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浅议如何加强手术室感染的预防护理 下载:58 浏览:762
摘要:
近几年,随着手术病人的不断增多,在抢救病人生命的过程中,手术成了关键的治疗手段。但作为院内感染高危地带的手术室,手术病人普遍身体健康、免疫力不强,这就使得他们极易在手术中和术后受到感染的威胁,从而对他们的术后恢复进程造成影响。所以对手术病人的护理工作就变得特别重要。为减少感染发生率,确保患者顺利康复,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手术室感染预防护理工作。
预防性护理在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89 浏览:1191
摘要:
目的 探究预防护理措施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便利抽取2019-2020年到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1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预防性护理,然后在术后7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结果 相对比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恢复明显(P<0.05)。结论 将预防性护理应用于术后的恶性肿瘤患者中,促进术后的凝血功能恢复,促进正常的血液循环,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护理策略 下载:57 浏览:650
摘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护理策略。方法:抽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分娩的92例新生儿,以任意编号的方式划入预防组与常规组(n=46)。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策略,预防组应用预防护理策略,对比两组新生儿的感染发生率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常规组新生儿感染6例,预防组未见感染情况,常规组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P<0.05)。预防组、常规组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分别是97.83%、84.78%,预防组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预防护理策略是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有效方式,建议推广应用。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 下载:133 浏览:1631
摘要:
深静脉血栓多发生在下肢,主要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中凝固,从而造成了静脉回流不畅。如果对深静脉血栓进行治疗,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会导致下肢疼痛,浅静脉曲张,从而使患者的患肢肿胀变得更加严重,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如果情况严重,还会进一步引发肺静脉血栓、致残等严重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质量产生影响。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通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和相关的护理措施的分析,对其展开了积极的治疗,配合相应的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有利于病人的康复。本文在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和预防护理进展,为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间歇性气压治疗仪在ICU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中的效果探讨 下载:131 浏览:1626
摘要:
目的探讨间歇性气压治疗仪在 ICU 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ICU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间歇性气压治疗仪,比较两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下肢周径及DVT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第一天两组下肢周径肿胀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7天后观察组的下肢周径肿胀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性气压治疗仪在ICU 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明显加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减小患者下肢周径肿胀程度,减少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123 浏览:1622
摘要:
目的:研究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住院分娩产妇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住院分娩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住院分娩产妇采用产后出血预防护理,对比两组住院分娩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自然分娩率、子宫乏力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负性心理情绪评分、产妇分娩结局、新生儿分娩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分娩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各项产程时间分别为677.46±35.20(min)、33.29±3.86(min),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分娩产妇分娩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82.84±21.56(mL)、85.28±14.09(mL)、160.64±22.93(mL)、3.3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分娩产妇自然分娩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子宫乏力发生率分别为3.3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分娩产妇护理总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分娩产妇护理后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分娩产妇不良分娩结局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分娩产妇不良新生儿分娩结局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产后出血预防护理在产房助产士中更具推广价值。
鼻咽癌放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下载:133 浏览:1618
摘要: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采集该院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诊治的140例鼻咽癌患者,由患者进行随机抽号单双数,将其分为A组(70例)和B组(70例);通过前鼻镜检查、CT扫描或磁共振(MRI)检查等全面检测掌握其病情发展情况,B组应用常规护理,A组应用针对性护理,统计分析并发症发病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A组并发症发病率(21.42%)明显低于B组并发症发病率(44.2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护理满意度(91.42%)明显高于B组护理满意度(72.8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后,可及时预防并发症,降低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值得广泛推广。
预防老年卧床患者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研究进展 下载:163 浏览:2598
摘要:
目的:探讨预防护理模式预防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接受诊疗存在压力性损伤风险(Braden评分≤18分)的12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防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压力损伤发生情况及临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Braden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预测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Braden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灶范围、持续时间、护理干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Braden评分和Waterlow风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Braden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Waterlow风险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护理模式对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较好,可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改善压力性损伤病灶范围,缩短持续时间,提升护理干预效果。
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在ICU患者中应用的效果 下载:193 浏览:2616
摘要:
目的:探讨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在ICU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 至2020年3月50例ICU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预见组实施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结果:预见组压疮发生率是0.00%低于对照组24.00%,P<0.05。结论:ICU患者实施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服务模式可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风险。
对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的临床效果 下载:193 浏览:2614
摘要:
目的:在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中,探究对其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02月~2021年02月期间,随机选择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100例,根据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前者进行常规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例数分别为试验组2例、参照组10例,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6.00%(48/50)和80.00%(20/50),以试验组效果更优(P<0.05)。统计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试验组(98.00%)明显高于参照组(82.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中,对其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可有效降低血栓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提高,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预防护理干预在肝胆胰外科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97 浏览:862
摘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在减少肝胆胰外科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和护理策略。方法 本研究严格选取了200名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的肝胆胰疾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标准护理措施,而实验组则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研究旨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以评估预防性护理措施在降低DVT风险方面的有效性。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而对照组的发生率为5%,实验组的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减少肝胆胰外科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积极作用。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