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小学音乐学科小乐器进课堂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下载:314 浏览:3168

郭艳 《中国音乐学报》 2023年11期

摘要:
很多小巧、精美但特色鲜明、韵味十足的小型乐器,在音乐教学中有着很大用处。尤其是诸如小型乐器、口琴、竖笛、口风琴、葫芦丝等乐器,更是兼具了音色、音质悦耳动听,且携带、使用比较方便,同时更利于学生音乐兴趣与情感的激活。由此可见,将诸如小型乐器等小乐器融入小学音乐课堂,使孩子们在其所独具的特色与魅力引领下,参与音乐技能、素养的培育更具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音乐课程小乐器进课堂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进行简单的分析。

基于乡土乡情的中外人文交流研学实践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下载:37 浏览:365

衣启蒙 《课程教育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基于乡土乡情的中外人文交流研学实践课程是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托,融合国际人文交流,培养学生文化认同与跨文化理解能力的课程模式。在全球化与本土文化传承并重的背景下,课程通过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结合跨文化交流内容设置,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乡土情怀与国际视野。

布依族扎染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下载:147 浏览:1598

覃世玲子 《中国艺术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幼儿教育在教学开发与实践过程中,幼儿教师不仅要培育幼儿的认知和动手能力,还要将传统文化艺术融入幼儿教学,让幼儿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了解传统文化,并有传承传统文化的初步意识,为以后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学习奠定基础。本文旨在对布依族扎染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进行探索与研究,希望能给幼儿教育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布依族扎染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下载:216 浏览:2256

覃启帮 2023年9期

摘要:
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染色工艺,工艺从扎到染都有丰富的创造性。在我国的西南边锤生活的布依族,它们的扎染艺术是一种丰富的民间传统艺术文化。如果将布依族扎染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在幼儿园以趣味游戏及实践活动来对幼儿进行扎染教育,让幼儿的个性潜能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以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让幼儿在学习扎染艺术的过程中,学会求知,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强幼儿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培育幼儿的探究精神。

基于STEM理念的初中化学微项目开发与实践 下载:52 浏览:545

杨燕霞 《化学研究前沿》 2025年2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基于STEM理念的初中化学微项目开发与实践。首先介绍了STEM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现有STEM化学课程设计的分析。接着详细阐述了初中化学微项目设计与实施,包括微项目主题的确定、问题的提出、方案的制定以及实施与评价等方面。最后总结了基于STEM理念的初中化学微项目教学模式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以童心教育为指导思想的小学生戏剧校本教材开发与实践研究 下载:174 浏览:2311

李晓明 《中国文学》 2021年8期

摘要:
随着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如火如荼推进,尊重学生天真、淳朴、活泼的生命自然状态的童心教育理念在小学教学环境中深入普及。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思维拓展的黄金时期,依据童心教育指导思想,小学教师应通过戏剧校本教材开发与实践为学生营造自由和谐而又富有童趣的教育情境,用教育去润泽孩子们的智慧心灵。基于此,本文将简要分析小学生戏剧教本教材开发的意义和现状,并阐述戏剧校本教材开发与实践的优化策略。

高中数学建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下载:292 浏览:1124

张洪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3年5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高中数学建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首先,对相关概念存在认知误区、驱动性问题设计不合理、过于关注项目成果导向和项目评价环节反馈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内容的选择、教材编制、学习评价和开发效果分析等方面探讨了高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最后,对课程利用与目标定位、教学过程、教师自身和教材开发进行了反思。认为高中数学建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注重课程内容选取和教材编制,同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并通过反思不断完善课程和教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探索 下载:60 浏览:638

马红梅 《中国教育探索》 2024年7期

摘要:
本论文聚焦于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通过深入分析其必要性和重要性,阐述了课程开发的原则、内容框架,并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实践的过程和方法,最后总结经验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

“五育融合”背景下城市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 下载:117 浏览:791

梁燕丽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当前,"五育并举"是城市小学教育的核心目标,而劳动教育的地位正逐步被提升。执行劳动教育的过程需要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协作。考虑到当前的城市小学劳动教育运行情况,我们应当科学地构建劳动教育的课程,让它和道德和知识的培养完美结合,推动劳动教育的广泛推广。因此,本文主要对“五育融合”背景下城市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进行相关分析。

探索学科融合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实践策略 下载:135 浏览:864

李会君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科融合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趋势。本文旨在探讨在学科融合的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实践策略。通过分析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教育的特点与现状,提出在学科融合理念指导下,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而,从课程设置、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实践策略,以期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教育的质量与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职新能源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 下载:289 浏览:2822

徐云志 《低碳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中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地方,在新能源专业当中,要结合该专业与社会人才的实际需求,从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的衔接出发。本文分析中职新能源专业的工作岗位的需求,及其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课程的发开与实践。

“双减”视域下人工智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以永安三中《人工智能与编程》系列校本课程为例 下载:251 浏览:2939

刘平 2022年10期

摘要:
中小学实施人工智能校本课程是学校落实“双减”政策开展科技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永安三中《人工智能与编程》系列校本课程在目标设计、内容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实践研究,以期实现人工智能教育常态化,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基于儿童本位的学前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 下载:73 浏览:939

​陈丽莎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和社会对儿童权利尊重的日益增强,基于儿童本位的学前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成为了学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研究过程中,我们关注儿童的主体性、兴趣与经验,强调课程内容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评价体系的全面性。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与总结,本研究不仅揭示了儿童本位课程在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促进社交与情感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还提出了优化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具体策略,为学前教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本研究聚焦于儿童本位的学前教育课程开发,旨在通过深入探索和实践,构建一套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儿童学习需求、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幼儿园食育课程的实施策略研究 下载:71 浏览:908

​黎杰玲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从幼儿的生活化教育入手,关注和重视幼儿园食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更多关于健康饮食方面的知识内容,让幼儿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同时还可以丰富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切实推动幼儿园食育课程的变革与发展。鉴于开发和研究幼儿园食育课程的好处,教师在开展食育课程时,既需要转变自身的教育思路,多尝试为幼儿打造和构筑一个好的食育环境,又要对食育的内容进行一定的丰富和扩充,多从幼儿食育的需要入手,组织举办一些具体的食育区域活动,进而让幼儿在积极参与中受到影响和教育。此外,教师还需要完成幼儿食育方面的教育机制,严格利用相关的教育机制来管理整个课程的实施,借此来让生活教育下的幼儿园食育课程的开发更有意义。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