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妇产科腹腔镜术后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护理效果 下载:265 浏览:2878

周冰云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腹腔镜下妇产科手术患者的手术护理时,选择术后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以异位妊娠患者为例,分析相关临床指标。方法: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间接治的20例异位妊娠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其中应用传统护理的为对照组,应用术后快速康复护理的患者为实验组,每组10例研究样本。护理结束以后对比分析两组的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状况以及心理状态评分,另外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手术完成后,由医务人员记录患者的手术质量,评估患者对于手术的满意度,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病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术后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显著,实施后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于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实施术后快速康复护理,有助于缩短其疼痛评分,帮助缓解不良情绪,使患者的胃肠功能蠕动功能恢复时间缩短,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推广实践。

早期康复治疗对小量脑出血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下载:23 浏览:759

何荣玲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探析小量脑出血病人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对病人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小量脑出血病人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以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评分评估,监测患者的血清VWCF与循环EPCs水平,对两组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对比。结果: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与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VWCF水平与循环EPCs水平改善程度优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量脑出血病人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各功能恢复,促进患者早日痊愈康复。

不同时机生物反馈电刺激辅助治疗在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29 浏览:1708

刘艳娟1 侯英1 鲁子逊1 雷辉1 韩红1 李英惠2 《生物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生物反馈电刺激辅助治疗在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中的作用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及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对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进行产后42-60天复查的产妇进行筛查评估,使用比利时MYO -200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进行评估、筛选出9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A组在产后42-60d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B组于产后6个月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C组于产后12个月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比三组的盆底肌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治疗后Ⅰ类肌力、Ⅱ类肌力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性生活满意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产后42-60d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在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显著,能有效增强盆底肌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性生活满意率。

柴胡疏肝汤对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及血清神经递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67 浏览:396

张骞1 刘雪景2 张泽1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汤加减对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及血清神经递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柴胡疏肝汤治疗,疗程为4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程度(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血清BDNF、5-HT和NE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柴胡疏肝汤治疗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BDNF、5-HT和NE水平有关。

益骨汤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及对骨转换指标的影响 下载:93 浏览:510

​刘伟 朱蒙 陈小虎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期

摘要:
观察益骨汤对骨质疏松性髋骨骨折的功能恢复以及体内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5例,两组均采用手术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仑膦酸钠片70 mg/次,1次/天;口服碳酸钙D3咀嚼片,2片/次,1~2次/天;骨化三醇软胶囊,1粒/次,3次/天,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骨汤口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钙(Ca)、磷(P)、骨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TRACP-5b)、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及Ⅰ型胶原羧基前肽(β-CTX)的变化情况;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后VAS疼痛评分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a、P、B-ALP及PINP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TRACP-5b、β-CTX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腰椎正位及健侧股骨颈的BMD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两组临床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骨汤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骨骨折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骨转换相关。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结合阴道哑铃、凯格尔运动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下载:23 浏览:1553

薛淑萍 杨娟 《生物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哑铃+凯格尔(Kegel)运动用于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选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抽签分2组。对照组实行阴道哑铃+Kegel运动,观察组实行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哑铃+Kegel运动。比对盆底肌肉张力、盆底功能等指标。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盆底肌肉张力、尿动力、性生活质量水平均高(P<0.05),盆底功能评分低(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哑铃+Kegel运动疗法干预,效果更理想,可恢复盆底功能,达到治疗目标,值得推广。

心理认知干预联合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状态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58 浏览:1014

刘瑶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认知干预联合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状态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2月至2021年02月之间本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心理认知干预联合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干预。对比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状态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SDS评分(29.88±4.76)分和SAS评分(30.02±4.84)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上肢运动能力(60.03±4.27)分、下肢运动功能(31.09±2.35)、步行能力(336.65±26.44)m和平衡能力(40.59±5.37)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心理认知干预联合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强化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下载:121 浏览:1456

许丹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究强化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在进行时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收入脑梗死患者开展本次实验。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记录,为对照组,组内设置30名患者;接受强化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脑梗死患者,记录为实验组,组内30名患者,对本次研究中共计录入60名患者进行研究。在护理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患者的语言功能、肢体恢复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生活品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属于脑血管中的常见疾病,对患者认知和行动能力产生损伤,在治疗期间做好患者的有效干预,是保障患者康复的关键,而是研究通过早期康复护理,针对患者的语言和肢体康复进行了强化管理,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通过对照实验证实了这一点,说明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助于强化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进行推广。

针对性康复护理对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腔镜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132 浏览:1473

王香梅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针对性康复护理对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腔镜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01月-2022年06月医院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64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2例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2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针对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恢复情况,另利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最后再观察记录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FVC、FEV1与FEV1/FVC水平各为(3.71±0.68)L、(2.87±0.51)L、(79.62±8.01)%,均分别较对照组高(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SGRQ量表中呼吸症状、活动能力以及疾病对日常生活影响等方面评分各为(38.29±3.86)、(35.06±3.49)、(25.63±2.59)分,均分别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腔镜手术治疗后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能够有利于患者的肺功能恢复,并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循证理念指导的4C护理模式对行胆囊切除术患者身心状态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262 浏览:2589

韦婷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循证理念指导的4C护理模式对行胆囊切除术患者身心状态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1年内(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76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主体进行相关分析,以奇偶数字表法分组,记作对比组、研究组,单组例数38例,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循证理念指导的4C护理,对比评估护理效果。结果:与对比组比较,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等均更短(P<0.05);与对比组比较,研究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4个维度(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在胆囊切除术患者中,施以循证理念指导的4C护理模式,对患者身心状态、胃肠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和影响。

多仪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探究 下载:61 浏览:648

李昱佳 《中国仪器》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多仪器康复护理应用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护理中,对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82例,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应用多仪器康复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好转,组间数据对比有差异,P<0.06。结论: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多仪器康复护理,可促进神经功能和运功功能的恢复,改善疾病预后,护理价值高,值得推广。

脑出血患者的急性期护理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80 浏览:799

夏苗苗 刘甜甜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起病急、病情重,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脑出血患者的急性期护理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急性期护理措施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急性期护理措施,具体包括:(1)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2)控制血压:根据医嘱调整降压药物剂量,保持血压在稳定水平,以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3)降低颅内压:采用利尿剂、脱水剂等药物降低颅内压,缓解脑组织受压。(4)预防并发症:加强口腔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注意饮食卫生,预防消化道出血等。(5)心理护理:关心、安慰患者,解除其恐惧、焦虑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持病房清洁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的急性期护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通过综合急性期护理措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这表明针对脑出血患者的急性期护理,采取综合措施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注重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细节管理,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本研究仅为回顾性分析,未来还需开展更多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和完善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时效性激励护理对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创伤后成长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 下载:95 浏览:962

李莎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时效性激励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86例脑梗塞患者分为观察组(时效性激励护理+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6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评价负性情绪(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37.28±3.82)分]、SDS评分[(38.60±5.38)分]比对照组[(46.62±4.57)分,(45.72±6.11)分]更低(P<0.05)。评价创伤后成长情况(护理后),观察组的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评分[(75.43±4.06)分]比对照组[(67.29±5.18)分]更高(P<0.05)。评价神经功能(护理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11.27±1.52)分]比对照组[(14.05±1.63)分]更低(P<0.05)。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70.09±5.42)分]比对照组[(64.29±5.67)分]更高(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通过时效性激励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促进其创伤后成长以及加快神经功能恢复。

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心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362 浏览:3350

周静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分析对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抽取50例入组研究,随机数表法分常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和心脏康复护理,对比干预前后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和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心脏康复护理措施的干预,对提升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效果显著,可借鉴。

膀胱癌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下载:120 浏览:1129

王正跃 王雪强 徐兵 李明 《肿瘤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 探究膀胱癌患者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膀胱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对照研究,抽签法随机分2组,50例/组。对照组以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以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比较:(1)治疗效果;(2)手术数据;(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治疗效果中,观察组有效率96.00%,较对照组高(X2=4.0000;P<0.05)。(2)手术数据中,观察组手术时间(52.13±8.69)min、术后膀胱冲洗时间(24.87±2.24)h、术后尿管拔除时间(2.15±0.65)d、住院时间(6.12±1.04)d,较对照组短(T=6.8743;T=7.7131;T=10.8431;T=8.2311;P<0.05);术中出血量(98.54±20.16)mL,较对照组少(T=8.6076;P<0.05)。(3)术后并发症中,观察组发生率4.00%,较对照组低(X2=5.0051;P<0.05)。(4)术后膀胱功能恢复中,观察组术后再置管率4.00%,较对照组低(X2=5.0051;P<0.05);自主排尿率96.00%,较对照组高(X2=6.0606;P<0.05);残余尿量(90.16±20.12)mL,较对照组少(T=11.5773;P<0.05)。结论 膀胱癌治疗中,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疗效显著,且术式操作精确,手术效率、安全性高,利于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不同康复方法对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视觉功能恢复的效果比较 下载:72 浏览:744

曾佳琦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常见的视觉疾病,术后患者的视觉功能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促进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的视觉功能恢复,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康复方法。本论文旨在比较不同康复方法对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视觉功能恢复的效果,为临床康复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康复医学在神经系统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下载:100 浏览:1203

程秀秀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康复医学在神经系统疾病康复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医学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应用。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帕金森病、脊髓损伤和多发性硬化等,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但通过康复医学的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康复医学的方法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言语疗法、康复心理学和运动疗法等,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运动能力、改善言语和认知功能、减轻疼痛,以及提高心理健康。关键词:康复医学、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功能恢复、生活质量。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姿势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111 浏览:1228

罗莎 李越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为了研究姿势控制训练和NEMS治疗相联合的效果对于脑卒中偏瘫的病人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了中医院康复科50名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人。在对照组中,采取传统康复方式,在观察组中,我们要在传统康复的基础上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姿势控制训练的治疗对患者的影响,两组病人均连续治疗6周。结果:在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数评分没有显著差异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Berg平衡量表评分有所提高(P<0.05)、步行能力分级级别均有所提高(P<0.05),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即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的疗效更明显。结论:姿势控制训练与NEMS相结合治疗,提高了自身的协调平衡功能、下肢功能恢复的速度、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使患者基本实现生活自理提高患者回归社会的效率。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下载:52 浏览:626

​郭红霞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2例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与Fn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与Fngl-Meyer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与Fngl-Mey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46 浏览:579

​周玉 高倩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科2018年5月—2020年7月收治的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6例,分为两组进行分析研究。对照组33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采取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