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国际法的存在与遵守义务的根据——作为探究刑法制定根据的一点成果 下载:26 浏览:382

西原春夫1 王昭武2 《法学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与刑法相同,国际法也面临着"为什么需要国际法"这一根本性问题。刑法与刑罚的最深层次的存在根据是人"对所有的欲求",由于国内法与国际法的本质区别在于适用对象的不同,因而这一理念可以同样适用于以"主权国家"为适用对象的国际法。亦即,国际法的存在根据是"各个主权国家对利益保护的欲求"。在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可以以该理论为基础在东亚确立新的国际法秩序,并尝试以中国的思想为中心,创建能够替代"西洋近代"价值观的新的世界观。

互联网新业态的“软法”兴起及其规制 下载:57 浏览:483

张祺好 《法学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近40年来的中国法治建设进程,国家主导的秩序构建无疑是其一个重要特征,民间的秩序建构能力较为有限。"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一状况发生了重大改变。特别是网约车等各种新业态不断涌现,它们在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利益机制的同时,也进行了大量的"软法"生产,这不仅给政府监管体制和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困境和风险,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软法"治理秩序,推动着从单一国家建构向国家与民间双向建构的法治转型。我们需要立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互联网经济发展,确立国家"硬法"与民间"软法"良性互动的规制机制,推动双向构建的良法善治秩序的形成。

世界一流大学专业教育演进的逻辑——基于知识秩序转型视角的考察 下载:66 浏览:256

方华梁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3期

摘要:
从中世纪大学到德国现代大学再到美国的一流研究型大学,知识秩序发生了两次重要转型,且每次转型都伴随着大学专业教育的深刻转变。世界一流大学专业教育的转变及其向现代社会的演进由两条主线交织而成:一是由知识的整全逻辑主导的专业教育渐变过程,二是由知识的等级地位逻辑主导的专业教育突变过程。世界一流大学专业教育演进的逻辑和规律为中国的"双一流"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合作学习:情面、“和合”与教学秩序再生产——基于“过程-结构”视角的比较个案分析 下载:71 浏览:520

龚伯韬 程天君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0年1期

摘要:
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于高校教学,但却多存弊病,这与依赖西方"系统-要素"理论而缺少本土理论指导实践不无关联。以"过程-结构"视角重审本土情境中的合作学习实践,或可破解此困境。研究表明,照顾情面以维护关系"和合"的主体行动逻辑贯穿合作学习始终,在行动主体与时空、制度及文化结构的相互作用下,"合作的学习"被异化为"合作的和合",并再生产了和合的人际关系与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秩序。推动合作学习有效实施,需转变合作学习研究范式,加强本土理论发展与现实情境实践的关联,优化相关制度结构,增强师生合作水平,融洽"和合"与"合作"的关系,实现合作学习由"合作的和合"走向"和合的合作"。

区域性海洋渔业秩序价值追求及中国话语权研究 下载:52 浏览:382

张艾妮 《中国海洋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东海、黄海以及南海都有建立区域性海洋渔业秩序的必要性,构建中需要解决两对矛盾,一是海域内渔业捕捞活动的增加和海域渔业治理机制相对滞后的矛盾;二是国家的个别利益和海域周边国家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第一对矛盾是表象,第二对矛盾是实质;第一对矛盾是果,第二对矛盾是因。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核心伦理,以可持续发展、和平、正义为价值追求。我国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应积极参与海洋新秩序的构建,努力提升区域性海洋渔业秩序中的话语权。

互联网时代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伦理困境与秩序改革路径探究 下载:102 浏览:1292

黄世磊 《国学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互联网不断普及下的产物。在互联网中,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的紧密关系。随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酵也会对社会舆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亟需把握当前突发舆论舆情面临的伦理困境,如网络自由性与网民期待网络秩序之间;网络开放性与个人信息隐私性;网络负面信息与网络媒体担当意识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和冲突影响着网络秩序的稳定发展。对此,应该加强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强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不良信息的搜集和阻滞,强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不良信息的搜集和阻滞、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效率等方面采取对策进行改革,优化网络秩序,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从“敬德保民”看周初政治伦理秩序建构 下载:162 浏览:1806

牟引录 《国学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周人代殷之后,为解释政治正当性,以周公为代表的周人开始了周代伦理政治政治秩序的建构,赋予“天”以新的涵义,使得天命、君德、民意在这一构造中,形成了周人双向性的政治伦理观念。开启了中国人道精神和道德主义政治传统。

档案管理责任伦理认知及其实现机制 下载:271 浏览:2975

​王军 《国学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档案管理伦理主要是指以档案管理主体在其进行活动的过程中与其他主体形成的关系。对于档案管理的伦理主体和伦理客体来说,维系二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为对二者价值观的判断。现代社会赋予了档案管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必须对当前社会的责任伦理存在着合适的认知,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良性的伦理秩序。

土地经营权流转与乡村秩序整合 下载:72 浏览:854

闫宇翔 李林敬 《土壤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土地制度的改革与乡村秩序整合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近年来所推行的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给乡村秩序整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下,我国目前的乡村秩序已呈现多元化的整合状态,再加上,土地流转的不断深入推进,使乡村在国家和市场之间有了新的整合效应。基于此,本文以土地经营权流转和乡村秩序整合,两个层面为探讨中心,来进一步分析相关的解决对策,希望能更好地发挥出土地流转以及乡村秩序整合的实际作用。

浅谈《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的法律基本精神 下载:155 浏览:1584

钟丽芝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2期

摘要: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并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在了解研究中国古代法律时,我们应当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只有充分了解产生某一种法律的社会背景,才能了解这些法律的意义和作用。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两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本书共分为六章即为家族、婚姻、阶级、阶级(续)、巫术与宗教、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

浅谈《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的法律基本精神 下载:100 浏览:1622

钟丽芝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2期

摘要: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并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在了解研究中国古代法律时,我们应当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只有充分了解产生某一种法律的社会背景,才能了解这些法律的意义和作用。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两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本书共分为六章即为家族、婚姻、阶级、阶级(续)、巫术与宗教、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

搞好油区社会综合治理维护生产秩序的措施探讨 下载:236 浏览:2452

王建安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8期

摘要:
当前,油田存在着许多不稳定的现象,各种违法犯罪问题依然相当严重并成为制约油田持续稳定发展的大难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一触即发,各种社会关系错综复杂,加之油区地域广、范围大、治安状况复杂,这都给油区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文介绍了油区开展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和当前油区治安状况,阐述发搞好油区社会综合治理维护生产秩序的措施。

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 下载:194 浏览:1912

张艳 《低碳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融入低碳理念展开基础的建筑施工任务之前,需要先对建筑物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因为大多数建筑施工行业展开施工任务的目的就是为了带动自身经济的稳步发展。如果无法带来经济收入,也就无法启动相应的项目。本文重点介绍了绿色建筑的特点,分析为什么要在新时期推广和使用绿色建筑。同时,从建筑物的经济效益组成结构方面展开分析,规范工作流程,统计相关数据,方便全面体现建筑物的低碳经济效益,找到新时期的建筑施工方向。

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 下载:197 浏览:1907

张艳 《低碳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融入低碳理念展开基础的建筑施工任务之前,需要先对建筑物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因为大多数建筑施工行业展开施工任务的目的就是为了带动自身经济的稳步发展。如果无法带来经济收入,也就无法启动相应的项目。本文重点介绍了绿色建筑的特点,分析为什么要在新时期推广和使用绿色建筑。同时,从建筑物的经济效益组成结构方面展开分析,规范工作流程,统计相关数据,方便全面体现建筑物的低碳经济效益,找到新时期的建筑施工方向。

高强混凝土在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中的实践应用 下载:193 浏览:2367

徐宏亮 《交通技术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不断推进的当下,人们对道路交通使用安全的关注度更高。在实际研究如何提升道路与交通工程施工质量时,技术人员应着重意识到高强混凝土的使用价值。而笔者主要结合某地区的一次工程施工实际案例,介绍高强混凝土的实践应用流程。并通过总结各地以往的施工经验,分析常见的施工问题,着重研究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来为行车安全提供基础保障。

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司法认定 下载:526 浏览:2780

王倩 《法学学报》 2022年8期

摘要:
《刑法修正案(十一)》在寻衅滋事罪后新增独立轻罪催收非法债务罪以整治民间催收乱象,是积极预防性刑法观的体现,具有理论合理性与司法必要性。司法实务中存在扩张适用此罪的倾向,但并非任何涉及非法债务的不当催收行为都可以此罪兜底。
刑法新增催收非法债务罪不仅满足了司法实践的需求,更能弥补相关理论的缺憾。应当明确催收非法债务罪的社会秩序法益可主要理解为个人生活安宁或稳定,主观罪过形式仅为故意,非法债务的认定不可脱离对高利贷的判断,情节严重的情形应当在刑法分则一般认定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本罪具体行为方式进行明确。

医美企业规范化进程与医生专业化培训——围绕患者健康福祉的核心研究 下载:142 浏览:1348

丘汉华 《中国医学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健康文摘》研究了医美企业的规范化发展以及对医师进行的专业培训的重要性,并突出了病患健康幸福的中心作用。这篇论文深入探讨了医美行业中现存的几大挑战,例如市场的不稳定秩序、不一致的从业人员资格等问题,并强调了建立规范化管理和相应制度的紧迫性。该文同时突出了医生的专业培训在提高医美服务品质及确保患者保障上的核心影响,并强烈建议加大医美专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和进行资质审核。文章结合案例研究与数据探讨,提供了一系列的策略建议,如设立行业准则、加强监督措施、促进医生的持续性教育等,以推动医美领域走向健康和持续的发展道路,最后目的是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福祉。

浅谈蒙台梭利教育活动中幼儿秩序感的培养 下载:203 浏览:2486

常齐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1年12期

摘要:
良好的秩序有利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交往,可以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并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2~4岁是儿童对秩序极端敏感的时期。这种秩序是发自人心灵深处的,如果建立起这种秩序,自己就会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事情该这样做,哪些事情该那样做。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紧紧抓住幼儿的这一“敏感期”,在蒙特梭利教育活动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寻找幼儿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有效途径,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秩序。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