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间断禁食对神经系统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下载:79 浏览:514

孙年怡1,2 何宇3 王文春2 柏玲2 张安仁2 《中国中医药》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为开展间断禁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同时为健康饮食方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综述间断禁食对神经系统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间断禁食在某些常见神经损伤与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值得肯定的实验基础,其应用范围及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求证。

感毒清益气解毒机制的诠释 下载:92 浏览:528

王振兴1 潘怡1 张秀1 徐世军2 王永炎3 王飞1 《中国中医药》 2018年4期

摘要:
益气解毒法是课题组长期对上呼吸道感染的科研临床中总结而出的中医治则。运用诠释学的方法,从益气解毒法的理论内涵,感毒清组方特点、药理机制及临床研究对感毒清益气解毒机制作出分类诠释。诠释目的是深入挖掘益气解毒法的本质特征,对感毒清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气虚邪犯证)的机理进行科学地解释,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运用。

基于“脾胰同源”应用养阴益气活血法减少血糖波动干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研究 下载:96 浏览:531

刘晓瑞1 刘桠2 张翕宇2 晁俊2 黄彬洋1 谢春光2 《中国中医药》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脾胰同源"应用养阴益气活血法观察参芪复方对糖尿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建立由高脂饲料喂养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大鼠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参芪复方组,西药西格列汀组,各组灌胃8周。实验期间观察动物一般状况,在灌胃的第4周每周1次测定1日内5个时间点的血糖情况,并计算MBG、SDBG、LABG值。灌胃8周后处死GK大鼠,检测各组血脂水平、CRP、血清胰岛素、血清胰高血糖素、血清GLP-1,对腹主动脉及胰腺组织进行HE染色后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参芪组一般状况优于模型组,血糖波动方面,每日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和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值优于模型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以及C反应蛋白(CRP)较模型组降低,但与西药组无统计学意义。胰岛素(INS)与胰高血糖素(GC)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而GLP-1较模型组有显著的差异(P<0.01)。病理方面,参芪组腹主动脉和胰腺切片优于模型组和西药组。结论应用参芪复方可以改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GK大鼠的一般状态,提高GLP-1的浓度,控制血糖的波动幅度;且可以改善脂代谢紊乱,降低CRP,减轻模型GK大鼠血管内皮损伤,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进展。

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患者差异lncRNA的筛选及分析 下载:89 浏览:526

张技1 韩玉萍1 罗梅2 《当代中医药》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找出与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发生、发展相关的lncRNA,并探讨其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ncRNA/mRNA芯片对6例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患者和4例健康成人外周血进行基因表达谱检测,两组数据对比得到差异lncRNA,再对差异lncRNA进行靶基因的预测,并将靶基因与差异mRNA联合分析,从中找出可能与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发病相关的lncRNA。结果筛选出差异lncRNA 275条,其中上调lncRNA数为217条,下调lncRNA数为58条。采用顺式调控预测,相关的差异lncRNA有161条;采用反式调控预测,相关的差异lncRNA有107条。在与差异mRNA数据中对比发现,靶基因表达水平有改变的lncRNA 7条。结论 lncRNA AF116618、HMlincRNA880与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的发生、发展可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作为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新的诊断标志物和药物靶点的可能。

在校医学生职业暴露现状的调查—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下载:83 浏览:283

匡海霞 《中国中医药》 2025年3期

摘要:
了解并总结在校医学生职业暴露教育的现状,为加强医学生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提出相应的建议,进而降低医学生的职业暴露风险。方法: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选取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临床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共计288例。调查对象在职业暴露知识方面得分较低,87.15%的调查对象未参加任何形式的职业暴露教育,有6.6%的调查对象从未获取过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结论:调查对象的职业暴露知识匮乏、意识不够,但大多数调查对象又认可提高职业暴露意识的重要性,并希望能够有职业暴露教育课程的开设。

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阿尔茨海默症病机演变规律 下载:87 浏览:502

魏江平1,2 代渊2,3 文跃强2,4 徐世军1,2 《当代中医药》 2018年3期

摘要:
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着眼,分析机体生命气化活动与该理论的关系,认为"阳化气,阴成形"功能衰退是阿尔茨海默症发生的基础,"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异常为阿尔茨海默症病机核心,而改善"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异常是防治阿尔茨海默症的策略。指出平调阴阳、振动阳气是预防阿尔茨海默症形成的关键,主观认知下降、轻度认知障碍阶段防治当以补气助阳为主,兼以养阴补血;阿尔茨海默症阶段当以养阴补髓、填精充脑、化阴成形为主,兼顾益气助阳,重在修复或重建损伤的脑络。

成都市成华区2004-2016年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97 浏览:509

​唐雪蕾1 何海2 王德伟1 李虹璇1 王嘉川3 蔡端4 凌海洋5 李苑6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了解成都市成华区艾滋病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管理系统,收集成华区2004-2016年的成年艾滋病患者的基础、随访、治疗及转归信息,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到1 431例成华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流行病学信息,其中死亡53例,病死率为3.7%,患者在第1~5年的累计生存率为0.97、0.96、0.96、0.95、0.93,6年以上患者累计生存率为0.9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显示相对于入组治疗年龄<30岁者,30~39岁、40~49岁及≥50组患者死亡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796(95%CI:0.351~1.804),1.698(95%CI:0.784~3.680),2.513(95%CI:1.260~5.013);相对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mm3者,基线CD4细胞计数100~199个/mm3与≥200个/mm3组患者死亡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602(95%CI:0.313~1.156),0.186(95%CI:0.094~0.365)。结论成华区以社区为核心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成效明显,降低抗病毒治疗门槛,及早发现并开展治疗,加强对高龄患者的关注,对延迟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抗病毒治疗成效有重要意义。

儿童变应性鼻炎中医治疗进展 下载:256 浏览:2611

张颖尚晓霜 王斌杰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儿童变应性鼻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在中医治疗的不断发展中,推拿、针灸、穴位敷贴等外治法以及中药内治的联合疗法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儿童鼻炎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将深入探讨儿童鼻炎中医治疗的最新进展,着重关注中医外治法和联合疗法的研究与应用,为儿童鼻炎的中医治疗提供更为详实的信息。

中医功法锻炼处方对亚健康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应用 下载:307 浏览:3125

杨希 陈文英 雷雪 魏启华 魏礼红 李丽 孙雪茗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功法锻炼处方在亚健康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2月亚健康颈椎病患者92例为对象,信封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联合中医功法锻炼处方干预,两组均完成4周干预,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椎动脉血液速度、颈椎功能。结果:观察组干预4周后眩晕、颈部受风寒发作、猝倒、颈部疼痛、活动受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82.61%(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颈椎活动度和颈椎曲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功法锻炼处方用于亚健康颈椎病患者中,能降低证候积分,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椎动脉血液速度及颈椎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中医药改善薄型子宫内膜胚胎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研究进展 下载:240 浏览:2039

徐云姬 任晓丽 曾倩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虽然辅助生殖技术(ART)日益成熟,但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目前尚不乐观。近年来,中医药因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ART的各阶段,可显著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胎成功着床。现将近五年来,中医药对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中薄型子宫内膜所致胚胎反复植入失败(RIF)病例的研究进展汇总如下,为提高此类患者的胚胎种植率、改善妊娠结局,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234 浏览:2381

盛小蓉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 研究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挑选住院时间在从2021年2月-2022年1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20名肺心病缓解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分组法将其均分两组,每组60人。使用西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使用中医综合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生存质量、临床效果及WHOQOL-BREF量表评分。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中患者的临床指标(FEV1、IgA、IgG、SpO2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打,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与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患者的心理和生理评分比对照组明显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社会和环境方面,两组患者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近期的生存质量,对临床有重大价值,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互联网+”多元化教学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258 浏览:2571

陈林 《国学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中医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护理学科,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互联网时代为中医护理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思路,涌现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1]方式的运用,可以将“教”与“学”更好地结合起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从中医护理教学的特点出发,以“互联网+”时代为大背景,探索了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从而为中医护理教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发和思考。

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整体护理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下载:273 浏览:2922

甘玉梅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照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中的病例均为54例,所应用的护理模式分别为常规护理、整体护理,展开对比的是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比较了心率、血压,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了心绞痛发作次数,实验组少于对照组,组间以上几项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应用整体护理有利于控制心绞痛发作,降低血压及心率,具有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的意义。

梅花针治疗神经性皮炎研究进展 下载:73 浏览:796

郑雨轩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梅花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治疗方法与诊疗效果,展示梅花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优势,以期给临床治疗神经性皮炎提供更多治疗方案。方法:电子检索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中收录的梅花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文献资料。分析总结梅花针针对神经性皮炎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纳入的文献中,单纯梅花针治疗与梅花针联合治疗都有显著疗效。结论:梅花针治疗神经性皮炎可以缓解症状,疗效佳,不良反应少,适合联合多种治疗方案。

基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研究进展 下载:90 浏览:918

廖开丽1 赵平武2 《肿瘤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结直肠癌为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疾病,目前尚未形成对其发病机制的明确阐述。由于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并未呈现了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导致诊断难度相对较高,进而导致患者在确诊时多处于晚期阶段,对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严重影响。临床中针对结直肠癌通常采取手术治疗手段,并与放化疗、分子靶向、中医药治疗方法进行结合,近年中西医结合手段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取得了确切的应用效果,能够缓解患者的不适与痛苦,同时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本文基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 下载:110 浏览:1063

钟超 梁倩 《肿瘤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作为主要对象,例数选定为78例,通过查阅记录可知,患者入院最早与最晚的时间分别为2021年4月、2022年10月,将奇偶法作为主要的分组依据,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医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癌性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的变化情况、镇痛总缓解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癌性疼痛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升,同时试验组的其他各项指标值也显著较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浅谈学习《伤寒论》之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心得体 下载:339 浏览:4015

李冠睿1 刘晴晓2 艾福帅1 闻炎1 颜家渝3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柴胡桂枝干姜汤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呼吸、消化、泌尿、神经、妇科等系统的疾病,也可用于治疗肿瘤等相关疾病。笔者将浅谈柴胡桂枝干姜汤条文与气、形、神之间的联系和个人见解以及学习《伤寒论》的联想和心得体会。

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 下载:148 浏览:1828

马睿 卜东东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5期

摘要:
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理论来源、奋斗目标、精神力量三个层面梳理抗疫精神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耦合,探究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从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舆论宣传、日常管理、党、团建设六方面搭设平台,以此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认同和实践转化。

桡神经损伤的中医治疗概述 下载:233 浏览:2966

​周天 张弛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桡神经损伤是临床骨科常见疾病,桡神经损伤后手部功能会受到极大影响,易致残。笔者对近年来中医治疗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进行了整理,发现中医治疗桡神经损伤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然而,整理发现中医治疗方案也存在部分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心理契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73 浏览:2720

马睿 卜东东 林晶晶 《中国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本文将“心理契约”理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基于辅导员视角,阐述思政心理契约的内涵,探究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契约失灵”现象及成因,立足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针对性地提出维护良好思政心理契约的切实可行的对策,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