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下载:75 浏览:359

陈溢玲 李颖彬 晏益华 钟丽琴 范燕 曾桃霞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于本院接诊的10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DS与SAS评分、治疗效果。结果:人性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躯体症状、社会关系、心理状况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人性化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生酮饮食疗法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难治性癫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78 浏览:306

陈玉芬 廖建湘 段婧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探讨生酮饮食疗法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难治性癫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接诊的难治性癫痫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生酮饮食疗法加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生酮饮食疗法加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疗效、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生酮饮食疗法治疗难治性癫痫患儿的同时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应用效果,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农村随迁老年人异地养老模式选择及其保障效果研究 下载:70 浏览:391

祖俊涛 董黎明 《老龄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基于老年人口迁移理论,将农村老年人的异地迁移行为划分为三种类型——子女吸引型、投靠子女型、机构护理型,并具体分析在不同行为类型下农村老年人所选择的相应异地养老模式。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生活照料、经济支持、精神慰藉等多维视角,探讨农村随迁老年人在各自选择的异地养老模式下的养老保障效果及其制约性因素,并提出了削减政策转接成本、加大社会介入力度、家庭主动承担养老责任等对策和建议,以构建国家、社会、家庭共担责任的异地养老保障机制,为农村随迁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补肾活血汤对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下载:105 浏览:980

张鹏涛1 万里红2 彭雪梅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支架置入手术后应用补肾活血汤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60例接受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案例,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治疗措施,主要是提供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补肾活血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用药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定结果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对于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显著的改善效果,整体疗效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生酮饮食疗法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难治性癫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75 浏览:321

陈玉芬 廖建湘 段婧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疗法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难治性癫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接诊的难治性癫痫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生酮饮食疗法加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生酮饮食疗法加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疗效、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生酮饮食疗法治疗难治性癫痫患儿的同时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应用效果,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糖尿病并发症体验式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 下载:13 浏览:432

赵丽华1 钱莉1 王丽华2 任丽1 张宇1 谢菊美1 刘经纬2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症体验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2016年1月—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68例和对照组66例,试验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和糖尿病并发症体验式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差异。结果校正了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血压、血脂、文化程度、对应干预指标干预前的基线,试验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行为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并发症体验式健康教育明显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优化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结果。

鲤HSP90作为锦鲤疱疹病毒核酸疫苗免疫佐剂的效果研究 下载:45 浏览:391

金晔1 袁海延1 王好1 周井祥1 刘艳辉2 李改娟2 祖岫杰2 《中国水产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为研究鲤热休克蛋白90(HSP90)的免疫效果,根据鲤HSP90 mRNA的基因序列(GenBank),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HSP90,并将pEGFP-C1-HSP90转染至鲤脑细胞(CCB)中,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显示,重组质粒pEGFP-C1-HSP90在CCB中成功表达;以不同免疫剂量的重组表达质粒与pIRESORF81联合免疫鲤,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免疫前后抗体水平。结果表明:注射重组质粒的血清中能够检测到KHV特异性抗体,其抗体水平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第三次免疫后两周,抗体水平达到最高;联合免疫与单独免疫核酸疫苗pIRES-ORF81相比,抗体水平明显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鲤HSP90作为锦鲤疱疹病毒的免疫佐剂具有一定的目标效果。

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62 浏览:466

张雪梅 撒志梅 孙莹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7月至2021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模式,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及空腹血糖和饭后两小时血糖情况、护理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非常满意度、护理总满意度、护理完全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有效性,保障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能够实现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有效控制,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基于区域特色的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效果评价研究 下载:44 浏览:394

王光辉 《地理研究进展》 2025年3期

摘要:
提升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符合新高考、新课程以及新教材理念的要求。推动区域特色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等方面的认识,还可以增强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发挥着以评促教的作用,通过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展开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在搜集区域资料、分析地理现象和解决区域实际地理有关问题等方面的不足,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的思维以及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研究 下载:231 浏览:2587

田美英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90例,根据入院先后时间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进行麻醉前通过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研究组用0.5μg▪kg-1右美托咪定与液体混合后静脉滴注,给予芬太尼3.5μg▪kg-1、咪达唑仑0.06mg▪kg-1和丙泊酚2mg▪kg-1静脉滴注。比较2组疼痛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结果:研究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各时刻SBP、DBP和HR均低于对照组且变化逐渐稳定(P<0.05),研究组苏醒后恶心、呕吐和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例(4.44%),而对照组为3例(6.67%,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麻醉促进患者尽快苏醒并缩短患者意识恢复的时间,减少手术带来的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值得临床应用研究。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中风失语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下载:37 浏览:1372

陈露 王静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中风失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8例脑中风失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康复护理模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康复护理)与实验组(34例: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3个月后总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3个月后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量(STREAM)量表以及36项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脑中风失语患者不同康复护理模式可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康复护理。

冠心病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下载:114 浏览:1123

李亚会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对象,患者可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各项护理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冠心病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时患者的不良情绪等也得到有效的缓解,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因此人文关怀护理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保障患者预后。

手术室护理中落实舒适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47 浏览:612

吴静 王云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病人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21年1月间接受外科手术的90名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2组(参考组和舒适组),其中参考组45名病人在围手术期进行了的常规护理,舒适组45名病人围术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舒适组的 SDS、 SAS得分均低于参考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组与参考组相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理满意度较参考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外科病人在手术室内实施舒适护理,能降低病人的不良情绪,改善手术效果,改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老年失能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 下载:72 浏览:774

高小凤 崔振轩 王蕾 苏菲 《老龄研究进展》 2025年2期

摘要:
研究在老年失能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失能患者80例,分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共分成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则添加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干预,详细对比两组最终获得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最终结果比较后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服务质量、患者遵医行为和家属照顾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失能患者康复管理中采取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干预,可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家属照顾能力,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及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学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38 浏览:610

王秀琴 田梅芹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学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05-2021.10期间中,从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中,随机选择9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根据患儿的症状进行分组,包括有症状耳114耳为观察组,以及无症状耳76耳为对照组,对2组患儿进行听力学检查,对比检查结果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鼓室导抗图、ABR、DPOAE异常检出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要高,(P<0.05),且观察组患儿至少一项结果异常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听力学检查,临床可采用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测试方法,检查效果显著,可有效的提升检出率,减少误诊与漏诊的现象,值得推广。

肋骨骨折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干预效果研究 下载:30 浏览:1282

叶燕 林英 邓立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肋骨骨折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2020年07月-2021年07月,选择我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肋骨骨折患者100例,根据其住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其中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试验组患者外加胸腔闭式引流管的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插管后不良情况发生率、拔管时间、出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疼痛评分护理后显著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评分更优(P<0.05)。插管后不良情况发生例数试验组和参照组分别为3例和9例,占比各为6.00%和18.00%,有显著性差异(P<0.05)。拔管时间、出院时间试验组均短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试验组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在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肋骨骨折患者中进行引流管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插管不良事件,同时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可大力推广。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螺内酯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下载:263 浏览:2875

李学峥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ShenSongYangXin Capsule,SSYX)联合螺内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我中心就诊的频发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VPB)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病例数各54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SSYX治疗为对照组,螺内酯联合SSYX治疗者为观察组,通过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了解联合用药对减少VPB及改善心室重构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4.44%与77.78%)(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ESVI)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F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提升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VEF(53.32±6.26)%、EDVI(69.47±6.75)ml/m2水平高于对照组,ESVI(20.98±1.92)ml/m2、pro BNP(450.6±100.5)pg/ml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YX联合螺内酯治疗可有效改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室重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疗效良好,值得推荐。

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的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研究 下载:135 浏览:1244

牛三宁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1月期间本院肾内科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94例,将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使用优质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内瘘闭塞率、动脉瘤扩张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内瘘闭塞率、动脉瘤扩张率,试验组更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有效改善心理状态,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效果研究 下载:127 浏览:1218

李英1 李金荣2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结合三级疾病预防控制要求,做好疾病预防控制效果观察和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8月-2022年8月某卫生院统计的200例糖尿病高危监测人群为研究对象,按照我中心实施三级防控机制的时间节点(2020年1月我中心开始实施三级防控机制)分为实施前和实施后,各100例患者,观察实施前后糖尿病的发病率,糖尿病血糖水平,糖尿病知识了解水平等。结果:实施前后糖尿病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施前发病率为15.00%,实施后发病率为2.00%,且实施前后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施前后患者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防控管理而言,实施三级疾病防控效果显著,能够降低糖尿病发病率,提高了人们对糖尿病的知识了解能力,故而可在糖尿病防控过程中,将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策略落实。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效果研究 下载:35 浏览:1450

胡珊 《生物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治疗焦虑症患者给予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帕罗西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58例焦虑症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组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SAS评分与PSQI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呈现出更高显示;SAS评分与PSQI评分较对照组,呈现出更低显示;且胃肠不适、震颤、头痛、口干的发生概率,较对照组也呈现出更低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帕罗西汀能够有效缓解焦虑症患者的病情,使得患者睡眠质量得以恢复,神经衰弱等问题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还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