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建设工程业主对安全管理者激励模式的设计——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 下载:57 浏览:347

韩海坤 孙钢柱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9期

摘要:
建设项目中,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着整个建设项目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我国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建设项目中包括业主、施工单位和施工管理者在内的双重代理多任务的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定量地研究了安全工作风险、业主的惩罚力度和安全工作绩效对管理者安全工作努力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规避的施工管理者,业主对安全绩效激励系数的增加以及增大的安全工作绩效系数都会促使其安全管理努力水平的增加,然而,安全管理努力水平会随着安全工作风险程度的增大而减小。业主可通过加大对施工管理者安全工作任务的激励系数来激励其更好地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研究结论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DB模式道德风险治理研究 下载:22 浏览:291

杨杰 宋凌川 崔秀瑞 李晓霞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4期

摘要:
完善DB模式管理机制既满足国内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又保证了业主的利益诉求。分析DB模式内涵特点及内部关系,构建"委托—代理"模型阐明了工程总承包市场内"道德风险"存在机理以及业主对于总承包商提供激励和约束措施的必要性。通过对模型参数进行分析,提出引入因素激励函数、相对信息强度和监督函数来规范总承包商的行为,并给予制定合同奖励条款、加强市场环境建设和拓宽业主监督渠道等相应措施建议。

委托代理视角下职务发明人权益保障机制研究 下载:42 浏览:219

曾张旭阳1 曾立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9期

摘要:
基于委托代理视角,将职务发明看成一种由各层级、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团队活动。职务发明是一条自上而下的委托代理链,也是一条自上而下的授权链。由于职务发明的特殊性,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存在多头管理、利益不均、缺乏激励、利益冲突等问题。构建有效的职务发明人权益保障机制,旨在解决职务发明委托代理问题,需要贯彻以理顺管理体制为前提、以完善职务发明纠纷解决机制为路径、以健全适用于多种领域的激励约束机制为根本的思路,尽量减少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不均与冲突,最终推进职务发明发展。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质量激励机制研究 下载:47 浏览:408

张建军1,2 赵启兰1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存在围绕产品质量以及物流服务质量控制的挑战。基于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质量特殊性设计了零售商主导下静态激励与动态激励相结合、个体单独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的质量激励机制。研究表明:零售商对LSI的物流服务质量激励强度将影响LSI对FLSP的物流服务质量激励强度;相比个体单独激励而言,零售商对制造商以及LSI的团队激励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质量努力水平以及零售商的期望收益,且采用个体单独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的质量激励机制并未使得制造商与LSI提高质量努力水平,因此,零售商缺乏提供团队激励的积极性;相比静态激励而言,当激励强度调节系数满足一定条件时,动态激励可以提高制造商的质量努力水平和零售商的期望收益;同时,零售商可通过改变激励强度调节系数来有效激发声誉效应、弱化棘轮效应,从而平衡自身期望收益最大化与整个供应链质量努力水平最大化的目标,也即相比静态激励而言,动态激励机制更具优势。

高管薪酬粘性形成机理研究:基于掏空视角 下载:78 浏览:505

张汉南 孙世敏 马智颖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本文通过构建引入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委托代理模型,基于掏空视角探究高管薪酬粘性形成机理,并以2013-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如下四点结论:(1)大股东实施掏空行为加剧了高管薪酬粘性特征,掏空程度越高,薪酬粘性特征越明显。(2)掏空程度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加剧作用因高管持股比例或大股东持股比例高低差异而产生突变,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3)高管持股比例高于门槛值时,掏空程度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加剧作用更显著;反之高管持股比例较低时,则不明显。(4)大股东持股比例在门槛值以下,大股东掏空行为明显加剧了高管薪酬粘性特征;当大股东持股比例高于门槛值时,则不存在显著影响。

委托代理制视角下高等教育元评估实然现状与应然探讨 下载:62 浏览:467

曹一红1 曹雨坤2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高等教育元评估是对原评估的再评估,是教育评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高等教育评估质量问责与改进的重要环节与保障。元评估通过对高等教育原评估的诊断、监督和反馈,可有效检验高等教育评估的可信度和有效性,推动高等教育评估的科学化、合理化和专业化发展,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改进与提升。高等教育元评估需有第三方评估主体的参与,委托代理制在元评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元评估的实然现状,探讨了委托代理机制下高等教育元评估的应然定位,从元评估主体、程序、标准、监督机制等多方面给出适切建议。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