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呼吸机辅助呼吸下采用俯卧位通气的效果评价 下载:368 浏览:3895

田园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3期

摘要:
探讨俯卧位下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34例行仰卧位通气者作为对照组,34例行俯卧位通气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通气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PaO2、O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实施俯卧位呼吸机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氧合,纠正呼吸窘迫症状,值得推广。

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 下载:302 浏览:3103

​陈茜 张旭媚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实施神经节苷脂作为治疗措施,分析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1月-2019年12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其属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法对100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病情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胞二磷胆碱,观察组则为神经节苷脂,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从治疗上看,观察组新生儿NBNA评分为(20.3±2.5)分,对照组为(14.6±2.1)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炎性因子水平对比中,观察组患者在IL-18、IL-1β,以及TNF-α指标上均优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在不良事件调查上,观察组发生率为6.0%(3/50),对照组则为16.0%(8/50),观察组安全性好。结论:采用神经节苷脂作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方案,有利于新生儿病情的康复,炎性因子结局更好,安全高,可推广应用。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 下载:364 浏览:3556

孙小玲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3期

摘要: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2019年8月接受的76例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导致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76例患者进行分析,感染部分分别是肺部、血液、口腔、皮肤、结膜、尿路等,百分比分别是19.7%、18.4%、13.1%、10.7%、19.7%、18.4%。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分别是基础疾病,出生体重低、羊水粪染和胎膜早破及母亲因素。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感染的影响因素比较多,考虑到具体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感染因素的进一步分析,只有了解感染的特点之后,才能进行危险因素的分析,及时进行治疗。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361 浏览:3688

杨微伟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探讨新生儿黄疸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38例行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38例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者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干预总有效率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86.84%(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纠正黄染症状,减轻疾病损害,值得推广。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403 浏览:4060

杨涵涵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研究分析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05月--2020年01月我科收治的98例新生儿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鸟巢式护理),各49例。结果:研究组体质量增长速度、体温波动幅度、血氧饱和度、睡眠时长、出暖箱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有助于新生儿预后改善,促使其良好发育、成长。

新生儿尿布皮炎护理措施的研究现状 下载:425 浏览:4045

刘志薇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探讨预防和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护理措施,为临床工作人员选择合适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听力筛查耳道护理的效果分析 下载:420 浏览:4167

蒋丹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耳道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收的新生儿共300例,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听力筛查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耳道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听力筛查率。结果 对照组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为80.64%,复筛通过率为80.00%;观察组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为96.00%,复筛通过率为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予以耳道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听力筛查的初筛通过率,有利于早期诊治新生儿的听力障碍问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俯卧位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影响 下载:469 浏览:4175

邹怡然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探讨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行仰卧位护理对病情控制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吸入性肺炎新生儿59例为研究对象,29例行仰卧位护理者作为对照组,30例行俯卧位护理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干预后病情控制效果。结果:实验组干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行仰卧位护理,可引流呼吸道内分泌物,解除患儿不适症状,有效控制病情,值得推广。

超声对新生儿肺炎诊断价值你了解多少 下载:412 浏览:4392

周青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超声属于一种医学诊断技术,主要利用超声波对患者肌肉或者内脏器官进行医学检查,了解肌肉或者内脏器官的大小、结构以及病灶,且可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将诊断结果视觉化,可供医疗人员和患者更加明确的了解诊断结果。

分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效果 下载:485 浏览:3614

顾鹪鹩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2期

摘要:
分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1月我院接受的10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作为案例,随机实施分组,分别进行的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以及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氨溴索实施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案例的总有效率现象,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2%和76%,对比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清CRP,治疗后,治疗组的评分低。对比两组患者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治疗组的时间少。结论:针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案例实施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体内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整体优势突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扩散张量成像对脑白质损伤及预后的诊断价值 下载:105 浏览:1062

杜亚非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扩散张量成像对脑白质损伤及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22年5月-2022年10月份我院儿科住院确诊HIE的儿童40例,作为病例组,进行常规MRI成像、DTI和ASL灌注成像,与我院住院非HIE并排除遗传、先天畸形等因素的足月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GE公司Discovery MR 750型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超导核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并应用弥散张量成像软件包实时在线ASL灌注成像软件包,进行DTI和ASL灌注成像。评价扩散张量成像对脑白质损伤及预后的诊断。结果:重度、中度患儿常规MRI基底核区检测评分与MRI分水岭区检测评分明显高于轻度患儿(P<0.05)。中、重度患儿FA值(内囊后肢、丘脑)水平显低于轻度患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丘脑rCBF值、豆状核rCBF值、额叶白质rCBF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日龄为1~3天,其对患儿采用ASL检查,ASL各感兴趣区的额叶白质、尾状核头部、丘脑、豆状核rCBF值均高于日龄4~7天、8~15天组(P<0.05)。ASL分度与NBNA神经评分以及复查后遗症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扩散张量成像可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白质损伤及预后有效诊断。

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07 浏览:1195

刘玉霞 许静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8月-2022年12月住院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病儿68名,选用随机数表法使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名,对照组给与基础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袋鼠式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2周、1月龄神经发育状况、出生后40天的身体发育状况以及营养不良状况。结果:2组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在行为表现、被动技能肌、主动性肌力、原始反射与一般反射面层面,均较2周时进一步提高,而且在同一个周期内,观察组的被动肌力、主动性肌力、原始反射与一般反射面都比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观察组40天以后的体重下降、身高增长速度和宝宝头围增涨都要比对照组大(P<0.05);观察组整体的缺乏营养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总结:袋鼠式护理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中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非常明显促进儿童中枢神经生长发育,提升儿童体质,降低缺乏营养的产生,是一类非常值得临床中推广方法。

预防性护理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137 浏览:1577

张雪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在2022年04月-2023年04月期间选取本院142例新生儿,采用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71,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71,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发病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群体中实施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高胆红素血症,提高家属满意度,可推广.

加强新生儿科护理管理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下载:127 浏览:1575

陈楠 李梦雪 王春丽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12期

摘要:
尽管我国的医疗事业不断地发展,但是医院内的感染率却也在不断上升,特别是新生儿这块特殊的人群,他们的身体器官功能相对薄弱,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差,极易被细菌感染。新生儿感染的防治效果直接决定着医院的管理水平与医疗质量,因此,加强对新生儿感染的防治工作,是提高新生儿感染防治能力的关键。

新生儿PICC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下载:94 浏览:1071

达颖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7期

摘要:
PICC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静脉置管技术,其能够通过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完成液体输注,尤其对化疗等患儿应用优势明显。本文主要分析新生儿PICC并发症及出现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探索与之相关的护理措施,致力于帮助患儿减少病患带来的痛苦,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

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 下载:125 浏览:1576

杨丽 王微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9期

摘要:
在产科门诊,经常被问新生儿出院问题,很多时候,这也是很多产科门诊医生的一个重要注意方面。因为,对新生儿护理而言,出院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护理好新生儿才算是合格。护理质量对新生儿来说至关重要。在我国,大多数新生儿医院都要求新生儿科的护士必须通过严格规范的培训才能上岗工作。然而,尽管大多数儿科医生已经接受了这项训练,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有一些人只掌握了很少或者根本不能掌握所有内容。在许多情况下,护理工作中新生儿的安全因素被忽略。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新生儿早产护理中的效果 下载:105 浏览:1033

王慧 代雪菁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新生儿早产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临床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每日进奶量高于对照组,每日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早产护理中予以优质护理服务可促进早产儿体质量恢复,增加其进奶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实施价值研究 下载:83 浏览:1096

李日清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中,探究临床治疗阶段循证护理的具体内容、实施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具体构成: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抽取时间方面,介于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而后划分组别,该项操作的指导依据为:电脑随机法,具体组别名称为:对照组、实验组,以上患儿统计后,样本数为62;在治疗阶段,将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提供,循证护理为实验组提供,每个组别中,有3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比较不同模式干预后的最终效果。结果:护理总有效率展开对比,实验组VS对照组,更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中,实验组低,P<0.05。结论:临床治疗阶段,和常规护理比较,循证护理的开展有重要意义,对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来说,即可减轻自我疾病症状,提高总有效率,又能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其安全系数高,值得大力推行、使用。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定植母婴结局影响 下载:121 浏览:1557

韩玥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评估产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定植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GBS定植孕妇其子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08月-2021年8月于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妇,将其中孕晚期GBS筛查阳性孕妇422例做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给予充分产时抗生素预防(intrapartum antibiotic prophylaxis,IAP)分为观察组(165例)和对照组(257例)。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绒毛膜羊膜炎的比例为4.85%和26.0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宫内窘迫发生率是观察组的3倍(9.34%vs3.03%,x2=6.248,P=0.012)。观察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为13.94%,对照组为26.85%,P<0.05。422例新生儿中确诊败血症2例(0.47%),早产2例(0.47%),均发生在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胎膜早破≧18h、绒毛膜羊膜炎、阴道分泌物GBS培养阳性、羊水污染、产前充分抗生素预防与新生儿感染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GBS定植孕妇同时合并高龄、胎膜早破、羊水污染、阴道分泌物GBS培养阳性等危险因素时,子代发生新生儿感染的概率增加,充分产时抗生素预防可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

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38 浏览:1306

胡梦琦 龙媛媛 《护理研究杂志》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份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2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操作时间、留置时间均较少,出血量较少,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高,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较低,并发症较少、患儿依从性较高(P<0.05)。结论:在新生儿PICC置管过程中,精细化护理有着非常高的使用价值,它能够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健康,缩短操作时间、留置时间,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