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医护理措施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干预中的效果分析 下载:30 浏览:416

田丹 张爱 张洋洋 《中医研究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措施进行讨论,着重缓解患者病痛。方法:研究对象均为下肢骨折患者,在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疼痛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睡眠质量评分和生活质量提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下肢骨折患者实施系统的中医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也改善了生活质量和睡眠效率,值得推广。

高等院校本科实践教学中校企联动模式实施过程管理 下载:89 浏览:506

韩理亚 王慧 秦爱红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本文阐述了高等院校本科实践教学环节中校企联动模式具体实施过程的管理。实施过程管理遵循"以学生为对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校为平台,以企业为辅助"管理原则,文章分别从这四方面提出了具体管理要求与办法。

全程护理干预在老年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84 浏览:369

袁桂影1 陈丽欢2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老年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被确诊为老年痴呆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并发症(压疮、肌肉萎缩、肺炎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ADL评分、HAMD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将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可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与精神负担,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丁苯酞序贯治疗并用支架成形术治疗脑梗死合并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疗效 下载:66 浏览:432

赵小妹1 刘永刚1 任翠剑1 王宁1 赵静1 齐伟静1 许云鹤1 曹姗1 高爱民1 周炜2 孙海川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观察脑梗死合并严重狭窄的颈内动脉患者给予丁苯酞序贯疗法和支架成形术后神经功能及局部脑血流灌注的情况。方法选取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序贯治疗及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住院后行头颅CT、头颅磁共振明确脑梗死,头颈部MRA和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TCD)筛查颅内外血管,头部CT灌注检查明确脑灌注。进一步行脑血管造影术(DSA)确定颈内动脉狭窄的情况,比较入院时和治疗2周、4周和3个月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BI)评分;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时脑灌注指标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 CBF)、局部脑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r 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的变化。结果成功地完成了100例颈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其中50例成功完成丁苯酞序贯疗法,治疗2周、4周和3个月的患者神经症状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前NIHSS评分、mRS评分、BI评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治疗4周和3个月的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mRS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植入术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明显降低。在治疗前,两组r CBV和r C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观察组较对照组患侧r CBV、r CBF均明显高于治疗前,MTT明显低于治疗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植入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丁苯酞序贯疗法可减少患者颈内动脉狭窄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显著改善残疾程度,丁苯酞序贯治疗并用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及脑灌注。

基于数据挖掘的便秘患者选穴规律分析 下载:21 浏览:389

陈丽坚 萧鲲 肖明月 张翠玲 2018年12期

摘要: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了解穴位按摩治疗便秘的选穴配伍规律,为便秘患者的穴位按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便秘""穴位按摩""穴位按压""穴位按揉"为关键词,从中医临床诊疗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等数据库中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进行穴位频次描述性分析和选穴规律关联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71篇,包含89个穴位,针对人群多为神经科、骨科和消化科的患者;最常见的选穴依次为天枢穴(18.52%)、中脘穴(10.44%)、足三里穴(10.25%)、支沟穴(6.22%)、气海穴(5.72%)、关元穴(5.47%)和大横穴(5.16%);不同基础疾病的便秘患者选穴位置不一。结论神经科、骨科和消化科便秘患者是常见的穴位按摩人群,天枢穴、中脘穴、足三里穴等是治疗便秘的常用穴位,穴位配伍治疗便秘效果较好,不同基础疾病的便秘患者应该选择不同的穴位按摩。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自助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护能力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下载:59 浏览:366

刘桂媚 吕芳 陈小莲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自助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自护能力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产科门诊产检的100例GDM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CBT的自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自护能力、血糖水平、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自护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比护理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CBT的自助干预能提高GDM孕妇自护能力,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改善不良妊娠结局,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较大。

水胶体敷料用于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观察 下载:23 浏览:387

陈蕾 孙爱莲 郭荣春 2018年12期

摘要:
探讨水胶体敷料用于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青岛某医院新生儿科就诊的40例患有新生儿硬肿症的早产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水胶体敷料贴于硬肿部位,3~4 d更换1次,直至硬肿消失。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的方法。观察两组的体温、反应及硬肿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治愈率为95%,优于对照组的总治愈率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体温恢复时间及硬肿消失时间分别为(38.25±17.33)h和(3.05±1.00)d;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及硬肿消失时间分别为(57.35±32.21)h和(4.65±1.5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水胶体敷料贴敷于早产儿的硬肿部位,可以明显缩短患儿皮肤硬肿时间,促进患儿体温恢复,改善治疗效果。

强化与非强化胰岛素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后高血糖症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下载:78 浏览:516

​王文学1 王建伟1 刘宇梁1 李爱民2 刘岳鹏3 蒋娜娜4 康新1 伏光辉1 袁涛1 彭霞林1 陈军2 周辉2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IIT)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急性高血糖症的治疗过程中的适宜血糖浓度。方法将连云港市东方医院和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招募的208例重型TBI后高血糖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IT组(n=156)和非ITT组(n=52)。根据目标血糖水平将IIT组患者分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血糖水平分别为4.4~7.0、7.1~10.0、10.1~13.0 mmol/L,每组52例。治疗后6个月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改良Rankin量表(mRS)、巴氏指数(BI)、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糖化血红蛋白和脑脊液乳酸含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天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IIT组患者入院7 d内血糖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Log-rank检验显示轻度和中度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高于非ITT组、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237,P=0.040;X2=5.621,P=0.018);与非ITT组、重度组比较,轻度和中度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mRS评分降低,治疗后1、3、6个月GOS评分、BI指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ITT组、轻度和中度组比较,重度组患者治疗后7d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ITT组、重度组比较,轻度和中度组患者治疗后7d脑脊液乳酸含量,治疗后7d、14d APACHEⅡ评分,ICU住院天数,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和中度组患者血糖水平为(8.40±0.39)mmol/L。结论适当强度的IIT可促进TBI患者的短中期预后,且IIT治疗TBI后急性高血糖症的血糖适宜范围为(8.40±0.39)mmol/L。

奥美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的效果和安全性 下载:57 浏览:462

赵勇 芦涤 刘涛 孙静 康美丽 李星星 李爱群 刘秀娟 姜楠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奥美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沙坦片20mg/d;观察组给予奥美沙坦片20mg/d,比索洛尔片10mg/d;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浆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一氧化氮(NO)水平,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 45%∶64. 15%,P <0. 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较治疗前下降(P <0. 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验以及心功能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后的ET-1、AngⅡ均较治疗前下降,NO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奥美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有效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纠正神经内分泌激素异常分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糖尿病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流程的优化及效果评价 下载:12 浏览:461

田凤美1 张笑燕1 陆亚琼1 肖爱华2 2018年11期

摘要:
通过对糖尿病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流程进行优化,规范医护人员行为,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成立血糖管理项目小组,修订糖尿病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流程,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流程步骤进行失效原因分析,制订并落实干预方案。结果实施流程干预方案后,高血糖汇报率从74.56%上升至77.98%,胰岛素注射执行率从91.12%提高至94.08%;护士理论知识达标率从56.25%上升至93.75%,胰岛素注射操作达标率从43.75%上升至93.75%;胰岛素注射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从7.31‰下降至1.90‰。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优化糖尿病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流程,规范医护人员行为,显著降低胰岛素注射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下载:70 浏览:498

陈爱民 黄鹤飞 俞海风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影响。方法选择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156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同时测定颈动脉IMT和血清Hcy水平。根据血清Hcy检测结果,分为Hcy增高组与Hcy正常组,分别对两组的IMT厚度进行比较,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Hcy增高组颈动脉IMT(1. 17±0. 32) mm,而Hcy正常组颈动脉IMT(0. 78±0. 21) 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IMT和Hcy呈正相关(r=0. 58,P <0. 01)。结论血清Hcy水平增高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有显著影响,降低血清Hcy水平对预防和降低高血压相关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童话主题教学背景下幼儿园仁爱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21 浏览:243

林芸燕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3期

摘要:
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幼儿园仁爱教育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然而幼儿园在开展仁爱教育时缺乏有效策略来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以及文化内涵,对幼儿仁爱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实际的研究表明,在幼儿园实施仁爱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学习和创新能力,而对其灌输仁爱思想,围绕童话主题展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在童话主题教学背景下,总结了仁爱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体现了仁爱教育促进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和价值,同时,列举了几个实践性例子,让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展开仁爱教育时开展的策略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能力的提升,彰显出仁爱教育的重要实践价值。

急性心梗与脑梗临床治疗研究综述 下载:109 浏览:1224

王爱军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急性心梗与脑梗是常见的两种临床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加,对人们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均具有严重的不良威胁,因此需要在发病早期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检查,以便能够明确其疾病特点,从而能够对其实施良好的治疗,确保患者的安全,提升其健康水平。本文将论述急性心梗与脑梗临床特点与治疗方式。

海表温度变化时近海日本鲭栖息地时空分布预测 下载:89 浏览:498

陈爽1 郭爱1,2 陈新军1,2,3,4,5 《水产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海表水温变化影响着中上层鱼类栖息地分布。本研究根据2003—2012年7—12月的近海日本鲭生产统计数据,结合海表温度(SST)数据,利用正态函数分布的方法,分别以作业次数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为指标建立基于水温的适应性指数(SI),取二者平均值作为栖息地适应性指数(HSI)。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假设SST上升或下降0.5、1、2°C时,对各月近海日本鲭最适宜栖息地(HSI>0.8)空间和面积变化情况进行预测。结果显示,SST上升时,近海日本鲭适宜栖息地有明显的北移现象,7—12月最适栖息地面积增减比重为–73.1%~44.7%;SST下降时,有明显的南移现象,7—12月最适宜栖息地面积增减比重为–54.9%~123.4%。该研究结果可用于在SST上升等气候变化背景下,以及近海海况发生变化等情况下,对日本鲭栖息地和作业渔场时空分布进行预测。

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下载:69 浏览:492

钟翠萍 彭爱梅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行放疗的患者134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癌因性疲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合理饮食、遵医用药、按时复诊方面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认知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改善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之路径探索 下载:29 浏览:306

朱爱华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2期

摘要:
在现代教育格局中,小学时期作为儿童成长的关键节点,对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与健康教育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肩负着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以及促进健康知识理解与实践运用的重大使命。然而,实际教学中,体育与健康教育常常被割裂对待,缺乏有效的整合与融合,致使教育资源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教育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本文深入剖析当前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路径,旨在为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启示,推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实践向纵深发展,培育出更多体魄强健、心理阳光、习惯优良的未来栋梁。

鮰爱德华菌T6SS eivpP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 下载:87 浏览:508

郭羿 杨晓宇 倪萍 王一婷 郭思聪 马红丽 赵小然 叶仕根 《中国水产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为研究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Ⅵ型分泌系统(T6SS)EivpP与其他分泌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细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在克隆到eivpP基因上、下游同源臂的基础上,采用融合PCR技术制备了eivpP基因缺失用的融合片段,并成功克隆到自杀质粒pDM4内,再将重组自杀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S17-1λ(pir)中,与鮰爱德华菌野生菌株ATCC33202共培养。经同源重组和蔗糖负筛获得鮰爱德华菌eivpP基因缺失突变阳性克隆,经PCR鉴定结果显示,突变株未检测出eivpP基因,即eivpP基因彻底敲除成功。本试验结果可为研究eivpP基因在鮰爱德华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数据资料,为鮰爱德华菌弱毒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血栓弹力图-MA参数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下载:94 浏览:468

陆秋涯 陆怡德 孙爱华 马蔚云 周依琼 王学锋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MA参数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按冠心病诊断标准,选取160例ACS患者(ACS组)及5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SAP组),分别测定2个组的血常规、心肌标志物、血脂、常规凝血指标和TEG。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ACS的诊断性能。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ACS的风险因素。结果 ACS组中糖尿病比例和高血压比例均高于SAP组(P<0.05和P<0.01)。同时,ACS组的肌钙蛋白I(cTnI)、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PLT)也明显高于SAP组(P<0.01)。TEG参数中除R外,2个组其他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TEG-MA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904),最佳临界值为66.60 mm时,诊断敏感性为80.00%,特异性为90.4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EG-MA是ACS的独立风险因素,可以辅助诊断ACS。结论 TEG-MA能反映PLT和Fib的活化,对ACS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可与cTnI和心电图联合检测,发挥互补作用,也可为后续的抗PLT治疗提供依据。

流产后关爱服务对高效避孕措施使用情况的影响 下载:21 浏览:148

罗凤军 范维娜 刘斌 陈玉君 段姗 欧阳振波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流产后关爱服务对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门诊800例人工流产的健康妇女,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人工流产服务,观察组在接受人工流产服务的同时给予其流产后关爱服务,比较两组人工流产的健康妇女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术后高效避孕措施续用情况、重复流产率。结果:观察组中高效避孕措施的应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重复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人工流产的健康妇女实施流产后关爱服务,能够促进女性选择高效避孕措施,提高高效避孕方式的使用率,降低重复流产率。

基于叶天士行医时期苏州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疾病基础探析 下载:79 浏览:568

屠燕捷 方肇勤 杨爱东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2期

摘要:
叶天士所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对指导治疗当今临床具发热性质的感染性、传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若能探知叶天士通过观察哪些疾病的发病规律获得这套理论,对于深入理解该理论内涵,准确运用于临床是有所裨益的。文章依据"实地调研法",通过走访苏州叶天士故居等处,收集相关史料,分析史料与叶天士医著记载,探究卫气营血理论形成期间叶天士辨治的主要温病病种,进而探讨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于临床的适用病证,为感染病的中医辨治提供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