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降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下载:85 浏览:465

许伟源1 余艳1 彭放1 袁敏1 孙勇1 徐峰1 鲁勇1 黄文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了解绍兴市越城区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本地区高血压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对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问题进行调查,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差异。结果共调查230名高血压患者,男143例(62.17%),52.17%的患者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48.70%的患者患病年限达到5年以上。约一半的患者知道过量盐摄入、体重超重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只有21.30%的患者能经常调整盐的摄入,64.78%的患者从不参加体育锻炼。不同性别和学历的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相关知识和态度得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地区在使用降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不容乐观,适当的早期教育干预、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行为纠正有助于血压控制。

龙游县2010~2015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趋势和寿命损失分析 下载:79 浏览:466

徐艳平 刘文学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了解龙游县2010至2015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龙游县全人群死因监测和人口资料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减寿率(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PYLLR)和标化减寿率(standard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SPYLLR)等。结果 2010至2015年龙游县脑血管病占心脑血管疾病总死亡的61.45%,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173.2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32.23/10万,男性总体粗死亡率高于女性;从长期趋势上看,男性与女性以及合计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病的年龄性别死亡率均随年龄逐段上升,从55~岁年龄段开始明显升高。心脑血管病减寿率为6.71‰,男性(8.61‰)高于女性(4.75‰);标化减寿率为5.95‰,男性(7.42‰)高于女性(4.32‰)。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在龙游县处于较高水平,是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重点关注男性、中老年人群的防控工作,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是关键。

实验室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吡嗪酰胺耐药性的方法学评价 下载:87 浏览:535

张阳奕 江渊 武洁 王莉莉 郁晨蕾 李静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评估MGIT 960药物敏感性检测法、吡嗪酰胺酶(PZase)活性检测法和pncA基因序列分析法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吡嗪酰胺(PZA)耐药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上述3种方法对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收集的207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进行PZA耐药性检测,比较3种方法的耐药性检测结果。结果在207株结核分枝杆菌对PZA的耐药性检测结果中有38株菌3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对其进行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13株MGIT 960药物敏感性检测法结果为耐药的菌株重复性试验有10株转为敏感,且这10株菌株pnc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均为敏感。以3种方法结果完全一致或2种方法结果一致的PZA耐药性检测结果为参考结果,MGIT 960药物敏感性检测法、PZase活性检测法和pncA基因序列分析法的敏感性分别为94.8%、100.0%和94.8%,特异性分别为93.3%、83.9%和98.0%。与参考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5、0.74和0.93。结论 MGIT 960药物敏感性检测法和pncA基因序列分析法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PZA的耐药性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MGIT960药物敏感性检测法存在假阳性,建议对MGIT 960药物敏感性检测法检测PZA耐药的样本进行pncA基因序列分析,若二者结果不符则进行MGIT 960药物敏感性重复性试验,以提高PZA耐药性检测的准确性。

两种产毒型艰难梭菌分子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评价 下载:95 浏览:476

庄国华1 宋小军2 许星星3 罗芸2 黄忱2 叶菊连2 蔡剑4 王丽倩3 许向军5 王贤军3 汪一萍6 金大智2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通过与Xpert C.difficile/Epi检测临床粪便样本中艰难梭菌毒素基因方法的对比,系统评价实验室研发的艰难梭菌毒素基因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性能。方法 2016年8月1日至12月30日采集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和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临床腹泻患者粪便样本176份,平行采用Xpert C.difficile/Epi和实验室研发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同时进行艰难梭菌分离培养和PCR毒素鉴定。采用SPSS 20.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交叉表分析。结果以Xpert C.diffcile/Epi检测结果为标准,本实验室研发方法的敏感度为91.7%(22/24)、特异度为100%(152/152)、阳性预测值为100%(22/22)、阴性预测值为98.7%(152/154),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好(Kappa=0.950,P<0.001)。以厌氧分离培养和PCR毒素检测结果为标准,本实验室研发方法的敏感度为90.0%(18/20)、特异度为97.0%(152/156)、阳性预测值为81.8%(18/22)、阴性预测值为98.7%(152/154)(Kappa=0.838,P<0.001);Xpert C.difficile/Epi的敏感度为90.0%(18/20)、特异度为96.0%(150/156)、阳性预测值为75.0%(18/24)、阴性预测值为98.7%(150/152)(Kappa=0.792,P<0.001)。结论实验室研发的艰难梭菌毒素基因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与Xpert C.difficile/Epi检测性能基本一致,可直接用于临床腹泻标本中产毒型艰难梭菌检测。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为国内临床艰难梭菌感染病例的诊断提供一种国产化的检测方法 。

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效果研究 下载:127 浏览:1224

李英1 李金荣2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结合三级疾病预防控制要求,做好疾病预防控制效果观察和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8月-2022年8月某卫生院统计的200例糖尿病高危监测人群为研究对象,按照我中心实施三级防控机制的时间节点(2020年1月我中心开始实施三级防控机制)分为实施前和实施后,各100例患者,观察实施前后糖尿病的发病率,糖尿病血糖水平,糖尿病知识了解水平等。结果:实施前后糖尿病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施前发病率为15.00%,实施后发病率为2.00%,且实施前后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施前后患者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防控管理而言,实施三级疾病防控效果显著,能够降低糖尿病发病率,提高了人们对糖尿病的知识了解能力,故而可在糖尿病防控过程中,将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策略落实。

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对策研究 下载:32 浏览:1437

张凯 《生物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实验生物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保障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乃至社会安全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本篇文章也将目光集中于此,主要讨论了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落实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落实对策。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和分析可以为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优化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保证生物安全管理落实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研究治疗用生物制品上市后变更的药学可比性 下载:36 浏览:1716

孙淑静 杨瑞丰 《生物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治疗用生物制品的变更随着我国生物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增多,企业提出变更后,需根据相关法规对产品进行可比性的研究,来对产品变更前后是否存在安全性、有效性层面的差异进行评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就药学可比性研究中的生产原料、生产工艺、质量标准、质量特定等层面的可比性作出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物制品上市后变更的建议。

宫腔镜技术在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手术时间,出血量的影响分析 下载:320 浏览:3873

蒋亚琼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评估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实施宫腔镜技术诊治的应用效果及对手术时间,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患者数量为80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属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分组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形式,两组均40例,常规B超诊治纳入到对照组之中,宫腔镜技术诊治的患者视为观察组,就组间临床指标、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指标、子宫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加以比较。结果:(1)观察组的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手术后出血量、疼痛感较低、手术时长、住院时长较之于对照组得以缩短,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2)手术前炎性因子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手术后白介素4较高、白介素1、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较之于对照组得以降低,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3)手术前子宫相关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手术后子宫内膜厚度、毛细血管流速较高、红细胞指数较之于对照组得以下降,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4)较之于对照组(27.50%)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其观察组(7.50%)的患者术后宫内残留、漏吸、感染、人流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有所下降,期间差异性水平较高,P<0.05。(5)较之于对照组(77.50%)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其观察组(95.00%)的患者临床效果有所提升,期间差异性水平较高,P<0.05。结论: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行宫腔镜技术诊治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对患者的手术损伤,患者术后炎性症状控制较高,且能够稳定患者其子宫环境,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微生物检验对临床合理用药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下载:39 浏览:1575

盛婷 《生物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对临床合理用药及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该阶段我院收治的24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需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微生物检验。对2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院内感染疾病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院内感染疾病发生率为6.67%,对照组>观察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中院内感染患者36例,观察组中院内感染患者8例。两组患者感染性疾病轻度与中度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无重度感染情况出现。抗菌药物使用率,对照组为69.17%,观察组为30.83%,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临床合理用药率,对照组为84.17%,观察组为97.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物检验可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对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有积极作用,具有较高使用价值,可推广。

基层疾控中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探讨 下载:325 浏览:4000

陈雪晴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就基层疾控中心对突发公共卫生时间的应对方法进行了探究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2月期间,本基层疾控中心所处理的8例突发性卫生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进行探究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8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波及患者115例。其中学校内部事件4例,占比50.00%;社会性事件4例,占比50.00%。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进行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缺乏应急管理保障基础、应急管理制度不完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不合理,应急储备物资不够、技术设备更换不及时、检测仪器设备水平较低。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于社会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控制,还会导致严重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的发生。因此基层疾控中心还需要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防范与诊治工作,尽可能规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可能性。

产科护理人员在妊娠合并症中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效果探究 下载:137 浏览:1282

赵蓉蓉1 赵梅2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人员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纳入94例妊娠合并症产妇,将其作为样本,双色球法分组,即对比组、调查组,均有47例样本,前者以普通护理为方案,后者以母乳喂养指导为方案,研究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落实,了解产妇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比较母乳喂养结果,评估产妇心态,调查满意度。结果:经四个方面评估产妇喂养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在调查组高于对比组,P<0.05。各组母乳喂养率统计后有差异,调查组高于对比组,分别为85.11%、61.70%,P<0.05。施护前经SAS、SDS了解各产妇心态,在调查组、对比组间无差异,P>0.05。施护后经SAS、SDS了解各产妇心态,在调查组低于对比组,P<0.05。满意率统计后有差异,调查组高于对比组,分别为91.49%、72.34%,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人员引导下能提高妊娠合并症患者对喂养知识的了解度,可保持良好心态,提高母乳喂养率,满意度高。

2015-2016年中山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下载:96 浏览:533

黄恩妙 师舞阳 姚梓烽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了解2015-2016年中山市手足口病病原谱及其流行特征,为其防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2015-2016年期间对手足口病哨点医院监测病例的标本开展肠道病毒检测,对其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检测1 549份标本,共检出1 225份阳性,检出率为79.08%(1 225/1 549);其中其他肠道病毒(PE)阳性率为49.13%(761/1 549),CA16阳性率为15.75%(244/1 549),EV71阳性率为14.01%(217/1 549),混合感染阳性率为0.19%(3/1 549)。2015年以PE为优势流行株(占66.26%,493/744),全年除2月外病原体阳性率均在较高水平波动,7月达到年度最高峰;2016年上半年以CA16为优势流行株,下半年以PE为优势流行株;全年有2个季节高峰,最高峰为4-7月,次高峰为11-12月。男女间手足口病病毒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结论手足口病病原体每年优势毒株不同,季节高峰主要与流行的优势毒株有关,应加强病原学监测,并重点关注5岁以下人群。

深圳市男男性接触者HIV/AIDS疾病进展与KIR/HLA基因多态性关系研究 下载:91 浏览:556

​刘小敏 刘莹 周杰 张桂欣 郭聪锐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对深圳市男男性接触者(MSM)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KIR/HLA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对329例MSM HIV/AIDS的KIR和HLA-B等位基因进行分型,分析KIR/HLA基因型与AIDS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 329例MSM HIV/AIDS,典型进展组(TP)270例(82.07%),缓慢进展组(SP)59例(17.93%)。在SP组优势基因型是KIR 3DL1,57例(96.61%)和KIR2DL3,59例(100%),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HLA-BW4/BW4纯合子和KIR3DL1/HLA-BW4联合表达SP组分别有11例(18.64%)和38例(64.41%),SP分布大于TP组(P<0.05)。结论 KIR/HLA对MSM感染HIV后病程进展有相关性,KIR3DL1、KIR2DL3、HLA-BW4/BW4纯合子及KIR3DL1/HLA-BW4联合表达,可能是延缓HIV感染者疾病进展的保护性因素。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护理方式探讨 下载:236 浏览:2491

徐林玲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 探究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心理健康评分、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各方面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更高,该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心理健康评分、血压水平与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会获得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会增强,血压水平得到控制,生活质量也会提高,值得推广。

2016年重庆市伤害死亡特征及疾病负担分析 下载:93 浏览:497

丁贤彬 唐文革 焦艳 毛德强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2016年重庆市居民伤害死亡特征及疾病负担,为开展伤害防控工作提供建议。方法对2016年重庆市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按常住地址提取伤害死亡个案(ICD-10:V01-V99,W00-W99,X00-X99,Y00-Y98),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死亡率、期望寿命、期望寿命损失年、潜在寿命损失年、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等指标。结果 2016年全市共报告伤害死亡15 761例,伤害死亡率为52.90/10万,男性伤害死亡率(70.49/10万)高于女性(34.72/10万);农村伤害死亡率(60.79/10万)高于城市(32.31/10万),5岁以下、5~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年龄组伤害死亡率分别为23.42/10万、17.29/10万、42.98/10万、148.42/10万。伤害死亡前5位的依次是交通事故(15.98/10万)、跌倒(13.17/10万)、自杀(6.61/10万)、淹溺(5.09/10万)、意外的机械性窒息(3.47/10万)。5岁以下与5~14岁年龄组第1位的伤害死因是淹溺、15~64岁年龄组是交通事故、65岁及以上年龄组是跌倒。伤害导致的期望寿命损失年数为1.23岁,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为25.32岁。结论重庆市居民伤害死亡率较高,疾病负担重,应加强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一起酒店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下载:95 浏览:525

​郁旷明 寇俊 刘战峰 吴爱萍 李琳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调查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为减少类似事件发生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事件性质,查找可疑食物,通过卫生学调查发现可能的污染环节及因素,采集可疑食物和病例等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判定可能致病因素。结果本次事件共发生病例35例,症状主要为腹泻、腹痛等。2个病例粪便检出血清型为O3K6的副溶血性弧菌。结合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推测可疑食物为蒿菜、越香蒸宝蟹2个菜肴。结论该事件为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加工环节中的交叉污染为可能的危险因素。建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餐饮业的管理,在食物加工环节上要督促规范操作,控制风险。

一化粪池管道破裂污染农村居民饮用水的应急处置 下载:87 浏览:499

罗华1 赵怡楠2 马宗成3 杨万进4 向新志2 向辉5 陈春蓉1 戴红英3 周彪3 姜明3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了解化粪池管道破裂引起农村居民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情况,客观科学分析应急处置措施,为杜绝类似事件发生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依据2017年7月25日水质污染疫情报告,收集整理万州区CDC与开州区CDC开展环境卫生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水样监测,以及病人临床表现等资料,对此事件应急处置措施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此起事件系某化粪池管道破裂污染农村居民区饮用水质所致。出厂水及末梢水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均分别超标>200.5MPN/100ml、>1600MPN/100ml、>200.5MPN/100ml,罹患率56.52%,立即仃止供水,疫情迅速得到控制。结论农村居民区作为人群集聚地,特别是农村避暑居民区,其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一旦水质被污染则会影响和危及居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立即切断污染来源及救治病人是应急处置饮用水污染事件的首要措施和任务。

疾病预防控制管理者对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态度及认知的调查研究 下载:95 浏览:510

邵晓颖 马静 罗会明 屈水令 刘明明 田雨鑫 刘梦冉 刘学通 戴政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了解疾病预防控制管理者对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态度及认知,为推动我国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314名省级和地市级的疾病预防控制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于开展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93.1%的认为有必要,90.8%的表示支持,92.6%的认为应由国家统一规定内容、形式、教材,81.3%的认为应由国家培训师资,73.2%的认为应由国家组织培训考核评估;培训内容认知排在前三位的是流行病学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有41.4%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入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达不到实际工作基本要求。结论省市两级疾病预防控制管理者对开展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形成普遍共识。培训工作应注重政策保障并先行试点,同时明确国家和地方职责和分工,建议在国家层面统一培训内容、形式、教材和组织师资培训,而考核评估等由国家总体部署和各地细化落实相结合,协调推进试点工作。

研究不同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1 浏览:1096

秦玲玲 《国际检验医学》 2025年4期

摘要:
探讨不同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市场上速冻食品、肉制品及外卖100份,展开微生物检验。并将每份食品分成两份,一份纳入A组进行生物传感器检测,一份纳入B组进行食源性病原菌免疫学检测,对比两组检验技术准确性。本次研究开展时间为2020年1月-10月。结果 在速冻食品、肉制品及外卖食品病原菌检出率上,B组均高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源性病原菌免疫学检测可减少不合格食品的出现,进而显著确保食品安全,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值得被推广应用。

2016年昆明市急性呼吸道感染人群病毒病原谱监测分析 下载:93 浏览:532

​简千棋 侯敏 马丽波 刘艳艳 刘如锦 张烜榕 李文龙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了解昆明市急性呼吸道感染人群病毒病原谱分布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昆明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流感及其他16种呼吸道病毒。结果共计1 098份标本,检出率为25.77%(283/1 098),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检出率最高。冬春季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夏秋季其他呼吸道病毒保持较高检出率,各季节流感病毒检出率(=87.228)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检出率(=19.197)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流感病毒在16~50岁人群中检出率最高,其他呼吸道病毒在0~5岁及61岁以上人群中检出率最高,各年龄人群流感病毒检出率(=16.767)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检出率(=20.834)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道病毒各性别人群检出率(=0.120,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流感病毒是昆明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其他呼吸道病毒,以腺病毒、鼻病毒为主。二者在流行季节和人群年龄上形成互补,提示我们同时重视防控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病毒。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