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281 浏览:1747

​张瑛 《文学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具有代表性和民族特色的学科,应从文学方面、认知方面、学术方面以及教育领域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充分了解其现实价值。近年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因课时减少、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了较多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明显提高。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本文将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途径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家事纠纷调解的法律规制路径探析 下载:176 浏览:2661

梁曼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在当前国家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家事审判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推进,家事纠纷调解仅仅依靠法院调解难以满足家事纠纷特殊性的需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家事纠纷的独特性及我国乡土社会发展的传统纠纷调解方式等因素决定了我国家事纠纷有可能也有必要走上社会化调解的路径。面对法院调解中调解范围不明确,调审合一中主体程序混乱,缺乏对恶意调解的制约机制以及传统的调解机制的缺陷等问题,我国有必要建立家事纠纷调解的社会化解决路径,积极引入并规范社会力量,构建调解与审判程序的合理衔接,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推动我国家事纠纷社会调解的实现。

传统美学在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的融合 下载:236 浏览:2329

武驰昀 《中国艺术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我国传统美学由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累积演变而来,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与文化精神,也是当下中国乃至世界艺术传达与美术设计中创作灵感的无尽源泉。在现代传达艺术设计中,对传统美学艺术元素的开掘利用,已成为体现中国艺术精神必不可缺的重要部分。

社会资本对公民参与社区社会组织的影响研究——基于CGSS2012数据的考察 下载:195 浏览:1872

刘艺 《交叉科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利用CGSS2012数据考察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社会信任资本、社会参与资本与社会网络资本)对公民参与社区社会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资本”对居民社区组织参与的影响尽管在统计学意义上不显著,“社会信任资本”呈现出弱显著,但“社会参与资本”这一维度的变量对公民参与社区社会组织在统计学意义上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职业流动研究综述 下载:182 浏览:1936

康莹 《交叉科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自党的十七大以来,社会工作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社会工作行业的价值和作用也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然而,一个行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行业障碍和社会影响。社会工作组织作为当前社会的热门行业,仍然避免不了因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由于我国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起步晚,导致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行业专业人才匮乏,人员呈现出高流动性的特点,并且不同地域及相关领域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社会工作人员的稳定性高于其他内陆省市,这是由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导致的地域差异,社会组织人员流动性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个人主观因素导致的流动也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导致的流动。对于人员的流动性的研究可以探讨出人员流动性高的背后原因,从而为行业稳定人员提供方向和对策,同时也能帮助社会工作行业整合资源,关注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职业诉求,完善行业职业规范。

中国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研究综述——基于CNKI文献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2000—2022) 下载:177 浏览:1859

向雅书 《交叉科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 2000—2022年的有关数据为基础,运用 CiteSpace 分析了论文发文量、作者、机构的基本情况,利用可视化图谱挖掘出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研究动态和趋势。研究发现,时间分布上,近20年以2011年为分水岭,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主体上,高校、精神卫生中心是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研究主力,但学者间、机构间还未形成浓厚的合作氛围;从关键词来看,“精神健康”“社区康复”等是这些年我国精神健康社会工作领域的研究热点;从聚类主题来看,分为社会工作、精神健康、个案工作、社区服务、小组工作五大类。

新媒体在少儿艺术培训机构中的应用 下载:294 浏览:3127

刘瑶磊 《当代艺术》 2021年11期

摘要:
本文阐述了在新媒体时代下,作为少儿艺术培训机构的管理者,该具备哪些基本技能。在日常管理中如何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直播平台等新媒体手段,对校区进行运营管理。

服刑人员再社会化问题的思考 下载:236 浏览:2242

王心忆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罪犯并非与隔绝的独立群体,其从社会中来,经过侦查-审判-服刑一整套定罪量刑流程使得其社会性逐渐降低,除去被剥夺生命权的罪犯,绝大多数罪犯终将回归社会。监狱作为罪犯服刑改造的中转场所,完成对罪犯的再社会化改造教育是其设立之初就肩负的职责。如何使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接受改造后顺利再社会化,在服刑完毕之后顺利回归社会,是值得关注研究的议题。

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音乐专业中的价值与运用 下载:142 浏览:1579

贺奕超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5期

摘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音乐得以源远流长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音乐专业中的实际用途,来指导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艺术思维去看待音乐,从而更好的投入到音乐专业的学习和建设中去,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艺术思维是音乐学科学习者和工作者必须坚持的科学态度和学术观点。

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美术教育专业中的价值与运用 下载:124 浏览:1486

梁靖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4期

摘要:
本文尝试分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中的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对美术教育进行分析,对我们当下的美术教育研究进行指导,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的研究和当下教育发展需要。

政治力学意义中纵横的抽象与实践探索 下载:285 浏览:2840

罗吉存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纵横,又称合纵连横,是战国中期产生的一种外交策略。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国;连横就是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连横的目的在于侍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通过政治力学的视角,我将纵横抽象出来,不局限于古义,而赋予其更具有指导意义的今义。即纵横是一种丰富的政治博弈手段,这种手段在形态上有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的区分,在表现形式上有此消彼长、化敌为友、同归于尽等形式,通过这些手段可以达到自身力量的最大化,以求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也就是“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纵横不仅存在于个体活动之间,亦存在于群体活动之间。以政治力学视角从纵横实践中抽象出的理论,又可指导实践中的纵横,并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状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纵横不仅能运用于个体,指导个人的社会交往活动,更能对群体的政治活动有指导意义。

成都社会企业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下载:281 浏览:2896

张芙蓉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社会企业兼具营利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可以通过实现社会价值和商业化运营,发挥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独特作用。本文以成都社会企业为研究对象,在“成都社会企业认证模式”框架下,对促进社会企业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展开针对性研究。指出社会企业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即获取项目参与信息较被动、持续参与能力不足、项目来源的政府依赖性较强等。并从顶层制度设计不足、社会企业发育程度较低、各区市县地区政策扶持差异较大、各地社会企业组织形式不统一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导致社会企业参与问题的主要原因。

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科研诚信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研究 下载:183 浏览:1610

王丹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1期

摘要: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科研诚信制度建设的起步时间相对较晚,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仍停留在初期阶段,在科研诚信管理方面也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科研诚信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科研诚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科研诚信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旨在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提高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诚信管理水平。

生命的意义:探讨安乐死的哲学视角 下载:111 浏览:1065

罗子豪 《哲学研究进展》 2024年1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安乐死在生命意义和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安乐死是一种自由意志的体现,是对自己生命意义的探究和选择。同时,安乐死也引发了一系列道德、法律、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争议。本文通过分析这些争议,探究了安乐死是否应该合法化,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中印经济合作优先领域及其选择的研究 下载:41 浏览:502

朱永良 《中国经济》 2025年4期

摘要:
中国倡导国际产能合作,顺应了当前“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分工和演进的规律,能够找到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比较优势国家之间的共振点。中印两国作为世界上发展中大国,产业门类多样,既存在同一水平的横向互补,也存在纵向上的梯度差距,后者是两国的主要特征。基于中印之间现阶段要全面推进产能合作,受到体制、文化、基础设施、政策等不适应的制约,选择一些双方都有迫切意愿,各自比较优势又突出,并且合作条件较成熟的领域进行,通过双方政府的积极推动,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形成经验和示范。

监察调查与刑事诉讼程序衔接与协调问题研究 下载:116 浏览:1520

周宇航 《航空航天学报》 2023年11期

摘要:
监察体制改革中监察机关权力的新增是改革的亮点,职务犯罪案件的管辖主体从原有检察机关反贪部门移交给监察机关,而监察机关实质上不属于司法机关,监察调查获取证据的方式及证据显然不能适用刑诉法的规定,形成了新的“调查-审查起诉”模式。两法衔接规定得比较宏观,而在衔接细节方面仍需完善。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下载:132 浏览:1506

马雪娇 《哲学研究进展》 2023年10期

摘要: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具有深刻理论内涵和重大政治意义的命题。开辟新境界迫切要求我们立足中国,面向时代探寻中国发展之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所在,也是文化自信的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超越时间性的精神内涵始终是影响时代发展的主要诱因。因此,通过优秀传统“两创”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得到新的时代诠释将决定性的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探究 下载:80 浏览:895

刘艳婷 《中国经济》 2024年11期

摘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是提升经济圈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推手。论文分析了成渝地区产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区域间产业协同的行政协作与顶层设计缺失;成渝地区产业结构同构化程度较高;经济圈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与产业层次不高。并从建设顶层推进、统筹合作的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加强产业统筹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强成渝协同创新,发展高质量产业协同等几方面提出发展思路。

人民政协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的研究 下载:137 浏览:1441

任振宇 《哲学研究进展》 2023年7期

摘要:
人民政协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人民政协理论随着实践不断深入发展,实践上不断创新,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实践的有机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序和谐发展,真实广泛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探究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传播 下载:118 浏览:1256

史雨萌 《哲学研究进展》 2023年6期

摘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的传播路径增多、传播范围变广、传播速度加快,而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传播创造了极大的便利,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设想。但需要注意,虽然互联网的出现为该理论的传播创造了诸多便利,但是也要清醒认识到网络环境中多元化内容的挤压对该理论的传播所造成的影响,积极构建具有吸引力的传播平台、加强网络传播队伍建设、树立正确的传播理念,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有效”传播。文章以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传播为题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