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浙江省省级公立医院门诊患者自我感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57 浏览:381

李成程 张泽洪 孟雪晖 文秋林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旨在探索公立医院门诊患者自我感知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公立医院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服务质量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浙江省16家省级公立医院的6 477名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在对门诊患者满意度现状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和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两大类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大小。结果所调查的6 477例门诊患者满意率为91.14%,影响满意率的因素有性别OR=1.22 (1.02~1.45)、收入OR=0.60 (0.43,0.84)、自助系统便捷性OR=0.70(0.56,0.89)、收费透明性OR=0.71(0.55,0.91)、治疗中医生治疗态度OR=0.70(0.53,0.91)、检查化验项目合理性OR=0.74(0.56,0.99)、门诊治疗效果自我感知OR=0.68(0.50,0.93)、化验取单取药便捷程度OR=0.59(0.47,0.74)以及环境整体卫生及舒适度OR=0.42(0.33,0.54)。结论浙江省省级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较高,医院应当继续改善信息化便民服务设施、建立公众监督平台、提高收费透明度、优化就诊流程、改善医疗服务环境,逐步提升患者满意度。

调查分析医院门诊的预约挂号现状 下载:67 浏览:440

代桂芝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门诊的预约挂号现状。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9月2017年6月在本院进行门诊挂号的15431例患者,对问诊挂号中预约挂号占据问诊挂号的比例进行统计,并对医院问诊中预约挂号的不满意率及分诊的不准确率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选取本院进行门诊挂号的15431例患者中进行预约挂号的患者为1728例,约占据总门诊挂号人数的11.2%,其中表示不满意51例,出现分诊错误42例;而进行常规门诊挂号患者为13703例,其中对挂号不满意患者1822例,1109例患者出现分诊错误。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挂号方式的不满意率及分诊错误率对比显示,进行常规挂号的患者其不满意率及错误率明显高于预约挂号的患者(P<0.05)。结论:医院门诊采用预约挂号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门诊就诊质量及工作效率,有效提升患者对门诊的满意度和分诊准确率,对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有重要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专家共识 下载:2 浏览:272

马玉芬1 邓海波2 王晓杰3 徐园4 汪晖5 王磊6 王钰7 朱丽筠7 鲁乔丹8 孙建华9 刘戈10 吴欣娟7 2020年9期

摘要:
形成《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控护理。方法在全面回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管理共识及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指南、管理共识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防疫一线护理专家进行访谈,形成《共识》初稿,邀请18名相关领域专家,通过开展2轮专家论证,对初稿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形成终版《共识》。结果《共识》包括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静脉血栓栓塞症预警监测以及出院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健康教育5个方面。结论《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控护理提供指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1移2精3零”预检分诊管理 下载:12 浏览:449

陈彦芳1 谢日华1 熊紫玉1 张颖兰2 周乐鹏1 罗静兰3 王洁1 刘靖萍1 郭丽兴4 李曼曼5 李伟健6 刘春华7 2020年9期

摘要: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预检分诊管理模式,以期减少疑似患者漏检、院内交叉感染和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方法将预检分诊关口外移,分别在门诊、急诊、住院部关键入口搭建帐篷,设置预检分诊点;加强预检分诊人员及物品的精细化管理和预检分诊流程及信息的精准化管理。结果 2020年1月25日—2月20日,累计预检分诊37 698例次,其中新冠肺炎发热门诊患者301例,普通发热门诊患者639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收住隔离区160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并转诊3例。在此期间,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零漏检,院内交叉感染零发生,患者及家属零投诉。结论 "1移2精"预检分诊管理模式行之有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起到控制疫情传播的作用,将来可推广和应用于其他传染病疫情。

认知护理对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及血压变化水平影响评价 下载:92 浏览:907

董静 何敏 李甜甜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高血压(hypertension,HTN)患者使用认知护理的效果。方法 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CHD-HTN患者中随机抽取300例,双盲法分为A组(150例,常规护理)和B组(150例,认知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护理后血压、心功能指标、评分(CHD、HTN相关知识认知、遵医嘱依从性)优于A组(P<0.05)。结论 CHD-HTN患者使用认知护理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和血压,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遵医嘱依从性。

大型综合医院门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管理策略 下载:11 浏览:248

贾丹 何谦 赵淑珍 胡晓坤 曾忠仪 杨晓蓉 杨玲 郭媛 苟悦 胡晓兰 吴玮 何晓俐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有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减少人员聚集、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在门诊正常医疗工作开展的同时保障医疗环境安全。方法优化门诊空间布局,调整和管控患者进出路线;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控制出诊医生人数及号源总量,管控人流量;借助信息系统平台进行患者流行病学及相关症状筛查,建立严格、规范的三级预检分诊体系;加强各岗位医务人员相关防护知识的培训。结果 2020年1月28日—2月6日,该院门诊共筛查出高危患者82例,全部护送至发热门诊作筛查,其中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阳性1例,疑似病例1例。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的情况下,采取全院多部门联动,建立规范的三级预检分诊体系,能有效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疑似病例,从而保证门诊医疗环境的安全。

心理契约干预在儿童医院新护士主观幸福感培养中的应用 下载:11 浏览:348

李有蔚1 陆群峰2 孙静敏3 钮骏4 邵珍珍2 2020年2期

摘要:
探讨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干预方案在培养儿童医院新护士主观幸福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2016年、2017年112名新入职护士进行主观幸福感的培养。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制订为期1年的干预方案,包括开展全面岗前培训、建立个体化培训和激励机制、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模式,给予生活、工作、心理、专业等多方面的支持。应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心理契约履行量表进行干预方案的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儿童医院新护士心理契约履行程度逐渐提高,同时主观幸福感也明显提升(P<0.05)。结论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干预方案可提高儿童医院新护士主观幸福感,稳定儿童医院护理队伍,下一步需完善干预方案并发展为持续性项目。

两种皮肤保护方法在负压治疗慢性伤口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1 浏览:419

蒋琪霞1 王建东2 董珊3 彭青1 黄秀玲1 2020年1期

摘要:
探索两种皮肤保护方法对预防负压伤口治疗相关的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纳入具有负压伤口治疗适应证的慢性伤口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6例。试验组采用防漏膏封堵伤口周围皮肤保护法,对照组采用多聚合物无痛皮肤保护膜涂抹法,两组均干预14 d后,使用标准的湿性治疗随访至愈合或3个月。评价指标:负压治疗期间伤口周围皮肤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主要结局指标,负压治疗过程中的漏气报警和皮肤浸渍频次、伤口面积、深度缩小率及随访3个月末的伤口治愈率与愈合时间为次要结局指标。结果共脱落6例,试验组在负压治疗期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漏气报警和皮肤浸渍频次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负压治疗14 d的伤口面积缩小率大于对照组(P<0.05),深度缩小率两组接近(P>0.05)。随访期末试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愈合时间接近(P>0.05)。结论两种皮肤保护法对预防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均有一定效果,防漏膏保护法效果更优,在确保负压治疗顺利进行,改善伤口治疗效果,促进伤口愈合中发挥重要作用,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部位的慢性伤口患者。

压力性损伤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下载:2 浏览:258

夏冬云 史婷奇 陆巍 陆瑶 程建平 傅巧美 吴玲 2020年1期

摘要:
研发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探讨其在临床PI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研发小组,构建PI领域知识库和护理文书数据库,设计人机交互规则,以实现动态评估预警、智能判读推荐、实时监测分析等功能。比较该系统应用前后PI入院风险评估及时率、预防措施落实与风险评估合格率、护理记录缺陷率、医院获得性PI发生率和高风险患者医院获得性PI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应用PI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后,PI入院风险评估及时率从84.78%提高至95.94%,PI预防措施落实与风险评估合格率从90.15%提高至99.13%,PI护理记录缺陷率从16.42%下降至8.70%,与应用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系统应用后,医院获得性PI发生率和高风险患者医院获得性PI发生率均下降。结论 PI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为护士提供准确、客观的决策依据,提高了护理质量及管理效率。

门诊二次分诊方案的建立及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23 浏览:417

范清秋1 方良玉1 金静芬2 2018年7期

摘要:
建立门诊二次分诊方案,评价其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确定二次分诊安全管理制度、设立二次分诊和巡诊岗位、完善与应用二次分诊管理软件、制订二次分诊流程。比较门诊二次分诊方案实施前后门诊患者的就诊满意度、护士护理风险预警评估及护理安全管理项目的执行情况。结果门诊二次分诊方案实施后,门诊患者就诊满意度得分从实施前(4.00±0.89)分提高到实施后(4.67±0.37)分;护士护理风险预警评估指标中,抢救物品的合格率从84.55%(实施前)提高到95.91%(实施后);护理安全管理项目中,爱心通道使用率从5.22%(实施前)增加到20.45%(实施后),自助血压测量率从1.94%(实施前)提高到54.33%(实施后),高危跌倒患者预先识别率从13.82%增加到43.36%(实施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门诊二次分诊方案有利于提升门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门诊护理质量。

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患者戒烟依从性以及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下载:271 浏览:2753

王琼丽 黄循夫 司祚蝶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慢阻肺(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对患者的戒烟依从性以及肺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60例,入院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30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延续性护理干预,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戒烟成功率;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内容包括: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2)、氧气分压(Pressure of Oxygen,PO2)、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PEF);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负面心理情绪,内容包括: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氧气分压、呼气峰值流速、护理满意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负面心理情绪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阻肺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对于患者戒烟成功率有所帮助,有利于促进患者戒烟,进一步保证护理效果,改善肺功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对其心功能、焦虑状态的影响 下载:274 浏览:2859

李娜 王潞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在应用护理干预后对心功能、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2017年8月~2019年9月期间,选择我院92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心功能状况以及焦虑抑郁情绪。结果:经护理,观察组的心功能状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P<0.05;另外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的护理方式相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于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水平有明显优化,另外也能较好的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有应用价值。

血液肿瘤患者护理中个性化身心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 下载:219 浏览:2287

司惠芳1 李霞2 《肿瘤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血液肿瘤患者护理中个性化身心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血液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入院,随机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为对照组(32例),另一个小组为研究组(32例),前组选用常规护理,后组基于常规护理选用个性化身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与护理后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无差异(P>0.05);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更低,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血液肿瘤患者护理中个性化身心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阿柏西普眼内注射预防糖尿病玻璃体积血患者25G玻璃体切除术后玻璃体腔再出血 下载:55 浏览:574

曹丹 《预防医学杂志》 2025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阿柏西普眼内注射预防糖尿病玻璃体积血患者25G(25-gauge)玻璃体切除术后玻璃体腔再出血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3眼(80例)糖尿病玻璃体积血患者行25G玻璃体切除手术,手术结束前分别行阿柏西普(2mg/0.05mL)玻璃体腔注射组24眼,曲安奈德(2mg/0.05 mL)玻璃体腔注射组31眼,无注射组38眼。主要观察结果为在3个月随访期内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 ,IOP),和三个月随访期内术后玻璃体再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3月三组BCVA均显著提高(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周和1月时阿柏西普组、曲安奈德组比对照组视力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但在3个月后组间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9)。术后1月内玻璃体腔再出血的几率在阿柏西普组、曲安奈德组、对照组分别为2眼(8.3%)、3眼(9.7%)、13眼(34.2%),阿柏西普组和曲安奈德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术后1月内在曲安奈德组观察到较高的眼压升高发生比例(10眼,32.3%),明显高于阿柏西普组(1眼,4.2%)和对照组(5眼,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眼内注射阿柏西普预防糖尿病玻璃体积血患者25G玻璃体切除术后玻璃体腔再出血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艾滋病门诊的护理管理模式及施行意义研究 下载:94 浏览:1004

牛银仙1 李艳艳2 《国际护理学》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艾滋病门诊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和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均从本院门诊收治的艾滋病患者中抽取,开展时间为2022年4月,结束时间为2024年4月,从中选取60例资料完整的患者,并采用“双盲选”法进行分组,两个小组各获得30例,一组是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管理,另一组是研究组使用全面护理管理,记录结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绪状态优于参照组,依从性和认知程度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艾滋病门诊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全面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和依从性,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可促进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提高。

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在医院感染中的意义 下载:107 浏览:1296

管海宁 《生物技术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医院感染是在医疗机构中接受治疗的患者在入院后出现的感染,它不仅给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困扰,还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而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在医院感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提供关键的信息,指导医务人员进行治疗和感染控制,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因此,医院应高度重视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工作,并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机制。本文深入探究当前临床微生物检验与检测在医院感染中的意义、作用。

基于内控理念的门诊收费会计控制失控原因与解决措施 下载:118 浏览:1834

沈珍珍1 朱泽沛2 《财会研究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医院门诊收费会计控制是现代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体系的核心工作,而内部控制理念是一种以会计学为理论基础,以医院实际需要为发展方向的动态管理过程。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门诊收费会计控制对于医院的管理和发展都十分重要。本文将结合内部控制理念,通过对医院门诊收费会计控制现状的阐述,分析造成医院门诊收费会计失控的原因,并探讨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发挥中医护理优势做好门诊护理工作 下载:520 浏览:44

王彦1 陈霞(通讯作者)2 《中国中医药》 2023年12期

摘要: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窗口,体现医院护理质量及医务人员的精神面貌。门诊患者需求较集中,也具有病情复杂、年龄跨度大等特点,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中医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并不断完善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模式。中医护理具有整体观,注重对疾病的预防,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应在门诊护理中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各方面优势,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本文对中医护理优势以及发挥中医护理优势做好门诊护理工作做一综述。

浅谈中医门诊护理体会 下载:320 浏览:3699

满得利 王彦 通讯作者 《中国中医药》 2023年12期

摘要:
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具有悠久历史,主要以辨证施护与整体观为指导原则,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获得医生与患者的一致认可。中医门诊护理为具有特色的护理实践,可在多方面落实护理干预,充分发挥操作简单、实用性高、创伤小等优势,加强治疗、预防等效果。本文分析中医门诊护理的建设与中医门诊护理工作内容,也提出具体护理体会。

中医院中医护理门诊的建设与思考 下载:253 浏览:2406

陈霞 王彦(通讯作者) 《中国中医药》 2023年12期

摘要:
伴随我国中医药的完善发展和患者对于护理需求的提升,中医护理门诊应运而生,可将中医护理服务水平提升,将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本次研究分析中医护理内涵、技术推广和未病护理等,对中医护理门诊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思考设置中医护理门诊的意义,并对临床护理予以指导。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