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政策的变迁 下载:32 浏览:315

罗尧成1 许宇飞2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6期

摘要:
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支撑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对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相关政策文本分析发现,关于兼职教师的政策以及政策关注重点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政策重心经历了从概念提出、数量规约、关注质量到质量全面提升的过程,政策变迁也可相应地划分为四个阶段。基于政策分析,结合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与发展战略,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提出了具体改革建议。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变迁及其理论逻辑发展特征 下载:70 浏览:489

王耀文 王云杰 《中国体育科学》 2019年4期

摘要:
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对70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的变迁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梳理,并从理论角度总结出其理论逻辑发展特征为:从单一化问题解决方式向多元化转型、基本实现与科技化、全面化建设理论的融合发展,以期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

“间断平衡框架”对中国政策过程的解释力研究——以1949年以来户籍政策变迁为例 下载:32 浏览:411

李金龙 王英伟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间断平衡框架因揉合了政策过程的渐进式平衡与短期重大间断这两个关键变量,而能够同时对西方政策过程的渐变性和突变性进行合理、恰切的解释。为厘清该框架在中国政策情境下是否同样具有解释力及有效性,选用历史文献考察、纵向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1949年以来户籍政策变迁的过程进行详细梳理与总结,并运用间断平衡框架对这一政策变迁过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间断平衡框架与中国的政策变迁规律基本吻合,但基于西方政策实践的间断平衡框架在解释中国政策问题时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决策机制层面,中国官方权威决策系统主导型与非官方决策系统参与型相结合的政策运行机制,有别于西方子系统政治与宏观政治互动型的运作模式;在决策的影响要素层面,中国社会组织、民众等行动者的参与也同西方利益集团和第三方议事机构的动议存在显著差异,具有明显的中国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间断平衡框架的矫正意见,以期促进间断平衡框架的本土化,增强其在中国政策语境下的解释效力。

我国地方海洋科技政策的变迁分析—基于1997—2021年228项政策文本的实证研究 下载:38 浏览:377

李纪琛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4期

摘要:
以1997年来我国沿海重点海洋经济和海洋技术产业发展省市出台的228项地方海洋科技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维尺度分析、聚类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三种量化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变迁研究。分析发现:制度厚度呈现出由“薄”到“厚”的发展过程,但政策内容的一致性和衔接性却持续走低;政策工具维由单一孤立到多元协同,但需求类政策仍较缺乏;政策目标维由单一目标的重点突破到多政策目标的齐头并进。由此,政策核心实现了由关注科技进步到强调海洋科技创新的转变。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