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新冠肺炎诊治及预后中的意义 下载:211 浏览:2442

胡航 刘忠祥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发现新冠病毒心肌损伤标志物,为治疗和预后提供和科学的理论依据,新型肺炎确诊或者疑似患者中,出现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超过第99个百分位上限,且无心肌缺血的临床证据以及可伴有心脏生成的肽类激素物质氨基末端前脑利钠肽水平升高,对此我们做了关于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新冠肺炎中治疗及预后的临床研究。

心肺脑复苏抢救用于急诊内科的临床研究 下载:299 浏览:3506

兰小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心肺脑复苏抢救用于急诊内科的临床研究。方法:将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6月收治的53例急诊内科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实行心肺脑复苏抢救,记录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显著提高,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往常也缩短了不少。结论:联合将心肺脑复苏应用于急诊内科,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可在急诊内科抢救方面推广使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的临床分析 下载:362 浏览:3939

张浩 庞剑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呼吸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 从呼吸科抽取患者39例为研究组,采用抑郁评分量表(SDS)、焦虑评分量表(SA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SDS及SAS均显示研究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女性高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越易产生焦虑、抑郁;(2)SCL-90测评显示,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9个因子上高于正常成人常模(P<0.05)。结论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呼吸科住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下载:233 浏览:2527

黄亚兰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80例儿科肺炎患儿,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部炎症因子监测值、肺功能指标、满意度、肺炎相关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肺部炎症因子监测值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肺炎相关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肺炎患儿采取优质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和预后,缩短康复时间,减少护患纠纷,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干预策略 下载:188 浏览:3778

蒙燕 文冬香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被列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患者心理上难以接受。本文重在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确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针对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出相关的干预策略,以减少疫情带来的心理损害。

联合用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下载:99 浏览:1019

刘然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本研究针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开展联合用药治疗方案,并对病症管理效果进行评估。通过观察联合用药对病人神经痛症状的影响及药物对肺功能的改善情况,评价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对药物副作用及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进行了细致监测,分析联合用药对神经痛缓解及神经功能改善的作用。结果表明,该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减轻神经痛症状,并对改善肺功能有积极影响,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可控,展示出较高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本研究的结论对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神经痛提供了新的方案和思路。

研究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策略 下载:114 浏览:1110

易敏明 《肿瘤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策略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1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81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检测结束之后对比肺癌患者与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在肿瘤标志物指标(如CEA、CYFRA21-1、NSE等)上的差异,观察肺肿瘤标志物诊断方式及诊断效能,并观察肺癌患者和良性肺部疾病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差异,以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果。结果:肺癌组的CEA、CYFRA21-1、NSE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肺部疾病组(P<0.05)。讨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肺癌的重要手段。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机会。

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患者负性情绪管理对策 下载:366 浏览:3862

张弟云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新冠肺炎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引起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肺炎,患者以发热、乏力和干咳等为主要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相关研究显示多数患者的预后良好,但因为该病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治疗,患者多会出现惶恐不安、愤怒发泄、担忧过滤、孤独寂寞和恐惧死亡等负性情绪,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情绪会影响其治疗的依从性,也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现将此类患者在隔离病房的负性情绪管理的对策进行相关阐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情期间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护理策略及防控措施 下载:298 浏览:3400

陈立平 袁芝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先心介入手术患儿的护理策略,对病人管理,收治病人,术前评估,术中防护,术后指导,出院随访指导等一系列的针性的护理策略,护理人员必须将每一个细节充分完成,加强对护理质量与安全的重视,在多方面发展护理风险的防控。

探究优质护理在防治肺部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应用效果 下载:112 浏览:1120

刘宇超 《肿瘤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防治肺部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48例肺部肿瘤患者,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24例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24例,运用优质护理,两组护理后观察临床效果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部肿瘤患者运用优质护理,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该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桔梗皂苷-D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下载:118 浏览:1158

陈婷 付雨欣 马秀丽 张梓函 姜欣铭 《肿瘤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桔梗皂苷-D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经研究发现桔梗皂苷-D对肺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新生儿肺炎初愈的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下载:256 浏览:2781

罗丹 傅洪梅(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8期

摘要:
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因新生儿抵抗力差、支气管组织发育不够成熟,若吸入污染的羊水便会遭到病毒和细菌的入侵,极易引发肺炎,严重还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肺炎会伴随咳嗽、发热等症状,不仅会影响患儿的睡眠质量,还会对患儿的心肺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患儿在发病第一时间需及时接受治疗,帮助患儿早日恢复健康。但尽管许多患儿在发病第一时间接受治疗且达到出院标准,也还会因抵抗力弱等原因导致患儿出院后病情反复发作,因此,作为患儿家长,学会正确的家庭护理至关重要。家庭护理的不当会导致患儿病情复发,若家长不加强重视,还会为患儿留下后遗症,影响患儿的健康。对于肺炎初愈的新生儿而言,家庭护理是决定患儿疾病是否恶化、预后效果是否有效的关键。良好的家庭护理需要患儿家长具备丰富的家庭护理常识和较强的判断能力,结合患儿的异常表现做出相应的判断,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患儿的预后效果。那么,如何给予患儿健康、正确的家庭护理呢?在家庭护理期间又该注意哪些事项?本文将带您一起探讨新生儿肺炎初愈家庭护理的要点、方法和注意事项。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原因及处理对策 下载:322 浏览:3913

王燕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其已经成为了国际极为关注的突发性质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已经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到了乙类传染病之中并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操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极为迅速的传播力,且涉及范围广泛、传染性极强,又没有特异性治疗措施,因此,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同时也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性;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在面对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同时还承担着面对疫情的心理压力,此次研究采用文字阐述的形式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原因及处理对策进行综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理特点探析及护理对策 下载:323 浏览:3466

周玉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心理特点有哪些,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5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在将摸球法作为依据完成分组,其中名称为对照组中,病例数为28例,名称为试验组中,病例数为28例。对照组给予的是传统护理模式,试验组则是在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后,给予心理护理模式,比较的为心理状况的差别。结果:两个组别的患者,在护理以后,都要比护理以前的SAS评分、SDS评分低,组间进行对比以后,试验组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即P<0.05。结论: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变化,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既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改变,还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效果。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Ⅰ期心肺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294 浏览:3479

熊燕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开展Ⅰ期心肺康复护理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是6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Ⅰ期心肺康复护理。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数据对比,观察组明显改善了LVED、VQ2max,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开展Ⅰ期心肺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新冠肺炎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下载:350 浏览:3927

王梅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新冠肺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鄂州中心医院感染科2020年2月2日至2020年2月25日期间收治的18例新冠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护士在其治疗的同时给予其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1个月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9.46±5.43)分、(58.76±5.14)分,护理后1个月,患者的评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SAS、SDS评分分别为(43.10±3.46)分、(40.35±3.22)分,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冠肺炎患者多存在不良心理问题,临床要在其治疗期间给予其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以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使其树立康复的信心,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新生儿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274 浏览:2569

张鸣明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7期

摘要:
对新生儿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进行探究,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200例新生儿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新生儿进行外周血培养或者气管内分泌物培养,进而分析新生儿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药敏结果,总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00例新生儿中,有13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6.5%,共培养17株病原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2株,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5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他唑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糖肽类和利奈唑胺抗菌药物较敏感。经过多因素分析法,认为出生体重小于2500g、胎龄小于37周、住院时间大于等于7天、机械通气、营养不良、侵入性操作、窒息等是新生儿肺部感染病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 论:新生儿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导致新生儿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是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和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营养不良及窒息等因素有关,需要给予新生儿更多的关注,以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

全面护理对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评价 下载:98 浏览:1201

王玉梅 王惠頔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评价全面护理对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于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患者,选取时间从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随机将患者分成参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给予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施行全面护理。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及发生率。结果:于干预前,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2组患者的FEV1、FEV1 /FVC水平均较干预前得到改善,其中观察组的FEV1、FEV1 /FVC水平改善程度均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几率相较于参照组的低,统计学差异具有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应用全面护理,可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误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几率,效果明显。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联合常规治疗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195 浏览:984

​黄小林 《电路系统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探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简称“激光治疗”)联合常规治疗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4月到2024年1月在医院诊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分为激光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激光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激光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7d,评价效果。结果:激光组的患者咳嗽咳痰缓解时间、喘息缓解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7d后FEV1与FEV1/FVC值都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激光组治疗7d后的FEV1、FEV1/FV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d激光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5.00%,激光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光治疗联合常规治疗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促进症状缓解,改善患者肺功能。

布地奈德辅助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下载:241 浏览:2392

郭祥丽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分析布地奈德辅助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行肺表面活性物质为主要治疗药物,研究组此基础上实行布地奈德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状况。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pH值、PCO2、IO三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患儿pH值、IO值高于对照组,PCO2值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组布地奈德辅助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更优,患儿的呼吸功能获得改善,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更少,药物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