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Ⅱ,Ⅲ度酸碱烧伤后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 下载:57 浏览:424

王伟1 陈春霞1 钱莉1 张鹏飞2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Ⅱ,Ⅲ度酸碱烧伤后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到2018年6月因Ⅱ,Ⅲ度酸碱烧伤住院并且能够回访的患者,分为酸烧伤组和碱烧伤组。患者中未烧伤眼做为正常组。收集各组眼压、平均RNFL及颞上、鼻上、鼻侧、鼻下、颞下、颞侧的RNFL厚度。结果各组眼压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别(P=0. 973)。平均RNFL及颞上、鼻上、鼻侧、颞侧RNFL厚度没有统计学差别(P均大于0. 05)。但是鼻下及颞下方三组的RNFL有统计学差别(分别是P=0. 008,P=0. 000)。结论Ⅱ,Ⅲ度酸碱烧伤后对眼压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却会导致部分象限的RNFL厚度变薄。

组织工程口腔黏膜移植治疗重症眼表烧伤 下载:55 浏览:361

杨子建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组织工程培养自体口腔黏膜代替角膜上皮细胞治疗重症眼表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化学伤和热烧伤患者7例(8只眼),取自体口腔下唇黏膜约10 mm×5 mm培养21~38 d,培养方法:新鲜标本用氯霉素冲洗3遍,PBS充分洗3遍后,将标本放入dispase中消化,4℃过夜,第2天将口腔黏膜上皮与皮下组织分开,将上皮组织剪碎后放入酶中37℃消化10~20 min后离心1000转5 min,弃上清,培养液重悬细胞后接种。手术方法:冻干羊膜为载体,口腔黏膜上皮细胞面向下,羊膜面向上平铺于眼球上并填塞于结膜下,术后每日点滴0.1%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绷带加压包扎,共2周。2周后术眼点滴人工泪液治疗,未使用抗生素、抗排斥等药物。结果 8只眼术后角膜炎症浸润反应减轻,角膜光滑,荧光素染色无着色。但随访显示所有角膜最终仍发生不同程度的血管化。1例患者半年后行角膜移植术,切除角膜组织病理检查报告:纤维组织内多量淋巴细胞,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部分区可见成排毛细血管,部分区可见条状红染匀质物,部分区域有少量复层鳞状上皮覆盖。结论组织工程自体口腔黏膜移植在治疗重症眼表烧伤和眼表重建中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改进培养技术,才能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合性康复护理对头面部烧伤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465

吴淑卿 吴旭红 詹淑珠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护理对头面部烧伤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2例头面部烧伤后进行早期瘢痕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增生情况、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瘢痕增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入院时相比,两组出院前的SAS、SDS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出院前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在头面部烧伤后早期瘢痕治疗中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瘢痕增生,纾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脱敏止痒膜湿敷对烧伤整形患者残余创面并发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 下载:78 浏览:493

王玉叶 陈新龙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烧伤整形残余创面并发湿疹应用脱敏止痒膜湿敷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94例烧伤整形残余创面并发湿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予以复方曲安奈德软膏涂抹治疗,观察组47例采取脱敏止痒膜湿敷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变化、治疗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湿疹面积、瘙痒程度及湿疹形态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烧伤整形残余创面并发湿疹应用脱敏止痒膜湿敷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者创面愈合,减轻症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皮肤温度监测在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2 浏览:343

江小琼1 蔡福满1 侯祥庆2 邓海松3 凌翔伟3 郭海雷3 卢中秋1 2020年2期

摘要:
分析皮肤温度变化与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相关性,以温度变化情况量化风险水平,探讨该指标监测在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连续整群抽样法选取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神经外科ICU、呼吸科ICU、急诊科ICU、CCU患者415例,获取患者人口学特征和临床基线数据,以及每日骶尾部皮肤温度变化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皮肤相对温差与压力性损伤的相关性。以X-tile分析计算皮肤相对温差预测压力性损伤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其预测效果。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比较不同皮肤相对温差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结果骶尾部皮肤相对温差与压力性损伤发生存在负相关关系(P<0.001)。该指标预测压力性损伤的最佳截断值为-0.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1,约登指数为0.753,灵敏度为85.37%,特异度为89.89%。当皮肤相对温差≤-0.1℃时,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增加,以入院后第4、5天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最高(3.44%),其发生风险是皮肤相对温差>-0.1℃时的6.63倍[HR=6.36,95%CI(3.91~10.36)]。结论皮肤温度监测能够较好地预测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建议应密切关注患者入院后第4、5天骶尾部皮肤温度变化情况,当皮肤温度降低(相对温差≤-0.1℃)时,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增加,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自我效能干预在深度手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57 浏览:366

彭卉婷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在深度手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深度手部烧伤整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给予自我效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锻炼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深度手烧伤患者,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自我效能干预方案,可明显提高其功能锻炼依从性和治疗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小儿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的最佳证据应用 下载:14 浏览:353

虞露艳1 应燕2 王秋月3 陈朔晖4 徐红贞4 诸纪华4 胡雁5 2019年8期

摘要:
将基于循证的小儿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规范儿科护士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操作,提升静脉治疗专科护理质量。方法检索静脉输液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原始研究等循证资源。通过文献质量评价,纳入2篇指南和1篇系统评价作为证据资源的参考文献。总结12条证据,通过可行性、适宜性和临床意义进行评价,产生7条最佳证据,并转化为4条临床审查指标。遵循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护理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的标准程序进行证据的临床应用,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法、访谈、查阅护理记录收集数据。以护士每条审查指标执行率、静脉炎和意外拔管的发生率及外周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评价证据应用的效果。结果基线审查中外周静脉敷料出现潮湿、松脱和(或)明显污染时护士应更换敷料等3条依从性差的执行项目,在证据应用后执行率显著提高(P<0.001)。证据应用后禁食和非禁食患儿外周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证据应用前后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意外拔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基于循证的小儿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的最佳证据,可规范护士外周静脉导管敷贴固定和更换操作的护理行为,延长外周静脉导管留置时间,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提高儿科静脉治疗专科护理质量。

自我效能干预在深度手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72 浏览:344

彭卉婷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在深度手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深度手部烧伤整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给予自我效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锻炼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深度手烧伤患者,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自我效能干预方案,可明显提高其功能锻炼依从性和治疗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嗅鞘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挫伤后急性期巨噬细胞向M2亚型极化的影响及意义 下载:84 浏览:506

​张洁元1 李越2 姚东东1 段朝霞1 陈魁君1 李冠桦1 冯华2 李兵仓1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观察嗅鞘细胞(OECs)移植对脊髓挫伤后急性期损伤区巨噬细胞向M2亚型极化的调控作用,探讨OECs移植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原代OECs,移植备用。暴露SD大鼠T10脊髓,并用NYU-Ⅱ撞击机将撞击棒(10 g)从25 mm高处垂直落下挫伤脊髓。伤后即刻将24只脊髓挫伤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OECs移植组,每组12只,分别将DMEM/F12培养基或OECs悬液(浓度3×10~4个/μL,1μL×3次)注入损伤脊髓处。伤后1~9周时每周采用BBB评分法对大鼠进行运动功能评分。伤后1周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标记并计数损伤区M2型巨噬细胞及髓鞘相关抑制因子Nogo-A阳性细胞,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IL)-4、IL-6蛋白的表达。伤后9周时采用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的病理改变。结果伤后1~9周时,OECs移植组每周BBB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1周时,OECs移植组M2型巨噬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3.24%±0.56%vs.0.63%±0.21%),Nogo-A阳性细胞数量、荧光强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3±24)个/视野vs.(207±88)个/视野;0.042±0.006 vs.0.062±0.011],抗炎因子IL-4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0.717±0.152vs.0.183±0.063),促炎因子IL-6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0.550±0.124vs.1.060±0.2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9周时,HE染色显示OECs移植组囊性空洞面积[(1.511±0.581)mm2]较对照组[(2.939±0.823)mm2]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ECs移植可促进脊髓损伤区巨噬细胞向M2亚型极化,并改善炎症微环境、抑制Nogo-A表达,从而促进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用于特重度烧伤患者护理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30 浏览:1304

安娟 张永梅 闫美欣 王丹阳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用于特重度烧伤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自我院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特重度烧伤患者中选择76例作为研究样本,根据抛掷硬币等分为2组,参照组38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讨组38例患者转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对其护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经护理后研讨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评价分值低于参照组患者,而生活质量评价分值则高于参照组患者,P值<0.05,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用于特重度烧伤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明显,可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

眼表烧伤患者应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的效果 下载:45 浏览:472

曾忠玲1 惠娜2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眼表烧伤患者应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眼表烧伤患者中,选择39例行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40例行常规治疗+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的患者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视力水平均改善,且治疗后试验组的上述指标和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眼表烧伤患者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能缩短眼表修复时间,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对68例重症接触性皮炎患者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38 浏览:396

赵晓霞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接触性皮炎患者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重症接触性皮炎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与对照组(予以常规清创、换药处理),各6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红斑、水疱、渗出物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3%,红斑消退、渗出物消失、水疱消失时间分别为(4.11±1.06)、(5.07±1.26)、(7.29±2.08)d;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红斑消退、渗出物消失、水疱消失时间分别为(8.51±1.72)、(7.48±1.44)、(10.15±2.64)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接触性皮炎患者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促进创面愈合,并快速消除红斑、渗出物、水疱等,值得临床推广。

新型纳米烧伤敷料在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94 浏览:991

​田瑞雪 高京 刘杰 郭建鹏 司海莉 《纳米技术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新型纳米烧伤敷料在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70例危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削痂植皮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新型纳米烧伤敷料联合削痂植皮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创面愈合情况、疼痛程度及炎性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生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1d、3d、7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7d的CRP、IL-6、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纳米烧伤敷料联合削痂植皮术治疗危重烧伤患者可明显降低其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机体炎性反应,促进创面愈合。

皮损内注射A型肉毒素结合CO2点阵激光治疗老年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下载:505 浏览:3528

安然 吴思雨 《光电子进展》 2022年1期

摘要:
探讨 A型肉毒素皮损内注射联合CO2点阵激光在老年增生性瘢痕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2021.6-2022.6我院70例老年增生性瘢痕患者,依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均分为CO2点阵激光对照组,与CO2点阵激光+A型肉毒素皮损内注射观察组,比较组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瘢痕情况、瘢痕指数、瘙痒评分。结果 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统计值差异性明确(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值差异性明确(P<0.05);VSS评分对比,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瘢痕指数对比,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瘙痒评分对比,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将皮损内注射A型肉毒素+CO2点阵激光联合施于老年增生性瘢痕患者,能够提升治疗效果,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有效的同时,确保治疗安全,推广意义深远。

穴位埋线联合氢醌乳膏治疗激光术后色素沉着的疗效观察 下载:556 浏览:3585

任林 季明军 王萍 《光电子进展》 2021年8期

摘要:
观察穴位埋线联合氢醌乳膏治疗激光术后色素沉着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氢醌,对照组单纯使用氢醌。结果 三个月后有效率治疗组为96.6%,对照组为8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小。结论 穴位埋线联合氢醌治疗激光术后色素沉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

烧伤外科病人再手术原因分析与预防 下载:91 浏览:1062

齐旭辉 徐洋洋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对严重烧伤患者再次手术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索防止再次手术的措施。方法:查阅我院收治的190例烧伤病人资料,其中70例经外科手术后需二次手术的病人,占全部病人总数的36.84%。筛选出再次手术的病人,并对其手术原因及特定条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造成烧伤术后再次手术的主要因素为整形、切口感染破裂、并发症、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耐受性差,经方差分析,两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F=12.767, P<0.05)。在临床上,再次手术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但对于再次手术的发生原因,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才能降低再手术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手术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在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中的效果观察 下载:55 浏览:565

孙江桂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手术结合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在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8月-2019年8月时间段内,选择64例来我院接受烧伤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入院时间为划分依据,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获得研究结果。结果:手术前2组患者的ADL评分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手术后2组患者的ADL结果显著优于手术前,术前对照组评分结果为(33.01±6.74);研究组ADL评分为(33.26±6.63);术后对照组评分结果为(55.43±8.71);研究组ADL评分为(75.23±13.04)结果差异显著,P<0.05。组间结果对比,研究组患者的对掌、手指内收或者外展等功能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采用手术联合综合康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可促进手部功能的恢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诱导在烧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87 浏览:924

韩艳阳 孟冬梅 《国际护理学》 2024年10期

摘要:
探讨人性化护理与心理疏导相结合对烧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烧伤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疏导,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应用 Barthel指数健康状态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两组患者Barthe指数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指数显著增高(P<0.05);干预后,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P<0.05),总体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地提高烧伤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患者的满意度。

优质护理及治疗性沟通在烧伤科中的应用意义 下载:86 浏览:902

董小芹 李丽娜 《国际护理学》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质量的护理和治疗性沟通在烧伤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烧伤科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从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共选择80名病人,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组是观察组,对比分析他们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烧伤科护理工作中运用优质护理和治疗性沟通服务,可以有效地改善护理品质,改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烧伤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 下载:94 浏览:971

罗菁 张智芳 《国际护理学》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康复阶段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帮助病人早日康复。方法:选择40例严重烧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23例和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根据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高危因素,采取有效护理评估具体措施。结论:观察组患者心理特征、锻炼方法模式、瘢痕组织专业知识、整形知识掌握情况及基础独立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度烧伤病人进行康复治疗,同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帮助其克服不良情绪,早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