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健康教育提高肿瘤PICC置管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体会 下载:325 浏览:3604
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提——高肿瘤PICC置管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了在医院治疗的肿瘤PICC置管患者80例为本次科研目标,并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了健康管理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各40例,本次研究选取时间跨度为2021年1月至今,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综合康复教学指各组患者在常规诊治和护理基础上进行的综合健康教育,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置管留置时间;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管理评价;分析比对了两组患者留置置管期间并发症率,主要涉及: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血栓形成、导管异位等;分析比对了两组患者患者满意度;结果:健康管理组患者置管留置时间明显高于普通组患者(P<0.05);健康管理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健康管理组患者因留置置管的并发症率明显小于常规组患者(P<0.05);健康管理组患者护理程度明显优于普通组患者(P<0.05);总结:通过护理人员全面深入的健康宣教,有效提升了肿瘤PICC置管患者对PICC的了解程度以及对置管的依从性,保证了置管的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儿童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下载:185 浏览:1616
摘要:
分析儿童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样本为银川市妇幼保健院(为儿童专科性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病房化疗期间病人,对其2023.3-12月197例PICC维护患儿的置管部位皮肤进行研究。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童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部位发生MASRI 1-3岁高达32.1%,皮肤过敏高达31%,在皮肤潮湿状况下MARSI发生率高达24.1%,潮湿环境可使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以及接触性皮炎发生率增加,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5.86%,而接触性皮炎发生率0.3%。结论:关于PICC置管部位MARSII的相关研究还较少,临床医务工作者较少关注此类皮肤损伤。本研究基于对儿童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部位MARSI的发生率进行研究,并发现其相关危险因素,可提高血液病患儿生存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治疗费用。
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和预防 下载:72 浏览:897
摘要: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此为降低该并发症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纳入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五医院血液肿瘤科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收入的80例需要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自制问卷获取患者资料,进行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患者并发血栓性静脉炎有明显差别的单因素为年龄、穿刺方法、PICC穿刺次数、肿瘤恶性程度、PICC送管困难、PICC置管时长、抗肿瘤药物使用种类、存在合并症、双上肢剧烈活动等均有明显的不同(X2=3.961~5.448)(P<0.05);独立危险因素为PICC穿刺次数≥3次、肿瘤恶性程度Ⅲ期及以上、PICC送管困难、PICC置管时长≥2个月、抗肿瘤药物使用种类≥3种、存在合并症、有双上肢剧烈活动(OR=3.018~4.701)(P<0.05)。结论:肿瘤PICC置管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因素为穿刺次数、送管难度、置管时长、肿瘤恶性程度、抗肿瘤药物、合并症、双上肢剧烈活动等,为预防其发生,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升穿刺水平,针对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的影响分析 下载:144 浏览:1362
摘要:
目的 分析对老年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肿瘤PICC置管患者6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护理前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性情绪评分,护理前两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3.33%,可见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知识掌握评分,护理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肿瘤OICC置管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分析针对性护理在PICC置管的神经疾病患者中的效果 下载:118 浏览:1274
摘要: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PICC置管的神经疾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PICC置管的神经疾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比对照组,臂围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分析,对PICC置管的神经疾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延长患者的置管时间,减轻其肢体肿胀程度,值得采用。
上肢运动方案联合运动日记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185 浏览:2053
摘要:
目的:分析上肢运动方案联合运动日记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1-2022.10月,2年内PICC置管的166例肿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83例,采用常规运动指导)和观察组(83例,实施上肢运动方案联合运动日记)。结果:观察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运动方案联合运动日记可以显著提高肿瘤PICC置管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有较高应用价值。
例肿瘤患者坐位PICC置管成功的心得体会 下载:279 浏览:3077
摘要:
随着医学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肿瘤患者的生存率越来越高,治疗方案越来越多,化疗方案是大多数肿瘤患者必不可少的选择,化疗药物对血管及皮肤刺激很大,发生静脉炎的概率随之增加,为降低频繁穿刺外周静脉的次数,减少患者的苦楚,防止化疗药物外渗引起并发症,临床上常施行PICC术[1]。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应用导管从外周手臂静脉进行穿刺,如肘部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任意一条实施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血管,如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可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减少皮肤刺激及静脉炎的发生率
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下载:278 浏览:3065
摘要:
目的:分析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探讨处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共通过超声监测PICC置管术后的血液肿瘤患者209例,静脉血栓发生共31例,分析PICC置管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原因,探讨PICC置管的护理方法及血栓形成后的处理方法。结论: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与穿刺血管选择、血液高凝状态、血流速度减慢、置管次数有关,静脉血栓形成后,要及时予以抗凝溶栓处理,减少肩关节和肘关节活动,局部热敷或使用消肿祛瘀的药物,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导管使用的安全性。
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38 浏览:1350
摘要: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份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2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操作时间、留置时间均较少,出血量较少,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高,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较低,并发症较少、患儿依从性较高(P<0.05)。结论:在新生儿PICC置管过程中,精细化护理有着非常高的使用价值,它能够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健康,缩短操作时间、留置时间,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