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护理干预对胰腺癌患者术后营养管理与负性情绪的影响 下载:82 浏览:1028

李娅 韦筱燕 《肿瘤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阐明胰腺癌患者的病理机制及护理方式,分析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2023年8月-2024年3月开展研究,从医院胰腺外科现有病例信息中遴选出68份,且以上信息的诊疗结果均为胰腺癌,结合随机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护理措施分为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评估可见生活质量、情绪控制、营养评分。结果:研究组经干预后生理、心理状态的预后恢复速度及各项生活功能在评测中的表现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干预后常见负性情绪的疏导程度及面对各类事件下的情绪稳定性,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干预后患者营养状态的均衡性及干预前后营养总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护理干预可有效恢复胰腺癌患者的营养水平,避免负性情绪影响身心健康,预后生活恢复更快。

新生儿肺炎护理中风险预警护理联合营养干预的作用 下载:210 浏览:2399

陈晓庆 黄珊珊 彭佳佳 刘爽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探究新生儿肺炎护理中风险预警护理联合营养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肺炎新生儿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风险预警护理联合营养干预。统计两组的血气指标、症状缓解时间、营养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血气指标、症状缓解时间、营养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肺炎新生儿,实施风险预警护理联合营养干预效果较好。

不同营养支持方案应用于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效果分析 下载:236 浏览:2394

覃红艳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8期

摘要:
分析在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治疗中应用不同营养支持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到本院接受诊治的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设置为实验样本,实验样本采集例数为60例,将这6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单双号分发法做分组处理,其中双号的30例患儿被选入同一小组,该组为常规组,组内患儿实施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营养支持,将另外单号的30例患儿选入另一小组,该组为研究组,组内患儿实施进食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奶营养支持,之后对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体格指数、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营养状况、氧化应激指标、微量元素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等指标做分析比较。结果:经两种不同营养支持方案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常规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3%(P<0.05);研究组患儿的体格指数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得到显著提升(P<0.05);研究组患儿的营养状况得到有效改善(P<0.05);研究组患儿的氧化应激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微量元素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来说,应采用进食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奶营养支持,这种营养支持方式可以改善患儿的氧化应激指标、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以及营养状况,降低患儿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儿微量元素水平与体格指数,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消化道肿瘤病人的姑息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干预效果及对营养状态、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下载:134 浏览:1418

邓惠文 《肿瘤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消化道肿瘤病人采用姑息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干预效果以及对营养状态、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消化道肿瘤病人(共80例),作为参考对象。根据数字随分法将其分为参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参照组采用姑息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姑息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干预,根据所得数据,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态、胃肠激素水平。结果 采用姑息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干预后,两组患者营养状态,试验组高于参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道肿瘤病人采用姑息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干预后,可以提高患者营养状态,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个性化营养管理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观察 下载:158 浏览:1509

马淑花 《肿瘤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个性化营养管理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个性化营养管理,对比患者机体营养改善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机体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采取个性化营养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改善各项营养指标,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定期保健检查对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作用 下载:263 浏览:2570

杜瑞 王庆丽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分析定期保健检查对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作用价值。方法 本院采取掷硬币法将本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中,收治的7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进行定期保健检查,比较两组的定期保健检查对家长疾病认知的影响、满意度、血红蛋白水平及贫血发生率。结果 各指标比较,观察组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定期进行保健检查,能够降低贫血发生的概率,及时补充营养,从而为儿童的健康发育提供保障。

营养指导应用于儿童保健护理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下载:321 浏览:2608

马丽丽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分析营养指导应用于儿童保健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营养不良儿童6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保健护理,应用组实施营养指导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身高和体重增长情况,生长发育状况评分情况以及营养不良改善情况。结果:应用组患者身高和体重增长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应用组患者生长发育评分和营养不良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营养护理相比,营养指导能够改善营养不良儿童的身体状态,提升其生长发育评分情况,帮助其进行成长发育,值得推广和应用。

细节护理对眼底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130 浏览:1336

孟辉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开展孕期营养综合指导对孕妇血糖的控制效果和对巨大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到2021年9月间于我站接受孕期检查并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86例孕妇,根据孕期管理措施的差异将其分成两组,接受常规孕期管理的43例纳入参照组,接受孕期营养综合指导的43例纳入研究组,比较组间血糖控制效果、脂代谢指标及新生儿围产期不良结局。结果:研究组管理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值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管理后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孕期营养综合指导能较好的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可降低脂代谢指标,降低巨大儿等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

80例神经内科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分析 下载:107 浏览:1215

​杜文静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护理方法对神经内科患者起到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某市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大组别,每组有40例患者。两组患者所接受的护理方法不一,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步接受肠内营养护理,收集相关数据,总结出两组患者并发症人数、病死人数、营养指标水平、护理满意度等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在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护理后,患者患病病程较短,整体的治愈率与生存水平较高,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水平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在采用肠内营养护理方式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环境,缩短患者的病程,全面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降低患者发病几率、并发症几率与后遗症几率,可提升患者的营养指标水平,对肠内护理方式表现出了较高满意度。此项护理方法可在现实中得到较为广泛的推行。

早儿童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下载:288 浏览:3276

李伟 蒲建萍 刘坤琴 刘任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早儿童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取我校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儿童患者(<16岁)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入院时多有意识障碍,随着病情的进展,意识障碍逐渐加重。一般病情稳定后,意识障碍逐渐好转,预后较好。约1/3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平稳,而另1/3患者入院后迅速出现昏迷。患者中有1/3预后差,主要原因为血肿量多(约20%),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多见。结论:针对不同类型脑出血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及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等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风险,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分析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路径在腹腔镜下胃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围术期患者中的护理满意度 下载:231 浏览:2337

倪蓉 《肿瘤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胃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围术期患者实施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方法:将我院自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接受腹腔镜下胃部恶性肿瘤切除术的62例患者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n=31)与参照组(n=31),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均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数据存在统计学指标分析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胃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围术期患者实施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PICC置管和静脉留置针在晚期消化道肿瘤营养支持患者中的并发症分析 下载:230 浏览:2319

黄丹 游梅 胡文丽 王芳 郑永红 《肿瘤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 比较PICC置管和静脉留置针两种输液,在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营养支持患者中的并发症。 方法 PICC组:通过PICC置管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338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为PICC组。静脉留置针组:410例拒绝置管,选择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患者为静脉留置针组。 结果 PICC组患者发生疼痛、产生静脉炎、导管阻塞、液体外渗情况,较静脉留置针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PICC置管会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拔管困难、导管移位,静脉留置针无这类并发症发生。 结论 对需要静脉长期营养支持患者进行PICC置管,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但需要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其优点和缺点,并做好并发症的防护工作。

口腔癌修复重建患者出院时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下载:229 浏览:2374

吴雁 毕晓文 《肿瘤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对口腔癌患者而言,治疗结束之后创伤的存在会影响病人日常进食,并且还要加强对进食种类以及进食量的控制。基于此,文章围绕口腔癌修复重建患者出院时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首先从血清蛋白改变、免疫功能与手术之间存在的联系等角度入手评估病患营养状况,结合病患身体状况选择实用性较强的评估工具,包括微营养评定量表、通用性筛查工具等,最后提出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等方式加以干预,进一步增强病患身体免疫能力,确保营养充足。

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效果 下载:148 浏览:1899

李星 查蓓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肠管行肠内营养的作用。方法:以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入组病人共70例,分组方法为抽签,平均分为两组(对比组和试验组),每组病人数量为35,对比组采用胃管营养支持治疗,试验组使用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通过检验临床指标(营养指标、恢复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进行治疗前两组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病人的营养指标、恢复指标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进行两组间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病人营养指标、恢复指标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通过针对对比组以及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试验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广泛的推广。

营养支持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229 浏览:2389

赵惠霞 高变红 《肿瘤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营养支持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来我院进行护理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营养支持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有效性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护理治愈率及护理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度和护理总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营养支持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性,保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营养不良对儿童健康教育发育的影响 下载:263 浏览:2432

张国莲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研究营养不良对儿童健康教育发育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营养不良患儿作研究对象,通过收集1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100例营养不良患儿的发育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对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对患儿的体重、生长迟缓、消瘦进行诊断,通过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的评分,结果用发育商表示,对患儿的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并对其社会环境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其中营养不良的100例患儿中,评价发育商值低于正常儿童的水平,二者对比,存在差异性意义,p<0.05,各区发育情况均低于正常儿童,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发现,营养不良不仅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儿童的神经精神发育,并且,造成营养不良的因素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喂养不当导致的,因此,要加强产后妈妈的哺乳方面和儿童饮食的健康指标。

道桥施工中的沥青摊铺道桥工程技术研究 下载:57 浏览:575

杨大红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在施工过程当中应当不断将施工技术提升上来,才能满足当前的实际需求,毕竟路面作为道路桥梁工程当中的重点内容,必须将其工程质量提升上来。对于沥青的摊铺效果而言,其摊铺质量会对整个桥梁的质量产生影响,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道路和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要保证沥青作业的质量。

饮食结合心理护理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的临床观察 下载:230 浏览:2375

燕婷婷 《肿瘤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探讨饮食结合心理护理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的临床效果。方法为选取胃肠道肿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饮食结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营养良好占比39.5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60% (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是采用饮食结合心理护理模式为胃肠道肿瘤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升患者生活品质,值得推广。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饮食护理干预对营养状况的作用分析 下载:236 浏览:2395

董长艳 《肿瘤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 分析饮食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择取于本院诊治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62例进行分析,选取时间自2018年6月~2019年6月间,随机性分为两组。对照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饮食护理。组间对比其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等指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营养良好率74.19%显著高于对照组 38.71%,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强化饮食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化疗期间营养状况。

评价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应用中医预防保健结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的疗效 下载:296 浏览:2518

杨丽杰 付媛媛 刘亚莉 孙伟潮 何俊彦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评价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应用中医预防保健结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于2019年7月-2020年7月间收治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96例纳入实验,随机均分成两组。对比组患者行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实验组在对比组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预防保健进行联合干预,比较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比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液指标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中医预防保健结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