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脑超声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价值分析 下载:84 浏览:1000

薛青莉 《诊断医学》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患者通过颅脑超声方法进行诊断,对该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我院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这一期间内,一共收治了200例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患者,以诊断方法的不同作为分组依据,分别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患者通过MRI诊断,观察组患者通过颅脑超声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阳性例数为12例,阳性诊断率为12.0%,对照组患者的诊断阳性例数为6例,阳性诊断率为6.0%,通过颅脑超声诊断的阳性检出率要高于MRI诊断,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比较,差异明显,经统计学计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患者通过颅脑超声诊断,可以得到显著的诊断检出率,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微柱凝胶技术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诊断及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 下载:105 浏览:1032

冯圣兵 《诊断医学》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探究微柱凝胶技术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诊断及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将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50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列为观察对象,同时随机抽取ABO同型血液样本10份,通过微柱凝胶技术以及凝聚胺递质技术进行交叉配血,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统计。结果:交叉配血250次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血清微柱凝胶结果阳性85例,放散液微柱凝胶结果阳性82例,血清及放散液凝聚胺递质检测无阳性结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血清微柱凝胶检测不合率为89.69%,显著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血清微柱凝胶检测不合率55.56%。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放散液微柱凝胶检测不合率为70.1%,显著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放散液微柱凝胶检测不合率53.59%。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血清微柱凝胶检测不合率为89.69%,显著高于血清凝聚胺递质检测不合率7.22%。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放散液微柱凝胶检测不合率为70.1%,显著高于放散液凝聚胺递质检测不合率10.31%。结论:对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进行输血时,使用微柱凝胶技术能够快速、高效进行输血,提高输血过程的安全程度,具有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建议推广。

多层螺旋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99 浏览:1123

张鹏 《诊断医学》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和预后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1~2021.1作为本次研究的时间区间,选取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一共120例展开研究分析,全部研究对象均在确诊前和出院6个月后的展开多层螺旋CT扫描,对疾病诊断结果和预后结果予以评估分析。结果:12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经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后,轻度患者60例、中度42例以及重度18例。将临床分级作为诊断金标准得到多层螺旋CT诊断效能,其中轻度的敏感性和特异度以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00%、82.90%、88.30%;中度的敏感性和特异度以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30%、91.90%、86.70%;重度的敏感性和特异度以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00%、100.00%、95.00%。从影像学可获知,有60例患儿存在低密度灶小于2个脑叶,60例患儿存在大于2个脑叶或2个以上脑叶。其中14例颅内多部位出血,54例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32例外部性脑积水,10例基底节病变,10例脑室扩大。对患儿进行随访后还想,DQ小于90的患儿有9例,Q小于90且低密度灶大于等于2个脑叶者、颅内出血、脑室扩大、基地节病变占比均显著较高,且DQ大于等于90展开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者进行外部性脑积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可有效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轻、中、重度分级均具备较高的效能,同时为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颅脑超声在高危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下载:103 浏览:1053

郑友为 《诊断医学》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有针对性的探究针对高危新生儿颅脑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采用颅脑超声诊断方法所呈现出的价值。方法此项研究涉及的对象为2019.04~2020.04期间本院医治的80例高危新生儿颅脑疾病病人,根据不同的诊断方法,把这些病人分别归入至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的为CT检查,观察组研究对象接受的为颅脑超声检查。针对2组研究对象诊断精准性展开比较。结果 经由对比分析可知,在诊断精准度方面,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呈现出显著优势,对比两组发现存在显著区别,P<0.05。结论 经过超声冠状面检查发现,正常新生儿侧脑室前角往往表现为裂隙状或者羊角形;侧脑室外侧距离正中线7-11毫米。脑室扩张大部分是因为大量脑脊液聚集在侧脑室系统中,进而对侧脑室的发育造成影响,最后以扩张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脑水肿大部分是因为新生儿阶段缺氧缺血性脑病造成的,经过超声检查后,能够将侧脑室回声分布状况等清楚的显示处理,具有较低的脑动脉波动,脑沟表现为消失或者减弱[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诊断准确率方面,CT检查是58.82%,颅脑超声是94.12%,颅脑超声检查比CT检查高,差异明显(P<0.05);不同颅脑疾病类型检出率方面,颅脑超声的检查结果明显比CT优,差异显著(P<0.05),根据以上结果分析,颅脑超声检查的效果更加明显,其能够将患儿疾病类型清楚地反映出来,从而更好的判断疾病,同时基于疾病类型,建立针对性治疗方案,对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有利。因此这种方法可以作为首选诊断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广泛应用和推行。

践行英语活动观,构建课堂教学新生态 下载:125 浏览:1709

赵路晓 《英语教学》 2024年9期

摘要:
在当今教育领域,课堂教学生态中的英语活动观正逐渐成为主流教学理念。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多样化和互动性强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将概述英语活动观的核心理念,探讨其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运用策略,以期为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162 浏览:1384

张亚辉 《诊断医学》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90例疑似颅内出血新生儿,全部进行颅脑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90例疑似颅内出血新生儿,经实验室检查、其他辅助检查等确诊78例为颅内出血,发生率为86.66%(78/90),经颅脑超声检查诊断出73例颅内出血,诊断准确率为93.59%(73/78);经颅脑超声检查诊断出的73例颅内出血患儿,其中39例为Ⅰ级,占比53.42%(39/73),22例为Ⅱ级,占比30.14%(22/73),11例为Ⅲ级,占比15.07%(12/73),1例为Ⅳ级,占比1.37%(12/73)。结论: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应用颅脑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其有助于对颅内出血情况进行明确分级,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故此,颅脑超声可作为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方式进行推广,但是,为提高诊断准确率,还应该辅以其他检查手段。

超声诊断在新生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价值分析 下载:172 浏览:1680

苏佳 《诊断医学》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在新生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新生儿18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为18例患者采取超声诊断检查,采用超声探头横断面观察患者的胃腔、贲门结构、食管前后径等。然后在患者腹中线偏右的位置观察幽门管横断面,旋转探头观察幽门管长轴切面,分析患者的胃排空情况、幽门收缩和舒张情况以及幽门粘膜水肿的情况等。结果:18例新生儿均确诊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幽门管的直径在16mm以上,油门及厚度在4mm以上,幽门管直径在14mm以上。结论:为新生儿先天性增厚性幽门狭窄实施超声诊断检查,是临床首选的诊断方式,能够有效观察患儿幽门狭窄的实际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患儿后续治疗提供条件。

读思达教学模式下高中历史辩证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研究 下载:128 浏览:1345

​陈新生 《历史研究进展》 2023年5期

摘要: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全新的局面,在教学活动中,除了要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之外,还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历史学科作为高中阶段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科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教师在开展教学指导的过程中要指引学生站在不同的历史角度分析问题,更准确的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以此来更好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目标,读思达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运用,恰好能满足这一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文就从鼓励学生完成多层次的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辩证思考的习惯、注重组织文字表达式两三个层面展开论述。

高频超声在新生儿先天性上消化道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下载:362 浏览:3883

黄智华 《诊断医学》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上消化道梗阻中高频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于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从我院选取32例通过手术确诊为先天性上消化道梗阻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X线消化道造影与高频超声检查,对照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各种疾病的诊断率与诊断准确率。结果:X线消化道造影与高频超声检查均可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十二指肠狭窄、环状胰腺,其诊断率略高于X线消化道造影(P>0.05);X线消化道造影与高频超声检查提示梗阻的概率差异不大,高频超声检查略高于X线消化道造影(P>0.05),高频超声的诊断准确率31(96.88%)高于X线消化道造影的诊断准确率22(68.75%),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先天性上消化道梗阻中高频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显著,可对多种疾病实施诊断,且高频超声的新生儿先天性上消化道梗阻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消化道造影。

技能强国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在线职业教育对策研究 下载:69 浏览:1792

岳学庆1 李会新1 吴晓坤1 刘建瑞2 郭勇1 鲁浩胜1 石清源1 张文义1 崔渤昊1 《中国职业教育》 2023年2期

摘要: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的重要基础,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开启技能强国的新征程。当前新生代农民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了重要贡献,在线职业教育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的有效途径。论文开展了新生代农民工在线职业教育现状等调查研究,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在线职业教育的难点和痛点,开展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线职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现状及诊断研究进展 下载:424 浏览:3596

宣兆宇 邹志艳 刘迎新 《诊断医学》 2021年8期

摘要: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会影响患儿的身体及智力发育,危害患儿健康。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是利用简单、敏感、快速的检验方式集体筛查遗传病,从而达到早期治疗、改善预后的目的。产前绒毛活检、羊膜穿刺及产后串联质谱筛查有利于早日确诊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并通过药物治疗、基因治疗等方式对症治疗,从而改善预后,控制病情。

新生物高考背景下“四环导学”模式在非示范性高中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08 浏览:1657

陈涛 《生物学报》 2023年7期

摘要:
高中生物教师与学生在高考的压力驱动下,不得不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从创新与高效的角度设计和实施复习活动,只有在夯实基础的基础之上给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切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才能帮助学生迎战高考。一个高效的复习策略加上教师的有效指导既能帮助学生深化所学知识,又能多维度地发散学生的学科思维,对于推动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立足于此,本文从四个方面就高中生物复习活动的有效实施展开探究,以期为广大生物教师带来些微参考,并达到抛砖引玉之效去推动生物教师研究出一个明确的复习指导策略。

非营养性吸吮在新生儿疼痛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下载:123 浏览:1053

熊紫娟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在新生儿疼痛管理中实施非营养性吸吮应用效果以及影响。方法:样本时间选择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2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常规管理)和研究组(非营养性吸吮管理)各100例,比较组间干预后效果。结果:研究组管理后,患儿心率、血氧饱和度、疼痛评分等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新生儿疼痛管理中应该非营养性吸吮可以有效控制疼痛,且效果明显,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生物制药中物料质量的控制要点及策略研究 下载:84 浏览:954

​严斌 李宏强 《生物技术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生物制药是我国医药领域发展和创新的新型成果,对于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有极强促进作用,生物制药过程中的原材料以及相关物料的综合质量会影响最终的品质。因此为了提升生物制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从理论分析的层面入手,明确了生物制药的理论基础,基于物料污染、物料纯度、物料性能层面定位了质量控制的重点。提出了以标准化的质量管理创新、建立质量管控共享系统、落实物料存储管理以及供应商管理为主的优化对策,能够为生物制药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提升奠定基础。

新生儿科临床教学中基于问题驱动的学习策略探索 下载:86 浏览:806

彭娅梅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究新生儿科临床教学中基于问题驱动的学习策略。方法:选择2022年04月~2023年04月期间在我院新生儿科实习的64名临床实习生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名,对照组临床教学中采取传统教学法,试验组临床教学中采取基于问题驱动的学习方法,观察两组实习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考核成绩。结果:经对试验组实习生自我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评分及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加以统计,统计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经对试验组实习生出科时的专业理论知识、病例分析能力及临床操作能力考核成绩加以统计,统计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基于问题驱动的学习策略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

新生儿脐血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意义 下载:116 浏览:1036

马桂香 王霞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新生儿脐血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了解不同季节脐血25-(OH)D水平变化,探讨孕期补充维生素D与新生儿期维生素D缺乏的关系。【方法】 选择足月分娩的正常新生儿4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脐血3ml进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检测。按照分娩季节分为春季组、夏季组、秋季组和冬季组。【结果 】 新生儿脐血25-羟基维生素D平均浓度11.94±5.04ng/ml。其中339例(68.90%)为维生素D缺乏;127例(25.81%)为维生素D不足,26例为维生素D充足(5.28%)。新生儿出生在不同季节维生素D缺乏发病率有差异性,春季组维生素D缺乏发病率最高,为84.37%;秋季组维生素D缺乏发病率最低,为47%。在不同季节出生的新生儿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季节孕妇补充维生素D组其新生儿脐血25-(OH)D水平高于未补充组,两组经统计学比较有差异性(P<0.01)。【结论 】 足月新生儿脐血25-(OH)D浓度普遍偏低。孕妇在孕期补充维生素D能够提高新生儿脐血25-(OH)D水平,改善新生儿期维生素D缺乏情况。

新生儿常见急症的救治和临床方法探究 下载:129 浏览:1149

马宁1 陈锐2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4期

摘要:
婴幼儿的脏器生长发育不健全,适应性差,对抗传染病的功能较弱,容易患上各类传染病,而且病情发展迅速。婴幼儿期的病症包括产科、儿科以及与之关系密切的基因、免疫性、生物医学工程等方面,其中以急症最为普遍,患病率也较高,在婴儿死亡率中占据首位,因此,新生儿期是提升人口素质,减低婴儿死亡率的时期。医生们清楚认知和熟练掌握新生儿期常用急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减低新生儿死亡率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助产护理在预防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19 浏览:1620

莫小君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是为了探讨护理人员在新生儿死亡率防治中的作用及效果。研究方法:70名孕妇,分为三十五名,分别为研究组和接生护理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辅导员为辅助护理。结果:新生儿护理水平、产程时间、出血率均高于对照组;还有新生儿的窒息情况。结果:助产护理组的护理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爱丁堡地区,在两个对照组中,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爱丁堡地区的患者在接受过护理后,其抑郁症得分、心容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且存在较好的统计学意义(P<0.05)。助产护理组与对照组相比,产程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产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助产护理组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的:探讨妊娠妇女助产的效果,提高产妇的情绪,减轻产道阻塞,缩短分娩周期,降低分娩总流量。

浅谈新生儿科护理差错隐患及防范对策 下载:165 浏览:1606

李筱月 《中国医学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在医疗工作受到全社会普遍重视的情况下,每个部门的工作都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新生儿科这样一个特殊的科室,因为其本身的特点,新生儿的年纪还很小,各方面的发育还不完善,护理人员工作中一个疏忽,都会给其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做好新生儿科的护理工作时,要结合具体的情况,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突发事件,确保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文章重点探讨了在新生儿科中,存在的一些潜在的护理差错,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与DR检查分析 下载:301 浏览:1967

曾敏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DR检查对于HMD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应用分析与呈像表现。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HMD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32例,以及同期收治的其他肺部疾病患儿32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符合标准条件的HMD患儿设置为观察组,其他肺部疾病患儿设置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接收DR检查,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DR检查胸片结果,分析两组患儿肺部成像区别以及表现征象。结果:分析两组患儿肺部成像区别以及表现征象可见,其他肺部疾病患儿中肺纹理粗糙率81.25%,HMD患儿肺纹理粗糙率40.63%;其他肺疾病患儿毛玻璃样成影率15.63%,HMD患儿84.38%;其他肺疾病患儿白肺率3.13%,HMD患儿白肺率21.88%;其他肺疾病患儿支气管充气征率3.13%,HMD患儿白肺率53.13%;其他肺疾病患儿与HMD患儿肺出血率均为6.25%;其他肺疾病患儿斑点样成影率71.88%,HMD患儿白肺率43.75%;其他肺疾病患儿细小颗粒网状成影率3.13%,HMD患儿白肺率46.88%;分析可见HMD患儿较为典型的肺部征象有毛玻璃样成影、白肺、支气管充气征以及细小颗粒网状成影四项(P<0.05)。结论:使用DR检查诊断HMD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具有应用价值,DR检查胸片表现一般可见毛玻璃样成影、白肺、支气管充气征以及细小颗粒网状成影的现象,但仍需配合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最终诊断。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