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物流”背景下高职物流人才培养体系重构探析 下载:30 浏览:312

孟庆永 姚文斌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2期

摘要: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升级及跨界融合正推动物流业快速变革,催生了"新物流"革命。针对"新物流"对物流人才在职业能力及思维方式方面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当前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不足,从培养目标、培养主体、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教学与考核四方面重构培养体系以适应"新物流"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并提出了具体的重构思路。

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下载:68 浏览:414

张燕红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7期

摘要:
依据企业对技能人才职业素养的要求,构建多方位职业素养培养的立体框架,探索采用阶梯培养模式及实训课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具体方案。通过6S与可视化管理,制定中职生职业规范素养的实施要点;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和行动导向教学法作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手段,为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行之有效的帮助。

青海黑果枸杞“格尔木”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 下载:87 浏览:475

胡小柯 尉秋实 王祺 王方琳 胡静 姜生秀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7期

摘要:
以我国青海地区黑果枸杞"格尔木"为材料,运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①"格尔木"叶片、茎段两种外植体均是在75%乙醇处理10 s、HgCl2处理3 min时灭菌效果最佳;②最适宜"格尔木"的愈伤组织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5 mg/L+2,4-D 0.05 mg/L+蔗糖30 g/L+琼脂5 g/L;③MS+NAA 0.5 mg/L+6-BA 0.1 mg/L+蔗糖30 g/L+琼脂5 g/L是"格尔木"最适的不定芽诱导与增殖培养基配方;④"格尔木"在1/2MS+IBA 1.0 mg/L+蔗糖30 g/L+琼脂5 g/L培养基中生根与生长效果最佳。因此,黑果枸杞"格尔木"可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快速繁殖,在以上最佳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下,"格尔木"外植体可在80 d内再生出健壮的试管苗,完全可进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应用。

“新国标”背景下我国高校英语类专业学生能力构成与培养体系建设 下载:96 浏览:501

熊辉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6期

摘要:
《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新国标")是对本科英语类专业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参照"新国标"对学生培养规格的要求,有必要进一步明晰我国英语类专业学生的能力构成框架,突出英语类专业学科属性,回归人文特质明显的英语类专业特色。在"新国标"的指导下,要着重从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发展等三个方面完善英语类专业学生培养体系建设,使英语类专业毕业生具有更强的拓展和竞争能力。

教师资格考试的批判与改进——基于山西师范大学的调查研究 下载:66 浏览:499

张荣华1 陈富2 邵搏宇1 王可1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8期

摘要:
教师资格考试是严格执行教师职业准入制度、保障教师队伍质量的关键环节,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基于山西师范大学的相关调查研究,结合国际上教师资格考试的经验,对我国教师资格考试的目的与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现行教师资格考试的笔试注重初级认知目标,对较高层次的认知目标有所涉及,几乎不涉及高层次的认知目标;为了应对教师资格考试,师范生采取"应试学习"的策略;改革后的大学课程对师范生备战教师资格考试的影响程度小于培训机构出版的辅导资料。因此,改革教师资格考试迫在眉睫,需要拓展教师资格考试的多种功能,提升教师资格考试的测试目标层次,明确教师资格认证体系与教师培养体系之间的关系。

新时代教师安全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 下载:92 浏览:491

周宇 崔延强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3期

摘要:
在倡导"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新时代,安全素质已然成为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安全素质水平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校内安全教育的低效与共性化、职后安全培训的不足以及自主学习途径的缺乏。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安全素质培养路径的优化和培养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在职前修订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标准,重建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同时调整安全教育的课程设置,协同第二课堂提升教师安全素质;其次,在职后扩大教师安全培训对象,建立"分层进阶"新模式,对安全考试合格者发放教师安全培训合格证书,调整和完善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第三,在日常工作期间,逐步改善教师自主学习条件,积极开展安全专题类校本课程研究。

疏肝健脾活血方对肝星状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共培养体系中VEGF/VEGFR表达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473

鲁军 周凝 黄棪 夏雪皎 张俊杰 《当代中医药》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活血方逆转肝纤维化进程中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分离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肝窦内皮细胞(LSEC)和肝纤维化模型大鼠LSEC,利用慢病毒转染得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过表达HSC。实验分为6组,1)正常HSC组:正常大鼠HSC空白血清培养; 2)正常组:正常大鼠HSC及正常LSEC空白血清共培养; 3)模型组:正常大鼠HSC及模型大鼠LSEC空白血清共培养; 4)过表达组:VEGF过表达HSC及模型大鼠LSEC空白血清共培养; 5)模型加中药组:正常大鼠HSC及模型大鼠LSEC 10%含药血清共培养; 6)过表达加中药组:VEGF过表达HSC及模型大鼠LSEC10%含药血清共培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LSEC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因子CD31及血友病因子(vWF)蛋白表达,HSC中胶原Ⅳ、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VEGFR-2)蛋白表达;采用PCR法检测各组HSC中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VEGFR-1)及VEGFR-2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过表达组CD31及vWF蛋白表达升高(P <0. 01),而模型加中药组较模型组CD31及v WF蛋白表达降低(P <0. 01);与正常HSC组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过表达组中胶原Ⅳ、VEGF蛋白表达升高(P <0. 05),而模型加中药组较模型组VEGF、VEGFR-2蛋白表达降低(P <0. 05);与正常HSC组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过表达组VEGF mRNA表达升高(P <0. 01);模型加中药组VEGF 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 <0. 05)。结论疏肝健脾活血方可能通过下调VEGF、VEGFR-2蛋白表达,进而抑制VEGF信号通路,恢复LSEC窗孔结构,从而逆转肝窦毛细血管化。

航空航天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探索 下载:100 浏览:1060

蔡博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11期

摘要:
研究生学院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同时,航空航天工程研究生教育则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所以如何通过全面改革研究生教育,培养出适应新时期国家发展需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独立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摆在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据此,本文对航空航天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对策进行了简要研究。

基于适航管理下的飞机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下载:139 浏览:2464

龙玉坤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1年7期

摘要: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的速度不断加快,对于航空运输以及航空出行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对于航空航天领域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航空航天领域是社会发展的前沿领域,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该行业的发展来说,保障安全是第一任务,也是不可触碰的红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专业飞机维修人员的人才缺口不断扩大,适航管理体系逐步走进大众的视野,该种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本文立足于适航管理模式之下,进一步完善飞机维修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希望能够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技能水平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为我国航空航天的领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新预防医学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下载:137 浏览:1563

王陶然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8期

摘要:
预防医学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在时代发展中具有重要性的作用。本文旨在利用传统培养体系,增强能力培养,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并在教学理念上构建一体化,网络化,层次化的教学,从而让实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得到健全化,为公共卫生领域高素质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创新创业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下载:77 浏览:1602

田胜凯 刘司源 《电子商务进展》 2023年10期

摘要:
我国目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数量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实战性师资队伍缺乏、人才培养方案不科学等问题,导致跨境电商企业面临招人难、人才流失率高、创新创业型人才缺乏等困境。同时跨境电商存在创业成本低、利润高等特点,因而选择跨境电商领域创业成为热门方向,但学生跨境电商创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也成为制约整个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数字化设计在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上的研究与实践 下载:191 浏览:2543

吴艳秀 《能源学报》 2021年9期

摘要:
本文通过对数字化设计在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上分析,总结数字化设计在车用动力电池设计的应用、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在动力电池零件工程图上的应用。并结合数字化设计软件CATIA在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实践应用强的特点,重点阐述了CATIA软件在工程实践应用中常用命令和应用的基本思路,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数字化设计能力。

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下载:245 浏览:2215

于清江 《数据与科学》 2022年3期

摘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而来的就是大数据以及云计算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互联网和传统行业充分的结合起来,促进了线上营销模式的不断发展。但是由于发展速度相对来说比较快,如果高等院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具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单上人才,也就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院校就要创新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理念。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通过建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的方式,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生物专业研究生多学科交叉培养体系研究 下载:68 浏览:841

​王一 刘玉佳 杨义 侯英敏 《生物技术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单一学科的知识体系已难以满足复杂科学问题的研究需求。多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探讨生物专业研究生多学科交叉培养体系的构建,通过分析当前生物学科发展的现状与挑战,提出构建多学科交叉培养体系的策略与措施,以期为生物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工程能力导向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240 浏览:2333

方周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1年10期

摘要:
立足于新工科“全面、创新、开放、引领”的基本内涵,结合计算机专业特点,在深入研究探讨学生个体发展、工程本质属性、社会需求及国家意志的基础之上,构建并实践了工程能力导向的“一中心、一主线,三结合、三维度”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并取得初步成效。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国际法治教育融合探讨 下载:235 浏览:2067

李辉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4年7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国际法治教育的融合策略。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完善评价体系,旨在全面提升涉外法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研究指出,国际法治教育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法治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系统的国际法教育和实际操作经验的积累,涉外法治人才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挑战,增强我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数字经济下中职学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下载:428 浏览:2364

邵红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3年4期

摘要:
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子支付工具越来越完善,因此和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融为一体,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人工智能技术和云计算等多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使全球经济具有了全新的发展空间。数字经济背景下的跨境电子商务所面对的贸易全球化及交易电子化,市场经济环境已经成为当前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而数字经济背景下的跨境电商也成了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了传统的贸易途径,对于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也具有推动意义。

金融科技背景下投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创新 下载:158 浏览:1344

谢珣 《金融研究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传统金融行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对于具备多学科相互支撑的复合型投资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强。本文中重庆工商大学金融学院对投资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探索创新,弥补了金融创新浪潮中的人才短缺。

优化高校教学管理评价机制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下载:162 浏览:1479

倪洁诚 《中国教育学报》 2021年12期

摘要:
国家(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目标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严格来说,创新型人才不是“教”出来的。创新的本质是人的智慧火花的闪现与变现,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需要的是土壤、氛围、平台、机制、探索的热情与必要的时间。本文以一般的普通高等学校为例,探索如何围绕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优化教学管理体制,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合适的土壤和必要的机制,引导促进更多的教师、学生参与到创新教学活动中,以期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

浅谈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 下载:145 浏览:1500

祖胡月 2023年6期

摘要:
研究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通过“基础与临床、临床与预防、医学与人文”相互融合,培养“人文素养高、预防观念先、专业基础实、临床技能强”的高素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初步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基础与临床脱节、临床与预防脱节、医学与人文脱节等问题;进一步解决医教协同背景下医学高等教育中关于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的问题。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