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法律监管问题的思考 下载:102 浏览:1463

郭鸣森 《法学学报》 2024年9期

摘要:
建筑工程质量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备受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我国法律法规中明确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但是现行监管体系仍然存在一些漏洞,无法有效运行,这类现象亟待加以改善。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质量法律监管方面存在的立法不完善、监管主体不明确、监管范围和监管方法不足、责任追究力度不强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仅供参考和借鉴。

浅谈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影响 下载:121 浏览:791

吴建英 《金融研究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作为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保障之一的金融征信体系,对金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新技术支持下,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快速地占领了市场,并且成为了金融领域一个主要方向。然而,大数据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我国金融监管的缺陷逐步显露出来,即不易促进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此,推动征信体系的升级就成为了必然选择。根据这一背景,分析出我国的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金融征信体系的建设有何影响,总结出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给征信体系的建设带来的机遇以及挑战,并针对不足部分提出可实行的策略,进而促进我国的金融征信体系的建设。

论我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现代化转型——从“礼法结合”到“法德共治” 下载:101 浏览:1365

黄舒琳 《法学学报》 2024年8期

摘要:
中国的传统法律思想博大精深,古代“礼法结合”的思想是中华法系的特色之一,是整个封建社会发展的主要脉络,是中华法系的本质特征和文化渊源。引礼入法,使法律道德化,法由止恶而兼劝善;以法附礼,使道德法律化,出礼而入于刑。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开始就重视发挥道德对维护社会的作用,与现今“法德共治”的思想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因此,本论文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实际出发,以“礼法结合”到“法德共治”思想的转变为脉络,通过梳理古代中国社会中礼与法关系的流变,分析古代“礼法结合”对当代“法德共治”的影响。明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更有利于抛弃传统法律思想中的糟粕成分,继承和创新传统法律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实现“礼法结合”到“法德共治”的转型。

基于风险传递视角的我国区域金融风险计量研究 下载:120 浏览:816

石璐青 《金融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本文聚焦区域金融风险部门间的风险传递,以我国2005至2021年31个省份的年度经济数据为样本,从政府、房地产和金融机构三部门出发,通过构造部门风险指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房地产市场扩张风险是威胁我国区域金融稳定的重要风险来源,并通过进一步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风险传递来进行累积。这为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对区域金融风险的有效防控提供了参考。

我国金融集聚的发展现状 下载:114 浏览:816

吴颖 《金融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随着近几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以及逆全球趋势的出现,对原有的经济体系和政策都产生了冲击,经济运行模式可能步入新常态、新的阶段。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之一,金融业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金融资本规模不断扩大,金融资源在地区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我国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下载:121 浏览:840

蒋怡 《金融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又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对国际贸易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金融与国际贸易的融合及互动关系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本文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国际贸易没有显著地促进金融发展。

我国住宅建筑砌体结构缺陷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下载:213 浏览:1732

张盛昌 《建筑技术学报》 2023年6期

摘要:
住宅建筑的砌体结构是我国建筑行业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年代久远、施工工艺不规范等原因,许多老旧住宅砌体结构存在着隐患。因此,研究与开发一种可靠、高效的砌体结构缺陷检测技术对于确保住宅建筑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复杂网络视角下金融科技对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传染研究 下载:104 浏览:783

延林芳 《金融研究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金融科技对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传染效应,并为金融监管机构提供决策和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通过深入研究金融科技和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识别潜在的风险传染路径和脆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措施。同时从复杂网络视角深入探究金融科技对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传染效应。通过研究金融科技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连接,为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市场参与者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证基础,以促进金融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和维护金融稳定性。

土壤普查工作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下载:216 浏览:991

罗轩 《农业学报》 2024年12期

摘要:
土壤普查是农业发展的基石,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及推动科技创新至关重要。为提高普查质量与效率,需加强组织与领导,强化技术支撑,并统筹资金投入,确保工作有序推进。这些举措将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我国退休再就业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下载:136 浏览:1797

韩美艳 《法学学报》 2024年3期

摘要: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衍生出了新的用工形式——退休再就业。区别于传统用工形式,老年人就业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立法的滞后性,实践中退休再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之一。

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政治效力与法律延伸 下载:156 浏览:2036

温承超 《法学学报》 2024年2期

摘要:
本文对宪法宣誓制度进行类别划分,回顾国内外宪法宣誓制度的历史,得出我国急切需要建立并完善宪法宣誓制度这个结论。宪法宣誓制度能够激发并强化宪法宣誓主体的使命感,有利于公民尊崇和遵守宪法。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宪法宣誓制度,但实施现状有待优化,存在各种问题亟待解决。后细述了解决方法。

我国地方风险金融的化解对策和防范 下载:136 浏览:1147

​舒缘婷 袁晟珈 陈展鹏 《金融研究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社会各阶层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呈现出繁荣的前景,特别是金融业—作为对国民经济做出重大贡献的行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金融业中,与地方政府直接联系的地方金融代表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却是金融业中被容易忽视的一部分。本研究着重详细探讨地方金融所面临的以及长期积压的一些问题,然后探索了可能为促进地方金融经济发展,规避地方金融风险的共享可行方案。

俄罗斯央行金融数据泄露对我国金融数据安全管理的启示 下载:120 浏览:1134

​汪如禾 《金融研究杂志》 2023年9期

摘要:
近年来,数据资源正日益成为贯通经济发展大动脉的关键因素,但个人、企业甚至国家的关键数据泄露事件也频频发生。在金融领域,金融数据不但具有数据的普通特性,而且还包含国家公民个人信息、企业资金流转、社会经济活动等重要内容,由于金融行业所收集的用户信息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其不可避免的成为数据泄露的重灾区,特别是在此次“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央行遭遇黑客组织入侵,从而导致3.5万份文件,将近28GB的数据被泄露,这给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就目前来看,金融领域数据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如何借鉴国外数据保护经验,以便更好地保护我国金融数据安全,维护金融稳定,是当下金融行业取得进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

我国政府性融资担保对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 下载:132 浏览:1070

李若男 《金融研究杂志》 2023年9期

摘要:
政府性融资担保行业对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特别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中国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来检验我国政府性融资担保对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我国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数量和注册资本金规模均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产生正向影响。

金融周期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索 下载:132 浏览:1128

潘晓 《金融研究杂志》 2023年9期

摘要:
金融周期是指金融市场在一定时间内经历的繁荣和衰退的周期性波动。金融周期对宏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又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金融周期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于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和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等方面,探讨金融周期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浅议我国辩护律师忠诚义务的内涵与限制 下载:333 浏览:2134

胡官花 《法学学报》 2023年12期

摘要:
作为辩护律师的首要职业伦理,忠诚义务内涵随着国家相关律师法律制度的修订而不断发展,实现从无到有,并不断强化的过程。目前,将辩护律师的职业伦理定位为“受限的忠诚义务”模式是我国学界共识,从理论上解决了长久以来的矛盾和冲突,却造成难以兼顾忠诚义务与公益义务、辩护律师职业定位混乱、混淆与司法工作人员的职业伦理等司法实践难题。通过明确辩护律师以维护当事人利益为首要任务,将公益义务视为忠诚义务外部边界,同时恪守尊重当事人意志要求,确立法律代理人的职能定位等方面实现制度完善,有利于实现律师的有效辩护。

我国民事电子诉讼的完善策略 下载:389 浏览:2108

刘荣豪 《法学学报》 2023年12期

摘要:
自20世纪以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均已开始开展各种类型的电子诉讼。然而电子诉讼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如何对其进行解决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今后,可以通过构建有别于线下诉讼的电子诉讼制度,进而建立完善的电子诉讼规则和相应的制度,以确保未来电子诉讼能够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我国预重整的司法实践及完善路径的研究 下载:410 浏览:2119

杨斌 《法学学报》 2023年11期

摘要:
预重整对于促进企业进一步融资,拯救困境企业有着积极的意义。最高人民法院在2018年提出将预重整制度与传统的企业破产重整制度相结合。目前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预重整制度的实践探索,取得了部分成效,也暴露出一些制度与实施上的问题。本文对目前存在的缺乏统一立法指导、预重整异化为庭内预重整、债权人地位受限以及投资人保护力度不足几方面问题的完善提进行了一些探究,希望能为我国营商环境提供更稳定和可预期的司法保障。

论行政比例原则在我国金融监管当中的应用 下载:120 浏览:1066

李东原 《金融研究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金融监管所要实现的公共利益目标与被监管者理应享有的权利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对于二者关系的平衡应坚持行政比例原则,将行政比例原则引入到金融监管当中。行政比例原则的引入,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金融监管机构在金融监管过程中行政权力的过度扩张,保障被监管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实现金融监管的稳定性。

我国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载:124 浏览:1147

赖楠 《金融研究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随着我国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稳定增长,农村经济发展对于贷款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这说明要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把农村金融这个“助推器”用好。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状况,振兴乡村经济更是我国目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因此探究以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