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情志护理结合康复训练对胫骨骨折患者康复效果分析 下载:15 浏览:128

陈晓华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促进胫骨骨折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于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骨伤科就诊的胫骨骨折患者中选出80例,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情志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等。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1周时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志护理与康复训练配合有助于促进胫骨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和康复,保持乐观心态接受康复训练。

量化训练法结合图谱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下载:85 浏览:443

方颖吕 菲高莉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探讨量化训练法结合锻炼图谱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于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及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量化训练结合锻炼图谱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1,3,6个月后Harri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理能力评分入院时和出院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和出院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量化训练法结合锻炼图谱能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锻炼的依从性,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心胸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 下载:245 浏览:2598

韩熙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究心胸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后对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78例本院心胸血管外科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21年2月-2022年2月实施手术治疗,经数字表法划分为2组,在术后康复治疗期间试验组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参照组则进行基础护理,对比康复效果。结果 试验组术后10天的单位时间通气量、最大通气量、血氧饱和度比参照组高,呼吸频率比参照组低,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试验组术后有2.56%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参照组的15.38%低,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试验组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测评中,SF-36量表指标评分比参照组高,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心胸血管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术后呼吸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全方位推广。

研究优质护理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下载:32 浏览:1296

陈文祥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 年 3 月~2019 年 3月医院收治的 100 例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 例)与观察组(50 例),其中,一般临床护理方法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于观察组患者。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后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护理后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护理后肢体肿胀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护理后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护理后临床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四肢骨折护理过程中,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方案,可减轻患者肢体肿胀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

探究PDCA循环联合健康教育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价值 下载:263 浏览:2598

李娜明 梁祥丹 蔡齐英 林曼君 张晓艺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PDCA循环联合健康教育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价值。方法:以脑卒中患者10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9年11月~2020年11月,采用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50例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50例为研究组,实施PDCA循环联合健康教育,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92.00%)显著高于参照组(68.00%)(P<0.05)。研究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43.97±7.87、45.84±7.85)(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实施PDCA循环联合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消除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在肩周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 效果观察 下载:223 浏览:2240

刘婕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评估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应用在肩周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2月—2022年7月的66例肩周炎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对照组(纳入33例,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33例,提供中医针灸推拿护理),评价组间肩关节活动度、症状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GQOL-74)、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前,组间肩关节活动度、症状评分、GQOL-74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症状评分、GQOL-74更佳,并且各项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肩周炎患者康复治疗中实施中医针灸推拿护理,能够促进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饮食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101 浏览:1866

顾凡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工作中饮食护理干预的具体应用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时间段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研究对照取自此期间在我院接受康复护理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中应用常规医嘱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列作为对照组,再将其中加入饮食护理干预的另外31例患者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康复护理干预下,其各项血糖指标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不良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水平。结果:(1)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饮食护理干预之后的血糖指标水平与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6.11±0.91)mmol/L,(7.35±1.03)mmol/L与(1.57±0.35)次;均要显著性的优于对照组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之后,且经统计学表格计入处理,均有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均<0.05,t=2.251,2.057,2.293)(2)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饮食护理干预之后其焦虑与抑郁不良心理状态评估得分分别为(39.26±3.31)分,(40.82±3.79)分;较之于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之后其焦虑与抑郁不良心理状态评估得分,差异经统计学表格计入处理均有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均<0.05,t=2.117,2.216)。(3)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饮食护理干预之后其躯体功能、心理健康、家庭职能、社会功能与生命活力五项生活质量水平评估总得分为(18.79±0.75)分,较之于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之后的五项总得分(15.72±0.51)分,差异经统计学表格计入处理有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t=2.132)。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工作中饮食护理干预可以取得十分理想的应用效果。

心理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有效性分析 下载:268 浏览:3071

更登格玛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在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抽选76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两组,每组有患者3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心理护理。结果: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的患者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人际关系,调节患者情绪状态,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中医辨证护理联合盆腔康复操锻炼对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下载:215 浏览:2255

白雪峰 孙志英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将中医辨证护理与盆腔康复操锻炼联合应用在盆腔炎性疾病当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方法:将2022年1月-2022年8月纳为本次研究区间,于该区间选取86例盆腔炎性疾病病患,按照随机数表法方式分为常规组(n=43)、观察组(n=43),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中医辩证护理结合盆腔康复操锻炼,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者焦虑、抑郁情绪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多、月经异常、腰骶部胀痛积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满意度有差异,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护理+盆腔康复操锻炼的方式能够让盆腔炎性疾病群体的康复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且能够改善其生活质量,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下载:145 浏览:1806

杨帆 《心理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颅脑损伤属于神经外科的高发疾病,该疾病的病情通常十分复杂且危重,且并发症相对较多,往往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颅脑损伤患者处于康复期时,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对其功能训练效果造成直接影响。本文通过介绍颅脑损伤患者在康复期间可能会产生的常见性心理问题,并总结对应的心理护理对策,这些对策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康复依从性,为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的护理干预方案制定提供有力依据以及新方向。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心理治疗的临床研究 下载:247 浏览:2388

郭小芳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72例,均选自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12月-2019年10月,根据临床康复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组展开实验。按照以往常规康复治疗流程,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指导患者接受康复训练,使其尽快康复。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存在的不同之处在于,观察组另外增加应用心理治疗。结果:从两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各项指标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更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理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后期康复治疗中,达到更好的效果,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尽快康复。

分层护理及全面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康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下载:196 浏览:2903

王倩茹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分层护理及全面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康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病历资料收集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根据不同干预方案将入组的患者进行分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联合开展分层护理及全面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苏醒与谵妄发生情况、各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谵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更短,1周内苏醒占比较对照组更高,谵妄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GCS与ADL评分较护理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共计3例,占7.50%,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共计10例,占25.00%,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HAMD与HAMA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脑出血手术患者实施分层护理及全面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苏醒,减少谵妄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各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探讨神经内科老年慢性病患者康复心理护理的研究 下载:15 浏览:178

孙佩辉 王莉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老年慢性病患者康复心理护理的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慢性病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登记身份证最后一位奇偶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本次研究选取时间跨度为2021年8月~2023年8月期间,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头晕、失眠、胃肠反应),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s-cTnT、hs-CRP、NT-proBNP 水平情况,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s-cTnT、hs-CRP、NT-proBNP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浆hs-cTnT、hs-CRP、NT-proBNP 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神经内科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较为显著且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改善患者血浆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冠心病伴脑梗塞患者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及对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 下载:17 浏览:190

田鑫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 探究康复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伴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8例冠心病伴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9例,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神经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伴脑梗塞患者应用康复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预见性护理对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下载:236 浏览:2987

郭秦琴 刘金玉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对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56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10月-2019年8月间,并按照抽签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一组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另一组为实施预见性护理的试验组,每组各28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参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神经内科患者康复护理的个体化策略分析 下载:86 浏览:910

付丽君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患者康复护理的个体化策略,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方法:通过文献回顾、临床实践和专家访谈等方法,收集神经内科患者康复护理的相关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神经内科患者康复护理的个体化策略。结果:神经内科患者康复护理的个体化策略包括以下几点:1. 个性化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2. 药物治疗管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密切监测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3. 康复训练: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如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4.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康复的信心和动力。5. 家庭护理指导: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家庭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康复护理的个体化策略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康复护理计划,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循证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45 浏览:1790

文泓琳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择合适的100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50例使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量表与阴性量表分数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阳性量表与阴性量表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明显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 下载:43 浏览:589

姚望 刘光辉 魏敬平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5期

摘要: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应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均分两组,各47例。其中,给予传统护理的为参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护理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种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对比BPR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和护理评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参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应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护理,能够对患者的大脑产生较好的刺激,降低患者的病情,具有推广价值。

综合门诊部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提升的作用研究 下载:73 浏览:830

王果丰 《护理研究杂志》 2025年6期

摘要: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综合门诊部护理全面接管病人全周期的诊疗过程,在承担病人康复任务的同时,也要致力于提升其生活质量。本文主要探讨和研究综合门诊部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及提升生活质量的作用。通过对比实验,对一个月内接收和未接收综合门诊部护理的病人进行观察和记录,集中分析其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接受综合门诊部护理的病人相较于未接受的病人,其康复速度更快,病情转归更好,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综合门诊部护理的实施,有效降低了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其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了康复效果。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分析 下载:58 浏览:553

李松松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22年9月至2024年4月之间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进行分组,对照组41例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41例以人文关怀护理为主,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等参数。结果:从本次研究数据分析结果来看,护理前患者之间的PANSS、NOSIE、生活质量评分参数对比差异较小(P<0.05),护理工作开展之后,PANSS评分结果观察组略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精神状态良好,而NOSIE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以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提升效果,护理效果十分理想,能够帮助患者对病症进行改善。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