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管壳式换热器内孔焊接残余应力特性研究 下载:43 浏览:381

刘晨璐 刘国荣 候青林 谌家豪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常规焊接会使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管与管板之间形成一定的缝隙。换热器长期处于腐蚀性介质环境中,因此易产生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通过内孔焊接的方式可有效降低这类腐蚀风险。以Q245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软件对焊接过程中温度场、应力场进行了模拟,研究了管壳式换热器内孔焊接的残余应力分布、设备变形情况,以及不同内孔焊结构残余应力和变形程度的差异,总结了焊接工艺参数对深孔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全对接型接头的应力集中范围更小,设备应力分布更均匀、变形量较小,焊缝质量较高、承载能力较强。

烷基化中离子液体与烃分离的实验研究 下载:64 浏览:303

鲁朝金1 杜云散2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针对离子液体烷基化反应流出物中的离子液体-烃乳化液体系,选用高效聚结纤维填料进行离子液体与烃分离实验,考察了离子液体对纤维材料的润湿性,并重点研究了采用聚结分离方法时,烷基化过程中离子液体与烃分离装置的防堵能力以及分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对改性纤维有较好的润湿性,该纤维填料聚结器防堵能力强且分离效果好。

移动式均匀抽油装置的设计和应用 下载:40 浏览:472

金维增1 洪鹤2 谢彬3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介绍了移动式均匀抽油装置的技术性能、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分别简述了单抽吸口式和多抽吸口式均匀抽油装置的结构,给出了移动式抽油装置的使用与维修方法。根据抽出油品后续工艺的不同要求,该装置可以抽吸储罐上层高纯度油品,或是实现不同高度油品的均匀抽吸。

常压蜡油储罐底板泄漏检测及原因分析 下载:35 浏览:458

牛迎战 耿旭 关鹏 金冶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在储罐发生泄漏初期或泄漏尚未扩散前,应用高效的储罐泄漏检测方法,及时发现泄漏并采取有效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介绍了基于预知常压石蜡储罐底板泄漏状态下查漏的方法,分析了储罐底板焊缝失效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有效控制储罐底板泄漏对于保证石化企业储油安全,降低经济损失和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天然气过滤分离用新型复合滤芯结构及滤材选择 下载:21 浏览:258

谈文虎 杨飞 朱世豪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以高性能天然气过滤技术为目标,针对现有缠绕式滤芯、折叠式滤芯结构的不足,提出了新型复合滤芯结构,并通过实验研究了常见滤材的流通性能,确定了滤芯结构内不同部件的滤材类型。结果表明,新型复合滤芯材料由外层粗纹丝网、中心过滤层以及保护层组成。当外层粗纹丝网滤材选择HLG300不锈钢丝网,保护层选择聚丙烯滤膜,中心过滤层选择四氟滤膜或醋酸纤维滤膜时,滤芯具有较好的过滤精度和流通性能。

浅谈油田钻机供电系统方案选择 下载:30 浏览:354

程娜 韩国强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通过对钻机柴油驱动、市电驱动经济对比,合理选择钻机驱动方式以及钻井供电方式,有效减少了工程投资,增加了油田经济效益。

建立钻井监督培训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30 浏览:460

柯岩 刘剑飞 王睿 张学东 何震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2期

摘要:
钻井监督队伍职业素养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大包制监督体制的发展。为提高监督人员素质,进而提高监督工作质量和效率,尝试建立一种新的监督培训管理模式。通过探寻与实践,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监督人员选聘、培训和考核机制。为了找出适合监督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培训方式,试行以师带徒培训和清单式监督方式。为了方便监督人员的考核与任用,基于T型人才理论,建立监督人才库。培训、考核、任用、待遇有机结合的管理思路,给监督管理工作带来变化。实践中发现这种较为繁复的培训管理模式,也给监督管理部门增加了较大负担,期望在今后的实践中通过不断改进,使之能够健康发展。

油气管道项目简化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下载:28 浏览:418

崔琳1 孙毓2 牛亚坤1 杨爱兴2 王鹤3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2期

摘要:
在油气管道投资项目简化后评价中纳入量化考评,可实现简化后评价项目横向对比,进行同类项目间的差异分析,达到树立标杆、查找短板、提高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目的。从目标实现程度、投资控制、项目全过程管理3个方面构建了简化后评价量化考评指标体系,制定了量化考评标准,并选取24个重点投资项目进行了量化考评应用,评价结果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不同项目的投资管理质量,有效地辅助了投资项目管理决策。

运用QC小组活动提高清洗剂在伊拉克现场应用效果 下载:23 浏览:405

徐杏娟 付月永 王云云 潘炳龙 崔福员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2期

摘要:
在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现有清洗剂的清洗效果不理想,针对存在的技术难题,渤海钻探工程公司成立问题解决型QC小组,通过不断加强现状调查,注重过程控制,发挥科研优势,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小组活动,顺利完成了低成本、高闪点、高质量清洗剂的研制,并进行了生产、运输和现场应用。公司运用QC小组活动,在提高清洗剂生产效率、改善作业环境、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小组成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切实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内外承压设备完整性事故调查标准的对比及实用性评价 下载:80 浏览:340

戚菁菁1 孙伶2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1期

摘要:
鉴于国内对失效案例深入调查分析、统计整理、上报发布等工作重视程度的逐年递增,对比分析了API RP 585—2014《承压设备完整性事件调查》和TSG 03—2015《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导则》在事故定义、事故分级、事故原因、事故调查小组及人员、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认定及后果评价、事故数据上报等内容的优缺点。管道作为承压设备的一种,其完整性事故调查总体遵循承压设备的完整性事故调查,通过承压设备完整性事故调查相关标准的比对及实用性评价,以期为管道完整性事故调查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

无线修井参数仪的设计与应用 下载:43 浏览:403

李娟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1期

摘要:
修井参数仪是井下修井施工过程中必备的仪表,针对传统的修井参数仪存在安装费时、费力,使用过程中反应迟缓与测量精度低等问题,设计一种无线修井参数监测系统,实现修井参数无线监测。无线修井参数监测系统以参数显示控制装置内嵌的计算机为核心,以传感器为基础,实现修井施工过程中各参数采集、计算、处理和无线网络传输。参数监测系统由显示控制装置、传感器、发射器、接收器、无线网络和后台计算机系统组成。现场应用表明,无线修井参数监测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测量精度高,可以为修井司机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可靠的实时参数变化和事故预警,无线修井参数仪是一款具有国内领先技术的修井现场监测系统。

南A井一级井控风险治理的实践与认识 下载:42 浏览:229

杨延峰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1期

摘要:
南A井是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长垣南部2011年完钻的一口生产井,2012年4月压裂过程中发生井喷,部分压裂管柱未起出井,用吊卡和钢丝绳倒勒固定管柱,松开钢丝绳时油管上窜,无法拆除井口及防喷器,且钢丝绳已出现断股,存在较大的安全及环保隐患,急需治理。针对上述复杂情况,通过充分论证,全面识别风险因素,明确处理关键点,采取带压作业设备与防上顶卡瓦相互配合,成功拆除吊卡及钢丝绳,并起出井内全部管柱。截至2020年3月,该井已累积产油2876t,处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同类井况治理提供借鉴。

中国天然气计量标准体系现状简析 下载:50 浏览:419

高军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0期

摘要:
中国天然气计量标准体系借鉴国外先进标准体系结构,以GB/T 18603—2014为基础,涵盖了天然气流量测量方法标准、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等,同时,纳入了天然气能量计量及其配套的相关标准。几年来,中国天然气计量标准体系转化、制定和修订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动态维护、持续完善我国天然气计量标准体系,基本满足了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需求。

一种油品黏度测定过程中时间间隔测量方法研究 下载:18 浏览:220

董小丽 曹鹏章 李安 王天明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0期

摘要:
针对目前石油化工产品的运动黏度测量过程中人工计量时间测定误差大、效率低、测定数据无法溯源的问题,根据采用毛细管进行运动黏度测定的方案,研究设计了一种精确的黏度测定过程中时间间隔测量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计算机软件控制摄像头监视和采集整个运动黏度检测的流程,在检测流程开始前先测定上、下2个刻度的位置,然后在监视过程中自动判断液面位置,当液面与2个刻度位置重合时记录时间信息,利用2个时间的间隔测定油品的运动黏度,同时将整个测定流程视频数据上传至数字化信息中心。由实际的油品运动黏度测定实验发现,所设计的时间间隔测量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时间计量准确、测定效率高的特点。

温度变送器现场校准方法研究 下载:57 浏览:203

张灵聪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0期

摘要:
温度变送器在工业生产及工程应用领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定期进行校准可以保障仪表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目前温变的校准工作还局限于实验室校验阶段,无法实现现场在线校准,这也是计量学存在的一大困扰。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避免拆卸导致的仪表损坏,通过进行现场环境与实验室条件比对,减小检测环境带来的影响,结合统计学原理研究了温度变送器现场校准方法。结果表明:设计的标准热电阻比对法相较便携温场校准更为高效;提出的符合性曲线试验数据可靠。可见标准电阻比对在线校准方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校准结果准确可靠,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解决目前温变现场校准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为相关仪表现场在线检测提供研究思路。

可燃气体检测仪在终端燃气公司的应用探讨 下载:45 浏览:413

卓勇 刘宏 陈琳 王超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9期

摘要:
可燃气体检测仪是在天然气的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仪器。在燃气泄漏检测行业存在各种类型、各种型号、各种量程的可燃气体检测仪,科学合理地选择检测仪的类型、型号和量程,对于高效检测天然气的泄漏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调研发现,终端燃气公司操作人员在燃气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经常存在微小泄漏的误检、漏检的情况。因此,梳理了可燃气体检测仪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可燃气体发生泄漏的常见原因,分析了各个环节中易发生泄漏的检测环境,提出经典泄漏情况的可燃气体检测仪选型使用建议,探讨可燃气体检测仪在终端燃气公司的应用情况。

气田地面集输工艺优化研究 下载:30 浏览:280

刘鑫 柳胜虎 唐瑞志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8期

摘要:
气田地面集输工艺操作复杂,它的开发和利用情况与我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要加强工作人员集输工艺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素养。主要从气田集输系统的工作内容、设备分类及存在的问题、现有气田集输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地面集输工艺系统的优化4个方面展开研究,旨在提高气田集输工艺的整体功能,为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苏南国际合作区C3集气站工程质量控制与分析 下载:52 浏览:479

赵鹏敏 柳胜虎 刘鑫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8期

摘要:
苏南国际合作区C3集气站是苏里格南国际合作区产建地面骨架工程最重要的环节之一,C3集气站的建成投运标志着苏南产建地面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分析了目前地面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体系运行不畅、管理意识与重视程度不够、监理监管不到位和设备材料质量等方面存在的质量通病和问题,通过开工前的设计优化、承包商考核及建设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机械因素、材料因素、管理方法和环境因素的质量控制分析,得出了加强过程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合格的关键途径,为今后的气田站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和控制提供经验和借鉴。

单井同步回转增压技术在苏里格南区块的应用 下载:220 浏览:441

乔炜顿 昊龙 蔡思敏 刘琳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8期

摘要:
随着苏里格南区块气井开采时间的延长,地层压力逐渐降低,单井产量递减,携液能力下降,部分气井逐渐出现了井筒积液的特征。为了排出井筒积液,提高单井产量,延长气井连续生产时间,利用单井同步回转增压技术降低井口压力从而增大地层与井口的压差将井筒积液排出。通过介绍一种同步回转增压装置在苏里格南区块的应用情况,分析该装置的使用效果,提出了气井增压生产技术的优化建议。

集气站气动球阀异常关断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 下载:59 浏览:350

程旭明 王小宁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8期

摘要:
气动球阀是控制集气站天然气流通的重要设备,在集气站生产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目前苏里格南C1集气站在用的气动球阀存在异常关断故障问题,会造成所属集输管线流体截断,导致管线超压,形成生产隐患。针对此问题,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气动球阀异常关断故障的方案,对方案给予可行性讨论和风险估算,并在苏里格南C1集气站进行了方案成果检验,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解决方案为集气站的正常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其他集气站在气动球阀领域的工艺优化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建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