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双减政策下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浅谈 下载:165 浏览:2466

冯晓晴 《化学研究前沿》 2021年12期

摘要:
调查发现,很多新生发现不能适应高中生活和学习。而化学就是学生们适应程度最低的课程之一。高中一年级既是初三化学的提升也是为高二更系统的化学学习打基础。事实却是初中老师与高中化学老师沟通甚少,导致高中化学教师不可能完全熟知初三化学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这就造成了教学上的恶性循环。最终只能使得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失去学习的兴趣,当然也阻碍了学生在分科时候的选择。所以,要改变这些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他们的化学成绩,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是很有必要的。鉴于此,本文对双减政策下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

新课标下初高中物理学习思维和方法衔接分析 下载:896 浏览:2412

胡崇春 《现代物理学报》 2021年4期

摘要:
新课标后,怎样将许多科目的教学质量最大化,成了当下教育界重点研究的内容。而初高中学习过程中,相当重要的物理在如何进行教学上,面临着学生学习难、做题难的窘境。因此如何对新课标下的物理学习思维和方法进行衔接相当重要,是保证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学习效果的根本要求。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新课标下初高中物理学习思维和方法的衔接。

初高中物理动力学衔接问题及对策探讨 下载:896 浏览:2136

朱海涛 谈燕 《现代物理学报》 2021年4期

摘要:
根据我国的新课标,高中物理作为高中教育期间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初中物理学科知识相比,其知识深度是递增的。做好初高中的物理知识衔接,也是确保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持续培养的必要手段,而包括了动力学和静力学的经典力学,奠定了高中物理学的基础,本文以动力学知识为例,揭示其在初高中物理学科中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不同,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一种教学上的过渡手段。

浅析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 下载:236 浏览:2973

沈丽红 《数学应用》 2022年2期

摘要:
在目前素质化教育和新课标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知识框架的充实和完善,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创新提供了更加鲜明的思路。数学作为培养学生基本实践技能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初高中阶段来讲,要尤为强调学生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和过渡。

民语授课学生初高中语文学习过渡与基础衔接策略研究 下载:156 浏览:1531

包永利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民族语言授课高中学生在向标准汉语语文学习过渡时,需注重基础知识的衔接。这种衔接不仅涵盖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还涉及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等方面的融合。为确保平稳过渡,建议采取分阶段教学策略。此外,还应充分利用民族语言与汉语之间的共通性,如借鉴民族语言中的优秀表达方式和文化元素,丰富汉语教学内容。

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176 浏览:2397

庄静霞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1年10期

摘要:
初中英语教材中,词汇需求量较低,初中的在进入高中之后,英语篇幅增加,词汇量要求比较高,(新高考能力要求,高中英语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与初中有着较大的区别),使得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影响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之上,对初高中英语衔接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使学生能够顺利适应高中英语学习。

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下载:199 浏览:2174

许冰青 雷姗姗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一大前提下,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并对各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化学教学中也不例外。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助力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文章将结合新课程改革中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背景分析,从化学教材、学法指导、教学模式、心理引导视角具体阐述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措施,希望能够为化学教学效率的提升添砖增瓦。

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下载:196 浏览:2090

刘元元 杨媛媛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新课改后各省选化学的学生人数较少,原因是学生感觉化学难,比如初中通过氧的得失确定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高中则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难度突然增大。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关键是要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