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人性化护理在门诊小儿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169 浏览:2000

李文辉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探讨门诊小儿输液患儿中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收治的小儿输液患儿140例研究,双色球法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人性化护理。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输液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也高于对照组,但脱针率低于对照组,同时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输液患儿护理中开展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减少脱针发生,而且可以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促使患儿输液依从性提高,从而家属对护理服务更满意,有应用价值。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应用中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下载:195 浏览:1883

刘美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探讨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应用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2年1月份-2022年10月份收治的106例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人员实际选用的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分组,主要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每个小组中分别有53例患儿,对比患儿家长的不确定感、焦虑情况、满意程度等多个方面的评估数据;患儿哭闹、抑郁、多动、害怕检查、攻击行为等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患儿家长的不确定评分为(41.32±6.36)、焦虑情况评分为(36.65±7.35)、满意程度评分为(95.67±4.36),常规组分别为(52.34±8.21)、(45.68±8.04)、(86.45±6.84),研究组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可比(P<0.05)。研究组患儿的哭闹评分为(3.54±1.02)、抑郁评分为(2.24±1.06)、多动评分为(3.55±1.21)、害怕检查评分为(3.20±1.05)、攻击评分为(2.99±1.87),常规组患儿的相应评分为(8.35±1.24)、(8.35±1.36)、(8.64±1.35)、(8.41±1.09)、(8.74±1.98),研究组患儿的多个方面行为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可比(P<0.05)。结论:健康教育工作十分关键,其在儿童保健门诊护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既能改善患儿行为,也能改善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建议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健康教育在小儿癫痫患儿护理中作用分析与探究 下载:187 浏览:2026

康世萍 于洋(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分析健康教育在小儿癫痫患儿护理中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86例小儿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对对照组患儿采用基础护理干预方式,对观察组患儿实行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率、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5.35%、74.42%,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3.02%、72.09%,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引起癫痫的起因、癫痫危害、生活饮食掌握情况明显更佳,与对照组分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癫痫患儿护理中,实行健康教育干预的价值较为显著,可以确保患儿家属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在改善患儿与家属不良心态的同时,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水平,确保护理行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而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心理弹性研究进展及其对创伤护理的启示 下载:342 浏览:3271

逯畅 武志飞 郝文女 《心理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阐述心理弹性的概念、创伤住院患者心理弹性的现状、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对心理弹性的影响,以期为创伤住院患者开展全面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摘除眼内巨大异物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下载:23 浏览:299

何宇红 杨瑞凤 《中国眼科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在进行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摘除眼内巨大异物手术患者的护理时,将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并分析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感染事件发生造成的影响,探讨其临床的可用性。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4月至2021年11月接受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摘除眼内巨大异物手术治疗的11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应用手术室常规护理)实验组58例(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感染事件发生率进行记录,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在实验结果中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优,对照组的满意度为43(75.44%),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54(93.1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感染,但实验组患者的感染率3(5.17%)低于对照组的12(21.05%),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前后眼压、前房深度和前房角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进行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摘除眼内巨大异物手术时,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且可以降低感染事件的发生率。这表明围手术期护理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有助于提升手术结果的质量和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来进一步确认这一发现,并确定更为精确和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

基于微信平台对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延续护理效果分析与探究 下载:12 浏览:173

张云鸶 赵芳(通讯作者) 《中国眼科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基于微信平台对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延续护理效果分析与探究。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2年6月-2023年2月收入的视网膜脱离患者中随机抽取5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微信平台护理延续性护理,护理效果。结果:对比综合治疗依从率:对照组综合依从18例(69.23%),观察组综合依从24例(92.31%),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综合护理满意率:对照组综合满意22例(84.62%),观察组综合满意26例(100.00%),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8例(30.77%),观察组不良反应2例(7.69%),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患者ESCA水平:观察组的ESCA水平优于对照组,指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微信平台对视网膜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延续性护理效果较好,可推广。

日间手术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下载:79 浏览:827

高嫒霞 李金霞 李金丽(通讯作者)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日间手术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参与试验的总病例数共100例,均为老年白内障患者;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成例数相等的干预组、常规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采取常规日间护理服务,干预组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比较检验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负性情绪状态、护理满意度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负性情绪各指标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日间手术老年白内障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可深化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消极情绪,使用价值高。

紫微星多功能理疗仪电子刮痧治疗末梢神经炎效果观察 下载:195 浏览:967

​翟佳滨 《电路系统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探讨紫微星多功能理疗仪电子刮痧对末梢神经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的84例末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为参照组行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口服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紫微星多功能理疗仪电子刮痧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8.10%,显著高于参照组66.67%(X2=5.509,P<0.05)。结论:紫微星多功能理疗仪电子刮痧对于末梢神经炎效果良好,显著优于单纯中药口服。

紫微星多功能理疗仪电子针灸治疗颈椎病分析及安全评价 下载:196 浏览:984

​于笑艳 《电路系统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对紫微星多功能理疗仪电子针灸在颈椎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样本抽取的时候,时间段为2016.01-2018.03,共选择出7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需要按照紫微星电子针灸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价值进行比较。结果:此次研究中,实验组在采用电子针灸方案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7.44%,而对照组仅为87.18%,差异显著,p<0.05。在并发症情况方面,实验组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对照组则出现了2例并发症,主要为皮肤刺破以及眩晕,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患者颈椎病反应来看,紫微星电子针灸的治疗效果好,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紫微星多功能理疗仪电子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探讨及安全评价 下载:193 浏览:998

​张玉莲 《电路系统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本文针对肩周炎疾病,采用电子针灸进行医治,观察其治疗的成果,以及表现出来的安全性。方法:按照试验的目的导向,我科室抽选80名确诊为肩周炎的病人当做试验对象。找对试验对比进行的要求,其中一组病人采用针灸医治,共有40人,被称作普通针灸组。另外一组采用电子针灸医治,共有40人,被称作紫微星组。对两种不同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在连续进行了2个星期的治疗后,采用针灸和电子针灸治疗的两个小组的患者治疗结果如下:在紫微星组中,有3人肩部活动完全恢复正常再无疼痛感。有5人肩部活动范围变大,肩部疼痛症状缓解。有1人肩部活动范围并无明显变化,肩部疼痛感觉也与治疗前差异不大,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相比较普通针灸组,治疗成果明显要好。从数据资料结果比较来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肩周炎的治疗中,运用紫微星理疗仪,患者见效快,效果好,而且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可以在肩周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儿童致残性全硬化性硬斑病的临床研究现况 下载:330 浏览:3287

何月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硬斑病(Morphea)又称为局限性硬皮病,本病病因未明,是一种少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儿童致残性全硬化性硬斑病(Disabling Pansclerotic Morphea of Childhood)是硬斑病中最严重的类型,可以导致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甚至骨骼的纤维化,从而致残,该疾病女性更常见。大多数患者的死亡是由于该病的并发症,如脓毒症、坏疽等。该疾病预后差,部分病例通过联合治疗及PVUA光疗等可好转,但该病的治疗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

紫微星多功能理疗仪电子刮痧治疗末梢神经炎效果观察 下载:290 浏览:3323

翟佳滨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紫微星多功能理疗仪电子刮痧对末梢神经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4例末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为参照组行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口服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紫微星多功能理疗仪电子刮痧治疗。

人工智能在头颈CTA 图像处理和诊断研究进展 下载:67 浏览:2193

王婷1 夏慧琳2 李俊林2 《人工智能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CTA 是头颈血管病变中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DL)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逐渐走进医学领域。本文将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头颈CTA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论述。

分子生物学指标用于推断机械性窒息死亡的研究进展 下载:98 浏览:1076

​邵海军 王静媛 《生物技术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在机械性窒息死亡的鉴定中,颈部体表只有轻微损伤且缺乏其他特异性的诊断依据时,一直是法医学对死亡原因鉴定的难点。近些年随着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机械性窒息死亡原因研究不断深入,更加重视对特异性及相关性的分子生物学指标研究,这能更有利于对机械性窒息死亡的推断,因此分子生物学指标也成为如今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对机械性窒息死亡应用分子生物学指标进行推断的研究进展作具体综述,以期为机械性窒息死亡的推断提供更多的思路。

中药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 下载:420 浏览:4253

杨悦 包智明 《中国中医药》 2023年9期

摘要: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风湿免疫系统中常见疾病之一,可使患者腰背疼痛及僵硬,各方活动均受限,严重者可能导致脊柱强直甚至畸形。AS属中医“痹证”范畴,又有“竹节风”“大偻”之称。AS的中医分型标准尚未完全统一,普遍认为肾虚督寒型是重要病机之一,属该病早期证型。
文章从治疗该证型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方剂进行介绍,以期对临床治疗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急性中风患者眩晕中医护理干预效果分析与探究 下载:184 浏览:749

刘婷 田宏(通讯作者)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用于急性中风眩晕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中风眩晕患者60例研究,双色球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包括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中医护理),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头晕消失与心悸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且护理后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中风眩晕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效果与满意度,而且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更快,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应用价值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