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对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思考 下载:75 浏览:486

赵红亮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4期

摘要: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对这一学习方式从理论到实践应用都保持清醒的认知,同时力避误区并开拓进取。惟有如此,才能有效发挥这一学习方式的重要作用,从而达成教学目的。

艺术感觉的培养策略初探 下载:82 浏览:498

张玉彬1 徐海春2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1期

摘要:
现阶段高中美术课堂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增强学生的艺术体验,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欣赏并理解艺术作品,掌握绘画技能。为此,依据多年高中美术的教学经验,提出游戏策略、模仿策略和再现策略,以期达到提高学生艺术感觉,增强学生的艺术体验,优化教学的目标。

中美两国教育中对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差异研究 下载:61 浏览:414

王薇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问题解决能力是中美两国数学教育中的核心能力,但中美两国在其内涵、重点及要求上存在差异。中国于1978年首次提出问题解决能力,近年来逐渐对其加以重视;美国历来重视问题解决能力,将其视为数学能力培养的核心。中美两国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等培养重点上存在相同之处。中国在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时,应明确数学知识技能与问题解决的双向关系,设计好"问题",建立起方法之间的知识联系,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意识。

中美高校师德制度建设的历程与特点比较 下载:45 浏览:400

王凌超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2期

摘要:
师德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也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实践。在社会快速转型发展的新时期,高校师德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高校的师德建设也应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而不断改进。美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相对发达的国家之一,重视高校师德的制度建设,教师专业伦理水平也普遍较高。从师德制度建设的角度出发,通过比较中美两国高校师德在制度建设上的历程与特点,借鉴美国师德制度建设的经验,反思我国高校师德制度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以促进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中美中小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发展的差异研究 下载:71 浏览:449

周少娜1 BaoLei2 陈佐满3 何雨泽1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选取8549名中美小学五年级到高三学生为被测试者,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Lawson教授团队开发的LCTSR测试量表为研究工具,对中美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发展以及各维度的表现进行差异性研究。研究发现:(1)中美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的总体水平不高,但随着年级增加均呈增长趋势;(2)在科学推理能力发展速度上,中国低年级学生远落后于美国低年级学生,但到初高中阶段,中国学生赶上并超过美国学生;(3)在科学推理能力的不同维度上,美国三个年段学生在概率推理水平均保持明显优势,而中国学生在守恒推理和比例推理显著优于美国学生。

美国小学语文课堂案例分析 下载:83 浏览:446

高欣欣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小学一堂日常语文课的教学实录,对比中国的课堂教学以及教学理念的诸多差异,以从中美教育的差异中获得一定的启示,体会创新的教育理念与课堂对学生的深刻影响。

中国写意画在初中美术课中的实践探索 下载:13 浏览:169

刘宝玉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1期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国写意画在初中美术课中的实践意义与价值。通过分析中国写意画的独特魅力及其对学生审美素养、创造力和民族认同感的积极影响,阐述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引入中国写意画的重要性。同时,剖析了中国写意画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让学生领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民族自信和民族认同感,为中小学美育发展贡献力量。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美学鉴赏力的提升研究 下载:22 浏览:502

樊毅璇 《中文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有意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这对其未来发展和成长来讲有着重要影响。而文言文属于语文教学核心内容,其中蕴含大量优美词句和情境,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场所。本文将从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美学鉴赏力提升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魅力。

“中国海洋安全的现状与前景展望”笔谈 下载:66 浏览:405

胡波1 张良福2 吴士存3 朱锋4 李卫海5 金永明6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2期

摘要:
在中国的和平发展进程中,中美两国间的战略竞争是必然的产物,但中美战略竞争主要在海空竞技场、能力和利益的非对称、博弈环境的透明化、战略文化差异和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等方面具有特殊性。中美在安全领域的竞争场域之一为南海区域的南海问题,美国不仅改变了先前针对南海问题的中立政策,已由有限介入转为积极介入甚至干预,并采用多种手段包括政治外交、安全机制等予以遏制,南海问题呈现国际化、军事化、集团化和规则化、法律化等特点。为维护中国海洋权益包括南海权益,我国通过正常立法程序,制定和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以规范涉外维权执法机构中国海警局的职权,确保国家的海洋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海洋资源约束与海洋经济增长—基于中美经验的比较 下载:35 浏览:344

王舒鸿1 卢彬彬2 《中国海洋学报》 2021年3期

摘要:
为了比较中美两国海洋资源对海洋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利用中国11个沿海省份和美国30个沿海地区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并将海洋的资本、劳动力和科技投入作为影响海洋资源和经济增长的门槛变量建立门槛回归模型。研究表明,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海洋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不存在资本投入的门槛效应,随着资本投入的增加,海洋经济呈现出正向发展的趋势;美国海洋资源对于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存在劳动力投入的门槛效应,而中国在不同的劳动力水平下,两者呈现出倒"U"型变化趋势;海洋资源对于中美两国经济增长均存在科技投入的门槛效应,两国变化趋势保持一致,随着科技投入的增加,海洋资源对于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呈现出先大后小的发展规律。基于以上分析,中国应增加海洋资本投入、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发展、重视海洋人才的培养、重视海洋科技的创新等来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从而促进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美国海军“策士”对“航行自由计划”正当性的论证及其影响—以美国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动”为例 下载:38 浏览:363

曲升 《中国海洋学报》 2021年3期

摘要:
在对"航行自由计划"正当性进行论证的美国政学界,以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为"大本营"的一批海军"策士"堪称中坚力量。他们在充分肯定"航行自由行动"挑战"过度海洋主张"效果的基础上,从自由国际主义和现实主义两条路径论证"航行自由计划"的合法性和必要性,造成了"航行自由计划"有效而正当的压倒性舆论,并在推动特朗普政府南海"航行自由行动"升级转型、服务于美国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方面,发挥了"智囊"作用。出于狭隘的国家利益和部门利益动机,他们的论证和划策以美国为中心,忽视他国观点和利益,难称客观中立。他们诉诸《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入乎其内"却不能"出乎其外",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进一步限制航行自由、特别是限制海洋军事活动的国际海洋法发展大趋势,其策论不无把美国带向与这一潮流背道而驰的可能性。

中美在南海-北极立场的对比研究 下载:38 浏览:385

郭培 清邹琪 《中国海洋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中国反对美国在南海以维护"航行自由"为名义开展抵近军事调查活动,并介入南海领土争端。同时中国作为域外国家则积极开展北极航行,这一"反差"被美国政界和学界指责为"双重标准"。本文总结了两国政界、学界在南海-北极问题上关于航行自由、渔业、专属经济区科学调查、投资以及"南海仲裁案"认识上的差异,认为美国在南海和北极实施双重标准,插手南海主权争端缺乏法理依据,南海北极在地理环境、国际法、地缘政治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南海无法复制北极治理模式而成立"南海理事会"。

中考背景下初中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28 浏览:301

廖碧莹 《当代中文学刊》 2025年1期

摘要:
在中考背景下,初中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乎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探索适合初中生特点的美术鉴赏教学策略,对于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中考背景,对提升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吸收促进剂在口服制剂中增强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作用 下载:34 浏览:1557

王承军 《生物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吸收促进剂在口服制剂中增强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作用背景主要源于口服药物吸收的挑战和局限性。口服给药作为最常用、最方便的给药途径,其生物利用度直接影响到药物在体内的疗效。然而,许多药物由于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以及生物膜通透性的限制,难以通过胃肠道黏膜被有效吸收,从而降低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本文探讨了吸收促进剂在口服制剂中如何有效增强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跨学科视阈下美术元素与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下载:75 浏览:763

颜燕华 《中文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语文学科与美术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跨学科视阈关联这些联系,成为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方向。“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方面有效拓展教学资源地融入到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打破单学科壁垒,拓展语文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古诗文素养,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老龄患者膝/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及抗凝治疗 下载:179 浏览:1892

胡剑锋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老龄患者膝/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及抗凝治疗。方法本次实验主要是分析84例老龄患者膝/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段的差异性,分组实验,平均分为两组,每组病人为42人,实验时间时间为最早从2020.2开始,最晚到2022.6月结束,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为对比组,采用利伐沙班的为试验组。实验结果分析主要根据病人对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和利伐沙班的并发症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病人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针对不同的治疗手段结果显示,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病人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较大(P<0.05),试验组优。结论在膝关节/髋替换手术中,甘油三酯可能会增加,利伐沙班较达肝素钠对凝血指标的作用在24小时内更为明显。

浅谈高中美术专业教师如何指导艺术生数学高考复习策略 下载:39 浏览:1575

叶剑龙 《当代艺术》 2025年4期

摘要:
艺术生在高三阶段的文化课学习时间较少,前期要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与训练,还要进行外出统考、单招考试等事宜,等专业考试结束后,往往就剩下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复习。这对艺术生的复习造成了一定的挑战,多数学生出现难以进入复习状态、学习无从下手等情况。作为班主任兼美术教师,在此情形下要积极调整学生状态,帮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与文化课老师共同建立起针对强的复习策略,编写相关校本教材,进而最大限度提升艺术生文化成绩。本文以数学高考复习为例,针对高中美术专业教师如何指导艺术生数学高考复习策略进行分析。

浅探初中美术课程中书画装裱策略 下载:92 浏览:934

许青青 《国学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书画装裱课程给美术教师带来新的教学体验。书画装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对场地、工具、材料、流程都有比较专业的要求,通过调查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很多积极上进的美术老师想开展这方面的课程,但是不知从何下手,书画装裱在初中美术课程中探索研究给一线的美术老师提供了新的思路,促使了教师态度上的转变。教师在设计、进行书画装裱的课程中,也得到了专业的成长。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走访调查书画装裱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书画装裱在初中美术课程中的实施策略。

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美术国画教学及实践探究 下载:76 浏览:900

​李宁 《国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为了进一步强化初中美术国画教学对学生的教育意义,着力针对初中学生的五育并举,文章提出,初中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对国画的理解和感悟;丰富小组合作方法的应用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评价,使评价多样化,优化教学模式,构建初中美术高效课堂。

浅谈在初中美术课程中融入国画教学的策略 下载:41 浏览:490

彭利莉 《国学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国画是我国传统美术史上的主流内容,在世界美术体系中也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而我国文人墨客不仅非常关注画面的协调感与线条的流畅性,也非常讲究画作的意境,时常采用借物寓意、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创作人物画、山水画、花鸟鱼虫画等等,笔墨间尽是数不清的情趣。因此,国画本身就是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初中美术教师也要通过国画教育指导活动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让学生既能欣赏国画艺术,也要引导学生创作国画作品,使其在实践、体验中感受国画的艺术风格与人文魅力,从而真正为促使学生实现终身成长做准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