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海洋环境污染国际刑事责任制度:必要性、依据和主体 下载:30 浏览:354

孙世民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4期

摘要:
海洋是一个统一的、流动的整体,海洋环境关涉到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当前,国际社会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通过承担民事责任或者行政责任的方式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国际法律体系。但是,日益严峻的海洋环境污染形势表明,仅仅依靠这两种责任形式是不够的。这意味着需要通过追究海洋环境污染国际刑事责任的方式以更加全面地实现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现有的国际法律体系为这种国际刑事责任提供了充足的国际法依据,还规定了承担这种国际刑事责任的主体。

新常态下我国海洋环境治理问题的若干思考 下载:42 浏览:361

孙吉亭 周乐萍 《中国海洋学报》 2021年1期

摘要:
随着全球化深入,全球海洋环境问题频发,海洋环境治理成为世界各国海洋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以及海洋强国建设的深入,我国海洋环境治理虽取得了部分成效,但依然存在新的难题。新常态下,面对新型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我国海洋环境治理存在结构性缺陷、海洋环境治理技术储备不足等难题,"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也为我国融入全球海洋环境治理体系提出了要求。结合美国、日本等海洋大国的海洋环境治理经验,对我国海洋环境治理的立法体系、海洋环境治理的管理体系、海洋环境治理的协作机制,以及海洋环境治理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思考。希望能够为新常态下,我国海洋环境治理面临的难题提供思路与参考。

多中心理论视域下渤海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研究 下载:46 浏览:375

郑建明 刘天佐 《中国海洋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渤海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载体,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壮大对渤海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深。不合理的开发方式致使渤海存在赤潮频发、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渤海地区的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效果不理想,原因在于渤海地区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主体较为单一,权力运行缺乏多维性,同时作为治理主体的市场和公众未发挥其治理作用。在运用多中心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政府、市场、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发挥市场在渤海环境治理中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为公众提供具体可行的参与制度,为环渤海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