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2型糖尿病早期“新病入络”病机探微 下载:81 浏览:512

于博睿1 柳红芳1 杜青1 南茜2 郭燕1 《当代中医药》 2020年7期

摘要:
近年来发现,中医通络疗法不仅对2型糖尿病后期并发症阶段有效,在疾病早期亦展现良好疗效。通过分析"新病入络"与2型糖尿病早期病机的相关性,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中早期高血糖即存在胰腺微血管病变的认识,提出"新病入络"是2型糖尿病早期病机之一。认为在2型糖尿病早期治疗中以"通络"为总则,应对证灵活选用补益通络、清热通络、活血开郁通络、祛湿通络之法。

针刺联合滋阴活血通络方对非增殖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细胞因子VEGF、IGF-1的作用 下载:33 浏览:260

郭海叶1 陶钧2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滋阴活血通络方对非增殖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非增殖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滋阴活血通络方,观察组6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检测治疗前后患者VEGF、IGF-1、视力、黄斑中央区厚度(CMT),评价中医证候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EGF、IGF-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CMT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85%,61/65)高于对照组(81.54%,5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滋阴活血通络方治疗非增殖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视力,改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IGF-1水平密切相关。

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62 浏览:464

张雪梅 撒志梅 孙莹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7月至2021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模式,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及空腹血糖和饭后两小时血糖情况、护理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非常满意度、护理总满意度、护理完全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有效性,保障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能够实现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有效控制,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下载:325 浏览:3667

庞京萍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研究期内择取140例患者(中老年2型糖尿病,2020.3-2022.3)作为观察对象,利用双能X线法对患者的骨密度展开测定,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分组,存在骨质疏松者纳入至骨质疏松组(n=65),非骨质疏松患者则纳入至非骨质疏松组(n=75)。对以上患者的病历资料、临床检验指标水平展开分析,统计各项指标的差异,就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开展回归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组患者的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体质量、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均低于对照组,P<0.05;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病程、患者体质量以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同骨质疏松发生和发展之间有密切关联。结论:导致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主要因素为病程、体质量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

半夏泻心汤对过氧化氢叔丁醇诱导的MIN6细胞凋亡及PI3K/AKT/FOXO1信号通路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498

杜立娟1 孙敏2 谈钰濛1 史丽伟1 杨亚男3 张美珍1 张月颖1 郭赫3 徐翔3 韩旭3 倪青1 《当代中医药》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MIN6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利拉鲁肽组及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0.25、0.5、1.0mg/ml浓度的半夏泻心汤10μl预预处理12h,利拉鲁肽组加入0.18μg/ml利拉鲁肽注射液10μl处理12h。半夏泻心汤各剂量组、利拉鲁肽组和模型组用过氧化氢叔丁醇(TBHP)孵育4h建立细胞凋亡模型,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抑制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叉头转录因子1(FOXO1)、磷酸化叉头转录因子1(p-FOXO1)及P2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对MIN6细胞凋亡的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利拉鲁肽组及半夏泻心汤中、高剂量组凋亡抑制率均降低(P<0.05);各干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AKT/AKT、p-FOXO1/FOXO1表达明显下调,P27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除半夏泻心汤低剂量组p-FOXO1/FOXO1外,利拉鲁肽组及半夏泻心汤各剂量组p-AKT/AKT、p-FOXO1/FOXO1表达均明显上调,P27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与半夏泻心汤高剂量组比较,利拉鲁肽组、半夏泻心汤中剂量组p-FOXO1/FOXO1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半夏泻心汤低剂量组比较,半夏泻心汤中、高剂量组及利拉鲁肽组P27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可显著抑制MIN6胰岛β细胞的凋亡而发挥防治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以高剂量效果更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FOXO1信号通路,从而调节相关蛋白表达。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下载:230 浏览:3230

程向丽 张辉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在二甲双胍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联合用药的价值。方法 研究病例选取在本院确诊医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共80例,纳入时间从2020年2月开始,截止到2022年2月。将全体患者分为两组,主要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其中采取单纯二甲双胍治疗的40例患者归在对照组内,将在二甲双胍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联合用药的40例患者归在观察组内。从血糖水平、胰岛功能、不良症状、治疗效果各方面来评价2组患者的效果差异。结果 治疗之后,2组研究病例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都要较同组治疗前有着更为明显的降低(P<0.05);而2组之间对比观察组要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治疗之后,2组研究病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都要较同组治疗前有着更为明显的改善(P<0.05);而2组之间对比观察组HOMA-IR要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HOMA-β要较对照组上升更显著(P<0.05)。2组研究病例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提高更加明显(P<0.05)。2组研究病例不良症状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相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 在二甲双胍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联合用药,可以更有效的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促进胰岛功能改善,减少不良症状发生,疗效比较理想,值得临床在此类患者中大力开展。

基于数据挖掘的健脾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与规律分析 下载:66 浏览:484

安文蓉1 徐云生2 黄延芹3 《中国中医药》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健脾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数据分析,以探讨与总结健脾消渴方治疗T2DM的特点及规律。方法收集健脾消渴方治疗T2DM的689份病例,将其录入到名老中医网中,运用"种子概念"方法对症状信息进行自动化提取,利用统计功能对其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健脾消渴方治疗的T2DM中,症状复杂多变,以口渴、乏力、多尿、肢体麻木、消瘦症状最常见;用药频率较高的前三位是生黄芪、天花粉、黄连,分别占92.4%、83.5%、75.4%;四气以寒性、温性药为主,分别占41%、32%;五味以甘味药、苦味药、辛味药为主,分别占34.60%、32.70%、17.30%,性味合参,寒温并用,甘苦并用;发病年龄以中老年人居多,50~60岁年龄段占比最高,达35.23%;病程较长,以5~10年者最多,占35.10%。结论健脾消渴方以健脾益气,清热活血为治疗大法,主治"气阴两虚,热瘀互结"型T2DM。

加味参芪复方治疗初诊脾虚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下载:86 浏览:439

张愿1 谢红艳2 周琳悦1 田苑1 谢春光2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参芪复方治疗初诊脾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血糖、血脂及平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戒烟等。同时治疗组予以中药加味参芪复方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予以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850 mg/d,两组观察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空腹(FPG)及餐后2 h葡萄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变化情况,分析加味参芪复方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FPG、2 hPBG及HbA1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PBG及HbA1c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下载:35 浏览:367

李慧 刘欢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M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T2M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胰岛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DPN、A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MD可显著改善糖脂代谢异常,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患者差异lncRNA的筛选及分析 下载:89 浏览:512

张技1 韩玉萍1 罗梅2 《当代中医药》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找出与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发生、发展相关的lncRNA,并探讨其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ncRNA/mRNA芯片对6例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患者和4例健康成人外周血进行基因表达谱检测,两组数据对比得到差异lncRNA,再对差异lncRNA进行靶基因的预测,并将靶基因与差异mRNA联合分析,从中找出可能与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发病相关的lncRNA。结果筛选出差异lncRNA 275条,其中上调lncRNA数为217条,下调lncRNA数为58条。采用顺式调控预测,相关的差异lncRNA有161条;采用反式调控预测,相关的差异lncRNA有107条。在与差异mRNA数据中对比发现,靶基因表达水平有改变的lncRNA 7条。结论 lncRNA AF116618、HMlincRNA880与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的发生、发展可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作为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新的诊断标志物和药物靶点的可能。

在STEP基础上联合慢病管理APP的延续护理对中青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及效果评价 下载:132 浏览:1306

刘洁  刘溪  张毅  张燕燕 王希波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在STEP(结构化治疗与教育)基础上联合慢病管理APP的延续护理对中青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诸城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中青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44例实施传统电话随访、门诊血糖管理 ,试验组44例在传统电话随访、门诊血糖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慢病管理APP的延续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对比两组相关数据。结果: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BMI、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改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高,低血糖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STEP基础上联合慢病管理APP的延续护理较常规糖尿病管理方法具有显著优势,可以更好的帮助中青2型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并降低血糖的发生率 。

基于叙事护理改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痛苦的效果研究 下载:145 浏览:1490

宋君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8期

摘要:
探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叙事护理对其胰岛素注射痛苦的影响。方法 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我社区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日常护理的区别将患者分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者分在参照组,另外接受叙事护理的50例患者分在研究组,观察护理效果,总计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胰岛素注射痛苦评分、胰岛素抵抗评分等数据,对比两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护理后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胰岛素注射痛苦评分及胰岛素抵抗评分护理后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叙事护理后,患者血糖水平平稳,很大程度减轻胰岛素注射带来的痛苦,并缓解患者对胰岛素抵抗,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理想,建议推广应用。

阿托伐他汀钙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3 浏览:250

陈君蓉 王鹏 李宝芸 杨凤玲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LDL-C、HDL-C、FPG、PPG、HbA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HDL-C水平均改善,且TC、TG、LDL-C、HDL-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心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11.67%,低于对照组的31.67%(P<0.05)。结论在T2DM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中,应用阿托伐汀钙可有效控制患者血脂水平,降低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社区药学指导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25 浏览:2593

罗雯璐1 丁小兵2 《老龄研究进展》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社区药学指导对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择取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间接诊的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参与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诊疗模式,观察组在常规诊疗模式的基础上予社区药学指导并进行为期3个月的干预。比较观察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PBG)的变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BG,2 hPBG,HbA1c,SBP均高于对照组、DB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进行药学指导,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化学发光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与C肽水平的临床诊断价值 下载:29 浏览:616

张静 《应用化学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探讨观察化学发光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与C肽水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选取医院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设为疾病组与健康组;两组患者均按照研究要求提供血样,两组患者的血样均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统计疾病组、健康组患者的血清胰岛素、血清C肽水平。结果:疾病组的血清胰岛素、血清C肽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清胰岛素、血清C肽两项指标时应用化学发光法,检出结果更可靠,检查耗时更短,值得临床推广。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下载:25 浏览:275

张虹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1,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和对照组(n=51,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BG、2 h PG、HbA1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其不仅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而且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胰岛素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下载:168 浏览:1773

​陆娴英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2期

摘要:
针对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结合有氧运动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近三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共70例,采用时间分段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都为35例。前者行胰岛素结合有氧运动康复手段,后者行常规胰岛素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血糖与血脂水平、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应用胰岛素结合有氧运动的研究组各项数据指标都要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实施胰岛素干预治疗外,还需要搭配有氧运动,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对比分析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差异性研究 下载:169 浏览:1756

陶文平 程枭 袁丽娟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1期

摘要:
本文分别采用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方式,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护理效果。方法:将2020年2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92例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循证护理,对两组间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χ²=4.3895,P=0.036),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χ²=6.0348,P=0.014)。结论: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能够提升了老年T2DM患者的护理效率,帮助患者持续稳定地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得到了患者家属的好评,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凝血-纤溶及相关生化检测对2型糖尿病并发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下载:81 浏览:817

柳娜 《诊断医学》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 围绕2型糖尿病(DM)并发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凝血-纤溶及相关生化检测进行诊断,评定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在特定时间内(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2型DM患者(64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依据有无肾病将其分为A组(2型DM无肾病患者,22例)、B组(2型DM肾病患者,42例);另在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28例,将其当作C组。就三组血脂水平、血清蛋白质脂蛋白(a)[Lp(a)]及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imer)等凝血纤溶指标进行对比。多因素分析2型DM患者发生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2型DM肾病患者与凝血纤溶、Lp(a)之间关系开展相关性分析。结果 A、B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都较C组高(P<0.05);A组的载脂蛋白B(ApoB)及B组的载脂蛋白A(ApoA)都较C组高(P<0.05)。B组的D-Dimer、Lp(a)、Fg水平都较A组、C组高(P<0.05)。Fg、Lp(a)都是2型DM肾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2型DM肾病患者的凝血纤溶指标与Lp(a)之间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 通过检测凝血纤溶指标及Lp(a)对2型DM肾病实施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当作首选临床检测指标。

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下载:113 浏览:1673

韩金玲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我们选取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采用对比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标准的2型糖尿病管理和心脑血管病辅助治疗,对照组只接受2型糖尿病管理。我们记录了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用药情况、血糖控制水平、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其他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治疗组中,与对照组相比,血糖控制水平更好,并且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治疗组患者的心脑血管病进展程度也较对照组缓慢。此外,在治疗组中观察到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结论:本研究表明,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在标准的2型糖尿病管理基础上进行心脑血管病辅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血糖控制水平,并提高生活质量。因此,针对这一患者群体的综合治疗策略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我们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些发现,并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