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国Ⅴ标准车用汽油中锰含量测定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下载:36 浏览:228

赵蕊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9期

摘要:
国Ⅴ标准车用汽油的锰含量限量值由0.008 g/L降低为0.002 g/L,限量值接近方法检测下限,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发现:使用空白汽油代替溶剂油制备标准工作溶液,样品锰含量测得值更接近真实浓度。对于低含量检测,建立质量控制图是消除异常波动的有效方法。准确称量微量高浓度锰金属有机标准溶液制备加标样品,可在低本底值的前提下保证高加标回收率。用控制图法评定不确定度,更加客观。

地表水中碘化物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下载:35 浏览:425

杨瑞丰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9年10期

摘要:
碘作为重要的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因而地表水中碘化物的检测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碘化物常用的5种测定方法及一些新型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针对操作难度、检测范围、准确度和精密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对比,便于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选择更加有效的检测方法。同时,结合各方法的特点,预期了碘化物检测的研究方向。

某冶炼厂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及分析 下载:90 浏览:494

郭计忠 《冶金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以某冶炼厂周围土壤中重金属Hg、Pb、Cd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荧光光谱仪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其重金属Hg、Pb、Cd的含量。

黄芪黄酮含量测定实验适用于职业院校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探究 下载:83 浏览:474

颜珊珊 邵亚洲 梁俊玉 《生物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职业院校是以培养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为己任,重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采用实践教学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加深学习影响,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本次实验教学以黄芪为原材料,测定其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目的清晰,操作简单,环节可控,适宜作为职业院校生物学教学的内容,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充分认识到甘肃本地中草药黄芪的研究价值。

含硫铁矿石中全铁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研究 下载:46 浏览:330

刘晓辰 韩汝超 王莉芃 金宇峰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8年1期

摘要:
针对含硫铁矿石全铁含量的原有测定方法进行改进探索,发现溶解样品时以高氯酸代替硫酸能有效降低对溶样温度的要求,缩短反应时间,减少高温下的液体崩溅,准确性高,分析周期短,测试成本低,能适应实验室对高硫铁矿样检测降本增效的需求。将改进后的方法应用于实验室选矿试验中有代表性的高硫铁矿样进行重现性和准确度的对比验证,结果令人满意。

HPLC法测定盐酸帕罗西汀制剂中三种成分的含量 下载:42 浏览:434

罗娅君1 周侯全1 贾均松1 边清泉2 《化学研究前沿》 2018年4期

摘要:
建立测定盐酸帕罗西汀制剂中盐酸帕罗西汀、去氟帕罗西汀、N-甲基帕罗西汀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4.6×150nm,5μm)柱,以磷酸盐缓冲液-乙腈混合液(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95nm,流速1.5ml.min-1,柱温40℃。盐酸帕罗西汀、去氟帕罗西汀、N-甲基帕罗西汀线性范围分别为54~432μg·m L-1、0.112~1.12μg·m L-1、0.0408~0.408μg·m L-1,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101.1%、0.6%,100.0%、0.6%,99.7%、1.0%,检出限为0.306~0.448ng。该方法可以快速、简便检测盐酸帕罗西汀制剂中盐酸帕罗西汀、去氟帕罗西汀、N-甲基帕罗西汀含量,对盐酸帕罗西汀制剂质量控制研究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成都绕城高速两侧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及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96 浏览:505

王会镇1 卜兴兵2 张凯鑫1 杜代树1 刘家琴1 梁馨月1 周可1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成都绕城高速公路属于成都市主要交通干线,为成都市带来巨大经济及社会效益,但是,也不可避免给环境带来污染。因此,研究成都绕城高速两侧土壤污染情况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梅花点法"和"四分法"采集得到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两侧表层土壤(0~20cm)样品24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得土壤样品中铬(Cr)、镍(Ni)、铜(Cu)、锌(Zn)、砷(As)、镉(Cd)和铅(Pb)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6.81、192.48、28.24、111.79、4.74、2.79和51.68 mg/kg。讨论重金属分布特点,采用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应用美国环境保护局风险评价方法对成都绕城高速两侧土壤重金属通过直接摄入、皮肤接触和呼吸摄入3种途径进入人体的危害进行了风险计算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未受到重金属污染(Ni除外),且7种重金属对人体均不存在明显健康风险。

某工业废水氨氮含量测定影响因素的分析 下载:98 浏览:508

吴红燕 李波 肖飞燕 张丽丽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在测定工业废水中氨氮含量的过程中,有很多干扰因素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废水中氨氮含量,并对水样存放时间、样品预处理方法、水样pH值、反应温度及显色时间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的废水应及时进行分析测定,首先采用蒸馏法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在水样pH值为9~9.5、反应温度为20℃、显色反应时间为15min的最佳条件下,氨氮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好且误差小.

HPLC-DAD-ELSD法同时测定牛膝中β-蜕皮甾酮、人参皂苷R0、竹节参皂苷Ⅳa的含量 下载:61 浏览:360

杨柳 姜海 苏晓琳 颜美玲 邢绪东 郭新月 侯阿娇 满文静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DAD-ELSD)法同时测定牛膝中3种化合物β-蜕皮甾酮、人参皂苷R0、竹节参皂苷Ⅳa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5 TC-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8%甲酸(A),水-2.5%异丙醇-0.08%甲酸(B)不同比例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9 mL/min,运行时间80 min,β-蜕皮甾酮采用DAD进行检测,检测波长为248 nm;人参皂苷R0和竹节参皂苷Ⅳa采用ELSD进行检测,漂移管温度为110℃,载气流速3.2 L/min。结果:β-蜕皮甾酮在0.001 9~0.096 3 m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人参皂苷R0、竹节参皂苷Ⅳa分别在0.002 2~0.469 5 mg/mL和0.004 7~0.483 0 mg/mL浓度范围内浓度的对数与峰面积的对数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5,r2=0.999 4)。牛膝中三种化合物(β-蜕皮甾酮、人参皂苷R0、竹节参皂苷Ⅳa)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9%(RSD为2.14%)、99.13%(RSD为2.04%)和98.30%(RSD为2.11%)。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且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良好,适用于牛膝中甾酮类和皂苷类成分的同时测定,也可用于牛膝药材的质量控制。

人工神经网络优化厚朴提取工艺及其“发汗”前后的含量测定 下载:79 浏览:514

王潇 王婷 张晨 刘芳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优化厚朴提取工艺,从厚朴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变化,阐释厚朴"发汗"的必要性。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以提取物干膏得率、厚朴酚、和厚朴酚三个指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对厚朴提取时的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采用HPLC法对"发汗"及"未发汗"厚朴提取物进行含量测定,对比其"发汗"前后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变化。结果:筛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厚朴样品100 g,加入70%乙醇提取,料液比为1∶8,提取时间为90 min,提取次数为2次;"发汗"后厚朴的厚朴酚提取率提高45.04%,和厚朴酚含量提高32.27%。结论:正交设计结合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稳定可行,具有良好重复性;"发汗"能增加厚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提取率,从化学成分角度阐释了厚朴"发汗"的科学性与必要性。

滇黄精与轮叶黄精多糖的组织化学及含量测定研究 下载:72 浏览:491

朱新焰1 孙信梅2 杜春华3 丛琨1 石亚娜1 张智慧1 王家金1 钱均祥1 季鹏章1 《中国中医药》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对滇黄精及其习用药材轮叶黄精进行多糖组织化学和含量测定研究,明确两种药材多糖的积累和分布特征,比较两者多糖含量的差异,为滇黄精及其习用品资源的挖掘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徒手切片法制作两种药材不同器官的横切片,利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对多糖进行定位分析。以醇提法提取根茎多糖,采用蒽酮-硫酸为显色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在两种药材不同的器官及组织中,多糖主要分布在根、根茎的皮层薄壁细胞、黏液细胞、维管束及其鞘细胞中;茎的维管束和纤维束环中;叶肉细胞及叶脉维管束中。根茎多糖分布最多,其次是叶片,根和茎中分布则较少。两种药材多糖含量差异不大,滇黄精多糖含量略高于轮叶黄精。结论组织化学定位和蒽酮-硫酸显色法适用于研究和分析黄精类药材多糖的分布和含量测定。民间习用轮叶黄精有一定的合理性,应加强对其化学成分、安全性及疗效等方面的研究。

基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水质中重金属含量测定研究 下载:117 浏览:1527

王影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水资源作为地球上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重金属污染物被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质恶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重金属污染具有毒性大、生物降解性差等特点,一旦进入水体,便会通过食物链积累并放大,最终影响人类健康。本文针对的是基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水质中重金属含量测定的实验的原理和试验方法以及实验结果与讨论的研究。

神经酸的测定方法综述 下载:254 浏览:3278

段丹丹 胡引亭 陈倩 胡悦 侯永环 张宇洁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神经酸是神经组织中生物膜的重要组成,维持大脑发育及其正常功能。最早在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中发现,故命名为神经酸。神经酸可作为脑健康保健品和药品,为预防和治疗脑部疾病提供了途径,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现结合近年文献,对神经酸的测定方法进行综述。

探究石油馏分中碱性氮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估 下载:251 浏览:1443

李天津 《石油科学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随着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石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含氮化合物尤其是碱性氮的存在,比如吡啶类氮化物、苯胺类氮化物等,对于石油品质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在炼制高品质石油产品的过程中,必须对碱性氮含量进行严格控制。本文以实验分析形式,对石油馏分中碱性氮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估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导致测定结果出现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工作人员进一步掌握科学的石油质量检测方法,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双黄连口服液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研究 下载:154 浏览:1744

赵雷 《化学研究前沿》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对双黄连口服液的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检测,确认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并建立相应的指纹图谱,进一步提高该药品质量评价精度。方法:本次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11家厂家所提供的双黄连口服液产品为供试品,对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检定试验,同时构建了化学指纹图谱方法。结果:试验数据显示,本文所采用的双黄连口服液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重现性好且精密度高。结论:本文所述检测方法准确有效,可以被广泛推广。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应用研究 下载:193 浏览:3068

赵雷 《当代中医药》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以芍药苷、甘草苷和肉桂酸类比较常见的中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对为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最后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更加优化的测定方法。结果: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的中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合理、有效,结果可靠度高。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方法可行,值得被广泛推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钩藤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含量 下载:54 浏览:589

黄静广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探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钩藤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含量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药材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采用Thermo C18(250×4.6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0.2%氨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设定为1.0 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45 nm,进样量为20 μl。在上述条件下,进行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分离和检测。结果:钩藤碱、异钩藤碱在0.01~0.0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重复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0%和0.83%;钩藤碱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5 μg/ml和1.5 μg/ml,异钩藤碱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 μg/ml和0.5 μg/ml。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在24小时内均稳定。随机测定10批次钩藤样品,结果显示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同一批钩藤药材中,带钩茎枝和叶中的异钩藤碱含量较高,而钩、无钩茎枝和主干中异钩藤碱含量依次降低;带钩茎枝和主干中的钩藤碱含量较高,无钩茎枝、钩和叶中的钩藤碱含量依次降低。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用于钩藤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含量测定。研究发现,除传统药用部位带钩茎枝外,钩藤的其他部位均含有钩藤碱和异钩藤碱,为钩藤药材的全面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