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预防肺结核初治患者复发中的应用 下载:75 浏览:399

赖燕新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预防肺结核初治患者复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初治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随访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复发情况、出院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综合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总体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掌握疾病知识、掌握药物使用知识,满意率、生活方式改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结核初治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综合护理服务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基于R语言的中医治疗反复发作性泌尿系感染组方规律研究 下载:82 浏览:456

李一林1 蒋春波2 金伟民3 孙伟4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基于R语言,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挖掘中药方剂治疗反复发作性泌尿系感染的组方规律。方法:在CNKI中收集中医方剂治疗反复发作泌尿系感染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建立方剂数据库,使用R语言来挖掘组方规律。结果:CNKI中满足条件的方剂共104首,包含144种中药。以补虚类、利水渗湿类、清热类药物使用最多,四气以寒为主,五味以甘为主,主入肝、肾、膀胱和胃经,共得到20组频繁药对,4首聚类方。结论:核心频繁药对为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间的相互组合,组方以清热利湿为主,同时根据病机特点,不忘补虚行气活血。

流式细胞术用于白血病外周血细胞检测对急性白血病复发判断的意义 下载:86 浏览:515

葛丽卫1 王笑颜2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用于白血病外周血细胞检测对急性白血病(AL)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FCM检测142例AL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同时做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分析FCM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白血病(ALL)检验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随访12个月,分析外周血微小残留病变(MRD)阳性、阴性与复发率的关系。结果 AML患者88例,FCM检测的敏感性为96.6%,特异性为33.3%;ALL患者54例,FCM检测的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44.4%。24例MRD阴性患者中有6例复发,复发率为25.0%;118例MRD阳性患者中有88例复发,复发率为74.6%,MRD阳性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 FCM检测AL患者外周血细胞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在AL复发率评估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基于“火郁发之”浅谈宣透法在复发性口腔溃疡中的应用 下载:88 浏览:520

张韵 刘春华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基于"火郁发之"理论,浅谈宣透法在复发性口腔溃疡中的临床应用。首先简析"火郁发之"的理论内涵,发现透法具有宣透、透达、通透,使邪透发于外等作用。针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机特点,强调宣透法的重要性。火邪具有炎上的特性,有火固当宣,有郁固当透,对"火郁"进行顺势而治、因势利导。

从脾论治掌跖脓疱病探析 下载:77 浏览:486

王和平1 谢钞2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掌跖脓疱病(PPP)是一种双侧对称性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学认为其发病可能与银屑病史、感染、金属过敏和免疫等因素有关。尝试从"脾虚"致掌跖脓疱病的病因入手,兼顾扶正与祛邪,重视治疗过程中辨证思维的运用,使正气复,邪气祛,标本兼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至于扶正与祛邪之力,孰重孰轻,方药选择,临床上则当视其病证而作权衡。

铂类耐药复发转移性卵巢癌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下载:215 浏览:2544

肖喜云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铂类耐药复发转移性卵巢癌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7月-2021年5月铂类耐药复发转移性卵巢癌患者共102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51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观察组采取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肿瘤标志物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二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P>0.05,而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均改善,而观察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对铂类耐药复发转移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大,可提高疗效,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四神丸对慢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下载:83 浏览:522

刘億1 葛巍2 刘雪珂1 陈芳1 张晓云1 刘馥春1 赵海梅3 刘端勇4,5 《中国中医药》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探究四神丸对慢性复发型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酶(MPO)、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参考文献复制慢性复发型SD大鼠结肠炎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神丸高、中、低剂量组和美沙拉嗪对照组。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进行结肠肉眼下及镜下损伤评分,分别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总蛋白量、化学比色法检测SOD、MPO、MDA、T-AOC、NO和i-NOS的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对比,四神丸各组大鼠结肠重量明显减轻,结肠重量指数明显下降,结肠长度增长,同时结肠肉眼下及镜下损伤评分均明显降低,而SOD和T-AOC的活性均显著升高,但MPO、MDA、NO和i-NOS的活性却显著降低。结论:四神丸可能通过恢复结肠黏膜氧化代谢平衡而达到改善或减轻慢性复发型UC大鼠的目的,但是否通过i-NOS/NO途径仍需进一步研究。

中西医综合治疗瘰疬病患者520例前瞻性队列研究 下载:76 浏览:501

钱佳燕1 黄子慧2 余洋1 朱思洵1 高璐珏1 高敏行1 《当代中医药》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中西医抗结核联用方案治疗瘰疬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与后期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及疾病复发率的相关性。方法以2016年10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瘰疬科接受抗结核治疗的瘰疬病患者520例构成随访队列。患者分别进入3个队列,西医抗结核治疗联合中医内治组(对照Ⅰ组)、西医抗结核治疗联合中医外治组(对照Ⅱ组)、西医抗结核治疗联合中医综合治疗组(综合治疗组)。比较各组患者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及淋巴结核最大横径,随访观察1年期间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的选择情况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纳入分析的病例共449例。治疗后各组中医证候积分及淋巴结核最大横径均有所降低(P<0.05),对照Ⅱ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Ⅰ组(P<0.01),综合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Ⅱ组(P<0.01)。根据治疗后的有效情况(证候积分改善率≥70%)以及手术指征有139例患者选择抗结核非手术治疗,381例选择手术治疗,其中对照Ⅰ组纳入非手术治疗的患者29例,对照Ⅱ组纳入非手术治疗的患者38例,综合治疗组纳入非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入组患者失访率为8.85%(46/520),疾病总复发率为2.22%(10/449)。其中非手术治疗患者疾病复发率为2.24%(3/134),手术治疗患者复发率2.22%(7/315),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疾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抗结核联用能有效治疗瘰疬病,其中中医综合治疗联合抗结核西药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复发率无明显相关性,但中医综合治疗联合抗结核西药能有效降低瘰疬病患者手术率。

甲硝唑联合银尔舒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 下载:275 浏览:2684

胡玉娟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 分析甲硝唑联合银尔舒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04月-2021年04月间13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行单一甲硝唑治疗)和观察组(行甲硝唑联合银尔舒治疗),各65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炎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促卵泡生成素高于对照组,血清雌二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一用药相比,联合用药方案在阴道炎治疗中效果更好,可调节激素水平,改善阴道健康,缓解阴道炎症,增强临床效果,减少病情复发,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推广价值。

伊布利特对老年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病人心肌损伤与术后复发的影响研究 下载:33 浏览:1567

丁宇辉 杨克平(通讯作者)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病人接受伊布利特治疗对心肌损伤与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9月至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心房颤动老年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45例分为对照组,另外45例分为观察组,两组病人均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其中观察组在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后接受伊布利特治疗。对比两组心肌肌钙蛋白 I(cTnI) 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后4h cTnI、CK-MB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内的复发率为6.67%,对照组术后1周内的复发率为15.56%,两组复发率比较(P>0.05)。结论:老年心房颤动病人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增用伊布利特治疗,可降低心肌损伤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复发率。

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研制及条目筛选 下载:95 浏览:526

杨兆硕1 季伟苹2 陈沛沛2 陈燕2 徐燎宇2 王勇2 石美琴3 《当代中医药》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方法按照PRO量表制作原则与流程,结合中医相关理论,建立复发性口腔溃疡PRO量表的理论框架。通过访谈法、文献法等方式建立条目池,根据专家Delphi法及Likert评定法进行条目筛选和优化,并通过文化适应性调查等形成预调查量表。临床调查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运用离散趋势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t检验法、克朗巴赫α系数法、专家重要性评分6种统计方法进行条目筛选。结果形成条目池78条症状,经优化得到复发性口腔溃疡PRO预调查量表条目27条。发放量表175份调查表,共回收169份,通过离散趋势法删除标准差<0.7的条目2条,因子分析法除去与其他因子接近的条目1条,克朗巴赫α系数法删除Cronbach'sα系数<0.7的条目1条,专家重要性评分删除评分<8分的条目6条(其中2条与离散趋势法相同),最终筛选出19个条目,形成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PRO量表。分为生理、心理、社会、独立性领域4个领域,包括疼痛及不适、体力、睡眠、二便、饮食、出汗、寒热、积极感受、消极感受、日常生活、个人能力、社会关系、社会环境12个方面。结论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PRO量表研制流程规范,能够体现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特色,反映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生存质量,尚需对量表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实施进一步的科学性考评。

基于R语言的中医治疗反复发作性泌尿系感染组方规律研究 下载:41 浏览:484

李一林1 蒋春波1 金伟民1 孙伟2 《中国中医药》 2020年12期

摘要:
基于R语言,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挖掘中药方剂治疗反复发作性泌尿系感染的组方规律。方法:在CNKI中收集中医方剂治疗反复发作泌尿系感染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建立方剂数据库,使用R语言来挖掘组方规律。结果:CNKI中满足条件的方剂共104首,包含144种中药。以补虚类、利水渗湿类、清热类药物使用最多,四气以寒为主,五味以甘为主,主入肝、肾、膀胱和胃经,共得到20组频繁药对,4首聚类方。结论:核心频繁药对为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间的相互组合,组方以清热利湿为主,同时根据病机特点,不忘补虚行气活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下载:143 浏览:1239

倪俏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月经复潮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复发情况与痛经情况。结果:经治疗干预后,观察组在月经复潮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复发情况与痛经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月经复潮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复发情况与痛经情况,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复方黄连消疮灵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免疫学机制研究 下载:80 浏览:507

​杨志诚1 吴丽芳2 郭其1 张君利1 吕剑涛1,3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观察复方黄连消疮灵的免疫调节作用,初步探讨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免疫学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免疫法建立大鼠复发性口腔溃疡模型,观察溃疡数目、持续时间,以及其对模型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水平的影响。结果:复方黄连消疮灵高剂量组可以显著升高模型大鼠CD3+CD4+细胞水平和CD4+/CD8+比值水平。结论:复方黄连消疮灵可以缩短溃疡的持续时间,减少溃疡数目;这可能是通过改善T细胞亚群的比例,从而达到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作用。

转化医学在补肾活血法治疗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下载:116 浏览:525

梁程程 雷磊 邓文帧 《中国中医药》 2018年3期

摘要: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为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建立了沟通的桥梁,使各个学科发挥主观能动性,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无论在科研研究,还是临床应用中,中西医之间的相互渗透,无形中体现了转化医学的理念,尤其在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PTS)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治的研究中更为重要。使RSA血栓前状态的机制研究不仅停留在理论与动物实验水平,更多的转化到临床中应用加以验证,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再提出新的问题,反馈到基础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基础研究更好地为临床服务。中医药历来就注重转化,重视临床经验,大量的中医药理论源自于中医临床经验的总结和提升,转化医学思想是中医药学得以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

益气化瘀生肌方加减治疗青海地区慢性糜烂性胃炎气虚血瘀证63例临床研究 下载:97 浏览:524

李军茹 许文文 邹小云 杨翠兰 张海涛 许发功 孙聆心 《当代中医药》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生肌方加减治疗青海地区慢性糜烂性胃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予以口服雷贝拉唑肠溶胶囊20 mg,每日1次;枸橼酸铋钾口服液每次5 ml,每日3次。治疗组给予益气化瘀生肌方加减。两组患者中感染幽门螺旋杆菌(Hp)者,均予抗Hp治疗2周。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内镜下胃黏膜评分,治疗后Hp清除率、复发率,并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 41%,对照组为87. 7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后各中医症状评分、胃黏膜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 <0. 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Hp根除率为100%,对照组为68. 18%,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复发率为16. 13%,对照组为46. 0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化瘀生肌方加减治疗青海地区慢性糜烂性胃炎气虚血瘀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胃黏膜修复,Hp根除率高,复发率低,安全性好。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术后远期复发情况 下载:38 浏览:409

周峰1 杜建军2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探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的治疗效果及术后远期复发情况。方法将45例结肠癌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观察组实施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实施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拔管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淋巴结清除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2年内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患者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淋巴结清除数量较多,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较低,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265 浏览:3471

刘子馨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究慢性盆腔炎应用整体护理效果。方法:此次试验受试者共60人,起止时间2021年11月到2022年10月,受试对象均选自我院妇科,结合临床就诊号分组,组别:对照组:患者30、应用常规妇科疾病护理,研究组:患者30、应用整体护理,结合后期随访记录,分析2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GSES、SF-36、ESCA、NSNS等4项量表得分均高于另一组,P<0.05;分析比较2组健康行为,发现除护理前一项,2组患者护理后1周~3个月内健康行为得分差值(P<0.05)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分值更高;研究组患者两项心理情绪(SDS和SAS)和单项机体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更低,护理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整体护理作为当前临床新兴工作模式,可以综合管控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疾病康复状况,在提高临床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下载:26 浏览:289

孟凡峰 严妮子 王朝蓉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观察组实施盆底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尿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及末次随访PFDI-20评分较手术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末次随访PFDI-2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手术治疗,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效果更佳,且并发症少,推荐推广。

手术方式对恶性潜能未定型子宫平滑肌肿瘤复发率的影响 下载:33 浏览:349

曹晓霞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手术方式对恶性潜能未定型子宫平滑肌肿瘤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恶性潜能未定型子宫平滑肌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12)和观察组(n=18)。对照组患者给予经腹子宫肿物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肿物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肿物切除治疗恶性潜能未定型子宫平滑肌肿瘤,临床效果优于经腹子宫肿物切除,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