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奥拉西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下载:40 浏览:357

邹子兴 张宁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与奥拉西坦联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9月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入早期康复训练,对比两组临床效果、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地点定向、时间定向、语言、注意力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地点定向、时间定向、语言、注意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奥拉西坦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升其运动功能。

综合性康复护理对头面部烧伤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467

吴淑卿 吴旭红 詹淑珠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护理对头面部烧伤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2例头面部烧伤后进行早期瘢痕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增生情况、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瘢痕增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入院时相比,两组出院前的SAS、SDS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出院前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在头面部烧伤后早期瘢痕治疗中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瘢痕增生,纾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肢体被动康复锻炼健康教育对脑梗塞患者康复的影响 下载:56 浏览:368

梁志坚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肢体被动康复锻炼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康复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脑梗塞患者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试验组采取脑梗塞的常规护理及早期肢体被动康复训练,对照组则单纯的采取脑梗塞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教育前后肢体被动康复掌握评分、ADL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教育后,试验组ADL评分、肢体被动康复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肢体被动康复锻炼健康教育对脑梗塞患者康复效果显著,对脑梗塞患者生活能力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运用。

从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治疗谈基层医学模式的转变 下载:64 浏览:458

靳东红 王伟成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治疗基层医学模式的转变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在2016年1~12月期间所收治的3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给以生物医学模式,观察组给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日常生活能力、患者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必须要积极转变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加强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

八段锦运动锻炼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研究进展 下载:87 浏览:1132

赵佳琪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6期

摘要: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及首位致死原因,而适量运动可有效促进心脏康复。八段锦作为中医的特色运动疗法,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心肌力量、调节患者情绪等方面有较高康复价值。本文进行了八段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与其他传统中医方法结合及对患者心肺功能、运动、理化指标、心理状态方面的分析总结,以期为今后开展八段锦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视频宣教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体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95 浏览:929

蔡婍 田静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视频宣教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体操训练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4年1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病人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康复体操训练,观察组应用我院自行制作的宣教视频对患者进行康复体操训练,分析两组患者康复体操训练前后的fugl-meyer和Bar thel指数评分。结果:康复体操训练1个月后,两组病人的 FMA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进行康复体操训练,可以更好地促进其身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个性化运动处方在腰间盘突出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91 浏览:1146

王明娟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个性化运动处方在腰间盘突出患者康复中的影响。方法:我们选择了某医院疼痛科住院病房2022年至2023年进行住院治疗的100名腰间盘突出患者作为样本,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一组有50例病人。所有患者均在医院内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健康教育、对症治疗等,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个性化运动干预。在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和ODI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在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JOA评分和O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两项的P值均小于0.05,表明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个性化运动处方在腰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中有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研究 下载:103 浏览:1284

王晶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 探究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研究。方法 自2023年5月-2024年5月收取的68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设置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观察组应用责任制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康复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面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责任制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水平,值得推广采纳。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下载:154 浏览:1475

侯顺香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CPR)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4月-2023年7月在急诊科接受CPR并成功复苏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24例)和研究组(急诊护理干预,24例),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CPR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并减少并发症。

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在改善肝癌介入术患者康复效能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148 浏览:1648

游培琼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在改善肝癌介入术患者康复效能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4年5月84例接受介入术式治疗的肝癌患者,分为快速组和常规组,分别开展快速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围术期心理状态和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快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且快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快速组患者围术期SDS、SA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介入术患者实施融入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的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保持患者良好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综合内科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下载:118 浏览:1245

赵襄程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 探究综合内科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录的62例综合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患者均等分为31例对照组、31例实验组,依次开展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康复效果、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在综合内科患者中,可以取得理想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言语治疗对脑卒中后完全性失语症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 下载:138 浏览:1646

奚玮蔚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言语治疗对脑卒中后完全性失语症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时间节点: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研究对象:脑卒中后完全性失语症患者,共计80例;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全部患者的语言功能、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语言功能整体恢复、以及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言语治疗对脑卒中后完全性失语症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利用。

保护动机理论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对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探讨 下载:101 浏览:1162

朱丽 王雨婷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脑卒中病患接受保护动机理论的康复护理对改善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60例脑卒中病患,时间区间段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经计算机抽样分组,参照组推行常规康复护理,归入30例,实验组推行以保护动机理论为基础的康复护理,归入30例,对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自我护理能力评估进行比较。结果:在自我护理能力评估方面,比较参照组与实验组,后者在干预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估结果更加优越,差异对比P<0.05;在统计并发症发生方面,比较参照组与实验组,后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6.67%VS33.33%)更加优越,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脑卒中康复护理期间,以保护动机理论为基础,能够强化病患的自我护理能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早期运动康复锻炼联合物理治疗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效果影响 下载:124 浏览:1610

万山山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讨论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联合康复疗法(早期运动康复锻炼+物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023年在本院就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组为2组,对照组(34例)仅用早期运动康复锻炼治疗,研究组(34例)采用联合康复疗法(早期运动康复锻炼+物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下肢运动功能(FMA量表)、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的康复效果相比,观察组患者的FMA下肢功能评分更高,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更早,均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应用联合康复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综合护理干预对登革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下载:130 浏览:1632

张云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登革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登革热患者20例,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其中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另外一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者视为对照组,后者视为观察组,每组10例。对比两组疼痛症状评价、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和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症状、缩短登革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推荐。

呼吸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康复效果评价 下载:166 浏览:1875

刘方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康复效果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在2022年5月-2023年5月,选取老年慢阻肺患者70例,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呼吸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观察组有效率较高,肺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呼吸训练联合护理干预,效果好,值得推广。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下载:111 浏览:1184

靳如楠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我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62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均分为对照组(31位: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31位: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较于护理前,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量表评分降低且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较于护理前,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肢体运动能力提升且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在提升患者康复效果的同时可稳定患者心理状态。

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护理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 下载:179 浏览:1723

段国菊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意在评估康复护理对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120名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名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额外接受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额外接受康复护理干预。结果:接受康复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DVT发生率明显低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DVT发生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多元化延续性护理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下载:177 浏览:1947

林丽芳 王瑞良 陈菊新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 多元化延续性护理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01月-2024年01月纳入的7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元化延续性护理,对比应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其肩关节向上及水平外展较大均大于参照组,背伸中指与第七颈椎距离较小;观察组护理后其面对评分较高,回避及屈服评分低于参照组;参照组皮瓣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对患者实施多元化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患者患肢功能,减少不良事件,能够确保患者安全,加速病情康复,应用价值较高。

麻醉科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康复效果的探究 下载:114 浏览:1519

卢亚莉 龚学娟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4期

摘要:
近几年来,“围术期”的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推崇。通过对麻醉病人的围术期护理,以病人为中心,能有效地减少病人的实际住院天数,提高病人的恢复速率。前言:前言:目的:探讨麻醉科实施围术期护理对病人康复的作用。方法: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并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36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另36例为观察组,通过对两组病人进行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在床上、下活动及住院天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外科病人进行围术期护理,除按一般的护理措施外,还可以促进病人的恢复,增加病人的满意度。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