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治疗效果及对CRP、IL-6、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探析 下载:68 浏览:384

郭春香 殷金龙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析在尿毒症患者中高通量血液透析的疗效和对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透析方式不同将2017年4月-2018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尿毒症患者,分为实施低通量血液透析的对比组43例和实施高通量透析的研究组43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肾功能、炎症指标与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BUN、Scr含量水平与对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β2-MG为(17.19±4.18)mg/L,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RP(6.23±1.24)mg/L、IL-6(30.28±5.17)ng/ml,均低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比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透析治疗中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恢复,缓解患者炎症反应程度,提高治疗有效率。

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效果 下载:74 浏览:476

林丽娟 郭诗音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情况进行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将厦门市某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37例患者随机分入尿激酶肝素混合液组(18例)和常规肝素组(19例),并对其进行相应的针对性护理。对治疗后的透析血流量、静脉压、导管堵塞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尿激酶肝素混合液组患者的血流量显著高于常规肝素组,尿激酶肝素混合液组患者的静脉压和导管堵塞发生率低于常规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肝素混合液封管对改善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有临床意义。

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65 浏览:404

王婷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低血糖、低血压和感染情况。结果:护理组低血糖、低血压和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位动静脉内瘘在长期血透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下载:68 浏览:492

张菊 吴庆华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2期

摘要:
通过对高位动静脉内瘘进行护理,不仅可使患者了解术前、术后护理内容,还可提高护士的穿刺技巧和并发症的预防及解决能力,使患者血管可以顺利使用,保证透析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循证护理应用于血透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 下载:188 浏览:1948

方静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血透患者康复期采取循证护理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取组原则,均衡取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为40例,在康复期护理阶段,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对区别护理后2组之间相关的5个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所患有的并发症概率更低组为观察组(P<0.05)。陆续进行对策后,观察组的结论值显著更高过对比组结论值(P<0.05)。组与组之间护理步骤贯彻落实之后,观察组所测出的舒服度各观查项分值均坐落于更低位(P<0.05)。两组在开展护理工作前,透析充分性指标SCr、BUN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均有降低,且观察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方式拟行之前,组别之间未见相关生活质量层面的得分差别(P>0.05);陆续进行对策后,观察组的结论值显著更高过对照组结论值(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利于改善血液透析康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舒适度及生活质量。

浙江省血液透析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管理实践 下载:21 浏览:493

袁静 张萍 应金萍 王微娜 王春燕 潘梦燕 章洁雯 陈江华 2020年11期

摘要: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血液透析中心的防控管理经验,提高血液透析中心的防控效果,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方法制订血液透析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实践方案,对浙江省267所血液透析中心在组织管理、防控流程制订、患者教育及管理、工作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管理,规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血液透析患者的接诊流程和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居家观察血液透析患者隔离透析治疗流程。结果浙江省共收治血液透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患者2例,与其密切接触的1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隔离,经14 d医学观察后均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8例疑似感染病例及78例居家观察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规范隔离血液透析或连续肾脏替代治疗,14 d后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事件发生;4 700名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未发生院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结论血液透析中心感染防控管理实践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有效,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效果较好。

体验式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下载:19 浏览:319

黄映玲 潘裕芬 李燕璇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探讨体验式营养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体验式营养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营养不良炎症量表(MIS)评分、饮食依从态度与行为状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饮食依从态度量表(RAAQ)与饮食依从行为量表(RAB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体验式营养教育有利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多发性骨髓瘤继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后骨髓瘤复发1例报道 下载:82 浏览:527

郭孟乔 龚胜蓝 张春玲 张悦晟 程辉 杨建民 唐古生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11期

摘要:
<正>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好发于50~70岁人群,发病率为3/10万[1]。近年来,随着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MM已成为治疗进展最多,预后改善最为显著的一种肿瘤[2]。

四川华鳊外周血液及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下载:71 浏览:494

石金凤 刘小红 汪浩宇 刘小琴 王志坚 《水产研究进展》 2024年6期

摘要:
为探讨四川华鳊血细胞的组成类型及其血细胞发生过程,研究其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实验采用Wright-Giemsa染液对其外周血涂片以及血细胞发生相关的头肾、体肾、脾脏和肝脏的印片进行染色,观察并统计各类血细胞的形态、大小以及数量组成。结果显示,四川华鳊的外周血液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红细胞是主要类群。白细胞有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血栓细胞等类型,其中淋巴细胞占比最高,达65.79%±0.10%,为主要类群;其次是血栓细胞,占16.76%±0.07%;再次为嗜中性粒细胞,占13.92%±0.09%;单核细胞含量最少,仅有3.33%±0.01%。四川华鳊的血细胞发生可分为红细胞系、淋巴细胞系、单核细胞系、粒细胞系;发育历程均可分为原始阶段、幼稚阶段和成熟阶段,其中红细胞的幼稚阶段包括早、晚2个时期,而粒细胞的幼稚阶段可划分为早、中、晚3个不同时期。各造血器官中,头肾和体肾是主要的血细胞发生场所,脾脏也有一定的造血功能,但肝脏仅具有淋巴细胞的生成功能。幼稚阶段的各类血细胞会迁移至肝脏等器官进行发育和成熟。本研究为长江特有鱼类四川华鳊进一步开展在免疫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实现其科学化人工养殖和健康评估提供了基础资料。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调查 下载:48 浏览:320

唐利 蔡明玉 田淋 罗丽珍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发生医院感染的例数,并借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所选研究对象中,发生医院感染41例(占33. 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龄(≥65岁)、置管留置时间(≥2个月)、合并糖尿病、透析时间(> 10个月)、使用抗生素、自护水平低(<90分)。结论我院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处于中等水平,其危险因素较多,临床需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医院感染防控力度,确保患者就医安全。

基于交互分析团体教育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行为自我管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49 浏览:347

陈淑芹 黄卫红 陈志伟 王文娟 张秀兵 张来芳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探讨基于交互分析团体教育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行为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治疗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团体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基于交互分析团体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交互分析团体教育干预,可有效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BCR-ABL1阳性伴CALR突变1例报道 下载:81 浏览:503

李菁原1 叶向军2 卢兴国1 陈燕1 刘卓燕3 徐阳1 叶向军2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7期

摘要:
<正>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ALR)基因突变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id leukemia,CML)的BCR-ABL1阳性病例中非常罕见,至今报道仅11例[1-11]。我们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男,56岁,无体质量减轻、夜间盗汗,触诊无肝、脾、淋巴结肿大体征。2018年7月体检发现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增高,遂到医院就诊。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74 浏览:437

段燕春 王灿飞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医护人员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0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5例出现肺部感染,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引起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有吸烟史、体力状况评分≥3分、C反应蛋白> 10 mg/L、DS分期Ⅲ级、ISS分期Ⅲ级是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及时发现并开展对症治疗,争取减轻患者的病痛,同时要增强其免疫力,减少发生肺部感染。

体验式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下载:85 浏览:514

黄映玲 潘裕芬 李燕璇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体验式营养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体验式营养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营养不良炎症量表(MIS)评分、饮食依从态度与行为状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饮食依从态度量表(RAAQ)与饮食依从行为量表(RAB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体验式营养教育有利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下载:96 浏览:504

侯洁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IMCHB)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76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MCHB。观察两组遵医程度,比较两组焦虑程度(SAS)、生活质量(SF-36)。结果试验组遵医程度高于对照组(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SAS评分较低,SF-36评分较高(P <0. 05)。结论 IMCHB用于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缓解焦虑情绪,提高遵医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品管圈活动在ICU血液净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下载:296 浏览:342

陈帝贤 侯玉玲 方化静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ICU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 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90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QCC活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高磷血症、导管感染、穿刺部位渗血、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合作意识、协调沟通能力、解决问题及净化操作技能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开展QCC活动可提高ICU血液净化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调查 下载:56 浏览:253

唐利 蔡明玉 田淋 罗丽珍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发生医院感染的例数,并借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所选研究对象中,发生医院感染41例(占33. 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龄(≥65岁)、置管留置时间(≥2个月)、合并糖尿病、透析时间(> 10个月)、使用抗生素、自护水平低(<90分)。结论我院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处于中等水平,其危险因素较多,临床需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医院感染防控力度,确保患者就医安全。

基于交互分析团体教育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行为自我管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26 浏览:219

陈淑芹 黄卫红 陈志伟 王文娟 张秀兵 张来芳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交互分析团体教育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行为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治疗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团体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基于交互分析团体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交互分析团体教育干预,可有效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68 浏览:348

段燕春 王灿飞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医护人员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0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5例出现肺部感染,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引起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有吸烟史、体力状况评分≥3分、C反应蛋白> 10 mg/L、DS分期Ⅲ级、ISS分期Ⅲ级是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及时发现并开展对症治疗,争取减轻患者的病痛,同时要增强其免疫力,减少发生肺部感染。

品管圈活动在ICU血液净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下载:31 浏览:183

陈帝贤 侯玉玲 方化静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ICU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 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90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QCC活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高磷血症、导管感染、穿刺部位渗血、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合作意识、协调沟通能力、解决问题及净化操作技能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开展QCC活动可提高ICU血液净化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