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信息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分析与探讨 下载:19 浏览:200

唐川1.2 李若男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疫情防控阻击战随之打响,信息科技协助疫情防控纷纷付诸实践。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科技在我国疫情防控中的创新应用,探讨以美国、加拿大、韩国、以色列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应用信息科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应举措,鼓励各方利用信息科技,全面支撑疫情预警、监测、防治和社会治理等工作。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加强疫情预警技术应用;建立高效、多向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体系;客观认识信息科技效用;加快发展协作型机器人技术及深化信息科技应用。

国际量子计算战略布局比较分析 下载:27 浏览:194

田倩飞1 唐川2 王立娜1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首先定性调研了美国、欧盟、英国、日本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量子计算相关战略与路线图,比较分析了各国/地区的代表性战略与路线图目标,以及获资项目的研发重点等。接着,总结各国/地区针对量子计算发展的政策措施特点,如:成立新机构以高度统筹研发活动与管理协调工作;建立研究中心并强调跨学科研究与长期基础研究支持;制定路线图目标与时限,持续监测进展并评估成效;培养面向未来的专业量子从业人员;推进国际合作,并重视国家安全维护等。最后,从制定国家量子计算技术战略、成立新机构以统筹管理和开展评估、培养跨学科的量子计算技术人才等多方面,为我国量子计算发展提出启示建议。

未来芯片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下载:24 浏览:253

王立娜1 唐川1 徐婧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半导体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石,但主导其发展的摩尔定律正遭遇物理学和经济学双重限制,致使传统的硅基电子技术临近发展极限,亟需采用新型芯片技术推动未来信息产业持续蓬勃发展。各国政企积极布局一系列未来芯片技术,抢占国际半导体技术战略制高点。本文梳理了一批主要未来芯片技术,剖析了这些芯片技术的当前发展现状、所处的成熟度阶段和市场应用前景。最后,对我国未来芯片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具体建议包括制定未来芯片技术发展规划,打破国外垄断格局;梯次推进未来芯片技术发展,平衡新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风险;重点推动存内计算技术研发和商业化,缓解我国芯片技术卡脖子问题。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未来网络安全研发趋势分析 下载:27 浏览:222

徐婧1.唐川1.2 房俊民1.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美国在网络空间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始终引领着世界前沿性、颠覆性创新技术发展潮流,为美国成长为网络强国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通过分析DARPA近年来推出的网络安全相关项目及2020财年网络安全项目预算方案,总结出DARPA在网络安全研发上的三点趋势,即: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网络安全研究;网络攻击取证归因技术不断受到重视;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安全风险凸显,相关研发投入增长迅速。

孢粉数字化分类检索系统——LuoPacias数据库的研制与应用 下载:86 浏览:484

罗伦德1,2 唐志3 石胜强1,2 《生物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本文论述了孢粉编码检索系统(LuoPacias)的研制原理、方法、特点和试用效果。LuoPacias是将孢粉形态构造特征规范化、数字化、序列化、系统化,并将其标准图形和各种应用资料格式化后,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研制成功的检索鉴定孢粉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本系统以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孢子花粉形态专著为主要资料依据,以物种为基本单位进行数字化编码(双十位)处理而成。LuoPacias 5.0版本已收入万余种孢粉及其分布、生态、地质、医学、营养、古环境等应用资料。可以从孢粉的形态构造特征的编码、学名、汉名、科名、地质时代、致敏特性、营养等级等7方面开展检索工作。本系统采用人机对话方法,具有提示编码,按图编码,图图对照,减字检索,邻码转移,直调文献等16种功能。经多位初学者试用表明,它是一种易于学习、使用方便、检索快速、资料丰富的孢粉数据库系统。

全球高性能计算发展态势分析 下载:35 浏览:308

郑晓欢1 陈明奇1 唐川2 张娟2 房俊民2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高性能计算对现代社会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经济活动而言,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战略工具,全球众多国家都极为重视高性能计算能力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随着超级计算机的速度日益提升,以及摩尔定律即将失效的现实,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将重心放到研发下一代高性能计算机和超级计算机上,引发了新一轮围绕高性能计算机的竞争。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美、欧、日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在高性能计算方面的战略规划与项目部署,分析了现阶段高性能计算发展的挑战与相关发展趋势,最后讨论了我国高性能计算的研制与应用进展,以及可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全球科研数据与计算平台发展及趋势分析 下载:42 浏览:277

张娟 田倩飞 房俊民 唐川 徐婧 王立娜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大数据时代,建设先进的科学数据与计算平台已成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需要。本文梳理了近几年全球重要国家、知名科研机构和典型学科领域及大科学计划的数据与计算平台规划、建设与发展状况,重点对比分析了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大数据战略规划、综合性及领域专用数据与计算平台发展与特色,总结了先进数据与计算平台的发展规律与未来趋势,可供同类项目进行战略规划和决策参考。

信息科技领域发展态势及趋势分析 下载:350 浏览:286

房俊民 唐川 张娟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本文分析了全球信息科技领域近两年的发展态势,综合比较了重要的科技战略、规划与政策,回顾了重大科技前沿及突破性进展,梳理了信息科技中长期发展主要趋势和发展规律。分析表明,世界主要科技强国在近两年均加强了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网信安全、高性能计算、5G和大数据等方面的战略规划与部署。同时,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专业方向已接近甚至超越人类水平;量子保密通信开始走向大规模应用,量子计算机研发已接近实现"量子霸权";高性能计算新型体系结构不断突破、能效显著提升,且呈现出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协同发展的态势;集成电路沿着继续缩小尺寸、集成多种功能、探索后摩尔时代新型器件与技术等三条路径往前发展;区块链技术日益获得金融、税收和政府管理事务部门的重视;边缘计算成为新兴技术理念,其业界影响力正快速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爆发趋于大规模化。未来,信息科技将沿着多项趋势快速发展并重塑相关产业和人类社会,同时也需要克服能耗、安全、物理极限等若干挑战。

诗化摇滚——论鲍勃·迪伦音乐作品特征与诗意表达 下载:26 浏览:306

唐进1,2 赵成明3,4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鲍勃·迪伦(Bob Dylan)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美国流行音乐人之一,他首创了民谣摇滚,将民谣与摇滚完美融合。鲍勃·迪伦早期和后期的音乐风格有很大区别,影响了许多欧美流行音乐人的职业发展和音乐思想。本文围绕鲍勃·迪伦作品诗化特点这一核心,对其人物特征、音乐特性进行梳理分析。

诗化摇滚——论鲍勃·迪伦音乐作品特征与诗意表达 下载:31 浏览:307

唐进1,2 赵成明3,4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鲍勃·迪伦(Bob Dylan)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美国流行音乐人之一,他首创了民谣摇滚,将民谣与摇滚完美融合。鲍勃·迪伦早期和后期的音乐风格有很大区别,影响了许多欧美流行音乐人的职业发展和音乐思想。本文围绕鲍勃·迪伦作品诗化特点这一核心,对其人物特征、音乐特性进行梳理分析。

成都市商业中心区“智能体验式景观小品”创新设计与实施 下载:20 浏览:320

冯佳虹 唐莉英 《设计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随着物联网线上金融的发展,实体商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城市商业区需要通过创新设计提升商圈活力。融入智能体验式景观小品,吸引消费者带动消费,创造出具有活力的商业消费环境。方法分析成都市春熙路商业区景观存在的现状问题,结合智能景观小品设计,总结商业中心区智能体验式景观小品设计方法。从智能视觉景观、智能听觉景观、智能触觉景观及历史情景去讨论中心商业区中"智能体验式景观小品"的设计策略,并具体给出实施智能体验式景观的技术原理。"智能技术+艺术设计"是建设智能体验式景观的可行之策,通过掌握智能技术原理实现智能体验式景观多元创新,给商业中心区注入新活力。

基于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的西藏高原岩质边坡失稳破坏研究 下载:79 浏览:467

李俊杰1 刘国阳2 叶唐进1 薄雾1 赵鹏辉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根据西藏高原岩质边坡监测资料及失稳启动特征,对岩质边坡进行分类,总结其失稳条件及破坏的基本规律。将一般接触理论引入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3-D DDA),使得三维块体系统内部复杂接触的几何和拓扑计算转化为便于编程的代数运算,发展适用于三维岩质边坡失稳破坏分析的3-D DDA方法。将岩质边坡块体运动细分为滑动、斜抛或自由落体、弹跳或碰撞、滚动或倾倒等基本运动形式,验证3-DDDA计算精度。通过工程实例,研究西藏高原岩质边坡失稳特征、破坏过程、块体运动形式转化及失稳破坏范围。结果表明,3-D DDA可精确模拟高原岩质边坡失稳破坏,是岩质边坡破坏分析的有效工具。同时,为高原地区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学前教育专业数码钢琴集体课合奏训练研究 下载:62 浏览:400

唐国策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钢琴弹奏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课程,以25~50人的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形式为主,与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钢琴弹奏也是幼师须掌握的一项职业技能,而学前教育专业大部分的学生是初次接触钢琴,音乐基础知识薄弱,不具备识谱与钢琴弹奏的能力。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零基础等特点,合奏训练在学前教育专业数码钢琴集体课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国内物流调度研究对装配式建筑构配件物流调度的启发与思考 下载:50 浏览:353

唐小雅1 崔世博1 徐鹏鹏2 傅晏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10期

摘要:
装配式建筑构配件的物流调度是我国实现"建筑产业化"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深入了解装配式预制构件的运输调度研究情况,挖掘更多研究信息并弥补该领域研究空白,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搜索关键词"物流配送"和"车辆调度"筛选文献,通过使用可视化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共现分析,展示我国物流调度领域的研究分布;同时对物流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领域、研究算法和技术应用4个方面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装配式预制构件特点,分析装配式建筑物流调度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当前中国装配式建筑物流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多校区高校入口空间景观延续设计研究 下载:24 浏览:211

许渭浚 唐建 张弘驰 《中国设计》 2020年11期

摘要:
为解决多校区高校入口空间景观环境延续性被忽视,多校区高校入口空间景观缺乏育人作用的问题,在高校入口空间景观环境设计上达到新、老校区文化传承。本文以多校区高校入口空间景观为研究对象,阐述多校区高校入口空间景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问题,探索入口空间景观与历史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通过案例的分析及设计研究,总结出高校多校区入口空间景观延续性设计的发展原则。得到了多校区高校入口空间景观延续设计发展的原则。该原则可为以后多校区高校入口景观延续性设计提供参考。

基于演化博弈论的PPP项目再谈判策略分析 下载:53 浏览:369

倪明珠 唐永忠 刘婷婷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4期

摘要:
PPP项目周期长和可变因素多等原因导致后期存在较多争议项需要进行再谈判,为解决PPP项目再谈判策略选择问题,以PPP项目的两个主要参与方即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为博弈主体。综合考虑再谈判可能发生的利益、风险以及再谈判结果的社会影响等因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二者动态博弈的适应度函数并求解复制动态方程,分析模型主要参数与再谈判演化稳定策略的关系,得出影响双方选择强硬或妥协策略的关键参数,并据此深入了解PPP项目的特性,提出有效的再谈判诉求,完善再谈判的解决机制等建议,为促进PPP项目再谈判有效进行和PPP项目整体顺利推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正仓院”藏唐代乐器的装饰工艺及当代价值 下载:75 浏览:441

张爱莉 沈妍君 《设计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为传承民族乐器的优秀工艺传统,借鉴传统民族乐器工艺的美学语言,本文从正仓院藏唐代乐器的装饰工艺研究入手,解析中华传统艺术醇厚的美学精神和精深的工艺手段,论证"正仓院"藏唐代乐器的装饰工艺的历史影响和当代价值,探寻从传统乐器装饰工艺中挖掘、再造和应用的途径,并得出典型装饰工艺大漆工艺和正仓院藏唐代乐器的当代价值。民族乐器的传承创新应从中汲取历史遗产中的精髓,并为当代创新所用提供思路和方法。

校园导视系统设计研究人与陪伴机器人的近体学交互研究 下载:19 浏览:221

林镇郁 唐林涛 《中国设计》 2020年9期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陪伴机器人与人建立陪伴关系的情况,通过实验分析了人和机器人的空间距离对"亲密程度"的影响。在10×10平方米空间里,原型的陪伴机器人和人分别保持1米、0.5米、0.15米的距离进行跟踪;通过跟实验对象的深度访谈,了解人在不同距离上对陪伴机器人的感觉以及心理上与机器人建立的亲密关系。研究发现,在有限空间里人与机器人移动时,空间距离对亲密关系的建立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本文还通过实验探究了机器人的外形、触感等其他非语言元素对人与机器人间亲密关系的影响。

长沙方言语音符号化设计 下载:21 浏览:254

王斌1 左蔚璇2 唐俐娟1 《中国设计》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引起人们对长沙方言和长沙地域文化的关注,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系统分析了长沙方言的语音演变过程和词汇特点,论述了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对方言进行视觉设计的意义,考察了方言视觉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立足于长沙的本土文化,运用设计符号学原理,利用图形符号来表现方言传递的语义和语境。提出了对长沙方言进行视觉设计的基本方法。该方法为语言类视觉设计的相关研究提供启示和参考。

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现行标准对装配式建筑适用性评估 下载:70 浏览:372

付光辉1 唐如建1 李小阳2 程志军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0期

摘要:
针对我国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环境条件,研究现行标准对装配式建筑适用性的评估方法。标准的适用性评估内容从标准自身有效性、标准条款匹配性和标准内容支撑度3个层面展开,通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基于传递熵和距离矩阵模型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获得评估结果。选取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两本标准进行实证评估,根据15位专家的评估结果验证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标准的适用性评估能够为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同时也对现行标准的制修订起到一定的基础和指导性作用。
[1/87]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