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下载:224 浏览:2230

邓维卡 《中国土壤》 2022年6期

摘要:
土地资源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但其规划管理一直是难点。随着农业政策的调整,土地问题也将进一步凸显。因此,加强农村土地资源规划管理势在必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国家为拉近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对农村的发展更加的重视,进而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土地是农村的一个重要资源,对于农村的发展来说很重要,如果土地资源规划不合理,将会阻扰农村经济发展,因而,要做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的工作。从农村土地管理的现状入手,分析当下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基于土地整治工程的耕地质量提升策略 下载:368 浏览:3803

李宇 《土壤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可耕种土地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土地整治工作直接关系着我国耕地资源的安全性,这一工程的重要性正逐年递增,特别是在国家层面提出全域土地整治理念后,已经上升为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笔者在文章当中,就如何通过土地整治工程提升耕地质量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土地整治工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下载:371 浏览:3810

田亚萍 《土壤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土地整治工程需要打破区域内的原有生态结构,之后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重新构建生态系统。在各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水环境、地质结构及气候变化规律等,同时会影响生态平衡状态。本文对土地整治工程的内容及有效性进行分析,且介绍了此项工程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需要有关部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维持原有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土地工程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下载:289 浏览:2832

杨亮彦1234 石磊1234 《传感器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物联网技术在土地工程中,展现出显著的应用优势与广阔的发展前景。其通过多源数据融合与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对土地资源的精细化监测与科学管理,推动土地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IDSS)的发展,则进一步提升了土地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为城市规划、农业生产等提供精准支持。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与普及,物联网将继续推动土地工程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迈进。

我国工矿废弃地的现状调查与评价方法研究 下载:148 浏览:2489

张宝强1,2 卢楠3,4 《中国科学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矿产资源作为我国的重要产业支柱,长期以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矿产资源的开采在无形中就形成了工矿废弃地,从而引发了一些列的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因此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搜集我国大量的矿产资源资料,包括金属矿、非金属矿、煤矿等。明确了现有工矿废弃地的调查目的、原则、内容,以及对工况废弃地复垦再利用的方法进行了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通过对工矿废弃地的评价结果分析,确定不同工矿废弃地可复垦的土地类型,对复垦的工矿废弃地再利用给出合理建议。

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生态文明建设策略 下载:75 浏览:1008

牛浩安 《环境科学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土地整治工程作为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提升土地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作用。然而,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变化、土壤结构改变、水文循环干扰等。鉴于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本文综合分析了土地整治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并探讨了一系列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建设策略,旨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生态文明建设策略 下载:100 浏览:1028

史晨曦 《环境科学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土地整治是为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需要,对闲置、损毁等未利用、低效利用及退化土地进行综合治理的活动。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可以有效地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并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因此,土地整治是缓解人地矛盾、保持耕地总量及质量平衡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统筹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大作用。下面,文章重点就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生态文明建设策略展开论述。

改排为蓄模式下水体-土壤中水盐运移规律及机 下载:113 浏览:1483

刘哲 荣懿 孙沛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11期

摘要:
传统的“以排为主”的水利改良措施不适用于排水不良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盐碱地预防与治理,同时存在修建排水工程量大、加剧干旱、污染下游水体等问题。“改排为蓄”是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水资源短缺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盐碱水也是宝贵的水资源出发,针对传统改良盐碱地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蓄为主”的观点。但是目前对于蓄水条件下盐碱地治理模式的对流弥散微观机理还掌握的不够深入,尤其是还没有十分明确的探明不同土层界面以及水土界面等复杂界面水盐的运移规律。因此,本文概述了和归纳了改排为蓄模式的研究重点,并针对目前研究中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展望。

耕地土壤紧实障碍因素发生机制及地力提升研究 下载:117 浏览:1541

刘哲 艾朦朦 王雪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9期

摘要:
土壤紧实性障碍已经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生产、环境及生态安全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通过开展规模化野外实地监测、田间定位实验和室内模拟实验,宏观状态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探明关中地区土壤紧实障碍现状,揭示紧实障碍的现状及发生机理,提出土壤紧实化障碍的防治与调控措施,以期为区域的紧实障碍因子消除及质量快速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对推进区域土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做出科学参考。

基于土地整治工程的耕地质量提升策略 下载:120 浏览:1502

晋鹏欣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9期

摘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城市化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土地资源得到了大量的利用,这一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根据土地资源的结构特征和状态,做好土地规划和整治工作,全方位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真正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耕地质量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依据,由于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呈现出明显上升的发展趋势,这就加剧了耕地保护工作的难度,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为了有效提升耕地质量,就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进行土地整治从而增加耕地面积。通过开展更加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工作,也能帮助人们及时了解我国耕地的动态变化,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帮助人们脱贫致富。

土地整治工程中信息技术应用 下载:126 浏览:1559

刘艳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6期

摘要:
当前,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规,新兴工业发展、城市化工程建设的深度推动,农业后备资源比例持续下降,促进农业资源占补均衡、占优补优的困难日益增大,激励约束制度尚不完善,使农业资源保障工作受到了诸多压力。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土地整治系统工程和信息化技术有机地融合,不但大大提高了土地整治系统工程的效能,也同时提升了土地整治质量。

浅析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下载:127 浏览:1569

史琳鹏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6期

摘要: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和人类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土地资源紧缺,土地破坏严重,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和人类生活环境。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土地整治工程的建设力度,增加耕地面积,保护耕地资源,提高耕地质量,在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也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也是当前文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土地综合整治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是科学规划和利用国土空间的重点工作,对此需要相关部门加强重视。本文主要浅谈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具体阐述了土地整治工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基于土地整治工程的耕地质量提升策略 下载:123 浏览:1523

王旭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6期

摘要:
耕地的品质对于保障我国的食品生产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对农业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已经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提高耕地的品质,最主要的方法是合理利用土地。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工程,改善了耕地质量,及时掌握了耕地质量,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提高耕地质量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条件。在我们国家的持续发展中,耕地质量的保障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耕地复垦对扩大耕地数量和改善耕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改善耕地质量的对策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于及时掌握耕地质量动态,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问题探析 下载:114 浏览:1245

崔国屹1,2,3 晋鹏欣1,2,3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4年8期

摘要:
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是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视角出发,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问题进行了探析。首先针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接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城镇开发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协调发展。

土地整治工程中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载:231 浏览:2502

​吴茜 《中国环境保护》 2022年8期

摘要:
伴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了可利用土地资源较缺乏的现象。现阶段,在土地整治工程中存在一些环境保护问题,给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土地整治中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土地整治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对策,希望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从而可以提升土地整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

定边县土地开发治理效益分析 下载:148 浏览:2111

石磊 杨亮彦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2年6期

摘要: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前提与保障,耕地占补平衡作为耕地保护的一项基本制度,对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定边县土地资源丰富,北部风沙滩区土地资源辽阔,区域内土壤沙化松软、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区域内土地资源辽阔,发展规模化、精细化农业生产经营得天独厚。通过土地整理,将形成配套较为完善的田面平整系统和田间道路系统,极大提高了耕地质量和耕作效率,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对确保当地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项目实施后,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同时,也合理增加了区内的基础设施,改善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减少灾害、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环糊精在土壤有机污染物治理中的应用 下载:150 浏览:2052

罗玉虎 何俐蓉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2年5期

摘要:
本文对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低极性土壤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环糊精能与弱极性有机污染物形成气态包合物,从而增加了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加快了解吸速度、去除了金属离子、改善了材料的物理性能、促进了光解反应、降低了有机物的毒性、加快了降解速度。

试析土壤污染修复的必要性和相关对策 下载:149 浏览:2040

罗玉虎 魏样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2年4期

摘要: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供应的数量和范围不断扩大,存放的物品易燃、易爆、有毒。近年来,造成了环境污染等事件。随着土壤污染修复的推进,形成科学的环保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土壤安全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人类的保障。因此,要加强土壤污染修复已成为现阶段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研究合适的方法,确保土壤污染修复的效率和质量,为我国土壤保护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

聚类分析在土壤研究中的应用 下载:172 浏览:2468

付泉1 王存虎2 2021年12期

摘要:
土壤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土壤研究能够明确土壤质量,为土壤治理以及土壤利用等提供参考依据。在土壤研究过程中,聚类分析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聚类分析的应用,转变了以往土壤研究中定性个单因素评价的方式,其作为多元统计中的一种模式识别方式,对于提升土壤研究水平和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年来在土壤研究中对聚类分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此,本文就聚类分析在土壤研究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仅供大家参考。

土壤石油类有机物污染及其修复技术 下载:213 浏览:2055

罗玉虎1,2,3,4 刘哲1,2,3,4 《中国石油工业》 2022年11期

摘要:
面对日益增长的石油能源需求,石油开采项目规模逐渐扩大,大面积勘探与开发油田的同时,也会因开采、炼制以及运输石油而使该过程出现污染问题,特别是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基于此,本文对石油类有机物对土壤的污染影响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阐述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等多项修复技术的具体应用,以期有效解决石油类有机物污染土壤问题,提高土壤修复和治理工作成效。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