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探讨康复训练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的恢复影响 下载:123 浏览:1522

张超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5期

摘要:
上肢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术后康复训练在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训练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的恢复影响,包括康复训练的方法、时机以及最佳实践。通过综合文献综述、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我们发现康复训练能够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减轻疼痛,改善生活功能,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强调了康复训练的个性化计划和长期效果的重要性。这项研究有助于提供更好的理解和指导,以便医疗专业人员和患者更好地应对上肢骨折术后的康复挑战。

PNF技术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257 浏览:2453

贾晶婷 刘雪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PNF技术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符合标准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和传统的康复治疗),每天两次治疗,30min/次,7次/周。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上PNF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每天两次治疗,30min/次,7次/周。 所有患者进行24周康复训练。以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MT肌力分级标准,上肢FMA测定作为评定进行疗效观察,采用统计学SPSS 20.0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实验组30例患者中显效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30例患者中显4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效率为67%。数据统计证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PNF技术联合虚拟现实技术的治疗优于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使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不同程度改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的康复训练相比,PNF联合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肌力,降低肌张力,改善关节活动度,具有良好的疗效。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下载:238 浏览:2538

郝晴 刘雪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对照实验的方法,选择医院康复科2022年1月-2022年4月接诊的40例符合实验条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Fuger-Merger评定量表(FMA)评估了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Jebsen手功能评分评估患者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和完成情况;Barthe指数(bi)评估患者的日常活动。结果:改良Ashworth评分(mas)、Fuger-Merger评分(FMA)、Jebsen手功能评分和Barthel评分(bi)实验组受训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常规康复训练与镜像治疗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康复效果。结论:脑卒中偏瘫病人可以增强镜像神经元的兴奋性,激活脑部记忆中某些区域运动皮层。大量重复的镜像练习可以导致相应条件的形成反射,加速形成常规运动反射弧。可促进上肢功能及手部功能的恢复,缓解上肢痉挛,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损害。

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234 浏览:2389

崔芸菲 刘雪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病程在1-3个月内且具有一定步行能力的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治疗1组和治疗2组的患者在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进行强度为20%和60%的最大运动能力的电动脚踏车训练,治疗时间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肌力耐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结果:三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活动能力治疗后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2组患者的改善优于治疗1组。结论:适宜强度的有氧运动结合常规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的下肢功能的恢复。

阶段式康复干预在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对其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下载:235 浏览:2464

何婕 李丽丹 周红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 探究阶段式康复干预在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对其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从医院选取76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救治时间为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8例/组。分别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和基于常规护理的阶段式康复干预。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Fugl-Meyer评分较低,NIHSS评分较低,P<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阶段式康复干预可以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的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功能恢复及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42 浏览:315

莫愈君 赖观好 林凤媚 冯雪影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MB)模型的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功能恢复及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IMB模型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锻炼依从性及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试验组产妇盆底肌力测试、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度评价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产妇的锻炼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康复护理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中的应用,能增强其锻炼依从性,有助于促进盆底功能恢复。

递进式康复护理对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与负性情绪的影响 下载:88 浏览:499

蒋飞 周寒茹 董顺红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递进式康复护理对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行股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86例,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递进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功能恢复及负性情绪评分情况。结果术后第2个月,观察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第2个月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递进式康复护理在股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可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有助于缓解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早期康复训练对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39 浏览:364

赵宝晶 辛扬眉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周疼痛程度、膝关节屈曲角度以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2周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膝关节屈曲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 <0. 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患肢疼痛程度,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中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恢复的影响 下载:42 浏览:222

许晶晶 张晓平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早期康复护理对中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择期手术的结直肠癌老年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应激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应激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中老年结直肠癌术后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应激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68 浏览:502

施静 尤春芳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阶段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 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的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功能恢复及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13 浏览:124

莫愈君 赖观好 林凤媚 冯雪影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MB)模型的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功能恢复及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IMB模型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锻炼依从性及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试验组产妇盆底肌力测试、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度评价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产妇的锻炼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康复护理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中的应用,能增强其锻炼依从性,有助于促进盆底功能恢复。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56 浏览:341

施静 尤春芳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阶段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 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无痛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肿胀、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464

吉素华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探讨无痛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中肿胀、疼痛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痛康复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膝关节周径变化、疼痛(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3,7 d膝关节周径变化均依次明显减小;干预组患者术后3,7 d膝关节周径变化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1,3,7 d VAS评分依次明显降低;干预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HSS评分均依次明显上升,组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中给予无痛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膝关节肿胀、疼痛,有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急性脑干梗死患者S100B蛋白水平及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下载:72 浏览:402

张美蓉 2018年11期

摘要:
探讨急性脑干梗死患者治疗前后S100B蛋白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B蛋白及神经功能恢复美国国际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第3d、第7d及第14d与治疗前比较血清S100B蛋白水平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第3d、第7d及第14d与对照组相应时间比较血清S100B蛋白水平、NHISS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干梗死,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蛋白的水平,并有效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

无痛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肿胀、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69 浏览:258

吉素华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无痛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中肿胀、疼痛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痛康复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膝关节周径变化、疼痛(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3,7 d膝关节周径变化均依次明显减小;干预组患者术后3,7 d膝关节周径变化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1,3,7 d VAS评分依次明显降低;干预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HSS评分均依次明显上升,组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中给予无痛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膝关节肿胀、疼痛,有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58 浏览:390

黎伟霞 张鹏 陈利芳 张小婷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探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30例腹部手术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指标、肠胃功能恢复效果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腹部手术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部手术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部手术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肠胃功能指标水平,且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高压氧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脑水肿的影响分析 下载:41 浏览:455

徐天阳 徐挺立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脑水肿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11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A组患者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肿体积、绝对水肿体积、相对血肿体积、表观扩散系数(ADC)、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的血肿体积、绝对水肿体积、相对血肿体积、ADC测定值显著的低于B组(P <0. 05);治疗后A组患者的NSE、ET-1测定值显著的低于B组(P <0. 05),A组患者的TGF-β1、NO水平高于B组(P <0. 05);治疗7天、14天后,A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B组(P <0. 05)。治疗3个月后,A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66. 67%高于B组的47. 37%(P <0. 05)。结论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利于减轻患者脑水肿的程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26 浏览:216

黎伟霞 张鹏 陈利芳 张小婷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30例腹部手术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指标、肠胃功能恢复效果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腹部手术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部手术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部手术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肠胃功能指标水平,且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局部正骨推拿配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及对患者中医症候和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25 浏览:339

高康 《中医研究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本文探讨局部正骨推拿配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及对患者中医症候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进行研究,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疼痛情况,颈椎、腰椎和肩关节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局部正骨推拿配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促进患者的中医症候改善和功能恢复,临床价值较高,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81 浏览:954

罗彬心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8年11月~2019年11月,纳入7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37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超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FMA评分与BI评分均大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FMA评分[(60.48±20.13)分]与BI评分[(63.68±18.14)分]大于对照组[(45.69±15.17)分、(52.18±15.73)分](t=3.586、2.930,P=0.001、0.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施以超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