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96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 下载:55 浏览:491

张玉玉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总结96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护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脑卒中的针灸科护理常规,运用中医护理方法促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影响分析 下载:35 浏览:388

姜兴凤 《当代中医药》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脑梗死应用中医康复护理对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作用。方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择取脑梗死病例,共90例,分成2组,n=45,护理模式分别为中医康复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功能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FMA、SWAL-QOL、Barthel指数等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临床常见的肢体、吞咽、神经等方面的功能损伤,中医康复护理的显著提升其康复效果,使患者生活中的独立性更高。

中医康复护理在提高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中的效果观察及NIHSS评分、ADL评分影响分析 下载:314 浏览:3220

孟丽苹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针对临床中收治的脑梗死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分析干预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得分情况。方法:本次入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8-2019年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9例,按照入院时取门诊号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与常规组(39例),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护理,常规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ADL评分、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而言,中医康复护理是有效的护理手段,对于患者症状改善,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均有益处。

中风恢复期应用中医康复护理技术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探讨 下载:45 浏览:499

陈必文 《当代中医药》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技术对策的拟定实施于中风恢复期患者对其肢体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收录中风恢复期患者共80例,选取时间为本院2022年10月-2023年3月,按照随机分组法,处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均衡为40例,为前一组开展常规康复护理对策落实干预计划,后组在前组的护理计划基础上开展中医康复护理,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肢体运动状态情况、临床疗效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情况、步行能力情况展开全面分析。结果:对应开展对策之前,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应开展对策之后,观察组下肢运动状态情况、临床疗效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情况、步行能力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中风恢复期患病者,开展中医康复护理技术,能有效提升患者偏瘫肢体的肌力、肢体活动能力及步行能力,使临床治疗效果更具优势。

中医康复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中的价值 下载:219 浏览:2209

张美玲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中医康复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中的价值。方法:以我院在2021年4月到2022年8月收诊的8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中医康复护理措施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数据为35(87.50)、3(7.50)、2(5.00)、38(95.00)和30(75.00)、2(5.00)、8(20.00)、32(80.00),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TLICS评分护理前、护理一周、护理两周、护理一个月数据为4.21±1.64分、3.52±1.02分、3.23±0.46分、1.06±0.41分和4.22±1.68分、3.89±1.03分、3.52±0.52分、2.03±0.51分,护理一周、护理两周、护理一个月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为护理前、护理一周、护理两周、护理一个月5.45±1.32分、3.45±1.02分、2.12±0.65分、1.32±0.42分和5.48±1.36分、4.52±1.24分、3.68±0.72分、2.35±0.54分,护理一周、护理两周、护理一个月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为肺部感染、便秘、尿潴留、压疮、并发症数据为1(2.50)、1(2.50)、1(2.50)、0(0.00)、3(7.50)和2(5.00)、3(7.50)、1(2.50)、2(5.00)、8(20.00),有差异,(P<0.05)。结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护理措施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比较低,患者的TLICS和疼痛评分明显改善,这对患者康复有较大的帮助,具有推广价值。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康复护理进展 下载:215 浏览:2447

岑金湖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伴随着近些年中医康复护理理念与相关技术的持续发展,采用中医整体理念与辩证护理理念,在传统护理基础上结合应用中医康复护理,能够实现对患者病症的积极控制以及对于患者预后日常生活能力的保障。近些年社会持续发展的同时生活环境、工作压力不断改变,导致高血压、高血脂与冠心病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系列疾病的发展导致脑卒中疾病发生率不断提高,也就是中医学中的“中风”。脑卒中发生后轻者会留下后遗症,重则会导致患者死亡,随着近些年临床抢救技术持续发展,中风患者的死亡率得到了控制,但瘫痪发生率则有明显提高。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中风患者的预后水平,本文简要分析中风患者在出现痉挛性瘫痪时中医康复护理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中药熏蒸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分析 下载:243 浏览:2167

黄丹静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实施中药熏蒸联合中医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80例患者进入研究范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设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入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实施中药熏蒸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两组干预前后步行能力、肢体运动功能(FMA量表)、平衡能力(Berg量表)、生活能力评分(BI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量表)进行对照。结果 干预前,两组步幅和步速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步幅大于对照组,步速较对照组快(p<0.05)。干预前,两组FMA、Berg、BI、NIHSS评分比较差异不大(p>0.05);干预后,观察组FMA、Berg、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熏蒸联合中医康复护理能够进一步改善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平衡能力,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中风(中经络)患者中医康复护理阐述 下载:221 浏览:2262

李洁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6期

摘要:
中风也叫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两种,而中风其实也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中医学统称。中风发病急骤,进展快速,而且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以老年人为主,容易复发,并发症多,这些特点都导致其成为老年人晚期“杀手”之一,成为冠心病、癌症同等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型。中风(中经络)与西医某些可导致一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利的疾病类似,比如急性脑出血、急性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发病后患者会有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活动不利及肢体麻木,而最主要的特征是无意识障碍,但进展出意识障碍,则属于中风中脏腑范畴。中医治疗重视辨证论治,而中医将中风(中经络)辨证分为五种类型,除了提出辨证治疗,还认为需辩证施护,且配合有效的中医康复护理,才能更好地改善预后。本文就中风(中经络)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进行了阐述,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借鉴。

例脊髓损伤患者中医康复护理联合间歇导尿对神经源性膀胱管理的护理实践 下载:168 浏览:1175

胡常蕖 胡晓 朱亭燕 何珍仪 《中国中医药》 2024年5期

摘要:
总结中医康复护理联合间歇导尿对1例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管理的护理体会,为临床个体化护理提供依据。对收治的1例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脊髓损伤患者,指导其饮水计划、排尿日记,并予残余尿量及膀胱压力与容量测定系统评估,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制定个体间歇导尿方案,对神经源性膀胱进行残余尿量、泌尿感染、间歇导尿时间等护理管理;同时,运用中医康复护理改善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患者临床特征为留置导尿、泌尿系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形象。干预后患者不用长期留置尿管,恢复自主排尿功能。极大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疾病的信心。间歇导尿作为协助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空膀胱的金标准,最安全的首选措施,起到恢复膀胱功能的作用;中医康复护理对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因此,中医康复护理联合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治疗与形象。

个性化阶段性中医康复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下载:240 浏览:2450

杨雨杰 刘春芝 宋玉梅 刘素杰(通讯作者) 《中国中医药》 2023年12期

摘要:
分析周围性面瘫的特点,评价个性化阶段中医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观察对象为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于2020年7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临床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个性化阶段性中医康复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护理。两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效果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阶段性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面神经功能,效果显著,改善预后。

中医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下载:320 浏览:4167

朱瑞娟 张茹 《中国中医药》 2023年8期

摘要:
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的12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护理疗法。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肌肉痉挛程度、关节脱位次数均较对照组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中进行康复治疗,可以减少病人的残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面瘫的中医康复护理进展分析 下载:177 浏览:1576

黄惠靖 朱芳生 《当代中医药》 2024年5期

摘要:
面部麻痹对病人的身体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从中医康复护理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对面瘫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并进行早期的阻碍治疗。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中医康复护理已经可以有效地应用到面瘫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面瘫护理和治疗效果。所以,对于面瘫治疗,应该将重点放在如何正确地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手段上,以此为基础,明确中医康复护理手段在面瘫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医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下载:233 浏览:2393

匡陵孟 《当代中医药》 2022年12期

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具有疼痛、容易反复发作等特点。腰椎间盘突出症会给患者的工作、学习、这生活等方面带来诸多不便。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中医护理的各项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及效果,完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内容,旨在拓宽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思路及方法,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双侧下肢发生刺痛感,麻木,畏寒,走路出现跛行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效果观察 下载:307 浏览:3050

杜晓安 朱存芝 《当代中医药》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护理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和患者护理后多项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研究,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多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现患者多项生活质量评分的明显提升,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中医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观察 下载:152 浏览:1590

严玲玲 《当代中医药》 2022年1期

摘要:
探究中医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3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的对象,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中医康复护理,对2组护理的结果分析。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Harris评分、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中药康复护理干预,可更好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可对并发症发生率控制,意义重大。

中医康复护理在骨关节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532 浏览:1559

杨晓娜 《中国中医药》 2021年2期

摘要:
骨关节疾病包括退行性关节炎、滑囊炎、滑膜炎、颈椎病、腰椎病、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等。其中较为常见的有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肩周炎。

中风偏瘫怎么办?中医康复护理效果好 下载:532 浏览:1994

胡启丹 《中国中医药》 2021年1期

摘要:
中风偏瘫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突发性的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中风偏瘫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目前西医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是中风偏瘫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由于西医药物的副作用和康复训练的局限性,中医康复护理作为一种综合治疗方法逐渐受到关注。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康复护理方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