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中医理论与辨证思路对癌症的讨论 下载:369 浏览:2563

陈维安 《中国中医药》 2022年3期

摘要:
针对肿瘤的治疗一直是现代医学关注探讨的方向,而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医对于肿瘤治疗也是值得研究的,自古各个名家医书都有对于肿瘤病症病机的记载,笔者基于中医理论与辨证并结合自身临床讨论中医治疗肿瘤方案分析、归纳并总结。
中医中并没有关于癌症的详细记载,但有很多关于肿瘤有关症状和病情变化、病因病机的描写,肿瘤在中医学上属于“癥瘕”“积聚”“瘿瘤”“赘疣”“疮疡”等范畴[1],古代医学书籍中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如《灵枢·五变》记载: 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稸积留止,大聚乃起。”《素问·阴阳类论》记载:“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附”

中药外敷结合针刺治疗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中医证候积分影响研究 下载:365 浏览:2352

吴秀玲 《中国中医药》 2022年2期

摘要:
分析中药外敷结合针刺治疗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中医证候积分影响。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分别以实验组(中药外敷结合针刺)与对照组(单纯中药外敷)作为研究对象,对疼痛指数、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都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中药外敷结合针刺针应用于肺癌患者,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癌性疼痛,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中医药及微波热疗联合化疗治疗卵巢癌腹水的临床安全性 下载:120 浏览:1325

谢振东 《中医研究杂志》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讨论在卵巢癌腹水治疗中运用中医药及微波热疗联合化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7月至2022年9月诊治的卵巢癌腹水患者62例,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探讨组(31例)、参考组(31例)。对全部患者实施化疗治疗,基于此,对探讨组加用中医药及微波热疗,对比组间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肿瘤标志物、临床安全性。结果:探讨组治疗效果优于参考组;参考组中医证候积分和探讨组相比偏高;关于生存质量方面,治疗后探讨组和参考组相比较好;相比于探讨组,治疗后参考组肿瘤标志物偏高;参考组临床安全性低于探讨组(P<0.05)。结论:在卵巢癌腹水治疗中实施中医药及微波热疗联合化疗,有助于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的提升,缓解临床症状,优化肿瘤标志物水平,增强临床安全性。

赫赛汀联合化疗药物在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下载:196 浏览:1963

董颖 张婷 赵宇 《医学研究前沿》 2021年10期

摘要:
探究使用赫赛汀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意义和实际效果。方法:从我院所收治的大量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随机选取100名作为本次实验的基本研究对象,将其每50名分为一组,使用赫赛汀治疗的组别取名为对照组,使用赫赛汀联合化疗药物的组别取名为实验组,其中,化疗药物主要包括:NVB和DDP,最后,将两组患者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满意程度作为具体对比指标。结果:第一,由实验数据可得,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普遍比对照组更为明显;第二,实验组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态度也更为满意。结论:相较于赫赛汀的单独使用,加入某些化疗药物后的治疗方式对于患有转移性乳腺癌的患者具有更为明显的影响和意义。

舒适护理在胰腺癌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46 浏览:3524

蔡霞 《中国医学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胰腺癌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月100例医院收治胰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预后指标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①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为18.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7.6±1.2)h、术后排便时间(13.6±3.2)h、术后经口进食时间(30.5±6.8)h、下床活动时间(22.6±5.6)h、总住院时间(8.3±2.6)d,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10.5±2.5)h、术后排便时间(17.5±5.2)h、术后经口进食时间(36.8±7.9)h、下床活动时间(30.6±7.8)h、总住院时间(12.6±4.1)d,观察组各项预后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术后第1、5天VAS评分分别为(3.2±1.2)分、(1.0±0.3)分,术后第1、5天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6.6±5.4)分、(75.6±8.2)分;对照组术后第1、5天VAS评分分别为(4.5±1.6)分、(2.5±1.0)分,术后第1、5天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1.4±4.8)分、(68.9±7.1)分,观察组术后第1、5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5天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的应用可降低胰腺癌患者术后疼痛感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早期下床,有助于患者早日出院,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护理干预对介入导管室中肝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下载:348 浏览:3388

赵晶晶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9期

摘要:
分析并研究护理干预对介入导管室中肝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8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优质护理予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66.67%, 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更少,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采用介入疗法治疗肝癌需要配合一定的护理干预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优质护理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可以提升护理有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安宁疗护对晚期肺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性情绪的影响 下载:199 浏览:2082

张芸 李春霞 鲍利红(通讯作者) 《医学研究前沿》 2021年8期

摘要:
分析安宁疗护对晚期肺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住院治疗晚期肺癌患者主要照顾者共81例纳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月~2021年3月开展研究,依据动态随机化原则分组后,对照组(n=41)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n=40)纳入安宁疗护。统计两组心理应激表现及死亡认知结果。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应激评分(RSS)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RSS总分、负面情绪、生活扰乱及心理痛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趋近导向的死亡接受、逃离导向死亡接受及中性的死亡接受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安宁疗护实施对晚期肺癌患者主要照顾者自身负面情绪及心理应激缓解具有积极意义,且可提升照顾者死亡认知情况,消除部分心理应激诱因,效果确切。

疼痛护理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下载:291 浏览:2969

李薇 《中国医学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行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疼痛评估使用数字疼痛量表。结果:观察组腹部无痛感比例高于对照组,轻微痛感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中药汤剂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胸腔镜肺癌术后干咳的临床研究 下载:298 浏览:3118

董泽清 刘新新 徐绍敏 魏斐 刘玉学 《当代中医药》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汤剂对胸腔镜肺癌术后干咳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应用前瞻性分析方法,选取胸腔镜肺癌术后早期应用两种治疗方法患者80例,随机两组,记录术后咳嗽症状及肺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统计学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咳嗽症状、肺功能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在减轻肺癌术后咳嗽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明显。

红肉摄入量与结直肠癌关联分析 下载:353 浏览:3814

陈逸凡 叶鑫健 《中国医学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根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结肠直肠癌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为28.2/10万,病死率13.61/10万,分别排名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第5位。对近年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的结果显示,红肉的摄入量与结肠直肠肿瘤的发病率密切相关,且其作用存在剂量-效应关系[1]。本文将围绕红肉与结直肠息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

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下载:341 浏览:3411

陈唐欣汐 《中国医学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分析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2019年7月到12月就诊的经手术病例确诊的乳腺癌患者20例作为样本,这些患者均接受磁共振呈现扫描检查,对非转移、转移淋巴结的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转移淋巴结组的数目、短径、最大径、长径及最大截面积等和非转移淋巴结比较(P﹤0.05),说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可为临床诊断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病情提供参照,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晚期乳腺癌患者在赫赛汀结合化疗治疗过程中配合个性化护理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下载:129 浏览:1344

周梦露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联合化疗治疗过程中配合个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项研究于2021年10月正式启动,截止时间是2022年10月。选用此时间段到笔者医院接受诊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均接受赫赛汀结合化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配合个性化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护理模式应用后治疗情况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化疗完成率高于对照组,且化疗后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分级0级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数据差异改变,研究组经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结合化疗治疗过程中会存在化疗完成率低下、胃肠道不良反应重等问题,在化疗治疗过程中配合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化疗治疗顺利进行,同时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检测在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21 浏览:1223

徐翠玲1 刘继勇1 葛菲2 银广悦1 赵应飞1 安冠旭1 陈忠吉3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 本文研究TBIL、ALB、TBA、ChE检测在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TBIL、ALB、TBA、ChE检测。最后收集并分析患者的各项指标数据。结果 TBIL指标数据比较:肝硬化组>肝炎组>对照组;ALB指标数据比较:对照组>肝炎组>肝硬化组;TBA指标数据比较:肝硬化组>肝炎组>对照组;ChE指标数据比较:对照组>肝炎组>肝硬化组P<0.05。联合检测准确度:98/100(98.00%),与病理诊断数据100/100(100.00%)相比,P>0.05。结论 在针对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进行诊断时,通过TBIL、ALB、TBA、ChE等指标进行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度,建议借鉴。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肺癌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下载:128 浏览:1328

师鹏辉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肺癌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 于2017年6月-2020年5月,选出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科(免疫)接受CIK细胞治疗的肺癌患者30例,把肺癌患者分为心功能Ⅰ级组11人、Ⅱ级组9人、Ⅲ级组8人与Ⅳ级组2人。于患者入院后与CIK治疗后24-48h分别测定IL-2、IL-6、IL-8、IL-10、TNF-α、BNP,并对其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心功能Ⅰ级组CIK治疗后心功能无变化,心功能Ⅱ级组CIK治疗后有2人心功能加重,心功能Ⅲ级组CIK治疗后有5人心功能加重,心功能Ⅳ级组有2例死亡。结论 心功能Ⅰ、Ⅱ级耐受CIK治疗,心功能Ⅲ级部分患者可加重,部分转为心功能Ⅳ级,是相对禁忌症。心功能Ⅳ级CIK治疗后可导致死亡,是绝对禁忌症。

柴胡疏肝散联合放疗治疗肝郁气滞型子宫内膜癌术后的临床研究 下载:108 浏览:1329

王世伟 王新芳 宋玉芝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柴胡疏肝散联合放疗治疗肝郁气滞型子宫内膜癌术后的效果及其价值。方法:在2019年4月到2022年4月期间本院肿瘤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所有患者入院确诊后均及时开展手术治疗,术后符合中医辨证分型中的肝郁气滞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对比两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康复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中医证候积分、心理状态评分、疼痛VAS评分、睡眠质量、预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癌患者接受中西医联合治疗后,康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嗳气、乏力、腹胀、胸闷等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疼痛VAS评分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预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头晕眼花、低体温等并发症,经过临床对症处理后得以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放疗治疗肝郁气滞型子宫内膜癌术后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行应用。

食管癌放疗患者行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对患者BMI、TRF、Hb、ALB水平的影响 下载:141 浏览:1418

闫萍 纵胜囡 仲继红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实施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观察患者BMI、TRF、Hb、ALB水平的变化以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方法:选取102例于本院进行食管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0.11-2021.11,根据所实施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均分为2组,即对比组和个体组,每组患者51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MI、TRF、Hb、ALB水平;护理后营养知识知晓度、营养支持配合度以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BMI、TRF、Hb、ALB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个体组患者各项指标优于对比组,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BMI、TRF、Hb、ALB水平,提高患者营养知识知晓度和营养支持配合度,降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下载:49 浏览:669

王留富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旨在评估腹腔镜手术在治疗结直肠癌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其与传统开腹手术的差异,并探讨其对患者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过去两年内接受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56例,其中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开腹手术;另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以及对手术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以下优势:①手术时间相对较短:腹腔镜手术由于其可视化程度高,操作精细,因此手术时间相对较短。②术中出血量较少:由于腹腔镜手术的创伤小,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少。③术后恢复快: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短,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腹腔镜手术的创伤小,因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⑤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小: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高。⑥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较高:由于术后恢复快、创伤小,患者对腹腔镜手术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证实。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以及对手术的满意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结直肠癌手术中推广应用。

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在晚期胃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55 浏览:627

王颖姿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分析对晚期胃癌患者施以疼痛护理、临终关怀的护理效果。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22.8~2023.7就诊于我院的晚期胃癌患者72例,抽签方法分组,36例接受常规护理者分入对照组,36例接受疼痛护理、临终关怀联合护理者分入试验组,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与与对照组(4.12±1.72)分比较,试验组护理后疼痛程度(NRS评分)(3.18±1.54)分明显较好,P<0.05;与对照组(75.00%)比较,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7.22%)明显较高,P<0.05;与对照组(45.38±5.28)分、(43.48±7.56)分比较,试验组护理后不良情绪(SDS、SAS)(36.47±5.36)分、(35.84±7.42)分明显较好,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物质状态、心理、躯体、社会功能)各项评分明显较好,P<0.05。结论:对晚期胃癌患者施以疼痛护理、临终关怀效果良好,可减轻疼痛程度,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使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值得推广。

一例宫颈癌晚期患者的3期压疮护理个案 下载:48 浏览:591

谢叶青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例45岁女性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诊治过程及护理策略,其中患者多次因宫颈癌导致的阴道大出血和骶尾部溃疡遂入院接受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了多次手术和综合治疗,其中护理目标旨在帮助患者控制感染、减轻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及预防压疮恶化,最后通过全面、细致的护理计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轻其痛苦。

多模式镇痛管理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活动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685

何燕芳1 何秀清2 韦淑妹3 陈俊玲1 刘义4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估多模式镇痛管理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活动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了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疼痛管理方法,而观察组则接受多模式镇痛管理,该管理方法结合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以及其他辅助措施,以提高镇痛效果,降低单一药物治疗策略的潜在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12、24、48、72小时的疼痛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缩短、首次进食时间提前、术后腹胀、下肢静脉血栓、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以及术后镇痛补救率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管理能有效减轻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早期活动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对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