好地对疾病进行鉴别,帮助患者在接下来的治疗中朝着正确的方向改进,并可以通过影像学数据规划治疗方案,对早日开展康复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妇产科急腹症中的临床效果 下载:356 浏览:3575

刘晓璇 《诊断医学》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妇产科急腹症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9年2月在我院行妇科急腹症检查的48例患者,分为两组,普通组:24例患者,行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试验组:24例患者,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及满意率。 结果 普通组患者诊断准确率(75.00%)低于试验组(95.38%),诊断满意率(66.67%)低于试验组(91.67%),差异性显著(P<0.05)。 结论 通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提高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还能提升其诊断满意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普外急腹症患者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79 浏览:813

宋瑀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急腹症的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急腹症患者行传统开腹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不同术式产生的影响。结果:术后,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急腹症效果好,安全有效,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可以优化手术指标,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下载:86 浏览:820

姬永芬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9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接受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症状缓解、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善以及生活质量提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疾病治疗中的的效果理想,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症状,改善临床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探索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肿块期的临床研究 下载:57 浏览:797

邹群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索中西药组与西药组治疗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与转归。方法:随机单中心单盲法对我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共60例分为两组,完成研究的中西药组30例(观察组)和西药组30例(对照组),对照组间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症状体检、超声评估、实验室指标、中医临床疗效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缩小率高、脓肿发生率低(P<0.05)。结论:中西药组使用三联法联合和序贯中药治疗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改善全身及局部症状起效快,转归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方法。

生物信息学在中西医结合传染病研究生教学领域的影响与应用研究 下载:95 浏览:1213

刘遥 《生物技术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随着生物信息学科的迅猛进步,利用生物大数据开展疾病相关基因、蛋白质和信号通路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揭示疾病病因、发病过程和潜在治疗靶点已逐渐成为现实。构建具有生物信息学特色的跨学科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有助于培养研究生拥有跨领域合作与创新的思维方式,弥补了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中知识体系滞后和教学方法单一的不足。文章旨在探讨生物信息学对中西医结合传染病研究生临床及基础科研能力的影响及其应用,力求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的高层次研究生,成为符合现代化医学教育的创新型人才。

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分析 下载:79 浏览:797

梁文玉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将中西医进行结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产生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所接收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0例)作为主要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抽签分组,最终分为各30例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西药+中药治疗),对比症状恢复情况、肺功能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咳嗽、呼吸困难、胸闷气促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FVC、FEV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生咳嗽变异性哮喘时,联合使用西药与中药进行治疗对患者症状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同时可增强其肺部功能。

整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下载:73 浏览:881

张俊峰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活和工作障碍。整脊疗法源于西方,近年来在治疗该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整脊疗法正与中医疗法、牵引、物理治疗的日益融合,形成了多种创新的综合治疗模式,发挥了中西医理论和技术的协同优势,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临床研究表明,整脊与针灸、推拿、中药内服、牵引、物理治疗等多种治法相结合,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麻木等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而且安全性高、无创伤,患者可接受度良好。这种中西医理论和技术的融合创新,不仅突破了学科界限,更为临床实践贡献了一种全新的、优化的综合治疗模式。相信在未来,整脊疗法与中医疗法、牵引、物理治法的融合将继续深化发展,为缓解患者的病痛贡献更大力量。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下载:79 浏览:778

赵延辉 解成霞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所呈现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病例选择在2020.1~2022.12时段就诊于我院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4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开展分组分析,例数均分(n=200例),对照组仅应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所呈现出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血糖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更能有效控制该类患者血糖及改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更为理想。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