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效果观察 下载:121 浏览:1540

王巧艳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中对传染病实施预防控制管理方法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学校卫生管理工作部门15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作为参照组,实施常规传染病管理方法;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作为实验组,实施预防控制传染病管理方法,分别在管理前后抽取5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卫生管理工作质量(卫生制度、学生预防接种查验、传染病及时报告、学校卫生保健室管理、传染病管理组织)、传染病发病率(肝炎、水痘、手足口病、肺结核、流感)、学生对传染性疾病的知晓度。结果:实验组卫生管理工作质量、学生对传染病的知晓率明显比参照组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传染病发病率比参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中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能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提升学校卫生管理质量水平,学生对疾病的知晓度也更高,值得推广。

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的重要性分析 下载:324 浏览:2841

商巧娟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1年8期

摘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日益发展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显然人们也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愈来愈多的要求。然而,环境污染的现象变得日益频繁,致使我国人民在使用生活饮水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严重的可能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生活饮水用水水质检测进行研究,提供给相关人员,旨在确保人民生活用水能够达到安全的目的。

2020年绵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下载:324 浏览:2859

何玲玲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1年8期

摘要:
了解绵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卫生监督提供依据。方法 在绵阳市9个县市区监测水样1129份,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 5750—2006 检测感官、理化和微生物学指标。结果 2020年共监测水样1129份,合格样品数为765份,合格率为67.76%,不合格指标主要是微生物和消毒剂。结论 绵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尚存在较大卫生问题,应加强对饮用水生产企业的卫生管理和监测。

当前农村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情况分析 下载:123 浏览:1553

张瑞红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艾滋病病死率极高,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导致的慢性传染病。分析农村地区流行艾滋病的具体原因后,认为必须做好艾滋病的行为干预和宣教工作,端正人们对艾滋病的态度,约束人们相关的不安全行为。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农村有高危行为的村民自觉接受HIV检测。对于阳性村民提供免费的关怀救助和咨询服务,并做好相关的病毒治疗工作。这样才能降低艾滋病在农村地区的流行率。本文对我国农村的艾滋病流行现状、流行因素及预防控制进行了研究。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下载:121 浏览:1553

樊兆坤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不断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170例健康体检人员,依照临床标准手段进行生化检验,将被检者空腹状态下10 ml静脉血标本随机分为2份,每份5 ml,分别在试管中进行常规处理和溶血处理,比较常规与溶血处理后各项水平指标值。结果:常规处理后总蛋白(59.11±6.65)g/L、葡萄糖(4.65±0.73)mmol/L、血清钾(3.66±0.44)mmol/L、乳酸脱氢酶(20.04±30.16)U/L、谷草转氨酶(19.04±11.37)U/L、总胆红素(10.22±5.03)μmol/L、肌酸激酶水平(73.46±22.07)U/L,溶血处理后总蛋白(80.17±6.67)g/L、葡萄糖(2.61±1.15)mmol/L、血清钾(5.59±0.86)mmol/L、乳酸脱氢酶(45.86±53.94)U/L、谷草转氨酶(33.24±10.59)U/L、总胆红素(29.84±5.68)μmol/L、肌酸激酶水平(105.33±20.67)U/L;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影响较大,故需全程控制采取-检验整个过程,防止标本溶血事件发生,提高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

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措施探讨 下载:125 浏览:1546

祁正平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前来我院就诊的小儿呼吸内科疾病患儿共计有3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常规干预组(普通护理)和特殊干预组(特殊护理),每组16例,对照护理结果。结果:特殊干预组患儿恢复率为93.75%,常规干预组患儿恢复率为62.50%,特殊干预组患儿病情恢复率比常规干预组高,相关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特殊干预组总满意率为93.75%,常规干预组为62.50%,护理满意度和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健康状况评分比常规干预组高,相关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为小儿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实施不同的预防干预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因而家属应该加强预防小儿呼吸疾病的出现,对患儿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疾控中心加强健康教育对于预防手足口病发生率的影响及护理措施分析 下载:127 浏览:1561

杨雪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对疾控中心予以健康教育对预防手足口病发生率的影响效果以及相关护理措施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疾控中心管辖区域内50例儿童及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与护理措施干预,并探讨开展健康教育前后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的掌握度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率。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后,儿童家长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高于健康教育前,有统计意义(P<0.05)。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与健康教育前相比明显更高,有统计意义,(P<0.05)。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率与健康教育前相比明显更低,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疾控中心予以健康教育后,可以提高家长的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与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降低了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率,值得应用。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控制探述 下载:125 浏览:1550

王学先 孙小惠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控制措施。方法::从2021年 1月—2022年12月本市各医疗卫生机构上报的传染病信息中获取60例手足口病患儿病例资料,统计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通过相关研究文献资料、专题 会议及函询研究专家等方式来制定预防措施。结果:分析发现,男患儿发病率高于女患儿,发病年龄在 3 岁以下居多,病原 学特征为柯萨奇病毒A6型、肠道病毒71型居多,临床表现主要为手足疹,主要传播途径多为呼吸传播及接触传播,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发病季节主要多为夏季、春季。结论:对手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

理化检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分析 下载:165 浏览:2555

周春霞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理化检验的应用价值与质量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100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人员,随机分组。两组均行理化检验,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采取质量控制措施。比较两组报告发出时间、事件控制时间以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报告发出时间、事件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量控制的开展,有助于手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理化检验报告的出具时间,缩短控制时间,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中的应用与发展 下载:169 浏览:2571

梁坤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地理信息系统(GIS)将计算机系统作为基础,进行数据收集与精密分析,具备遥感功能与空间分析功能。当前,该系统被广泛运用于医学各领域中,并在公共卫生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研究疾病的发生、流行与分布方面发挥重要的技术手段,为疾病的预防、控制、预警等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当前还需做好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促进其更好的在医学领域发挥作用。基于此,文章对地理信息系统在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通过探究,能够为疾病防控等相关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基层传染病预防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下载:187 浏览:2554

孙永明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传染病预防与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回顾基层医院传染病预防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原因,具有针对性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落实于后期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当中。结果:基层医院领导层的重视度不够、医院结构组织分工模糊等均属于传染病预防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工作质量,需从硬件设施的完善、宣传力度的加强等方面入手,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达到良好的传染病预防与管理效果。结论:基层医院应加大对传染病预防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力度,做好工作质量的检查与监督,不放过每一个工作细节,全面提高基层传染病预防与管理水平。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预防策略 下载:191 浏览:2554

方向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期能为临床指导提高依据。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诊治的手足口病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性别方面:男性占60.26%,女性占39.74%;年龄方面:0~1周岁占25.64%,2~3周岁占44.87%,4~5周岁占21.79%,≥5岁占7.69%;病原体检查方面:EV71占48.72%,C0xA16占32.05%,其他占19.23%。根据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并给予相关预防措施,对疾病的防控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冠肺炎期间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及防控策略探讨 下载:197 浏览:2567

黄祥丹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在新冠肺炎期间,对新冠病毒的流感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制定防控措施对新冠肺炎进行预防。方法:抽取本次研究的实验标本的周期为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标本抽取的对象为发热合并呼吸道症状的新冠肺炎标本,检测5217人/次,实验标本为咽拭子以及鼻拭子和肛拭子,通过RT-PCR技术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制定预防措施,从而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结果:通过病原学检测结果发现,确诊人数15人,其中咽拭子、鼻拭子、肛拭子阳性标本共有50人/次。应该采取健康教育、抓紧研究疫苗药物、提高新冠肺炎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加强发热门诊的筛查,做好个人防护,提高阳性检出率。结论:自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开始,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均受到一定的影响,防控策略的有效实施十分重要,并且应该对发热门诊加强筛查,抓紧研究出疫苗,保证人民生活安全。

新形势下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研究 下载:211 浏览:2199

翟春宇 《软件工程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在计算机行业稳步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都开始学会使用计算机来获取日常工作和学习所需要的信息数据。由于人们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因此,人们对技术操作便利性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基于此,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应当积极树立创新工作观念,总结出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特点,找到技术的发展方向,并科学制定创新发展的方案。在这个环节当中,还有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需要技术人员引起重视。

疾控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下载:246 浏览:3502

董涛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2年8期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公众,对于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关注度愈加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重视和发展卫生公共事业,提高疾病控制和预防的管理,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疾控中心也在积极的探索新技术和疾控档案管理工作的结合。虽然档案管理工作流程逐步规范,技术也在稳步提升,但是由于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较晚,且工作量巨大,档案工作内容也较为复杂,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基于疾控档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化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促进疾控中心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食品卫生管理检验体系风险防控初探 下载:98 浏览:1063

孙榕 武智渊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人们对食品的标准也在逐步提升,因此,食品检测机构的角色变得越来越突出。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关乎民众福祉的大问题,因此确保食品检测的质量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预防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策略。所以,食品检测部门有责任增强对检测过程中的风险的识别与控制,全面提高食品检测的水平,尽可能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真正确保我国公众的饮食安全。

定量测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内部质量监控中的应用 下载:91 浏览:1179

王佳平 《生物学报》 2024年3期

摘要:
定量测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不仅可以帮助检测实验室监控内部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能帮助实验室评估方法的灵敏度和可重复性。本文将探讨定量测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内部质量监控中的应用,包括其原理、方法和重要性。通过定量测试,实验室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误差,提高检测效率和结果的可比性,从而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

大数据背景下疾控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研究 下载:192 浏览:1956

许博 《数据与科学》 2022年8期

摘要:
档案管理属于疾控中心各项工作的重要一环。疾控中心在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会形成大量数据资料,做好疾控档案管理对疾病预防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对疾控档案安全管理展开了探讨。

突发疫情下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应用 下载:109 浏览:1479

茅丽婷1 张歌行1 季冬华2 《生物学报》 2023年2期

摘要:
突发的新冠肺炎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涉及人数较多,要求对疾病进行快速诊断与处理,将疾病危害降到最低,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目前已经得到快速发展,在突发疫情下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本文分析了突发疫情下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对新冠肺炎病毒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青云谱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状况分析 下载:206 浏览:2079

况强华 李培松 周军华 周丽 裴小丽 宋旭丽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 了解青云谱区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为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以及相关监管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20~2022年青云谱区食源性致病菌及食源性疾病病例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161份样本中共检测出3例食源性致病菌感染,检出率为1.86%,致病菌主要为沙门氏菌。127份食品中共检测出3株食源性致病菌3株。,阳性率检出率为2.36%,其中包括1株沙门氏菌,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1株副溶血性弧菌。结论 将食源性疾病和致病菌检测结合进行食品安全性的检测,可以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对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进行防控,保证我区的食品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