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斑鳢叉头框转录因子基因Foxl2的克隆表达及性类固醇激素刺激下的表达响应 下载:51 浏览:335

吴燕铎1,2 欧密1 高丹丹1,2 陈昆慈1,2 罗青1 刘海洋1 赵建1,2 《中国水产学报》 2022年3期

摘要:
为探究叉头框转录因子Foxl2基因(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gene 2)在斑鳢Channa maculata性腺发育过程中的作用,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出斑鳢Foxl2基因,利用qRT-PCR解析Foxl2基因在雌雄斑鳢1龄成鱼组织、不同发育时期性腺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外源性激素诱导后雌雄斑鳢性腺中Foxl2的表达变化,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性腺不同发育时期雌雄斑鳢血清中的雌性激素(estrogen, E)总含量,并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性腺中Foxl2蛋白表达的细胞类型。结果表明:克隆获得斑鳢Foxl2 cDNA序列全长为1 939bp,开放阅读框(ORF)为921bp,共编码306个氨基酸;组织表达分析显示,Foxl2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精巢(P<0.01),但在鳃和脑组织中雄鱼表达量显著高于雌鱼(P<0.05);性腺发育时期表达分析显示,Foxl2在卵巢中表达量高于精巢,且在孵化出膜后105d时,卵巢中表达量达到最高,精巢中表达量最低,两者表达量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中雌激素总含量变化与之相似;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Foxl2蛋白表达于斑鳢卵巢成熟卵母细胞周围的颗粒细胞,精巢中未检测到Foxl2表达信号;经外源性类固醇激素17α-乙炔基雌二醇(17α-ethynylestradio, EE2)和17α-甲睾酮(17α-methyltestosterone, MT)处理后,卵巢中Foxl2的表达均受到抑制,但精巢中表达水平被EE2上调,被MT下调。研究表明,Foxl2基因在斑鳢性腺中呈现明显的性别二态性表达,推测其参与卵巢的发育和维持,通过外源激素诱导,Foxl2可能响应性类固醇激素的调节,本研究从mRNA和蛋白层面初步揭示了Foxl2在斑鳢性腺发育中的重要作用,为深入研究其性别分化机制及性别控制技术提供了科学参考。

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致肢端肥大症患者的疗效及早期生化指标缓解因素分析 下载:82 浏览:494

​黄银兴1 张芳芳2 张建鹤2 王守森1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探讨垂体腺瘤引起的肢端肥大症患者经鼻蝶入路手术的临床疗效及早期生化指标缓解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采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33例肢端肥大症患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根据术后3个月时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血清生长激素(GH)谷值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将患者分为生化指标缓解组和生化指标未缓解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内分泌学检测结果。结果 33例患者均成功施行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其中全切除24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5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3个月时,9例患者的高血压较前改善,由Ⅱ级降为Ⅰ级或恢复正常;3例患者的心肌肥厚较术前程度减轻;4例患者的心脏扩大较术前改善;1例患者的窦性心律不齐恢复正常;心脏彩超检查显示患者的室间隔厚度较术前降低[(8.36±1.56) mmvs. (9.22±1.24)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化指标未缓解组(n=14)比较,生化指标缓解组(n=19)患者的腺瘤直径、体积较小,肿瘤包绕颈内动脉角度<135°、Knosp分级0~2级者所占比例较高,肿瘤全切除率较高,术后1周、3个月时IGF-1水平较低,术后1 d、2 d、3 d、1周和3个月时GH水平较低,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时OGTT后GH谷值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是肢端肥大症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大部分患者能够在术后3个月时达到早期生化指标缓解。早期生化指标缓解患者具有腺瘤较小、OGTT后GH谷值较低、术后IGF-1和GH水平较低等特点。

肯尼迪病的临床、电生理与分子遗传学特点分析 下载:84 浏览:511

​李书剑 王丽丽 秦灵芝 邵文君 李玮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探讨肯尼迪病的临床、电生理与分子遗传学特征, 为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提供帮助。方法收集自2013年12月至2018年3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3例肯尼迪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采用毛细血管电泳法检测所有患者雄激素受体(AR)基因1号外显子(CAG)异常重复扩增次数。结果 13例患者均为慢性病程, 主要以四肢肌肉萎缩、舌肌萎缩和球麻痹为临床表现。10例患者出现乳房女性化, 11例患者性激素水平紊乱。电生理检查显示多数患者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降低;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 波幅增高;出现纤颤电位、束颤电位及正锐波等自发电活动。13例患者均可见AR基因1号外显子(CAG)异常重复扩增, 重复次数为40~54次。结论肯尼迪病以下运动神经元系统损害、球麻痹以及激素功能紊乱为主要临床特征, 电生理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 AR基因突变检测是诊断金标准。

两种石斑鱼性腺分化前后脑垂体中FSHβ和LHβ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及其基因表达 下载:54 浏览:350

徐文刚1 刘立明1 王九龙1 于文松2 孙明3 征矢野清4 唐永政1 《中国水产学报》 2021年6期

摘要:
为了解石斑鱼Epinephelus性腺分化前后脑垂体中促卵泡激素(FSHβ)和黄体生产素(LHβ)细胞分布及基因含量的变化,以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和黑边石斑鱼E.fasciatus为研究对象,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对孵化后55、80、120日龄幼鱼的性腺和脑垂体结构进行组织学观察,同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对两种石斑鱼脑垂体中FSHβ和LHβ进行识别和定位,并运用qRT-PCR技术测定其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基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赤点石斑鱼和黑边石斑鱼早期性腺发育分为未分化期、分化期和卵巢期;石斑鱼性腺在55日龄时为未分化阶段,其位于肠道附近且观察到性细胞和血管,80日龄时为性腺分化阶段,性腺原基两端的结缔组织向前延伸并形成突起,表明卵巢腔正在形成,120日龄时为卵巢阶段,卵巢腔已完全形成且观察到卵原细胞,表明石斑鱼性腺已分化为雌性;两种石斑鱼在55、80、120日龄时的脑垂体结构相似,分为神经垂体(NH)和腺垂体(AH),腺垂体进一步细分为前外侧部(RPD)、中外侧部(PPD)和中间部(PI);在55、80、120日龄时,两种石斑鱼脑垂体中均检测到FSHβ和LHβ免疫信号,其主要分布在PPD区域,少量分布在RPD或PI区域;赤点石斑鱼脑垂体中fshβ基因含量在120日龄时显著高于55、80日龄(P<0.05),但lhβ基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黑边石斑鱼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基因含量在120日龄时均显著高于55、80日龄(P<0.05)。研究表明,两种石斑鱼性腺在120日龄时已分化完成,脑垂体结构在55日龄时已完全形成且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在两种石斑鱼性腺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角色可能是促进个体的早期发育和加速性细胞的增殖。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USP49和FKBP51的表达与作用 下载:86 浏览:511

​赵彦芬 赵峰 刘鹏 森毛轲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研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9(USP49)和FK506结合蛋白51(FKBP51)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DNP)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通过高糖高脂饮食饲养和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NP组、对照短发夹RNA(shRNA)组和USP49沉默组,每组10只。3组大鼠分别鞘内注射生理盐水、Ad-scrambled shRNA(3×108 PFU/mL)、Ad-USP49-shRNA(3×108 PFU/mL)。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造模前1 d、造模后1 d、7 d、鞘内注射后1、3、7 d测定大鼠热缩足潜伏期(TWL)和机械缩足反应阈(MWT),并检测背角神经元USP49、FKBP51、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造模前1 d,4组大鼠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鞘内注射后3 d、7 d,USP49沉默组TWL明显长于DNP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造模前1 d,4组大鼠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鞘内注射3 d、7 d后,USP49沉默组MWT明显高于DNP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DNP组比较,USP49沉默组USP49 mRNA、FKBP51 mRNA表达显著下降,GRα mRNA表达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DNP组比较,USP49沉默组USP49蛋白、FKBP5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GRα蛋白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异性沉默脊髓背角神经元USP49表达可改善DNP大鼠热痛敏反应和机械痛敏反应,其机制可能与USP49介导的FKBP51蛋白去泛素化有关。

黄颡鱼GnRHR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及CRISPR/Cas9构建GnRHR基因敲除突变体 下载:65 浏览:362

李石竹1 方文宇1 骆明飞2 卢建国1 《中国水产学报》 2021年4期

摘要:
为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GnRHR)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的调控作用,采用逆转录PCR、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系统进化树分析及实时定量PCR方法,对黄颡鱼GnRHR基因的序列、表达和进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扩增到的黄颡鱼GnRHR cDNA序列长2894bp,包含239bp的5′非翻译区,1155bp的开放阅读框和1500bp的3′非翻译区,预测编码384个氨基酸、7次跨膜结构域蛋白;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显示,黄颡鱼GnRHR与硬骨鱼类GnRHR的同源性较高,其与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斑马鱼Danio rerio、鲤Cyprinus carpio、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nRHR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分别为96%、87%、83%和82%,与哺乳动物的一致性较低,为42%~44%;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黄颡鱼GnRHR与鲤、虹鳟等硬骨鱼类的GnRHR聚为GnRHRⅡB分支;实时定量PCR显示,黄颡鱼GnRHR mRNA主要在端脑、中脑、下丘脑、垂体和精巢中高表达,但在卵巢和其他组织中几乎不表达;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和筛选出了黄颡鱼GnRHR突变体,成功获得了各种不同的黄颡鱼GnRHR F0代突变体。研究表明,GnRHR可能参与调控黄颡鱼雄性发育,黄颡鱼GnRHR F0代突变体的获取为探索GnRHR的功能和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LED光色及注射褪黑素对虹鳟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激素含量的影响 下载:69 浏览:495

赵鑫1 李丽1,2 董双林1,2 高勤峰1,2 叶乐3 《水产研究进展》 2021年2期

摘要:
为探究光色对虹鳟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激素含量的影响,对体质量(42.0±1.5) g的虹鳟进行了28h的持续光照及注射褪黑素处理。实验设置白、红、绿、蓝4种光色,注射和不注射褪黑素两种处理方法,共8个处理组,分别在实验开始后的4、8、12、16、20、24和28h取样,检测血清SOD和头肾CAT的活性以及血清皮质醇和褪黑素的含量。结果显示:①SOD和CAT活性以及皮质醇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在实验16h处于较高水平,实验24~28h趋于稳定。②SOD和CAT平均活性以及皮质醇平均含量均为红光下显著高于其他光色下,除CAT平均活性绿光与白光下差异不显著外,SOD活性和皮质醇含量均为绿光下显著低于其他光色下。③注射褪黑素使SOD和CAT活性以及皮质醇含量在28h持续光照过程中呈下降趋势;相比较未注射处理组,注射褪黑素在各光色下均可显著降低SOD和CAT活性及皮质醇含量,提高褪黑素含量。研究表明,在28h急性光照射下,虹鳟在16h受到的胁迫最强烈,实验后期机体逐渐适应光环境;红光对虹鳟氧化胁迫最强烈,绿光对虹鳟基本不产生胁迫;注射褪黑素可缓解光照对虹鳟的胁迫作用。

一贯煎对大鼠肝星状细胞雌激素受体的影响 下载:66 浏览:440

郭敏1 刘真2 张丽慧3 刘雪涛4 张立果5 桑锋6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一贯煎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2种亚型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活化的大鼠HSC-T6细胞,分为空白组、雌二醇组和一贯煎高、中、低剂量组,共5组,空白组加入空白鼠血清,药物组加入相应的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培养24 h、48 h、72 h后,分别收集细胞和上清液,保存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含量;Real time-PCR方法检测ERα、ERβ mRNA的表达。结果:一贯煎高剂量组表现对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降低细胞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含量,且作用较雌二醇显著(P<0.05);一贯煎在提高HSC-T6细胞ERα、ERβ mRNA的表达方面作用较雌激素含药血清组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贯煎能够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肝星状细胞的雌激素受体表达而起作用。

光周期对红鳍东方鲀脑组织中GH和SS基因表达水平和昼夜表达模式的影响 下载:70 浏览:450

魏平平1,2 李鑫1,2 刘鹰1,2,3 李晓豪1,2 宋昌斌4 陈涛5 马贺1,2 田野1,2 《中国水产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为研究光周期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脑组织中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生长激素抑制素(Somatostatin,SS)基因表达水平和昼夜表达模式的影响,采用初始体质量为(7.89±0.42)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为研究对象,养殖在试验桶(直径80cm、深50cm)中,海水温度为19~23℃,盐度为31~32,共设置5种光周期8L∶16D、12L∶12D、16L∶8D、20L∶4D、24L∶0D,每个处理组设3个平行,每桶放60尾鱼,试验周期为30d,试验结束后全天取样,测定脑组织中GH、SS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8L∶16D光周期处理组红鳍东方鲀脑组织中GH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光周期处理组(P<0.05);8L∶16D光周期处理组SS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24L∶0D组(P<0.05),其他处理组SS基因相对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GH和SS基因表达水平分别在12L∶12D和8L∶16D光照条件下呈现昼低夜高的特点。研究表明,结合GH和SS基因在不同光周期下的表达量及昼夜表达特点,长时间光照(16~24h/d)并不利于红鳍东方鲀幼鱼生理节律的维持,本试验条件下最佳光照时长为8~12h/d。

龙须菜中rbc L和hsp70对高温和植物激素的响应 下载:86 浏览:486

吕燕1 汪芳俊1 林丽春1 徐年军1 陆开形2 孙雪1 《水产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龙须菜已在我国沿海从南到北广泛栽培,但其栽培周期受夏季高温的限制。本研究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研究了龙须菜核酮糖-1, 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大亚基(rbcL)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高温胁迫及3种抗逆植物激素的响应。结果显示:①高温(33°C)显著抑制了龙须菜rbc L转录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而100μmol/L水杨酸(SA100)和50μmol/L茉莉酸甲酯(MJ50)的添加可减轻高温的不利影响。在SA100和MJ50组中,rbc L转录表达量分别为高温组的1.31倍和1.32倍(3 h),rbcL蛋白表达量分别为高温组的1.36倍和2.10倍(24 h);并且这2种激素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温对藻体Rubisco活性的抑制作用,恢复Rubisco活化状态。但是50μmol/L脱落酸(ABA50)的添加则基本上抑制了rbcL表达及Rubisco活性。②3种激素进一步促进了高温诱导的龙须菜HSP70的表达,在激素添加后,其转录水平升高0.53~1.00倍(3 h),蛋白水平升高0.93~2.45倍(24 h)。可见,植物激素SA、MJ和ABA在调控由高温引起的光合作用酶的抑制和热休克蛋白的诱导表达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L-色氨酸和褪黑激素对中华绒螯蟹血清血糖水平及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下载:88 浏览:464

徐敏杰1 张佳鑫1 黄根勇2 张聪2 成永旭2 杨筱珍3 《水产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为探究L-色氨酸和褪黑激素(MT)对中华绒螯蟹血糖水平及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6.58±2.20)g的雌性中华绒螯蟹,随机分成8组(L-色氨酸和MT处理各4组),实验周期均为30 d。(1)L-色氨酸饲料投喂实验4组:L-色氨酸所占饲料比重分别为0.36%(基础饲料即对照组)、0.47%、0.73%和1.05%(分别记为1、2、3和4组),30 d后分别测定各组蟹的血糖水平及肝胰腺的T-AOC和SOD活性;(2)MT注射实验4组:每组分别在第1天和15天时注射生理盐水(即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的MT 10–6 mol/只(μM组)、10–9 mol/只(n M组)和10–12 mol/只(p M组)。分别于第1天和15天时,收集血淋巴和肝胰腺,分别测定血糖水平、T-AOC和SOD活性。于第30天时,再次收集血淋巴以测定血糖水平。结果显示:不同含量L-色氨酸对中华绒螯蟹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其血糖含量约为(4.62±0.20)mmol/L。此外,0.73%L-色氨酸的饲料能显著提高肝胰腺SOD活性(82.86±1.07)U/m L;注射MT仅在第1天时对中华绒螯蟹的血糖水平有促进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的方式升高,其中μM组蟹血糖水平高达(7.56±0.36)mmol/L,其值显著高于C、p M和n M组。此外注射MT在第1天时,对肝胰腺T-AOC和SOD活性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μM组蟹肝胰腺T-AOC和SOD活性均显著高于C、p M和n M组。研究表明,饲喂0.73%L-色氨酸的饲料能够提高中华绒螯蟹的抗氧化能力,但对血糖水平的影响不明显;注射10–6 mol/只MT可以在短时间内(1 d)提高中华绒螯蟹的血糖水平和抗氧化能力。

基于经前烦躁障碍症卵巢激素发病机制探讨中药激素样作用 下载:86 浏览:500

高明周1 蔡亚伟1 胡明会1 杨焕新2 《中国中医药》 2019年8期

摘要: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率日渐走高,造成患者情绪障碍、行为异常,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等,属于中医古籍所载"月经前后诸证"。患者限为育龄女性,始于月经初潮,而终于绝经期,被认为与卵巢激素水平变化状态存在密切联系。近些年,中药在经前烦躁症(PMDD)临床治疗中皆显示不错疗效,而中药的多成分、多把点的特性又使得其治疗机制研究复杂重重,但是基于PMDD卵巢激素发病机制,中药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是否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并参与部分靶腺轴的调控呢?目前,这方面研究匮乏,文章将从经前烦躁障碍症卵巢激素发病机制为出发点,通过对相关中药治疗概况的阐述,发现并总结雌激素样作用中药,揭示其调节机制,为疾病的诊疗提供借鉴。

微刺激改良方案和PPOS方案对卵巢功能减退患者的助孕效果 下载:321 浏览:2675

马韵 曾燕灵 陈朝军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比较卵巢功能减退(DOR)患者中应用微刺激改良方案与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的促排效果的临床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对2020年01月01日至2021年03月01日于贵州省人民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辅助生殖技术的DOR患者共182个周期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助孕方案分为优化方案40个周期、PPOS方案组142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情况及胚胎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PPOS组Gn用量、HCG日E2值、HCG日大卵泡数均高于微刺激改良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周期取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微刺激改良方案的优质胚胎率高于PPOS组(P<0.05)。结论:对于DOR患者,微刺激改良方案可以获得更优质的胚胎,治疗费用更少。

护理干预和治疗在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护理中的实践研究 下载:30 浏览:1308

刘星勤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老年性阴道炎具有反复发作、病程较长、治疗疗程长的特点,多数患者在治疗期间因为缺少生活方式上的改变而影响治疗效果。良好的护理干预能帮助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更好的改善相关症状,增强治疗效果,本研究在既往临床研究基础上对护理干预和治疗在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中的护理进行综述。

清肝泻火消瘿方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甲状腺相关激素和B型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下载:35 浏览:376

何明清 石爱华 何建亚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清肝泻火消瘿方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甲状腺相关激素和B型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3例,服用甲硫咪唑联合清肝泻火消瘿方;对照组43例,仅服用甲硫咪唑。观察两组患者甲状腺相关激素和B型脑钠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SH、FT3、FT4及BNP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3个月后,两组FT3、FT4及BN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TS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其中治疗组FT3、FT4水平在治疗1月、2月后均低于对照组治疗1月、2月后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3个月TSH水平恢复率无显著差异;治疗2个月和3个月后两组患者FT3和FT4水平恢复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 05)。而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的FT3恢复率41. 86%和FT4恢复率44. 18%明显高于对照组FT3的27. 91%和FT4恢复率23. 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初始服用甲硫咪唑剂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而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治疗组甲硫咪唑口服剂量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 63%(5/43)明显高于治疗组的4. 65%(2/4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清肝泻火消瘿方联合甲硫咪唑可以快速降低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并减少甲硫咪唑用量,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固本安胎汤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结局分析 下载:54 浏览:278

马万增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固本安胎汤联合西药治疗先兆流产脾肾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固本安胎汤进行辅助治疗,疗程14 d,比较两组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妊娠结局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 16%(59/62)和83. 61%(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临床疗明显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 <0. 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均明显上升(P <0. 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流产率及早产率低于对照组,足月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固本安胎汤联合西药治疗先兆流产脾肾两虚证可有效改善内分泌功能和性激素水平,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和保胎成功率,改善妊娠结局。

庞氏安胎汤对先兆流产大鼠血清免疫因子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下载:82 浏览:512

马丽亚1 张大伟1 张颖1 庞玉琴1 王磊2 赵君玫2 霍磊2 李宾玲3 杜玉洁2 《当代中医药》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庞氏安胎汤治疗先兆流产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60只孕1天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屈孕酮组和庞氏安胎汤(简称安胎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安胎汤高、中、低剂量组在孕1~12天分别灌胃安胎汤89. 6、44. 8、22. 4 g/(kg·d),地屈孕酮组给予地屈孕酮片溶液3. 02 mg/(kg·d),每日1次。孕12天,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一次性灌胃米非司酮片溶液3. 75 mg/kg建立先兆流产大鼠模型。各组大鼠孕13天检测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 (IL-10)以及血清雌二醇、孕激素、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TNF-α、IL-2水平升高,IL-4、IL-6、IL-10水平降低,血清雌二醇、孕激素、β-HCG水平亦降低(P <0. 05)。与模型组比较,安胎汤中、高剂量组IFN-γ、IL-2水平降低,IL-4水平升高(P <0. 05);安胎汤中、低剂量组TNF-α水平降低,IL-6、IL-10水平升高(P <0. 05);各给药组大鼠血清雌二醇、β-HCG和孕激素水平均升高(P <0. 05)。安胎汤中剂量组血清中雌二醇、β-HCG和孕激素水平高于安胎汤低剂量组、地屈孕酮组(P <0. 05)。结论安胎汤可调节先兆流产大鼠免疫因子,使Th1/Th2值向Th2偏移,提高激素水平,从而达到保胎的目的。

激素替代治疗对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观察 下载:394 浏览:3761

庄孝红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实施激素替代治疗,并对其治疗方式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展开探讨。方法 在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选择我院妇科的6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判定,所有患者均由于体内性激素变化而导致精神、心理方面的症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接受谷维素片治疗30例更年期综合征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同人数实施激素替代治疗列入观察组。通过对以上60例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疗效、生存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观察和研究,分析两组结局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其更年期生存质量进行评价与观察,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出现相关临床症状时,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激素替代治疗,对治疗结局有积极意义,可促进患者获得最大的健康收益,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而改善患者症状,降低不良影响。同时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易怒、急躁的情绪,应大力推广。

益气固本方剂联合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对患儿免疫功能和气流受限指标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487

邱立志 蒲海波 杨传楹 《中国中医药》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益气固本方剂联合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患儿免疫功能和气流受限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固本方剂联合激素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为80.95%(34/4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气流受限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阻力、中远端阻力、远端阻力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F-κB、Ang-Ⅱ、NGF、TAC、免疫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AC、免疫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NF-κB、Ang-Ⅱ、N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固本方剂联合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气流受限情况,提高免疫功能,降低NF-κB、Ang-Ⅱ、NGF水平。

当归芍药散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下载:27 浏览:312

高步婵1 赵锐2 杨帆1 刘宴君1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加减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疗效及其对FSH、AMH、LH、E2水平及妊娠率结局等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经后开始口服当归芍药散配合穴位埋线治疗,中药经期停服,每月穴位线埋1次。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片联合地屈孕酮片进行人工周期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情况,临床症状,妊娠率结局和卵泡刺激素(FSH)、苗勒管抗激素(AM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的改善状况。结果:两组在改善月经情况及临床相关症状、FSH、AMH、LH、E2水平方面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 <0. 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月经情况及临床相关症状、妊娠率结局、FSH、AMH、LH、E2水平明显改善(P <0. 05)。结论:当归芍药散配合穴位埋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增加妊娠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