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抽油机减速器润滑剂的选用 下载:24 浏览:333

贾品元1 雷璐娟2 罗海强1 刘敏3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12期

摘要:
分析了抽油机减速器的结构特点、工作环境特征以及常用流体润滑剂CKC150、15W/40CD、HM100等产品的使用特点与不足,在此基础上系统讨论了抽油机减速器的摩擦、磨损特点、润滑特点以及对润滑剂的性能要求,探讨了润滑油和半流体润滑剂这两类抽油机减速器用润滑剂的质量规格、温度适应等级、黏度等级的选择依据和方法。指出半流体润滑剂是能够更好满足抽油机减速器长期野外作业特殊工况要求的润滑剂产品。

可控制产气量油气分离缓冲罐的应用 下载:82 浏览:483

田新民 孙支林 刘涛 杨孝刚 《中国设备》 2018年10期

摘要:
通过对集输系统的关键装置分离缓冲罐进油工艺流程进行改进,在不改变缓冲罐结构的前提下提出了解决缓冲罐油气分离量控制的方案,改变原有的油田缓冲罐伴生气集输及综合利用技术,为A油田稳产阶段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提高石油评价井低压易漏多油层段固井质量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42 浏览:310

谢建华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9期

摘要:
长庆油田评价井的主力油层上部还有多个低压易漏油层,用正常密度水泥固井会造成漏失;用低密度水泥封固由于水泥石胶结强度不高,无法对其进行后期评价,有可能造成潜在的油气资源被忽略。低密高强固井水泥浆体系将表面积比水泥颗粒大的超细外掺料颗粒镶嵌于水泥颗粒形成的空隙中,增加了浆体的堆积密度,也就是提高了水泥石的抗压强度及致密性;同时高效早强剂能促进水泥快速水化反应,激发减轻外掺料及超细材料的活性,提高水泥石强度。在评价井试验15口井,试验井段长度400~900 m,经变密度声幅测井证实,井段优质率超过88%,试验井优质率100%。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及实施 下载:80 浏览:426

王桂芳 崔亚莉 刘文娟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9期

摘要:
压力容器是具有爆炸性危险的特种设备。为确保压力容器产品制造质量安全可靠,结合企业实践,明确建立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的目的,阐述企业如何建立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及其实施要点,并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使企业取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苏里格南区块某井丛04井天然裂缝引起的严重漏失研究 下载:40 浏览:351

董易凡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4期

摘要:
井漏是钻井工程中常见的技术难题之一。在苏里格南区块存在着一些井漏的问题,某井丛04井发生的主力漏层在石千峰组的天然裂缝漏失。通过对该井处理措施及井下其他复杂情况的具体分析,旨在为今后的控制漏失工作提供经验和指导。结果表明:多样的堵漏材料选择和正确的堵漏措施的应用,重视次生井下事故的预防以及详尽的应急预案管理是成功应对天然裂缝严重漏失的基础。

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数字化气田设计与实现 下载:17 浏览:261

唐瑞志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3期

摘要:
介绍了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数字化油田系统。按照场站工艺流程和生产管理的要求,采用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手段,通过传感器、无源光通讯网络、SCADA控制系统、PKS操作软件等技术建立了一套覆盖整个公司天然气生产、处理全过程数字化系统,完成了数据采集、过程监控和动态分析,达到了强化安全、过程监控、节约人力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的。

油田稳流配水阀组注水流量计在线校准装置研制与应用 下载:81 浏览:417

朱荣军 郭绍忠 刘辉 郭小凡 杨筱珊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1期

摘要:
现阶段精细注水管理中,注水井场主要依靠注水流量计实现注水量的控制和准确计量,加强注水流量计校准工作是保障注水计量的基础。传统方法是采用离线标定装置校准,存在占用场地大、不易操作、作业区送检程序繁琐、校准周期长,影响生产等问题。介绍了流量计在线校准装置的研制和现场试验,该套装置校准准确、操作便捷、携带方便,解决了固定校准装置存在的弊端。

一种基于RBAR的高效速率自适应算法 下载:45 浏览:312

赵柏山1 李嘉欣1 陈瑜2 《无线电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在动态变化的无线信道环境下传输数据时,选择适当的传输速率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系统的性能,目前已经有多种速率自适应算法被提出。针对RBAR速率自适应算法需多次发送RTS/CTS控制帧浪费网络带宽这一缺点,提出一种改进速率自适应算法。改进后算法兼容IEEE802.11标准,通过监测系统吞吐量的变化,判断是否发送RTS/CTS帧更新传输速率,减少RTS/CTS控制帧的发送次数,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对系统吞吐量进行理论推导,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改进算法,可以通过减少RTS/CTS控制帧的发送次数提高系统吞吐量。

用于电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下载:80 浏览:439

任秦博1 王景平1 杨立2 李翔3 王学川4 《新材料》 2020年2期

摘要:
作为物联网的触角,传感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随着可穿戴行业的发展,电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在人体穿戴实时监测、机器人仿生皮肤、医学健康跟踪、运动肢体捕捉以及生产振动检测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是电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最常用的应变传感核心材料,具有柔性好、应变检测范围大以及成本低的优势。但现有的基于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传感器普遍存在迟滞明显、线性度低、导电网络稳定性差的缺点,此外对于某些复合材料在应变过程中的导电机理阐释也存在缺陷。因此,近年来诸多学者从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导电机理、不同导电填料的特性、聚合物本身特性以及不同的制备工艺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解释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方面,目前多采用渗流理论解释其导电过程。目前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所用的导电填料主要分为碳系导电填料和金属系导电填料两大类,由于碳系导电填料的导电稳定性好、价格低,是目前使用的主流。而目前使用的聚合物基体主要分为硅橡胶、天然橡胶以及聚氨酯三大类,硅橡胶主要用于小应变、高灵敏度传感器,天然橡胶主要用于大应变传感器。而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分为填充式、夹心式、吸附式三种,填充式的传感器应变范围较大,而夹心式和吸附式传感器应变范围相对较小。本文对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导电填料、聚合物基体以及不同制备工艺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展望了柔性应变传感用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今后可能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气田井场植被恢复区域植物种类优选研究 下载:82 浏览:496

同霄1,2 马国伟1,2 朱妍1,2 蒋继辉1,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7期

摘要:
植被恢复是油气田开发区域井场生态恢复的基本措施之一,植被恢复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恢复区域适种的植物种类。在调查苏里格气田井场周边乡土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归纳得到了影响井场植被恢复的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植物优选的层次结构模型,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构建判断矩阵,通过层次排序和一致性检验后,计算得到备选植物的适种程度排序,结果表明,沙蒿和赖草2种植物最适合苏里格气田井场种植。

苏里格气田气井最低经济可采储量评价图版 下载:43 浏览:461

尹涛 李志超 王俊 张波 但霞 《天然气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单井产量低,低产井比例已超过生产井数的60%,为了弄清气井开发效益现状和效益开发的界限,基于气井生产指标和实际财务数据,评价了不同井型的最低经济可采储量。通过静态法评价了单井经济极限产量,动态法评价单井内部收益率达到6.0%时预测对应气井年产气量,求取了不同井型的最低经济可采储量,回归建立了销售气价与最低经济可采储量关系图版。研究结果表明:①单井经济极限产量为静态瞬时值,随生产经营成本、销售气价以及开井时率的变化而变化;②若直井建井投资800万元/口、水平井2 400万元/口,反算达到内部基准收益率6.0%时,对应最低经济可采储量分别为1520×104m3、4 450×104m3;③所建立的销售气价与最低经济可采储量图版,可以指导气井效益预测和气田效益建产,若致密气补贴能达到0.2~0.3元/m3,预测气田中23.6%31.2%的Ⅲ类井将转为效益开发。

三嗪溶液脱硫新工艺在长庆气区的研究与实践 下载:65 浏览:22

薛岗 葛涛 杨恒远 蒋成银 郑欣 何蕾 冯波 《天然气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为了充分认识三嗪溶液脱硫应用机理,准确掌握三嗪溶液的硫容、最佳反应温度及适用的H2S浓度范围,为国内低潜流量天然气脱硫技术提供有益参考,以在长庆气区苏里格气田低潜流量天然气井场和站场进行的三嗪溶液脱硫试验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小试、井场和站场3种新型液体脱硫装置中的应用,分析了三嗪溶液的现场脱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三嗪溶液脱硫具有硫容高、脱硫迅速、无需再生、脱硫产物无毒、可直接回注地层等优点,在国内低潜流量天然气脱硫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②研发了小试装置测试了8种不同配方三嗪溶液的硫容,研发了井场和站场三嗪液体脱硫装置,现场应用效果较好;③三嗪溶液脱硫工艺作为一种新型的脱硫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苏里格气田边远下古生界气井及集气站的低潜流量天然气脱硫,随着应用逐渐规模化以及配方技术进步,其成本逐步降低、硫容逐步提高,未来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宽。

致密砂岩储层“四性”特征及有效厚度下限值的确定——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山1段为例 下载:68 浏览:471

叶超 刘宏义 李传浩 高伟 李庆峰 潘乃豪 《天然气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要:下二叠统山西组1段(以下简称"山1段")气藏为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的主力气藏,为了研究山1段储层的岩性特征、物性特征、电性特征及含气性特征,即"四性"特征,明确"四性"关系,深化气藏地质认识,确定储层有效厚度下限值,为优化试气层段及储层改造参数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开发效果。以岩心分析资料、岩心孔隙度、岩心渗透率、测井参数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高压压汞法、密闭取心法、核磁共振实验法等手段,通过孔隙度—渗透率交会、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储层的"四性"特征并指出了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山1段含气储层岩性为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②电性参数下限值分别为电阻率30Ω·m,声波时差206μs/m,密度2.59 g/cm3,泥质含量15%;③物性下限值分别为渗透率0.36 mD,孔隙度4.1%,含气饱和度46%。结论认为:①山1段砂岩物性较差,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②"四性"特征相互关联,岩性特征是"四性"特征的基础,决定了储层的电性、物性及含气性特征;③对建立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解释模型分别进行验证,精度高,取值合理;④以确定的储层有效厚度下限值预测试气结果,与实际结果对比验证,符合率高,能满足开发需求;⑤目前陇东地区天然气处于开发初期,物性下限值对于储层改造参数的确定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开发进度及时调整优化。

油价波动背景下石油企业的财务绩效分析 下载:55 浏览:426

何茜 郭艳妮 张凡勇 朱明治 《天然气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为有效规避油价风险、提升石油企业财务绩效、增强石油企业的竞争力,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采用2008-2017十年间国际油价以及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利润数据,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企业整体利润,以及其勘探与生产和炼化板块的利润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从企业整体利润看,石油企业的利润与原有价格的走势基本一致,相对平稳且合理的国际油价有助于石油企业的利润表现;②从上下游板块来看,低油价容易导致勘探与生产板块的利润风险,高油价容易导致炼化板块的利润风险,80~90美元/桶的国际油价是国内炼化板块的一个大致的盈亏平衡区间。结论认为:国内石油企业需要通过加强勘探与生产板块的成本费用管控降低油气操作成本,通过集约发展炼化产业提高炼化产业竞争力,加大国际石油勘探与开发的合作保障原油供给以及通过加强销售能力降低销售成本从而提升销售盈利能力。

两级同步回转压缩机排水采气技术应用研究 下载:73 浏览:392

刘鹏超1 贺宇晖2 王志刚3 《石油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苏里格气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出现气井携液能力下降、井筒积液排出困难现象,导致复产稳产难度大的问题,严重影响气井正常生产。结合同步回转压缩机气液混输的特点,采取两级增压,对积液井实施连续气举、增大生产压差、排出井筒积液的排水采气工艺;以气井流入、流出曲线为基础,分析了排水采气机理;分析了气井在压缩机连续气举工艺下的生产数据,从增产效果、适用性、经济性及同类工艺对比四个方面进行了工艺评价;提出了压缩机装置以"高压力、大排量、高度集成"的思路继续优化发展的建议。研究结果对苏里格气田中后期稳产提供了有效思路。

环保型类无机钻井液体系研究及应用 下载:76 浏览:292

董宏伟1,2 段志峰1,3 王勇强1,2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以无机提黏剂G339为主剂,通过优选其他添加剂,研制出环保型类无机钻井液体系。室内实验结果表明,API滤失量小于4 m L,一次回收率达92.80%,二次回收率达90.24%,体系的岩心膨胀率16 h后达22.91%,体系COD值1 526 mg/L,BOD5值120 mg/L,EC50值36 000 mg/L。现场应用2口井,结果表明,该钻井液抑制地层造浆能力强,2口井的平均井径扩大率分别为6.26%和9.92%,摩阻扭矩大幅降低,Kf值达0.078 7。该钻井液体系对实现苏里格区块的清洁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地面采油设备的节能管理与优化探究 下载:42 浏览:487

张亮1 李霞2 耿丹凤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5年2期

摘要:
我国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并且石油资源作为非常宝贵的能源,目前我国的石油资源正面临着资源匮乏的状态,因此针对油田企业来讲,需要重视石油的开采问题,合理利用节约措施,加强对采油设备的管理工作,逐步实现采油设备的节能化管理,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能够节约更多的石油资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油田电力故障抢修路径方法研究 下载:89 浏览:901

王军1 刘海鹏2 鲁明2 《电力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随中国经济急剧增长的步伐,电网的规模持续扩张,其结构愈加复杂,因此对于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人们有了更高的期望。为了提升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以及电压合格率,有必要加强对设备的细致维护和检查,以便及时识别并消除潜在风险,从而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并减少停电时间,以便确保用户能够正常使用电力。因此,制定出科学且合适的计划以及组织开展各类修理活动成为了关键的研究议题。在油田的电力系统操作过程当中,任何出现的问题都可能造成电力网络的完全失效。

油田输配电系统电力节能降耗管理研究 下载:85 浏览:871

鲁明1 王军2 刘海鹏1 《电力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在新时代不断进步的情境中,伴随着目前社会经济的稳健增长,我国油田输配电系统的管理品质也经历了空前的提升和拓展。电力输送配电系统主要承担电能的分发和传输任务,由于输电路径的差异性,其电压级别和电力路线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电力消耗量的不同。所以,在油田输配电的系统中,节能和减少消耗应当是我们当前研究的核心议题。

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研究 下载:84 浏览:838

夏杰 《电力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随着光伏发电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电网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一方面,光伏发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可能导致电网负荷的不稳定,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可能导致电网在某些时段出现功率缺额,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因此,开展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研究,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