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人脸68特征点中两组特征值进行微笑强度分析 下载:53 浏览:388

麻皓东 王天昊 《中国仪器》 2018年4期

摘要:
针对现有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过于主观,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Opencv和Dlib库的人脸提取68个特征点进而提取特征值分析学生笑容强度的设计。Opencv负责人脸识别并提取,获取人脸68个特征点并计算点间特征值;Matlab用于数据分析和构造函数,进而为学生界定笑容强度。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吹管工艺优化 下载:29 浏览:331

赵晓光 周若明 王天龙 张波 2020年11期

摘要:
为提高余热锅炉吹管效率、增加吹管工作安全性,提出了一种稳压法和降压法相结合的吹管工艺,该工艺优化了吹管临时系统安装布置,保证了管路吹扫效果,提高了吹管效率;采取提高高压汽包水温,保持高压汽包水位,加强高压蒸发器定排,降低高压汽包升压速率等相应控制措施,解决了冷态启动时锅炉高压汽包上下壁温差超限的问题;采取先降压再进行吹扫的措施,解决了使用螺栓法兰连接固定的插入式靶板器造成的高压汽包升压超限的问题。打靶验收结果表明,锅炉蒸汽系统实际吹扫质量优良,吹管过程安全高效,相关经验可供后续同类机组借鉴。

新一代调相机保护配置及运行方式研究 下载:65 浏览:428

罗军 闾昊辉 王天一 熊富强 张超峰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3期

摘要:
随着特高压直流输电的发展,新一代的大容量调相机得到广泛应用,介绍新一代调相机的应用及性能特点,讨论300Mvar调相机变压器组继电保护配置和组屏方案,分析几种特殊的调相机保护原理及特点,探讨调相机保护的运行方式,并提出对调相机保护的优化建议。

一种油品黏度测定过程中时间间隔测量方法研究 下载:18 浏览:220

董小丽 曹鹏章 李安 王天明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0期

摘要:
针对目前石油化工产品的运动黏度测量过程中人工计量时间测定误差大、效率低、测定数据无法溯源的问题,根据采用毛细管进行运动黏度测定的方案,研究设计了一种精确的黏度测定过程中时间间隔测量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计算机软件控制摄像头监视和采集整个运动黏度检测的流程,在检测流程开始前先测定上、下2个刻度的位置,然后在监视过程中自动判断液面位置,当液面与2个刻度位置重合时记录时间信息,利用2个时间的间隔测定油品的运动黏度,同时将整个测定流程视频数据上传至数字化信息中心。由实际的油品运动黏度测定实验发现,所设计的时间间隔测量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时间计量准确、测定效率高的特点。

催化装置双动滑阀检修及操作注意事项 下载:60 浏览:434

高燕清 王天全 郑忠强 《中国设备》 2020年10期

摘要:
催化裂化装置双动滑阀是控制反再系统压力的关键阀门,其正常运行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装置的安全平稳。针对吉林石化公司催化裂化装置一再双动滑阀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日常的操作、双动滑阀在检维修等方面介绍双动滑阀的相关注意事项。

克氏针与微型钢板治疗掌骨骨折的效果对比研究 下载:80 浏览:500

高义斌 魏艳辉 王天刚 高志成 《诊断医学》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针对掌骨骨折患者分别应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进行固定治疗,探究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掌骨骨折患者,将其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应用克氏针固定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采用微型钢板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指标并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25.8±6.3)min、切口长度(3.4±0.8)cm、骨折愈合时间(7.5±1.1)w与住院时间(5.1±1.2)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1.4±7.2)min、(5.8±1.3)cm、(9.2±0.9)w与(5.8±1.1)d,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优良32例(68.09%),观察组术后疗效为优良45例(95.74%),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感染与再骨折总发生9例(19.15%),观察组总发生2例(4.26%),两组经过抗感染,固定等对症治疗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骨骨折应用微型钢板治疗较克氏针治疗疗效显著,且感染与再骨折发生较少,建议临床应用。

伏沙地草原区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防治措施 下载:89 浏览:482

王天宇1 王硕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9期

摘要:
伏沙地草原位于典型草原与沙地过渡地带,其表层生长植被,腐殖质富集,下层为沙母质层。伏沙地草原表层一旦被破坏,即可形成伏沙地破口,若无有效防护,破口在风蚀、水蚀作用下向外围延伸,导致伏沙地草原迅速沙化。以锡盟—胜利1 000 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为例,探讨输电线路工程在伏沙地区域的水土流失特征,总结水土保持管理经验和治理措施,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110 kV电网πT混合网架结构优化 下载:31 浏览:333

石智永1 王国民1 耿琦1 张媛2 王天华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110 kV电网πT混合网架结构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运维量大、灵活性及可扩展性差的问题,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供电可靠性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πT混合电网结构的优化方案,并对优化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研究现有πT混合结构向链式p接结构过渡的改造方案,并制定110 kV电网的组网原则,指导110 kV电网πT混合网架结构优化的实施及落地。

基于CORS-RTK结合GIS的崩岗侵蚀调查方法及应用 下载:87 浏览:518

张铁洋1 陈峰云2 邓羽松1 杜赟1 丁树文1 王天巍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3期

摘要:
以湖北省通城县杨垄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CORS-RTK技术对流域内崩岗进行野外实地测量,将测量得到的数据用Arc GIS软件处理,结合GIS空间分析,获取杨垄小流域崩岗的分布,以及崩壁高度、主沟长度、坡度、坡向等崩岗要素。研究结果表明,CORS-RTK结合GIS的调查方法具有精度高、结果形象化等优点,可为崩岗侵蚀调查提供参考。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地裂缝发育及展布 下载:64 浏览:463

曹朋军1 王天意2 侯征2 林星1 王佳奇1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6期

摘要:
基于探地雷达法与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地裂缝展布及发育特征进行探测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以华北平原中西部某地裂缝发育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场地实测资料构造了研究区内典型地裂缝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正演模型,分析了研究区内地裂缝的探地雷达及电阻率的理论响应特征,总结出了不同发育程度及空间展布的地裂缝在探地雷达及高密度电阻率法成果中的组合判识模式,即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法与地质雷达探测成果对地裂缝的平面展布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上利用高密度电阻率反演成果对地裂缝的发育程度及延深进行识别。理论及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上述两种方法组合探测地裂缝的展布及延展特征是高效、可行的,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压制了单一地球物理方法的多解性。

基于参考点选择策略的改进型NSGA-III算法 下载:55 浏览:393

耿焕同1,2 戴中斌1 王天雷1 许可1 《人工智能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多目标进化算法忽视种群在决策空间的分布信息,未考虑待优化问题Pareto前沿形状的问题,文中提出基于参考点选择策略的改进型NSGA-III算法.首先,根据种群在决策空间的分布特征,借助信息论中的熵思想,计算相邻两代种群的熵差,判定种群的进化阶段.然后,根据种群在目标空间的分布特征,借助参考点关联个体数目的统计信息,评估参考点的重要性.最后,在种群进化的中后期,依据参考点的重要性特征剔除冗余的无效参考点,使保留的参考点适应种群规模与Pareto前沿面,利用筛选后的参考点引导种群进化方向,加快算法收敛及优化效率.在测试函数集上的对比实验表明,文中算法在收敛性和分布性上均较优.

冀中地区集中拉油计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下载:71 浏览:386

王天宇1 赵立宁1 李琦2 王进修1 孙炀1 刘庆江3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冀中地区集中拉油点一般地处联合站边缘位置,自动化程度低,数据采集、传输不及时,工作任务繁重,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数据的精确度,减少操作失误,设计了一种集中拉油计量管理系统。对该系统的硬件计量设备、终端设备、通信网络与监控中心(服务器端)一一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软件部分的组成和架构模式,另外对系统客户端与网页端的功能设计进行了说明。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原油集输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全过程自动化和集中调控,提高了运销业务的管理水平。

辽宁省植稻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下载:23 浏览:330

王天豪 韩春兰 王秋兵 《土壤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为研究辽宁地区植稻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选取辽宁地区7个典型植稻土壤剖面,在对其成土环境、剖面形态特征调查、描述和理化性质的分析基础上,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为指南,检索其诊断层及诊断特性,确定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研究结果表明:有4个土壤满足水耕表层、水耕氧化还原层的要求,可以划归为人为土土纲,其它3个土壤只满足水耕现象和水耕氧化还原现象,只能划为雏形土土纲。所以,并非像土壤发生分类学结果那样将所有植稻土壤都划分为水稻土。研究进一步发现,供试剖面中划分为冷凉湿润雏形土、简育湿润雏形土亚类的3个土壤剖面具有水耕现象,但在其亚类检索中缺乏相应的亚类。为此,本文建议在这两个土类中分别增加具有水耕现象的亚类。

LNG脱苯回收再利用异戊烷的应用探讨 下载:87 浏览:382

郑华 王天将 潘刚 张涛 王晓岩 曾诚 《天然气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针对LNG脱苯工艺利用"相似相溶"原理用异戊烷脱苯存在异戊烷消耗量大、成本高等诸多弊端,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进行了必要的脱苯工艺改造。经过可行性分析,利用苯和异戊烷的熔点不同这一特性,有效利用LNG产品的冷能脱苯并回收了异戊烷,阐述了工艺改造的流程,订做两台管壳式低温换热器,使其让含苯异戊烷和LNG换热,让苯结晶附着在管束上达到回收再利用异戊烷的目的,从而控制异戊烷的消耗量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脱苯新工艺的实践应用,每年回收异戊烷节省了130多万元的成本,达到了企业降本增效的目的。

地方危险废物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研究 下载:55 浏览:423

周荃 薛宁宁 孙京楠 周强 李香香 王天雪 王波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10期

摘要:
通过建设地方危险废物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进一步提高地方危险废物监督管理能力,提高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水平、综合决策能力、环境监管能力及公共服务能力,满足地方危险废物的信息化管理需求,实现危险废物管理大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环境质量的改善。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危险废物产生、转移、处置、再利用等环节的数据和相关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汇总,准确、直观、快捷地记录和反映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的实时动态情况,通过信息传送网络,将分散、独立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和汇总,实现危险废物数据信息的统一监控、管理、存储和展示。研究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工利用,通过模型分析等方法,实现趋势预测等服务,为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本文分别对背景、目标、管理现状和业务需求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核动力装置运行故障诊断系统设计研究 下载:60 浏览:275

王天舒 余刃 刘笑凡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8期

摘要:
为了有效提高核动力装置运行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减少人因失误,采用基于专家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并结合人因工程概念,对运行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对系统应具有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关键安全参数及其分级的思想,从方便操纵员由宏观到细节掌控核动力装置运行安全状态的目标出发,对安全状态监督功能模块进行了概要设计;然后,对运行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结构、数据库和知识库的构成进行了设计,设计了分级推理和前后向推理相结合的推理机制,以便最大程度地提高推理过程的快速性与准确性,并符合操纵员运行操纵思维过程和经验知识的表达方式。

计及分布式电源注入谐波的谐振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 下载:77 浏览:509

何瑞江 胡志坚 王天一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针对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接入的谐振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注入的低次谐波电流对故障特征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故障条件下暂态零序电流的主谐振频率和衰减振荡持续时间变化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交叉小波变换的故障选线方法。该方法通过线路故障零序电流间的交叉小波变换求出高相关时频区域,并通过平稳性检验鉴别分布式电源注入谐波对交叉功率谱的影响,最终求出高相关时频窗。再对线路故障零序电流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在高相关时频窗中提取零序电流序列进行能量大小比较与相位验证,实现故障选线。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可鉴别注入谐波电流的影响、抗干扰能力强。大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选线准确可靠且适应性强。

正火型V-N-Ti和Nb-V-Ti海工钢焊接粗晶热影响组织和韧性研究 下载:50 浏览:431

师仲然1,2 赵庆凯3 刘登辉3 王天琪1,2 柴希阳1,2 罗小兵1,2 柴锋1,2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用焊接热模拟方法研究了V-N-Ti和Nb-V-Ti微合金化正火型海工钢模拟粗晶热影响区(CGHAZ)组织和韧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组织的不同使V-N-Ti设计正火型海工钢的模拟CGHAZ韧性比Nb-V-Ti钢的好。对于V-N-Ti钢,较高的N含量提高了富Ti(Ti, V)(C, N)粒子析出温度和铁素体形核能力,使模拟CGHAZ原始奥氏体晶粒和(取向差角为15°)晶粒细化,并生成能阻止或使解理裂纹的偏转细小多边形铁素体,因此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而Nb-V-Ti钢模拟CGHAZ原奥氏体晶界上的链状M-A、粗大的原始奥氏体晶粒和有效晶粒尺寸,是模拟CGHAZ韧性差的原因。

首台300 MW单布风板循环流化床锅炉试运问题研究 下载:84 浏览:502

宋振宇1 刘娟2 王天龙1 张向群2 魏来2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在我国对环境保护问题日益重视的大环境下,循环流化床锅炉以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污染物排放量低等优点被广泛推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主要对首台300 MW单布风板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整套启动试运过程中产生的设备、设计问题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给整套启动后的调整试验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可为类似锅炉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提供借鉴。

海外军事基地运输投送保障探讨 下载:73 浏览:253

王天泽1 齐文哲2 海军3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随着我海外军事基地的建设发展,做好其运输投送保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的战略意义。分析了海外军事基地的使命任务,剖析了海外军事基地运输投送保障的特点与要求,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加强海外军事基地运输投送保障工作的对策措施,旨在为军地有关部门提供咨询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